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3700000014

第14章 木头需要懂它的人

虽然我们的住所不会因为一两件家具改变什么。但是与天然的木头生活,能闻到生存的气息,这样离自然会更近一点点。自然远比人类社会简单。人的快乐,大都是自以为是的快乐。可动物和植物的快乐,却是真快乐。

木头需要懂它的人,女人也一样。遇到不欣赏的人,美丽也是白美丽。

一块好的木头,到了木匠手里,经过巧思、设计、制作、打磨成为一件家具,再被新的主人带回家。也许就是陪伴人一辈子的事;也许传到儿孙手里,那就是几辈子的事了。有点像男女关系,不是聊得来就适合在一起,不是在一起就永远会在一起,不是永远在一起就真的合适。

对木头的喜爱是一种情结。常常怀念小时候家里的那些五斗柜和书桌,厚重到不能再厚重,承载着从来也搬不动、推不倒的童年。在这方面,木墨先生是跟我一样的人,他跟我讲小时候大伯家里那张八仙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整张桌子已经很老了,没人当它是宝贝,散发着酱油的味道。可是没了它,吃饭都不香了。

还有老房子的柱子,是与伙伴们围绕着嬉戏玩耍的道具,可以怀抱着转圈,笑声也顺着柱子攀爬上去。旧式办公桌很多抽屉,放着木墨先生的弹珠、贴画、玩具,每个抽屉都有归属权。

木墨的父亲是位手艺人,才艺和天赋令人羡慕,会做很多东西,擅长雕刻。父亲从20多岁起就开始带学生,一边做手艺一边教人,现在已经有了80多位学徒,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些人还会来看望他。父亲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人,木墨画不好的时候,父亲会抓过纸来一把撕掉,完全不把他当小孩子看待。对儿子期望很高,送木墨学习钢琴,他却叛逆坐不住。这些也许辜负了父亲一些期望,好在家里有很多画册,一些进口的书籍,木墨会自发地去翻阅,并没有太离经叛道。

但他也绝对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从来没有做过朝九晚五的工作。先是开了一家陶瓷工作室,关闭了。又跟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影像工作室,还策划了影像展,在当地非常新潮,没多久也倒闭了。最后又做过一个公共艺术公司,结局还是很惨。他是一个随性惯了的人,却一直没有定性,看上去是一个经历丰富,追逐时髦,风光短暂,却一事无成的年轻人。

种种不甘心。也许,一个人的弱点往往会成为一个人的长处。

木墨在杭州学习陶瓷的时候,淘到过一个陶瓷老鱼缸,后来买了几条鱼,觉得好看极了,于是想放在书桌上天天可以看到。只是看到书桌那多层板的桌面,涂着一层难看的油漆,像一张不合时宜的假面具。木墨忍无可忍,觉得非要换一张桌子不可了。开始去各大家具市场,结果还是空手而归。这件事情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他有机会制作了自己的第一张桌子。

比起父亲,木墨与木头的结缘更像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在时代下的反应。有位朋友帮人设计了一套别墅,里面的家具就委托他制作,这单生意有盈利。从此,木墨就开始陆续接了一些定制的单子,开始自己设计生产直到如今。

不一样的是,木头教人沉着。

木匠是一个安静的活,从拿到木头那一刻开始,便要思考。做一件家具,开始就要设定全部,比如用什么木材、采用什么工艺、使用什么五金件,以及涂料、造型,甚至成本。

刚开始做木工时,只有木墨自己在一家家具厂里倒饬。并非是大件,从小入手,用制作家具木材的零头料,通过激光切割成的小件挂饰,木屑四飞,散发着原木的味道。这年的圣诞节格外不一样,圣诞树上挂着的是亲手做的木质圣诞挂饰。他还奇思妙想地把木头打磨成鹅卵石的形状。由小入大,他又制作了烛台、衣架、凳子,一直到大件的桌和床。木墨在做的,都是生活中用得到的物件。

柯布西耶说:“一项任务定下来,我的习惯是把它存在脑子里,几个月一笔也不画。我抓过一支铅笔,一根炭条,一些色笔,在纸上画来画去,想法就出来了。人的大脑是一个匣子,尽可往里面大量存入有关的信息,让其在里面游动、煨煮、发酵。然后,到某一天,喀哒一下,内在的自然创造过程完成。”这很好地诠释了设计的过程,首先需要有对材质的了解,然后才能去了解结构的可能性,要对造型比例本身有敏感度,还需要了解各种表面处理技术。

