登陆注册
7136000000010

第10章 纠结的父亲

我正在走廊上走,一个居士拉住我,指着屋子里说:“这个孩子要出家,家长找来了,让他跟着回去。孩子不干,家长正闹绝食呢。你能不能给劝劝?”

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

在龙泉寺出家,不是随便想出就出的,需要先作考察,在寺院里跟着大家干活、学习,然后做“净人”,再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考察,确实有这个根性后,才能剃度成为真正的僧人。这个家长来找的孩子正在寺院里当“净人”。家长确实挺难过的,他实在难以接受品学兼优的孩子刚刚大学毕业就到寺院里出家的事实。

已经有居士跟家长谈了很多出家的好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话全说尽了,比如,出家总比出国好,养个儿子出国了想见也见不到,出家了想见随时可以到寺院里来见。家长却是一脸肃穆地反驳道:“不可能,这是绝不可能让我想通的!”

以前也听说过有家长到寺院里找孩子,来的时候气势汹汹,一副不把孩子带走誓不罢休的样子,可是一见到学诚方丈,就立刻改了主意,三百六十度大转弯,表示要鼓励孩子好好在寺院里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事挺传奇。

我相信人在俗世间,忽然间遇到一个有修有证的大德,确实会有奇迹出现。别说是方丈,在一个年轻僧人面前,他的清净、脱俗以及清澈的目光都会让我们充满信任,让我们不好意思粗鲁,让我们不好意思不讲道理。

超凡脱俗的人对我们俗人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上所产生的心理作用,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具体的力量。和以往的经验一样,这个家长最终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孩子出家这个事实,只要他的孩子铁了心要出家,别人一般也没什么办法。但是这整个过程还是让我觉得很长见识。

他一见我就说:“我之所以没有对孩子采取强制措施,是给他一个面子,给他一个台阶,给他一次机会,让他老老实实跟我下山。”下面写的这些话,一不会透露他是谁,二不会对任何人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希望这些文字对后来人有一点借鉴。这些文字不是一个学佛指南,更不是修学指导,而是一个毫无修为的写作者见到别人修学时,自己写下的见闻。这些见闻首先是真实的,然后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也是这个社会上很多人的想法,本文没有能力提供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在修行的实践者那里。所以,我和这个家长的交谈并不是一个佛教徒和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冲突对立,而是两个父亲之间的促膝谈心。我想,我理解他,所以他愿意跟我聊聊。

他说:“我知道你们都会来劝我。我看到了要出家的‘净人’有十多个,个个都是好孩子,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可是我现在是一个人,要面对你们这么多人劝我,我多么孤独啊,多么辛酸啊,多么势单力薄啊,不过,要是这些‘净人’的家长都来的话,就不见得谁劝得过谁了。”他接着说,因为孩子要出家他都生病了,培养一个孩子读大学花了太多的钱,国家也花了很多钱,出家了就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了。在老家,要是让别人听说家里出了个和尚,人家该拿什么样的眼光看自己,多没有面子。他不指望孩子光宗耀祖,就指望他能做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找份工作,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商量明年干点什么。自己家又是单传,孩子出家了,就不能传宗接代了……

第二天是一个授戒的法会,就是菩萨戒。有二百多人上山受戒,这些“戒”简单地说,就是让人做好人,做善事,需要好到什么程度呢?要好到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善待他人。这二百多好人、善人、菩萨回到社会上,不是贡献是什么呢?当然,授戒没有僧团是不可能的。所以出家人是生产道德产品的,社会光有物质产品没有道德产品肯定是不行的,而上班干活容易、造产品容易,出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有人便向这位父亲介绍了这样一个世界观,他接受了这个观点,随后又反对这个观点,再接受,再反对,最后又绕回到孩子出家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父亲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佛教是落后的,是陈腐的,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我觉得佛教是民主而进步的,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我自己一直不觉得孩子是我的私有财产,他应该是有着独立完整人格的个体,我和他是平等的,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只是养育了他,我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在他成年后要求他这样或者那样,但我有教育他的责任,有引导他追求真理的责任,在这条道路上,他不属于任何人,我没有权利要求他去给我生个孩子,帮我传宗接代,我更没有权利要求他必须每年给我赚多少钱,让我因他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我没有权利把我在人世间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在他身上。当然,他也没有权利这样要求我。

我们俩,都是自由的。

如果我的孩子长大后选择出家,我会很高兴,他要是选择去信基督教,我也不会为难他,他要是去做个小商贩,我觉得也挺好,如果他选择出国,我会支持,选择做一个我不喜欢的人,那我也没办法。伤心难过是有的,但也只能伤心难过,我绝不会寻死觅活地不接受。生离死别到时候都得接受,何况是追求和探索真理。这是我的观点,没敢直接告诉我面前的这位家长,理是这么个理,但对正在面对孩子要出家的痛苦中人,即便把理说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很多年前,我和公司管人事的负责人,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有一次深刻的交流。我说,我相信有来世,所以人不能做恶事。这个唯物主义者却坚信,不可能有来世。其实我也没有见过来世,但是我想,万一要有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做善事也不是什么坏事,对现世好,对来世也好,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唯物主义者却始终认定,人,一死永灭。所以要及时行乐,享受生活,过一天算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想那么多是自己找病。是迷信,是精神寄托。全都是虚幻的。我说,按照人一死永灭这个观点,世界是非常可怕的,人人都为了自己去巧取豪夺,那世界不早就完蛋了?他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我说,按照这个规律,我可以以我的职务让你的前途一塌糊涂,当然,你也可以让所有比你弱小的人都倒霉,换取你的利益。他说,这是另一回事,反正人没有来世,绝对没有。

