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1800000034

第34章 中华美德格言荟萃(10)

中国人常说“知过必改”,南宋思想家陆九渊的这句话就是对“知过必改”进一步的扩充与释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不但不应该生气恼怒,反而应该高兴。人贵在自知,尤其是能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过错后,不应该自欺欺人,而是应该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然后坚决而勇敢地予以改正。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

【语译】君子以道义为重,得到道义的人就受到尊重,丧失道义的人就受到轻视,遵守道义的人光荣,背离道义的人则耻辱。

思考

古人在为人处世上十分强调“义”,即要求人们的一切行为举止都应以道义为准,符合道义的事就要认真去做,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背信弃义的事一定不可以去做,否则会受到世人的唾骂与不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语译】以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思考

这是唐太宗追怀宰相魏徵时所说的话。魏徵是唐太宗身边的名相,他敢言直谏,纠正了唐太宗不少错误,因此深受唐太宗的信任。唐太宗认为魏徵之死,使他失去了可以明辨自己言行正误的一面镜子,因此深感伤心与遗憾,遂发此感慨之言。

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罗大经《鹤林玉露·好人好事》)

【语译】活在世上一天,就要做一天好人;为官一天,就要做一天的好事。

思考

人生一世,对于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而于其本身而言,则又是十分漫长的。在这几十年的光景里,要不犯一点错误,天天都做好事,这是多么难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当今为官的准则。为人做好人,为官做好官,这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最高标准和境界。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语译】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则勉励自己做得更好。

思考

这是朱熹对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诠释。朱熹认为,曾子的日三省其身不仅包括有错则改,还包括无错自勉。一般人只会强调有错必改,然而儒家强调修身之法,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最清晰的认识,因此,曾子进一步提出:即使没有错误,也要反省自己,以防止自己将来犯同样的错误,防患于未然。

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薛瑄《薛子道论》)

【语译】即使只有一个错误的念头也要马上遏止,即使只有一次行为错了也要立即改正。

思考

古语言:“防微杜渐”,就是要求人们及时发现坏的苗头,不让它恣意生长,以致结出恶果。若对“一念之非”、“一动之妄”不及时加以纠正,等它们发展壮大、根深蒂固之时,则悔之晚矣。“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要从小事抓起,及时摒弃坏的思想和行为,才能成为正直的人、高尚的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语译】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之不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思考

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水平是大大提高了,但是,无论何时,我们也不要丢掉“节俭”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

思考

一个人可能技艺高超、才能出众,从而赢得别人的钦佩,但并不一定让人尊敬与爱戴,此时,人格魅力起着关键作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态度诚恳、真诚,尽己所能地“传道、授业、解惑”,才称得上为人师表,才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敬与效仿。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鲁迅)

思考

鲁迅此言形象而深刻地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鲁迅以牛自喻,所言不虚。他终其一生,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弃医从文,希冀唤起国民的觉醒;他指陈时弊,对罪恶的社会揭露无遗;他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反动派的枪口;他爱护青年,甘愿为他们所役使;他力求救国,冒着生命危险保存革命者的遗书,并妥善转交给党组织……他是一个以笔为武器的战士,不断地呐喊,又深觉彷徨,但绝不放弃,发挥了他所有的能量,为民众的觉醒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力量。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思考

何为猛士?年轻气盛拼命三郎吗?这只能算作一介武夫。真正的猛士,不是妄图凭一夫之勇、一腔热血扭转乾坤之人,而是目光锐利、睿智勇敢之士。他们明白,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历经几代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才能得到的。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无数人杀身成仁。因此,他们不会因道路的长远而错误地以为遥不可及,从而放弃抗争;也不会因为人生的惨淡、先驱的鲜血而畏惧退缩,而是一如既往、继续前进、视死如归。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鲁迅)

思考

有句话说:“不幸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未经历过不幸的人或许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而经历过悲惨与不幸并成功地走出的人,或许能明白鲁迅先生所说的这种“伟大的心胸”。超越悲惨与不幸,人生将会升华至一个崇高的境界。

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讲到这一点,我还要对处心积虑的诬陷者表示无限的谢意。

(邹韬奋《韬奋文集》)

思考

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磨难随处可遇。处于危急时刻,应该保持镇定、随机应变、沉着应对。历经无数风浪的洗礼,昔日手足无措的孩子才能成长为今天稳重老练的水手。挫折与磨难是躲避不开的,它总是或迎面而来,或悄悄跟随左右,在你不设防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给你一击。但也就是在屡屡打击下,能力提高了,意志坚强了,精神焕发了,人也逐渐成熟了。邹韬奋主张人要经历磨难才能成长,对那些故意陷害自己的人所带给自己的挫折,也坦然对之,认为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炼。这既体现了他坚强的性格,又反映出了他广阔的胸襟。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思考

