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0500000005

第5章 真想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2)

我是调换了两次日程,放下手中的工作,买了仅有的头等舱星夜返回的。我的当务之急就是保证二妹燕萍和外甥刘韵从美国赶回以前维持妈妈的生命。当时的妈妈已处于生死一线间。各种生命的迹象都像黑暗中一支摇曳不定的烛光,旋即就会熄灭。

今天,一家三代人相聚在阳春三月的大连,恰是山花烂漫、春意盎然的季节。

坚持了一周的妈妈,终于等到了子孙们到齐的时刻。急切的呼唤,深情的抚摸,也难以让她完全恢复意识,但从她眼角流出的泪花里,我们读懂了她那无神的目光里的企盼和每一滴泪花的情感。

以往全家人的齐聚,是妈妈最高兴的事儿。家里最好吃的、她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端上桌,让这个吃让那个吃。似乎儿女们在外边吃不到似的。谁要说不吃,老太太就洗了、剥了或是切了端到面前,非让人吃上一口不可。只有这样,她才安心。妈妈张罗着一桌子的饭菜,桌子上摆不下,也吃不了,常常是上顿吃不了下顿吃;下顿吃不了隔天吃。有时,连续几天都要端上剩菜,但新菜还在做。于是,妈妈往往是“自作自受”,剩下的饭菜都由她自己一口一口地消灭掉。

恰恰如此,舍不得浪费粮食的妈妈晚年居然发福了。心脑血管病也随之而来,并且愈演愈烈。

时至今日,面对齐聚而来的子女,妈妈再也不能起身操劳,只能无奈而痛苦地经受着医疗的折磨和儿女们痛苦泪水的浸透。

虽然妈妈卧倒病榻,昏迷无语,周身遍布着维系生命的管线,但这毕竟还是一个有妈妈的完整家庭。

母亲在一个家里,就像维系四方子女的核心,永远牵扯着远方儿女的心。否则,就不会有上亿的人口在春节期间大流动了。母亲,是这个人口大流动的原动力。没有了父母的一家人,只有血缘之情,而凝聚的力量就会淡化以至丧失。

这次全家人的相聚可能成为绝唱,而无续曲。但我从心底里祈望,妈妈能与我们长相守。即使她不能再为我们做任何事情,她仍然是我们家庭团圆的象征和凝聚的力量。

(2007年4月27日/周五/晴/19℃大连/08:00-24:00)一生中,这是做儿子的我,第一次为母亲守夜。

痛苦的守护

从返回的那一天起,我已经连续一周整夜守护在妈妈的病榻旁。七个夜晚,七段黑暗而痛苦的时光。一生中,这是做儿子的我,第一次为母亲守夜。即使她在重庆住院检查和养病期间,生性坚强的妈妈从来不忍心打扰我的休息。她知道我经常加班到深夜,甚至连续几天不休息。对于我这样的工作节奏,她总是显出内心的不安。每天清晨我下楼时,母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站在阳台上,注视着我从楼门口走到东边那段路,直到车开走后……如今,生命垂危的母亲只能被病魔锁在病榻上。更可悲可叹的是,她既不能言语,又不能自主活动,全身连同四肢只能让人被动地挪来挪去。每次调换姿势时,需要三个人同时发力,用口号来协调动作和力量才能完成。

终日昏睡的妈妈,吃饭靠鼻饲,排泄靠导尿,呼吸靠输氧,输液靠埋针(静脉输流针),痰液靠负吸。妈妈的生命已经完全依赖于医疗的手段来维持了。

与机械无情的医疗手段相对的,是子女们用爱心与孝心筑起的生命防线。从开始护理妈妈的那天晚上起,我们就开始学习重症病人的护理技术。对于不能说话的妈妈,只能凭着细心的观察和体会来了解她的需要。俯身倾听呼吸的声音,就可以知道她的喉头是否有痰;看看她的嘴唇,就可以知道她的口腔是否干渴……每隔十分钟就给她稍微调换一下体位。为了让久卧病床的妈妈睡得舒服,我要先躺在床上体会一下什么姿势最舒服,再按照自己的感受,把妈妈的身体调整到最佳姿势,让妈妈在冥冥昏迷中也能体验人生的安逸。

