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3500000015

第15章 高墙内外(2)

功德林胡同内的球场上筑起了几座锅台。管理处挑选了十几个身强力壮者,组成炒麦队。邱行湘此时已是有点小名气的力士,他穿行在人群之间,从大卡车上卸下每袋净重200斤的麦子,一肩扛走,然后挥动大圆铁锹在直径为1.3米的大铁锅里炒麦,放糖,放盐,跳上,跳下,与锅台下的火头军师密切配合,花着脸,黑着手,在烛天火光之中挥汗如雨。

这时候,他出了一身热汗。

作为一个军人,他懂得前沿阵地上将士受饿的滋味。他没有忘记当年打唐生智的时候他在确山饿昏了头,而陈诚也只有啃一块买来的高粱饼。当然,现在不是为失败的阶级效劳了,是为胜利的军队出力,为自己的民族出力,他感到自己也享受着保家卫国的荣耀,在火光升腾之中,他的性灵也升腾到一个他尚未达到过的高度。

蒋大胡子调离功德林了,姚处长指挥着炒麦大战。炒麦脆而不焦,战犯劳而无怨。每个夜晚,大卡车准时将生麦运进来,同时又准时将熟麦运出去。当邱行湘听姚处长说,炒麦投到志愿军战士手里还是热的时,他在心里说:这里面有我的一点温度呵!

-3-

北京德胜门外高墙内的灶台边火光烛天的时候,北京广安门外高墙内的灶台前也是烈焰熊熊。这座救济院旧址,现在是军委总政治部管辖的北京解放军官教导大队。

这里成立的是炒米队。炒米队的主将是邱行湘在陈诚军事集团相处多年的朋友杨伯涛。杨伯涛是湖南芷江人,先后是黄埔七期、陆大十四期生。被俘时任国民党军5大主力之一的18军少将军长。他是在淮海战役之中解放军胜利地歼灭了企图突围逃跑的黄维兵团之后,在双堆集西门河边上被搜索出来的。那时他躲在水里刚刚爬出来,浑身衣服湿了,满脸污泥,额前的头发还在滴水。由于他穿着呢军装、红皮鞋,插在衣袋里的两支钢笔和露在外面的毛衣、毛裤,使得解放军的四人搜索小组怀疑这位中等身材、体格结实的俘虏自报的“书记官”的身份,于是被带回解放军营部。他在烘衣、吃饭、休息之后,主动启口说:“我实话告诉你们吧,我叫杨伯涛。”当一位解放军干部笑着问他:“中央社不是说你们已经和李延年兵团会师了吗?”他愤然骂道:“鬼才会相信它呢!”

杨伯涛和部分国民党战犯是1949年9月底离开河北永年解放军官教导团,来到北京广安门解放军官教导大队的。这位18军军长,倒是一个地道的苦出身。他的母亲年纪轻轻就成为寡妇,他本人也当过地主的放牛娃。靠亲友支持,念完了小学,刚刚踏进湖南芷江中学的大门,亲友再也支持不起了。于是,他出外当兵,20岁便开始养家。正因为如此,解放军官教导大队举办的忆苦思甜讲座常常催他下泪,而他也正是因为认罪较早,常常得到教导大队的好评。

就在抗美援朝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教导大队在国民党战犯中组织了一个美军战术研究班。由于杨伯涛曾在18军任过美械装备干部训练部主任,各师指派干部分期集中常德受训,所以他对美军装备、武器性能很懂,现在这个研究班的班长就是杨伯涛。班里的成员大部分是陈诚系将领,他们分别是:国民整编66师中将师长宋瑞珂、国民党第10军少将军长覃道善、国民党12兵团中将副司令兼85军军长吴绍周、国民党12兵团中将政治部主任侯吉晖、国民党12兵团第2处上校处长刘洁、国民党94军少将副军长林伟宏、国民党第4军114师上校师长夏建等。经过集体研究,最后由杨伯涛执笔,由侯吉晖缮写,完成了一篇6万余字的军事资料《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这篇军事资料,据说毛主席亲自看过。教导大队除了对研究班给予了“你们对人民有功”的赞誉之外,对杨伯涛的文笔也给予了赞赏。

杨伯涛是39岁时被俘的。他可以看作是在陈诚军事集团里长大的人。1938年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18军11师参谋主任,陈系94军185师团长,参加宜昌战役后任该师参谋长、陈系86军参谋长,陈诚第6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185师副师长,18军11师师长,18军副军长,淮海战役中任18军军长。杨伯涛在写完《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之余,又写了有关陈诚军事集团从兴起到衰亡的史料,以配合人民政府对台湾第二号人物陈诚的了解。

当然,杨伯涛是尊重他人生的价值的。如果说,他在近30岁才结婚是为了成全他的反共反人民的事业,那么,他在被俘后的表现表明,他在正视现实的前提下没有丧失人生的进取心。受这样的思想的支配,他几乎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可以为共产党出力的机会。更何况朝鲜战场上需要的炒米,是他认定湖南人会炒、中国人该炒的呢。

