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1900000007

第7章 孝篇(6)

翻开人类历史,天灾几乎从未曾断绝过。而确凿的史料,同时也记载了许多至孝者身上发生的瘟疫不侵、水火风雷不殃,孝感天地的故事。这种真实的事迹,充分证实了行孝行善的人最能够得到上苍的眷顾与保护。纵使是在危难关头,他们也能够趋吉避凶,化险为夷。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百善之首,以孝为先。孝子至诚的孝心孝行,是人的天性,本与天地大道相应,人人可行,人人必行。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孝爱是天地生灵万物和谐的根本。

【注释】①饔飧:yōngsūn,饔:早饭。飧:晚饭。②郇:xún。

实夫拜虎

实夫拜虎实夫归省①,虎衔②其衣,拜请毕养,竟得全归。

明朝包实夫侍奉双亲,非常尽心尽力,同时他也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通达五经,明白做人的道理,学问、道德、涵养都非常高。他当时在太常里教学,每年到岁末他一定回家去探望父母。一次在途中遇到一只老虎,他被老虎叼着衣服拖到山林里去。于是,他就对老虎拜着,问道:“你是不是要把我吃掉呢?没有关系,那是我的命运注定的。但是,我还有父母在家,年纪很大,七十多岁了,能不能容我回去把孝养父母这一份责任尽到?我一定回来供养你,让你吃。”没想到老虎竟然把他给放了。可见,一个人的真诚心一发,连凶猛的老虎都变得温顺了,也似乎通人性,懂得了意思,老虎竟自己走了。后来人们就把那个地方起名叫做“拜虎岗”,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

【注释】①省:xǐng,看望,问候(父母、尊长)。②衔:xián,用嘴叼。

【附】

老虎引路

李长者是唐朝人,一生不爱名利,最喜欢的就是《华严经》,以《华严经》为终生之业。他学佛多年,有一次离开自己住的地方,想要专心地为《华严经》注述。把行囊整理好后,就离开家里,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而这只老虎仿佛就是在那里等候他一样,遇到他非常的驯服、温顺。李长者就跟它讲:“我想请你帮我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我在那里安心写释论。”于是就把行囊挂在老虎的背上,老虎似乎听懂了李长者的话,缓缓望着他,就这样一路走了过去,走了约二三十里路的时候,老虎就在一个土坎上面停留下来,这时李长者知道老虎的用意,是把他带到这个地方给他栖身住宿之处。这个土坎非常光亮明洁,旁边还有一口泉水,在他到来的前夕,有一阵暴风雨把一棵古松连根拔起后,就涌出了泉水。所以,后来这口泉水就被称为“长者泉”。李长者就在此地住宿有五年之久。五年当中,每天到傍晚时,这口泉水中就有一道射白光出来给他当烛光,让他能顺利在晚上有灯光来写作,还有两个年轻女子来伺候他,煮饭给他吃。等到五年写完释论后,这两个女子也不见了,其实这两个女子是天上派来的。

李密孝祖母

三国时,李密曾在蜀国做过尚书郎,晋灭蜀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几次召他去朝廷做官,他都拒绝了。武帝发怒,让蜀县的官吏逼他上任,他只好写了一封信给武帝,在信中说:“我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时母亲改嫁了,是祖母一个人把我养大的,而祖母现在身患重病,所以,我实在不能离开祖母去做官。”武帝看到信后十分感动,批准了李密的请求,不再逼他做官。