在妈妈的护理中,最令人难以承受的是吸痰。粗大弯曲的大塑料管从嘴里直接插入喉头,又用一根细管探进去,左右来回地探吸。用负压的力量把痰吸出来。整个过程让接受吸痰的人和站在旁边的人都感到窒息。

试想,咽部的异物感是令人作呕的,但妈妈却要在四五分钟里不断忍受一根粗大的塑料弯管和一根坚硬吸管的反复刺激。已经无法自主活动的妈妈,在强烈的刺激下,全身剧烈地抽搐,似乎在垂死挣扎。每当看到这样的场面,我的眼泪和汗水就会不由自主地同时涌出……为了保证长期卧床的妈妈不生褥疮和肢体肌肉不会萎缩,每隔10~20分钟,我们就重新调整一下她四肢的位置,并为她做一些肢体动作操。

昏迷不醒的妈妈的两个鼻孔分别被鼻饲管和输氧管占据着,鼻孔的堵塞迫使她改用嘴巴呼吸。由于半边面部瘫痪,嘴巴和舌头都不能正常活动。只有后缩着舌头,半开着嘴巴才能呼吸。常人是无法体会到那是怎样的一种滋味。

护士告诉我,要给妈妈的嘴巴贴上浸水的纱布。这样可以减轻口腔和咽部的干燥。为了体验妈妈此时的痛苦,我模仿她的呼吸方式做了十几次,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可是,妈妈已经这样呼吸近20天了。那种痛苦该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最令人难以抑制泪水的是,妈妈在昏迷中用可以稍微活动的右手去触摸鼻饲管。她在潜意识中可能知道,这根插入鼻腔的管子尽管难以忍受,却维系着她的生命。她没有用力拉扯,而是慢慢地一寸一寸地摸索着胶管……那种可怜而无奈的容忍,却让人忍不住流出泪水,模糊了眼睛。

妈妈此时该是多么渴望能用鼻子呼吸,用嘴巴吃饭,而这些与生俱来的本能都被剥夺了。这是一种怎样生不如死的感受啊!

维系生命,有时是多么惨无人道!但可以告慰的是,妈妈也许是世界上在临终以前受到最体贴、最细心和最周到的护理的病人。因为她是我自己的母亲!

(2007年4月28日/周六/晴/19℃大连/00:00-07:00)年轻一代很少能了解老人的心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领会老人。

今夜无眠

这是在妈妈的病榻旁守护的第十个夜晚。

今夜,妈妈特别的安静,她安静地睡在那里一动不动,没有昨夜的兴奋和激动。

昨天夜里,她几乎整夜没睡,吃力地睁开无神的眼睛,寻找着她牵肠挂肚的外孙。

刘韵是昨天下午从美国洛杉矶赶回来探视姥姥的。今天的刘韵已是21岁的七尺男儿,年纪不大,但已留下一撮小胡子,显示出男子汉的气度。刘韵从小和姥姥生活在一起。自从他去了美国,老人家的生活方式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刘韵出国前,老人家会常常唠叨,让燕萍把孩子早点接走,免得她总担心这个还不到两周岁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受到委屈。然而,当刘韵这个让她付出了17年心血抚养成人的孩子离开后,老人原先既操心又受累的生活变得单调而寂寞。生活节奏改变了,老人的心态和精神世界也开始没落了。她常说,你爷爷说得好,过日子就是过的人气。显而易见,妈妈的语气中流露出老人的惆怅和无奈。

母亲的四个子女和五个孙辈如今都去了生活和命运安排的地方,只有老伴俩固守在往日的生活圈子里。楼上楼下的老人逐年在减少,每次回家都能听到有老人去世的消息。左邻右舍的老人都非亡即瘫。同龄老人的先后故去肯定对妈妈是一种精神上的震动和心灵上的创伤。

