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2300000018

第18章 文学成就(1)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内容是从西周到春秋中期大概五百年问的作品,共305篇,包括《风》、《雅》、《颂》三类。

《风》又名《国风》,分为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大部分是各地民歌,有诗160篇。

《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基本是贵族作品,《小雅》包括贵族作品和民歌,有诗105篇。

《颂》也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贵族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诗歌,有诗40篇。《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一。

四家诗

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秦焚书坑儒后,《诗经》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后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今本《诗经》,就是“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千古儒圣——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者。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小吏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鲁史官所记《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先后有三千人弟子,其中著名者有七十二贤人。

其思想以“仁”核心,提倡“仁政”。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被尊为“圣人”,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孔子的思想及学说集中地见诸《论语》一书,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

诸子百家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主张“德治”和“仁政”,强调教育的功能。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苟子两派。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道家又称“道德家”,以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认为天道无为,提倡清静无为,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纪律严明,相传皆能赴汤蹈火。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两支:一支是“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法家因主张依法治国而得名。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法家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作品:《公孙龙子》。名家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阴阳家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阴阳家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纵横家是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逐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的理想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九歌》共11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楚辞》的《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九章》共9篇。即《情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诵》、《悲回风》。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王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挨,遂自沉汨罗江。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乐府

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和乐曲的采集。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著名作品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山海经》

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春秋》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后来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留传了下来。

《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包括12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全书大约17000字。它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因此,史学家就把200多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春秋三传

由于《春秋》文字过于简练,仿佛大事记,如隐公八年(前715年),在一条记事中,只记了一个“螟”字,是指这年发生了螟虫灾害,但具体在什么地方,灾情多大,却没有写。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现有以叙事为主的《春秋左氏传》和解经为主、侧重阐发微言大义的《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西汉时称《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但许多学者认为此说不可信。据杨伯峻考证,大约作于公元前403~前386年之间。

《春秋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简称《公羊传》。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据何休《公羊传序》、徐彦《疏》引戴宏《序》说,该书系由孔子弟子子夏传给公羊高,公羊高子孙继续口耳相传,到汉景帝时始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写定。

《春秋毂梁传》:又称《毂梁传》,是“春秋三传”中成书最晚的一部书,其学说大抵出于鲁儒,注重传扬经义,处处谨守《春秋》书法,阐明义例。但在记载史料方面,不及《左传》详尽,且问有因不明史实而心臆断来自抒其见的地方。

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

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部: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俗称为《孙子》,它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兵书。现在的传世本共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作者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间进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为将。孙武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兵圣”。

建安风骨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三曹

指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今安徽毫县)人。他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代表作:《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对酒》、《短歌行》等。

曹丕(187~226),字子恒,曹操次子,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诗歌今存约40首,代表作:《芙蓉池作》、《夏日诗》、《燕歌行》、《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杂诗》等。他的《燕歌行》,还是中国诗歌史上较早出现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三曹”中成就最高。曹植的前期诗歌主要表现贵公子的优游生活,如《斗鸡》、《送应氏》、《白马篇》等;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哀怨而愤慨的心情,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七哀诗》等。他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很大,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五言诗的艺术功能。

建安七子

建安时期的著名作家,除“三曹”以外,还有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场、刘桢等七人,世称“建安七子”。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

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因曾出任北海(东汉郡国名)相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现存诗歌5首。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人,《饮马长城窟》为他的诗歌代表作。

同类推荐
  •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果,有很多的表现形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体现为文化的积累。本书选取了其中经典的一部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了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
  • 中华谚语(第四卷)

    中华谚语(第四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丧葬文化》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丧葬文化相关知识。《丧葬文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热门推荐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小便不通、新生儿脐患、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破伤风、小儿白喉、百日咳、小儿结核病、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脊髓灰质炎、小儿麻诊、水痘门、猩红热等内容。
  • 豪门情缘:女神归来

    豪门情缘:女神归来

    她是杨家从孤儿院收养的孤儿,不想,杨家做善事是假,欺骗媒体才是真的,等待她的是无情的鞭打。离开杨家的她,十年的空白,无人得知。十年之后,颜氏大小姐风靡整个亚洲,姣好的面容,高挑的身材,成为众多男人心中的女神。她的身边不缺守护者,她的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接近杨家,找出杨家的罪证。不曾想,一步步地追查,她竟然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当她真正的身份和真正的目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她受到的是赞扬,还是唾骂?
  • 病王毒妃