史可法感恩老师

明朝名臣史可法当年进京考试,住在寺庙里。古代很多读书人没有钱,考试期古代人物画像间都住在京城附近的寺庙里。有一位贤臣叫左忠毅公,刚好是此次主考官,他就把官服脱掉,穿着民众的衣服,到这一些寺庙里面去巡视,看一看有没有懂得忧国忧民出色的读书人来参加这次考试。刚好左公走到了一个寺庙里,看到一个年轻的考生写完一篇文章太累睡着了,案上放着刚写成的一篇文稿。左公拿起一读,非常赞赏他的志略和刻苦精神,再看书生衣衫单薄,熟寐不醒,心知苦读劳累。左公怕他感受风寒,便把自己的貂裘①脱下来,盖在熟睡的史可法身上,出来问寺僧,方知书生名叫史可法,因此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考试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感受到字里行间有一种气节,一种志向,马上就知道是他,所以就批了他为状元。史可法考上状元之后,按照礼节到左公家拜老师和师母。左公可怜他家贫困,收做弟子,留于馆署。此后,他愈加发奋苦学,饱受恩师濡染,立志以身报君许国。左公在公务之暇,常与他交谈时事,辩论古今,看出其宏大抱负和超凡才略,就对妻子说:“他日继吾志事,唯此生耳。”这就是说,以后继承我事业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我这个学生。古代圣贤读书人不怕自己没有后代,只怕圣贤学问断在他的手上,所以他更注意圣贤学问有没有承传的人。

后来左公、史可法同朝为官。明朝末年宦官当道,左公被陷害,关进监狱之后受很多酷刑,眼睛被烧红的铁片烫后都粘连上了,膝盖以下被切断。史可法知道老师在狱里会受到很多酷刑,十分焦急,通过各种关系,终于感动监狱里的士兵,他们就建议史可法装扮成捡垃圾的,进监狱去看望老师。史可法缓缓接近老师的监狱门口,当走到老师面前时,禁不住地抱着老师的腿放声大哭。左公听到声音是他的学生史可法,就用手把自己的眼睛抻开,目光如炬地看着史可法说:“你是什么身份!你是国家栋梁,国家正是危难之际,你怎么可以把自己的生命陷在这么危险的境地!与其让那些乱臣把你害死,不如我现在就活活把你打死!”左公捡起地上的石头就往史可法身上扔。史可法看到老师这么生气,就马上离开监狱(所以爱护孩子,爱护学生,有时候还真的要现怒目金刚相,而此时他那一份存心是念着学生的安危,学生的成就)。后来,左公被害死了。

史可法担任过很多职务,还在边境带兵防守。每个晚上士兵分三批背靠背守夜,但他坚持一夜不休息,士兵建议他应该休息一会儿,结果史可法回答士兵说:“假如我去睡觉,国家因为这时陷入危难中,我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国家。”史可法念念不忘老师的恩德和教诲,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每一次回故乡,首先到老师家里看望师母及其后代子孙过得是不是很好。

后来清兵入关打到江南时,史可法到江南重②镇扬州督师。他把意志消沉的各路将领团结在一起,誓死坚守扬州城。清军统帅多铎五次派人去劝降,都被史可法严词拒绝。多铎恼羞成怒,下令用大炮轰城。在打退了清军的多次进攻后,明军终因敌众我寡,城池失守。史可法誓死与扬州城共存亡,最后壮烈牺牲于乱军之中。后来人们在城外梅花岭上为史可法建了个“衣冠冢”③,永世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这个故事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左公为国家忠心耿耿,不仅能够慧眼识才,还能保护国家的栋梁之才,以及史可法为报答老师的恩德和教诲而壮烈牺牲的壮举,让后人深深地感动,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注释】①貂裘:diāoqiú,皮衣。②重:zhòng,重镇:主要,重要。③“衣冠冢”:zhǒng,坟墓。1645年5月20日,十万清兵攻陷扬州城,史可法浴血固守城池,英勇献身。其义子史德威遍寻遗骸不得,遂依史公遗愿,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他的坟墓其实是衣冠冢。

杨黼①活佛

明朝时,有个杨黼一心想要修行,要得到解②脱,就辞别了母亲到四川去拜访禅宗一位很有名的祖师——无际大师。

走到了半路上,杨黼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要到哪里去?杨黼说:“我要去拜访无际大师。”老和尚说:“你要去拜访无际?那不如去见活佛啊!”杨黼说:“见活佛?佛在哪里呢?”和尚说:“你只要向东方回去,到时候,看见一个披着棉被、倒穿拖鞋的人,就是活佛了。”杨黼听了和尚的话,于是就回去了。正在半夜的时候,走到了自家门口,去敲门:“开门哪!我回来啦!”他的母亲在屋内一听儿子回来了,高兴得不得了,来不及穿衣着袜,随手抓起棉被披在身上、套着拖鞋就出来开门了,在匆忙中,连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