做人,应该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应该像蜡烛一样,彻底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做一件好事易如反掌,做一辈子好事却难于上青天。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不愿昧着良心说假话,而惨遭屠戮;又有多少人为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宁死而不屈,最终杀身以成仁,铸就了不朽的人生诗篇。这样的人生就如蜡烛,终其一生,泪落不止,却留下了光明在人间,可歌可泣。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思考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多么崇高的美德啊!遇到困境时身先士卒,适逢奖赏时主动避让。和别人相比,不是互相攀比谁的待遇好,谁的权力大,谁的官职高,而是比谁的奉献多,谁的品质好,谁的思想境界高。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间在不断地流逝,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却不会流逝,而是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与光大。

人的美丽可爱,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容貌,首先决定他的精神面貌。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和美丽的。

(冯雪峰)

思考

一个人展现给他人的美,既有外表上的赏心悦目,也有心灵上的体贴入微。品质高尚的人,他的内心洋溢的热情、秉性的善良,都会形成巨大的磁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接近、欣赏他,愿意与之为友。这种美丽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消逝,反而愈加耐人寻味。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思考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在更新推移,但对“高尚情操”的强调与发扬却一直没有改变,认为人们道德的高尚是超越一切的最重要的品质。社会需要理想,人类也需要理想,有了理想,人类才得以憧憬和期盼。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如一面光芒四射的旗帜,呼唤着人们为实现它而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在这个过程中,高尚的情操是第一位要素,它使前进的步伐能够保持着正确的方向,艰辛的努力有其崇高的意义。

诚信处世友善待人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

【语译】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对待自己则要严格要求,时时刻刻反省自己。

思考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提倡的传统美德。曾国藩曾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此“豁达光明之胸”即表现为宽恕别人的缺点与错误,宽以待人。对待别人宽容大度,对待自己却全然不同,颇为苛求责备。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两种对人对己截然不同的标准,体现了我国古之贤者崇高的思想与品德。

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战国策·齐策》)

【语译】去除虚伪,回归真实,则终身不会受辱。

思考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历来提倡“真诚”,强调以诚待人。每个人都有其善良的一面,即使是大奸大恶之人,也总是有其不为人知的闪光点,所以,如果以一颗真诚之心,表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善良,那么别人就会感受到你的善良,以同样的善意与真诚对待你。所以说,只要与人为善、坦诚相待,那么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策》)

【语译】别人有恩于我,不能忘记别人的恩德;我有恩于他人,一定要努力把这件事忘记。

思考

别人对自己有恩,应铭记在心、知恩图报,决然不能忘于脑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等,这样的古训已经很多很多,都强调人应该有报恩之心。自己于别人危难时雪中送炭、于力所能及出一份力,是理所应当的,不应老是挂在嘴上、放在心里,以恩公自居。有恩必报,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代代相传,历久而不衰。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

【语译】不掩盖别人的长处,不谈论别人的短处。

思考

评价别人,应该实事求是,不刻意掩盖别人的优点,更不要去夸大别人的缺点。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别人,既需要宽广的胸襟,也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古人提倡的这种美德,不仅在当时需要遵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更应该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

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

【语译】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思考

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几个方面,即所说的话要与事实相符,言论要与行动相符,嘴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符。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失去诚信的人,久而久之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从而陷于孤立之中。因此,“修辞立其诚”以钟之鸣,应敲响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君子和而不流。

(《礼记·中庸》)

【语译】君子对待别人谦和却又不盲从。

思考

所谓君子,是指具有较高品德和修养的人。这种人具有独立的思想与见解、坚定的信仰,因此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们品行高尚、待人和善、外表温顺,实则内心刚毅、坚守自己的观点。对于持有不同意见的其他人,他们也能够真诚相待,这才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君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中庸》)

【语译】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

思考

天地自然都是真实存在的,做人也应该像天地自然一样真诚、不虚心假意。北宋时知名宰相晏殊从小就非常聪明而诚实,14岁时,他被皇帝召见亲自出题考试。晏殊曾经在家练习过这个题目,因此他坦诚相告,要求皇帝重新换个题目考自己,表现出了诚实的人品,值得后人,尤其是现代学生们敬仰与反思。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语译】爱自己父母的人,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思考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要尊老爱幼,《孝经》即是儒家专门讲孝道的一部书。做人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长者;不但要尊重自己的父母,也要尊重别人的父母。真正关心、敬爱自己父母的人,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去尊敬周围的长辈,这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阐述的是同一个道理。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语译】亲近仁义、善待邻邦,是一个国家的国宝。

思考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是人际交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好的邻里关系能够使彼此之间互帮互助,不好的邻里关系则会使彼此反目成仇、恶语相向,搅得生活不得安宁。“亲仁善邻”不仅仅适用于人与人、家与家之间,同样适用于国与国之间。它倡导与邻为善、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中国政府实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政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中的延续与发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语译】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的头上。

思考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与平等,做事情之前也应该经常换位思考。如果某件事情是自己所不愿意做的,就不应该将之强加于别人身上;如果某种结果是自己所不愿意承受的,就不应该让别人去做会产生同样结果的事情。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不能够只顾个人利益而置他人感受于不顾。平等仁爱不仅是古人所提倡的,在当今社会也应该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语译】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思考