    病王毒妃

    煞星魂穿而来,替了那倒霉的萧家嫡小姐活,可没说要替她咽了那些个莫名其妙的气…煞气太重,养在庵堂,请佛祖化去她满身煞气?呸!姑奶奶虽乐得自在,可走之前定要放把火烧了那庵堂里睁眼瞎的佛祖!病王要冲喜,点名要萧家嫡女?姐妹纷纷变色,唯她双手高举:我去!本盘算着病王死后她便自由,却不想见到那面色苍白的人儿后却心生怜悯……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白骨老祖

    白骨老祖

    一个落魄书生,因为被山贼劫持而意外走上了漫漫修行路。在这滚滚红尘之中,历经世间百态,看尽情仇爱恨,只求一个清静。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身处浊世,避无可避,奋力抗争却只落得千古凶名。善与恶,黑与白,阴与阳,此消彼长,永无止境。
  • 绝宠废柴妃:错惹妖孽王爷

    绝宠废柴妃:错惹妖孽王爷

    她人人皆知的废物,一朝穿越废物变天才,他带着仇恨的心接近她,瓦解她的城池,卸掉她的戒备,只为了报仇,他人人都尊敬的佛族族主,多年的清心只因那意外之吻而撞上她灵动的双眸,自此,她便成了他的劫,他万兽之王,高傲嗜血的他带着幼年的纯真默默守在她的身边。她为他引出仇人却失了生命,他怒,他痛,才发现自己早已爱上她,命运之轮再次转动,一切渊源又该何去何从?
  • 天缘仙人

    天缘仙人

    “我”原本过着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活,直到一天一个人来找我,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被抹去了存在过的所有痕迹,然后用强硬的手段逼我去一起找他的那个‘不存在的朋友’……逆转物理规则的仙妙无双幻境、不被载入史册的仙语十城、号称通往阴间的锁龙井,青铜殿里的遗骸究竟在等待什么人?唐刀与芭蕉扇有过怎样的纠葛?袁天罡与李淳风曾有过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这红尘万象中所谓仙人究竟为何物?没有人知道仙人的世界究竟通往何方,只希望你曾被这个哭泣着到来的凡尘温柔地对待过……
  • 断灵剑

    断灵剑

    林仇说:“我的兄弟不会一厢情愿。”沈觉晗说:“我心已绝,我命不悔。”邢凯说:“以吾光,照亮吾兄之道。”林仇说他这一生最爱白诗芯,没有亏欠没有惭愧只是单纯的爱她。且看林仇到最后如何带领兄弟和爱人到巅峰!“我的梦想,就是登上武道巅峰!兄弟在旁!爱人拥怀!我的道……要么有情,要么,无我!”
  • 空调上的婴儿

    空调上的婴儿

    丈夫失踪后,女人身边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男人。她把精力投入到鹤群的交配上了。鹤们兴致盎然,生气勃勃。她很了不起,靠着眼睛和鼻子,就能分析出雄鹤精液的质量。当然,她掌握着给鹤群人工受精的办法。助手捉住雄鹤,将鹤的尾部朝着她。她拨开羽毛,用食指轻轻按摩雄鹤的尾腺,泡沫状的腺体从那里排出来。雄鹤的器官被压出了体外。她堵住排粪口,防止采出的精液被粪便污染。接着,她慢慢向上挤压。助手随时用吸管提取精液。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但,毕竟也是一场完整的性事。雄鹤在她挤压下的每一个颤动,都波及在她的身上。这些,对于一个中年女人,也够了。也够了。
  • 腹黑首席:火爆校花快投降

    腹黑首席:火爆校花快投降

    结婚当晚,新娘竟然被掉包!一个女人如此绝情的背叛?要玩是吧,他决定反击!无视代嫁新娘的洞房花烛,缉拿逃跑新娘,这回,他要牢牢将她拴在身边,想再逃,先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 再造企业制度

    再造企业制度

    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再创企业制度的目的,旨在应用经济学有关理论,通过确立物质和人力“两类资本并举”的产权观,科学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充分保障人力资本权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企业制度框架,实施“动态管理型”的产权制度安排、“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安排和“有分有合”的人事与劳动制度安排。进而把用别的钱办别人的事,变为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