此间杨伯涛在灶台前的形象正像他被俘时候的样子,浑身衣服湿了,满脸污黑,额前的头发还在滴水。不同的是他的服装.更不同的是他的神态——当时是在双堆集的河边上被搜索出来的,现在是在广安门的灶台前自己站出来的。

炒米任务完成以后,杨伯涛在笔记本上写了一题两首七言绝句,题目是:

《为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炒干粮》——

调和鼎鼐倍辛忙,为最爱人爨糇粮。

只缘此身罪待改,心逐米粒到战场。昼烽烟夜烛天,挥汗酣战灶台前。千杓万铲浑意倦,大同江畔报敌歼。

-4-

美国战俘不远万里也进功德林来了。这是一个10余人的队伍,有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有美国空军飞行员。1952年12月,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关于朝鲜问题的非议决议,美国继续扣留我方被俘人员,而且不断对我方人员进行屠杀。在中国的功德林呢?食堂里为美军战俘准备了西餐,他们睡足午觉,又成群结队打排球去了。

中国人给美国人吃奶油、面包,美国人却给中国人吃苍蝇、跳蚤。为了粉碎美国对朝鲜和中国发起的细菌战,中国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防疫卫生运动。

作为中国一块土地,功德林闻风而动。在苍蝇、蚊子面前,共产党人和国民党战犯是同志与战友。在胡同里、走廊壁头上、寝室玻璃上(窗上的高丽纸已经取下,换上了玻璃)、院中柏树上,都涂上了一层白粉剂,管理员每天背着喷雾器,在胡同里外巡逻。战犯们则用泥土堵鼠穴,用拍子打苍蝇,用开水烫臭虫,短短时间,功德林以浴后的清洁宣告了美国细菌战的破产。

这本来是值得庆幸的事。可是这天,一位身高1米8的苏联女专家,穿一件中国制的米色华达呢长大衣,走进了功德林。她是来检查卫生的。现在,管理员伴同她走进胡同,走进邱行湘这组寝室里来。她没有踮脚,伸手摸了摸最高一格窗棂,然后用另一只手从大衣袋里勾出条白手绢,当着众人的面,把手擦了又擦。邱行湘看在眼里,苦在心头。这格窗棂,是他踮起双脚,擦了又擦的呀。女专家又走到一尺高的大通铺跟前,弯腰将棕垫一掀,捋下一根棕丝,放在鼻下闻了闻,然后断言说:“这间房里有臭虫!”邱行湘以组长的身份解释说,这里确实没有臭虫了——有没有臭虫,难道在这里睡觉的人还不知道吗!管理员也证实说,经过管理处多次检查,这里确实没有臭虫。

苏联女人看也不看邱行湘一眼。身为囚犯,受人奚落,邱行湘只能忍气吞声。可是傲气十足的苏联女人居然也不把管理员(中国共产党干部)放在眼里——就在管理员上前证实的时候,苏联女人皱着眉头,露出烦躁的表情,嘀嘀咕咕,没完没了,邱行湘倒几乎不能忍受了。然而,使邱行湘意想不到的是,管理员也板着脸,当着苏联女人的面,将她掀开的垫子重重还原,然后重重地对邱行湘说:“这间房子没有臭虫!”苏联女人将双手一摊,耸耸肩,怏怏离去。

这一场偶然的风波,却动摇了邱行湘多年的意识。在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他完全承认,国民党是依附美国的,而且这种依附完全是奴隶对主人的依附。总统夫人宋美龄的口头禅是:“我向美国友人保证。”国防部长白崇禧的语调是:“美国友人马歇尔将军曾责备我们关外没有打好,国民党军队没用,所以这次大家必得争口气,否则马歇尔将军又将责备我们无用。”重庆市长在《大公报》上写文章说,美军军官乘着吉普车满街随意强拉、强奸中国妇女是什么“民主自由”“、父母与路人不得干涉”;青年党头目常燕生竟称颂美军的这种兽行可以“改良中国民族的血统”……与此同时,邱行湘完全确信,共产党是依附苏联的。自从他被押进解放区后,他曾留意观察过解放军的一切,没有发现什么依附苏联的迹象。当时他认为窥一斑不能见全豹,现在他认为全豹只在一斑中,因为事理是明白的:中国共产党是“走俄国人的路”,而不是当俄国人的奴隶。这同国民党与美国的关系是瑜瑕两分呵!