就算是不完美的木头,那些通常被认为是缺陷的树节、树瘤、开裂的材料,只要用心去理解,巧妙处理,甚至会比无瑕的原材更有魅力。

有桌子做出来后开裂了,很多人都退货了。木墨倒是不担心,在木板之间打上蝴蝶榫,让木头看上去稳定,再用黑胡桃燕尾榫来定形,好似木头之间的对话,结果最终超乎想象。对于他来说,这个过程不是输赢的斗争,剩下的只等待是否有人接受它。

榫卯是中国传统的木艺手段,比起电钻等暴力手段,更加细腻温柔,对木工的技术含量也有更多要求。好像木墨特别钟情传统的燕尾榫,他的家具里面常常会出现这些类似的结构。让木头互相咬合,减少收缩和涨开的破坏性。他做书架、衣架等都是无一颗钉子的。越是简单的结构,越要用内部精确的榫卯衔接和有效的咬合才能成立。衣架就像一颗树,只需要一颗螺丝就可以组装使用。树枝部分组装是循环式的,每根树枝会关系到另外的树枝,最后通过一个小小的木榫锁定了全部。

他不喜欢贴皮,喜欢木蜡油手工擦拭出来的感觉。他喜欢手工车床。他说:“因为手工的不精确性,使得每一块木头都是各有品性的。”

再有就是等待。一款九斗柜,红橡木外框,黑胡桃木抽屉,曾经因为没有合适的拉手,被他搁置在一边。在成千上万件拉手中竟未发现一件合适的,宁缺勿滥。直到有一天,朋友从国外带回一批古董拉手,他觉得这感觉对了,那种被人手触摸过无数次而散发出的味道,不是刻意的做旧能替代的。

只是木墨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父亲的高度,没有他手艺的精湛。父亲那种不怕麻烦的劲儿,是一代人跟一代人的差距。父亲曾经专注于一块木头雕花,同样的手工活花了别人三倍的时间,工厂里的工人都同情他的繁琐。

而木墨更喜欢简单,也许是一种懒惰,他更希望呈现原木的形态,那就是木性。曾经一块砖头掉在地上,把木地板砸出一个坑,引起了木墨的思考,他用同样的尺寸做了一个木头,木头有硬度,却不会带来伤害。木头跟泥土一样,有气味,有色彩,有收缩比例,气质丰富,都会让人感觉安全、自然。

生活上一切安顺。木墨已经拥有了4000多平米的工厂,办公室大概160平方,是一个老房子,空间有利于整体的表达,里面放的都是木墨喜欢的家具。他早上7点多醒来,8点吃早餐,在家散漫地看看书,也会写点字,安排下午的工作内容。中饭一定要在家吃饭,带着恋家的味道。下午去工厂工作,换上工作服,袖口是紧缩的,没有衣摆,做小产品时要套上围裙。到5点半左右收工回家。需要调节的时候,他带上相机去郊区转转,消失在森林里。他喜欢红橡木和黑胡桃木,觉得红橡木就是阳光的气味。

给人以好的东西关乎信誉。这是手艺人的父亲告诉他的。于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坚持操守,每一件物品都像是做给自己一样地做给他人。过去的手艺是建立一种系统和关系上的,比如师承,比如主顾之间的互相尊重。每种手艺都有不同的规矩和模式,这些应该都已经成为过去了,传统的师承关系和手艺人的规矩越来越淡薄了。虽然现在不同了,但核心不变。

我有一件木墨先生家的黑胡桃木砧板。来的时候,它被装在一个铺满木屑的盒子里,如今不使用充气垫和带泡泡的塑料包装已经很罕见了,那些木屑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木砧板盛放面包和糕点,每次吃饭都好像在野餐,心情也很轻松。木纹很清晰,手工的痕迹很重,也有人看到了说粗糙,还想替我打磨。我说千万别,这才是这个砧板的独特之处啊。越是朴拙,越是可爱。