杨黼一看这位“披着棉被,倒穿拖鞋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当下就感悟修行应从何处下手了,晓得家里的爹娘,就是活佛啊!从此以后,他竭力孝顺母亲,而且注释了一部几万字的《孝经》。他活到八十岁,诵念经偈而逝世。

【注释】①黼:fǔ。②解:xiè明白,懂得。

道纪法师孝母

南北朝时的齐国,有一位很有修行的高僧——道纪法师。他常常在邻城东边讲经,来去之时都扛着一个扁担,扁担上有两个担子,一个担子里坐着他的母亲,一个担子则摆满了佛经佛像。日常生活中,不论穿衣、吃饭、大小方便,都是由道纪法师亲自为母亲料理,如果有人要来帮忙,他一定会拒绝,并且说:“这是我的母亲,不是你的母亲!你应对你的母亲也这样做!”道纪法师时常告诫人说:“自己的母亲一定要亲自供养,供养母亲的福德与供养登地菩萨的功德一样大。”很多人被道纪法师的行为感动,纷纷效法他的孝心孝行。

为什么说对待父母好,功德就那么大呢?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大最大的恩人,天底下最愿意、最心甘情愿付出的只有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人如果对父母亲能够念得起这份恩德,是很不可思议的,业障就会慢慢地消除。

念父母恩,要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好,也要懂得回馈。同时也要懂得感激他人和为他人着想,这份能够感激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心,必须从感念父母的恩德开始。

☆☆☆☆☆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

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敬师

师严道尊,人伦表率,道德学问,是效是则。

养我蒙正,教我嘉谟,不敬其师,何能受益。

同类推荐
  •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本书主要回顾、研究了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在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发生过一场“中国礼仪之争”。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分别是: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重构等。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上)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上)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 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热门推荐
  • 惑乱君心

    惑乱君心

    她的心愿是只想和爱人过平淡的生活。可他恰恰是天之骄子、未来统领天下的男人。然,明知他不是自己的良配,却还是忍不住沉沦。他,虽仅是一名杀手,但和他在一起我体会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安宁与幸福,而这,正是你所不能给我的。若有来生,我将不会再负任何人,可是今生,我只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伏兵

    伏兵

    十八年前,全球最大企业金龙企业一夜崩塌,金氏家族成员消失于世。于此同时,一名年仅六岁的少年被隐世僧带到雪原秘密训练。藏南,一座巨大的雪山上。寒风凌冽,皑皑的白雪犹如雪龙穿梭在天空,呼喝着一股股的寒气。少年金天到底是何身份,他的出现,又会带给这个世界什么呢?
  • 嫡女难

    嫡女难

    身为嫡女,嫁不出去什么道理?退婚也能进宫?神马?专职伺候人,也行,好歹不用陪着老皇帝睡觉解闷,行!贵妃娘娘,您都老成这样了就别化妆了行不行?哎呦喂,小皇孙,你奶奶等你请安呢,还不赶紧的,个熊孩子,比姐还大,你也不去问问你那个老皇帝爷爷咋还不退休?要不你去造反得了,没准姐还能在出宫之前巴上新皇帝呢……
  • 我的名字叫盖伦

    我的名字叫盖伦

    热血、轻松、爆笑的盖伦成长史。从瓦洛兰之初的青涩,经历战火弥漫纷争的落寞,最后到学院之间的抗争。三兄弟之间的友情、情侣之间的爱情、宿敌之间的迷情、兄弟相残的悲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掌握着不一样的命运。用泪与汗水铸就一篇不一样的瓦洛兰历史篇章。
  • 七夕

    七夕

    《 七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阳间道士

    阳间道士

    我本是正常人,却不曾知道因地上一百块钱,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 奇葩人生录

    奇葩人生录

    《………………………………我不写别人的小说,我只讲自己的故事………………………………》
  • 最受感动的爱心奉献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爱心奉献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奇怪的面试、美洲豹的对手、富翁的大房檐、访问敲石工人、最后一片绿叶、“勤”“俭”不分家、栅栏上的钉子等等。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