美军战俘很快就离开功德林,被遣送回国了。在板门店交换战俘时,中国被俘人员把俘虏营里发放的衣物抛在地下,昂首挺胸返回国门,又失声痛哭着投入亲人的怀抱。邱行湘在报上看到这则通讯,鼻尖有些发酸。他作为共产党的敌人,与共产党人共同度过了过去的岁月,他对共产党人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路异常地了解。当他跟在红军长征队伍后面,穷凶极恶地追击红军时,他暗自惊叹这支队伍不死的决心;当共产党刚刚建立政权,为了拒敌于国门之外又开走了队伍时,他暗自钦佩这支军队战斗的韧性。现在回过头来纵观历史,邱行湘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民族的不死与生存,我们的民族的独立与自由,都与共产党人的足迹紧紧相连。他第一次从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发现了泰山的风度、黄河的气魄。

邱行湘站在胡同走廊里,望着蓝天白云发愣。当他收回目光,面对墙壁时,他顿觉视界扩大、胸怀敞开,忍不住脱口一句:同中容异,异中求同,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国共本是一体,天下哪有什么不能消除的仇恨?话完心惊,他以为这是玩世不恭之戏语,待思前顾后,辗转反侧之余,他认为这是他面对现实的决定。

同类推荐
  • 让你感动的218篇经典故事

    让你感动的218篇经典故事

    那是在1970年,我6岁的时候,因爸走“五七”道路,举家下放农村,回到了故乡哈达窑沟。此前,大姐作为68届知青已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落叶归根。就这样,我们全家又在故乡“会师”了。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如戏人生

    如戏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如何生活?活着的意义是在阐释什么?本书将为你解读如戏人生。
热门推荐
  • 桃花央

    桃花央

    初见,她是桃花仙子,他是迷途少年。再见,她是丞相千金,他是唐二皇子。终别,她是一代凤后,他是千古一帝。其实,她是一只神仙,他是她的饲主。玉者为王天下倾,佳人非圭浪书琴。江山如画谁掌印,无非客留话中林。身行水墨与丹青,自是俗世并山性。欲歌又同谁人吟,低谷回唱应有心。若掷千金家国聘,许花为媒诉风情。
  • 倾宫锁情

    倾宫锁情

    莯小熙是一位大学女孩,在同学眼中,就是一位漂亮的御姐,文雅大方。而小熙却因为一件事陷入永久的痛苦深渊。她地走过去拿起书,《雍正皇帝》翻开,突然一种很强烈的力量把小熙吸了进去,书立刻合上,那微弱的光也逐渐消失,小熙被那本书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此时她的身份是莯家二小姐。就这样选秀女进宫,不料有一次差点丧失了性命,被一个公子相救,他们也越来越默契,最后相爱了,但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皇上也偏偏看上了她,那位公子不惜付出了生命,之后小熙变得心狠手辣,一心想为公子报仇,不禁耍手段,让皇上爱上她,皇上非常宠爱她,小熙当上了皇后。最后找机会行刺皇上,不料·····
  • 公子怜云

    公子怜云

    江湖之中西州白云谷、涛洲林家、扬州全英堂呈三足鼎立之势。三个强大之地的传人入世将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武林第一美女的倾情,侠女的柔情,魔女的真情,你不在我身旁,纵使笑傲天下又怎样?
  •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从人类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开始,伴随而来的各种痛苦也就应运而生。生活之苦、疾病之苦、对死亡的惧怕、对财富的贪恋、内心的烦恼、情感的波折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殚精竭虑,叫苦不迭,挣扎在悲喜之间。每当痛苦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怨声载道、脆弱不堪甚至万念俱灰。其实,人生皆苦,苦就是人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学会接纳痛苦,增强战胜苦难的动力和信心,以及寻找到解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方法和智慧。
  • 皇太子的宠妻不归路

    皇太子的宠妻不归路

    这篇文我改了又改,女主真的很贱,前面不是很甜,没有什么感情,后来才有感情。男主被重生
  • 缘来是你

    缘来是你

    五百年前,两人阴阳两隔,未了的缘分知否能在今生继续?前生的恩怨纠葛在今生是否重演?曾经相守白头的誓言是否会再次随风飘散?
  • 弑命

    弑命

    为了家族使命,他们踏上了通往异界的不归路。在那里鲜血、惨痛、泪水汇聚成一曲悲壮的歌。亲情、友情、爱情书写出一首壮丽的诗。为了家族,为了亲人,他不断成长。他的命运早已由天而定,但他还是用血与泪喊出:我的命运不由他人安排!战命、战命、我欲战命!待我战命成功时,定要众神为我奴!
  • 穿越之女王

    穿越之女王

    创世只为酬三顾,寻得一人方得休。只是,吾以当真,你却无所踪。桃树之下盼君一碗桃羹----
  • 弃明

    弃明

    人们如今苦苦追寻的,却是昨日所抛弃的。明天,人们又将何去何从。
  • 快穿金牌使

    快穿金牌使

    生无可恋的秦笑笑被一神秘男人带到了时空局,从此开始万千世界穿,完成各种奇葩的任务。女主耍的起流氓,扮的起圣母,虐的了渣男,撩的一手好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