虽然我们的住所不会因为一两件家具改变什么。但是与天然的木头生活,能闻到生存的气息,这样离自然会更近一点点。自然远比人类社会简单。人的快乐,大都是自以为是的快乐。可动物和植物的快乐,却是真快乐。

木头的存在可以很长。人生短,在有生之年,希望有钟意的家具陪伴,任意地留下痕迹,那都是真真实实生活过的证明。

同类推荐
  • 放飞的心

    放飞的心

    本书是作者原创性抒情诗歌,分为景之赞、情之咏、心之诵三部分,分别是写景状物、抒情感怀、智慧哲思。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本书收录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有“鲁班的故事”、“华佗拜师的故事”、“天文学家张钰哲”、“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近代科学之祖——伽利略”、“发明避雷针的人”等。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热门推荐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遇见死神

    遇见死神

    花痴女遇上帅美男?流口水!这个男人一定要搞到手!可,帅哥居然是死神?!一不小心连自己变成了第一死神坑蒙的对象,成了第一死神候选人……怎么办?帅哥没法脱手了!
  • 我的名字叫英雄

    我的名字叫英雄

    一场奇怪的红雾来袭,全球大部分人变成了丧尸。同时各类生物开始光速进化,诞生了无数的种族。而且这些种族有些进化出了不弱于人类的智慧。这场灾难是地球对人类的报复还是一场人为的阴谋?一本家传神秘武学能在末日里绽放出什么样的光彩?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否真的存在?在这场争夺地球控制权的斗争中,人类能否再次站上生物链的顶端?我叫陈英雄,我只想活下去!
  • 子阳神功

    子阳神功

    一个卑微的人,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那么只要走,前面就是路。他忽然发现否极泰来这句话原来是真的,一个真的有天那么大的馅饼掉落到他面前,麻雀变凤凰?不!蚂蚁变苍生的主宰才对!他依靠剑中那个神秘的灵魂,创不世神功、饮仇人鲜血、拒众神之怒,终成一代传说!
  • 妃常殇心:王爷太冷情

    妃常殇心:王爷太冷情

    她曾以为,他会是她一生的眷恋与依靠。不曾想过,他最后却变为了没入她心口的那把利剑。时光流转中,经年的约定慢慢演变为一场错位的爱情。她所爱的是他,还是心中的那抹影子?他对她又有几许真心?他们的故事,在那些逃不开的爱恨情仇里,会幻灭?会存活?还是,会变成一段戛然而止的忧伤与遗憾?
  • 我的鬼胎老公

    我的鬼胎老公

    在我很小的时候,被村里人喂下了鬼胎血,我成了那鬼胎的娃娃亲。不过令我高兴的是,那鬼胎男从七岁被一个老先生接走之后就没出现过。不过高兴的事情总是不长久的,我实习的时候,他回来了。一出现就是一双血瞳,在我梦中,在镜子里,他的身体穿透我的衣服,肌肤贴着肌肤,汲取我的气息。我无法挣脱。他腹黑,强势,恐怖,但是也很特别。他告诉我什么是五行咒,什么是鱼眼短命,什么是诈尸像,等等。在我感觉自己有点喜欢上他的时候,才知道,他只是为了汲取我的气才靠近我的。他注定逆天,他就是一把划开人间地狱的刀,而我就是他的刀鞘。
  • 明华长公主

    明华长公主

    重生到小姑身上,相貌平平不受宠的皇后摇身一变,成为被所有人捧在掌心,拥有绝色容光的长公主。崭新而光明的人生在她面前展开。
  • 无良家丁:爷您神武

    无良家丁:爷您神武

    她苏安安,打小运气就差,这不,好不容易得了医大奖学金,报了个旅行团。可在游览区,她也能一脚踏空,掉进坑中,遭遇这传说中千万分之一的机率穿越了。初入它世,莫名被强,将她吃干抹净的那人还要杀她灭口,某女泪流满面,嘲天怒吼:老天爷,你还能再坑一些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逆战之穿越世界

    逆战之穿越世界

    本书主要写的是关于逆战的,觉得好可以加群讨论一下,群号我会发在书里,有玩逆战的朋友可以再群里加我好友。
  •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总是会涌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星,放射出绚丽的光芒,照耀着人类。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因为他们都具备刻苦学习、忘我工作的精神。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