做人应该光明正大、与人为善。对于“真”、“善”、“美”之事,应该极力颂扬;对于“假”、“恶”、“丑”之事,应该努力防止其发生。真正的君子,对于别人的好事应该极力支持与促进,而对于别人的坏事则不要支持与鼓励,更不能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这样才不失为高尚的人。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语译】礼的作用,以和为最高境界。

思考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各种社会规则层出不穷。这些规则的制定与运用,都应该为促进人际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服务。小至人与人之间,应该以和为贵;大至国与国之间,也应该和平共处;甚至不同的文化之间也要讲“和”,尊重彼此的文化与信仰,这样整个人类社会才能和平发展。同时,人类与大自然之间也要以“和”为贵。人类应该增加对动物的关爱,减少对森林的破坏与对水源的污染,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在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上。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世》)

【语译】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知识渊博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对自己有益;阿谀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对自己有害。

思考

同类推荐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中华姓氏大探源

    中华姓氏大探源

    本书集丰富有力资料性、充满趣味的娱乐性、论证严密的学术性和文采斐然的文学性于一炉,给读者朋友们烹制出了一份美味无比的姓氏大餐,能让你在入口之后,犹入时空隧道,遨游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身监其境地感受姓氏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一次趣味非常的寻根之旅。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热门推荐
  • 无敌双宝:傲娇妈咪很抢手

    无敌双宝:傲娇妈咪很抢手

    她被一个小男孩碰瓷,遭遇绑架,又被送去了神秘男人的浴室。她是带着小萝莉的单亲妈妈,他是带着小鲜肉的单亲爸爸,一个明星造型师,一个冷酷大总裁,因为一个吃货女儿一个腹黑儿子,越走越近。他宠她入骨,视她如命,却在小萝莉和小鲜肉身上,发现了惊人的秘密......
  • 强者为神

    强者为神

    无缘无故被一只虫子调戏后,明远的影子活了过来,更有了各种各样的技能,这一下麻烦大了,牛逼也大了。***影子在手,江山我有灿烂都市,强者为神纵然万物灵魂都化为尘埃,唯我与影子不灭。
  • 重生之医路商途

    重生之医路商途

    一场空难、苏言带着一身超前的医术和丰富的医研经验,回到了十八年前新医革命后最年轻的高级医师、成绩卓然的医研专家,今生如何周旋在官场和商场之中缔造医学上的神话!-------------------------------------新书期间,求推荐、求收藏、求各种支持!
  • 亲征录

    亲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佞臣夺宠之贤妻休逃

    佞臣夺宠之贤妻休逃

    身穿到古代的林静娴,莫名其妙被认作了林府过继嫡女,本以为自己会过上米虫一样的生活,却是与她想的恰恰相反。嫡妹想要她代嫁进侯府,给一个残废当媳妇;庶妹看中了她的未婚夫,千方百计想要插足当小三。为了不让别人左右自己的人生,静娴只能奋起反击。可是内宅的明争暗斗已经让她应接不暇,一个更大的惊喜还在等着她,原来她的‘亲爹’没有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戏婚

    戏婚

    她,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才女。他,是吃喝嫖赌无所不好的恶少。她,爱上自己的恩师。他,爱上一个戏子。她,不想嫁。他,不想娶。这样格格不入的两个冤家必须成亲,无奈下一纸契约规定,两个人假结婚。※※※※※※※※※※※※※※※※※※※※※※另有本人作品:《色诫》,食色性也。《最婵娟》,翁媳之恋。
  • 绝色兽宠:夫人野性难驯

    绝色兽宠:夫人野性难驯

    让琼崖国地覆天翻?让自己永失所爱?呵呵,锦弦倒想见识一下!什么上天昭示,既然躲不过,那就让整个世界地覆天翻!人人惧怕的圣女,异界游历一番,终于回归!且看锦弦如何一步一步变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至高荣耀

    英雄联盟之至高荣耀

    这个是一个屌丝碾压高富帅的时代,这是一个骚包纵横的时代。这是一篇碾压炮灰,殴打富二代以及对战热血的职业选手的稿子,这更是一则屌丝通过游戏而变得越来越强,最后走向至尊之路的传奇。
  • 罪妃归来:陛下,请自重!

    罪妃归来:陛下,请自重!

    五年前,她被他灌下打胎药,打入冷宫。五年后,他再见到她,第一件事就是撕毁了她的衣衫,确认她身上的胎记,第二件事就是想造一座金屋困住她,宠她一辈子。他是冷漠异常的帝国天子慕言瀮,做事狠绝。但是只有他的暗卫才知道他用五年的时间去找一个他曾经亲手打入冷宫的女人。她是被打入冷宫的弃妃殷楚怡,被人灌下剧毒丢下悬崖,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为了解去体内的剧毒,恢复过往的记忆,她忍辱负重,却发现一切居然都跟她最爱的那个男人有关……他历尽千辛,九死一生,才见到梦寐以求的人儿。而她早已绝情绝爱,全无旧时记忆。当他筋疲力尽的站在她面前,她却挥刀相向,整整一十二刀,刀刀剜心。他却眉眼温柔,轻声问道:“怡儿,你可记起我?”
  •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