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2000000030

第30章 《弟子规》(1)

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弟子规》中的“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人“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贤人的学生。“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懂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都很重要,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因此教育的基本目标主要是把青少年培养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谦逊待人、讲究信用、团结他人而又向往高尚品德的人。

入则孝

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读】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三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解读】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解读】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告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四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读】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读】物虽然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已有,特别是公物,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五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解读】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掉(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读】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解读】当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的。

六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解读】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解读】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七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解读】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解读】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读】办理父母亲的丧事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就如同他们在世间一样,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出则弟

八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读】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解读】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言语为福祸之门)(一切法得成于忍)

九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解读】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解读】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孙中山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为目的。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十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解读】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解读】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

【解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十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解读】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着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座,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解读】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解读】有事要到尊长(领导)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领导)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十二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解读】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十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解读】为人子应早起,晚上要迟睡,把握光阴及时努力,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工作,这也是不应该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解读】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防止肠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

十四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解读】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解读】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十五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解读】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做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解读】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健康常识。(古希腊哲学家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我的朋友们,不要为了罪恶的食物沾染你们的身体,有玉米,有从树上垂下来的水果,还有葡萄园里的葡萄供我们食用,更有甘美的食用植物和蔬菜。大地供给了许多无罪的丰盛食物,也提供给人类不用杀戮即可获得的大餐。”)(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我认为素食所产生的性情上的改变和净化,对人类都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是很吉祥的。”)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解读】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当今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多为营养过多,是营养失衡所造成。应注意加工太精致的食品,都含有化学添加剂,有害健康,不宜食用。(《论语》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夫子劝勉我们:食物不要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要求细致。)(老子曰:“圣人为腹不为目。”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满足口目。)

十六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解读】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解读】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子风范。

十七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解读】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解读】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解读】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同类推荐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当今俄罗斯文化表现出鲜明而复杂的转型特色,这种特色深刻体现在俄罗斯文学、艺术和传媒的发展进程之中。正因为这样,本书将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此作一描述。内容包括: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学,转型中的俄罗斯艺术,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三方面。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热门推荐
  •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极品纨绔兵王

    极品纨绔兵王

    曾经的雇佣兵之王——龙行云回归都市,只是想要平静的生活。但,生活却不给他这个机会,一个个敌人誓要将其彻底灭杀。既然如此,那就让我闹一个天翻地覆,战一个海破苍穹,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
  • 少年之崛起

    少年之崛起

    武道一途分五境:武境、玄境、星境、神境、祖境。远古时期,七颗龙珠曾引起七祖大战,结果,七祖陨落,龙珠毁灭。天战时期,一块玉石曾引起灭世之战,结果,祖境强者几尽陨落,玉石消失。神盟时期,玉石再现,龙珠降世,看一个废武魄少年如何在这个祖境强者尽皆陨落、暗潮涌动的时代慢慢崛起,踏上武道巅峰!
  • 我与鄂尔多斯学

    我与鄂尔多斯学

    本书作者在鄂尔多斯生活多年,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史料进行了搜集和研究,分创新认识、专题探究、永远牵挂、草原情深四部分,最早提出了创立鄂尔多斯学学科体系的立论。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写到什么是什么

    写到什么是什么

    在一个风黑夜高的……不!不对!在一个阳光明媚……诶……也不对!哎呀反正就是在一个晚上作为一名宅女的苏宁在极端缺粮的时候迫不得已出去置粮却被一个小偷抢走了身上所有的钱和粮食追那该死的小偷的时候结果意外穿越啦!穿越之后的苏宁居然成了一个乞丐……
  • 太上无极

    太上无极

    纵观世界文化,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欧美的诺亚方舟,一个个英雄人物清晰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古老的东方神秘又有多少存于其中?芸辞梦颍从十四亿人群中跳出,为您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神话故事。西周末年,中尊福瑞为了制服四角,被迫使用了禁术四灵结界,自身被通天教主的极光所伤,生死难料。适逢妖族少年鬼谷子横空出世,代替福瑞继续维持人间的正义。机缘巧合之下将数千年前封印的兽神放出,人间再次陷入混乱之中。一个持续数万年的隐没轨迹也被逐渐剥开。
  • 重生之媚授魂与

    重生之媚授魂与

    撒手人寰之际,叶昔昭才知良人近在咫尺。重生后,弥补前世过错,潜心打造锦绣人生。
  • 真爱

    真爱

    儿时的卫卷舒被霍长国所救,命运的安排,长大以后的他们又见面了,他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情愫呢……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