这就没法交流了。

佛家讲,出家对父母亲人有很大的利益,但是这个利益需要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我相信有来世,虽然自己也没见过,也回忆不起来前世的事情,也拿不出证据,不过,有另一个角度一直在说服我,支撑我相信来世,因为我接触的寺院里的僧人普遍都很有智慧,当我不确定、不理解一个道理的时候,我选择向比我有智慧的人学习和请教,先接受他们的观点,有存疑先存疑,该学习就学习。

天已很晚,那位父亲仍在抱怨他的儿子没有给他带来他期待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光荣而选择了出家,虽然他还想和我倾诉,但大家都要休息了,于是和他道别,晚上去寺院的佛堂竟然遇到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一个看起来很聪慧的准出家人,他先是很关切地问了他的父亲是不是吃了晚饭,然后也开始倾诉他的父亲总是把他当成私有财产,总是希望他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理想,总是不让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因为他一生不如意,所以对孩子寄托了毕生的期待和希望,总是以孩子为骄傲和自豪,经常以此来安慰自己在事业上的低迷和不得志。

经过简短的交流之后,他儿子的态度坚决,强调这次绝不会妥协,上一次就是因为妥协而没能出成家。他最后表达说,这不是一个妥协不妥协的问题,也不是表达怨气的时候,更不是一个是非的问题,而是一个父亲和儿子的问题。

总之,人生就是这样,很多讲不清楚的事情。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法就像一颗很硬的糖果,对没有牙齿的人来说,这颗糖放在口中含着,能够尝到糖的甜味;对有牙齿的人来说,在口中咀嚼更能尝到那份甜味的质感。但是若不会运用,就像没有牙齿的人却硬要一口咬下糖果,牙龈可能会受伤、流血。所以,要深深去思惟、体会。魔是一种障碍,它有两种。一种是外魔,他会运用外境来扰乱修行者的心。另一种魔是内心自起的无明烦恼,它会扰乱、障碍自己的道心。人人本具佛性,只因被烦恼遮蔽而无法外露。就如铁器的本质原本就很坚硬,只要去除杂质就能制成精纯的器物。
  •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是散文集《仙境罗浮》的姊妹篇。 《诗意罗浮》由22篇散文组成,以记叙、游记等手法,记录了罗浮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本书以罗浮山人文景观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传说、历史事件,以小见大,由景及人,叙事说理,每一篇都充满了对罗浮山的深情,对罗浮山的厚爱,对罗浮山的感悟。
热门推荐
  • 宇宙未解之谜

    宇宙未解之谜

    仰望苍穹,环顾四野,人们看到的是苍茫辽阔而没有尽头的空间,这个空间被人们定义为“宇宙”。关于宇宙,《淮南子》中有语:“上下天地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即是说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人们置身于“上下天地”中,但是却总是无法真正地看清宇宙的真面目。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最早的探索,表现在美丽的神话故事当中。中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都是描述天地如何形成的故事。而在西方文明当中,上帝六天创造世界的故事也被世代流传,并且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的开始和起源。随着人类文明智慧的发展,人们开始掌握一些自然的规律并且学会利用这些规律。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物小姐凤逆天下

    废物小姐凤逆天下

    她是白府千金却受人冷落,她有更高贵的身份,却不为人知。一夜穿越,原来世人眼中的废物不是傻子,只是隐其锋芒罢了,别人穿越,要么就是没有记忆,要么就是一次性记起来,她的记忆却是分段的?!这究竟是好是坏?在前进中遇到的他,他,他,究竟是敌是友?当“废物不再隐其锋芒”时,世界却越来越混乱…【嘛,新手,请多关照】
  • 日暮途穷

    日暮途穷

    一个死去的人重生到了一个传统武术陌路的年代,在这穷途末路的年代,武术和科技的对决,他该如何选择?国家,兄弟,师徒,情人,,命运就是一张纵横交织的网,永远不知道它的出口在哪里。。。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悟真篇阐幽

    悟真篇阐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追妻:老师不好惹

    步步追妻:老师不好惹

    当热情似火的Miss戚遇上高冷腹黑的Mr温,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且看两人为你演绎一出爆笑温馨的师生恋。戚:说好的可攻可受呢?温:老婆别急,你攻我受。戚:哼,谁是你老婆!温:要检验一下么?”戚无言以对。本文温馨软萌向,应该无虐,欢迎跳坑。
  • 手枪与步枪传奇

    手枪与步枪传奇

    本书是针对青少年的军事知识读物,包括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趣闻、战机战舰知识、导弹火炮知识等多个主题。
  • 品儿歌词集

    品儿歌词集

    听歌,是一种美的享受,写歌,是一种艺术,融入到了自己的亲身感受,歌词才会活起来。
  • 第一王权

    第一王权

    一代王权,凌驾于天,独领风骚亿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