从前的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设想一下妈妈的精神世界里有着怎样的心态和感受。今夜难得的宁静却让我的思绪活跃起来,让我进入了妈妈暮年的精神世界里。这时,我才感到无限的内疚和悔恨。

从前的我,以为第三代的单飞是对老人的解脱,把邻里家老人的故去当做身外之事。此时此刻,我才明白对于曾经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略了对老人精神世界的关心,仅仅自责是不够的。

暮年老朽,风烛残年,是每个有着常态生活的人都会经历的时间阶段,而这个阶段的人是最可悲和无奈的,昔日的风采早已黯然逝去,存留的只有衰老的躯体和病痛的折磨。

可以说,此时的暮年老人与生活在同一家庭里的下一代人,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中。年轻一代很少能了解老人的心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领会老人。这才是为人父母真正的悲哀。

可惜这种设身处地的精神漫游来得太晚了。如今是已经丧失意识的母亲教育了我,唤醒了我。

妈妈,我还有悔改的机会吗?祈祷上苍,给我一次机会吧!让妈妈在我们的呵护下再能幸福地生活几年,不枉曾为人母的一生!

(2007年4月29日/周日/大连)

走出黑色的四月

4月30号!明天就进入5月了。

按理说,4月、5月都是春天的季节,无须厚此薄彼。但对于妈妈的生命来说,走过4月,就有可能从黑暗走向光明。朋友来电说,妈妈的生命极其顽强,如果她能挺过“五一”和“五六”(立夏),就会好转。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呢?据说,是老人的属相决定的。

5月,在北方的海滨城市大连,是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的花季,是万木争荣、朝气蓬勃的节气。人,本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天地化合的产物。人在这个季节里应该恢复生机和活力。妈妈顽强的生命能战胜病魔和死神,恢复生机吗?

我祈祷和期盼着生命奇迹的出现。今天,是妈妈入院后的第一个阴雨天。早上换班后,我没有休息,又和燕萍、燕玲到了英歌石,而后去了五牛科技示范园调研新的农业开发项目,目的是想寻找一套适合父母生活的新居,有山有水,有独立的院落,以实现父母一生追求的生活蓝图。

4月30日,是个充满期望的日子。平素里,这是我向各方友人发信祝贺“五一”节来临的日子。今天,面对着生命垂危的妈妈,我已没有了以往的兴致。唯一的念头是,妈妈,你能否走出黑暗,把欢乐重新带回春光和煦、万木复苏的五月?

(2007年4月30日/周一/阴,雨/大连/18:30)

同类推荐
  • 左手功名 右手美人

    左手功名 右手美人

    本书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敏感,书中收了50篇精彩杂文。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热门推荐
  • 纨绔公子爷

    纨绔公子爷

    他是嚣张跋扈的帅气公子,更是热血沸腾的傲骨男儿,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心中女子,一步一步走向属于他的一切。
  • 末日危机之救世主系统

    末日危机之救世主系统

    末日来临,我需要生存下去。我用系统,拯救世界。
  • 赠卢大夫将军

    赠卢大夫将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境另一端的世界

    梦境另一端的世界

    偶然做了个梦,似乎还挺有趣的。嘛,就这样
  • 烟雨长安

    烟雨长安

    她是阴差阳错穿越来的现代女,找寻珍珑珠盼望有天能回到家园他是唐朝太子,未来的储君。却因遇见她改变了他原来的人生她有她的任务,他有他的使命他为了母亲的夙愿娶了别人却还不愿负她“你等我,等我把一切都处理好就娶你”她为了这个诺言,痴迷等待那又是什么让他们的爱变了质“林乐瑶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你这个贱女人,给我滚,滚……”当初的海誓山盟,变成如今的悔不当初。流去的时光也不可能再重来。当一切疑云揭开时她却早已离他远去他是低调的豪门公子,是民间颇有声望的医者。却只为了她而牵肠挂肚。“你出门记得和灵风说一声,别总让我担心”她为他披上了嫁衣,他毅然许诺用不相负。当命运的把他们三个绑紧,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Ⅲ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Ⅲ

    本书教你如何调节心态拥有快乐的生活,包括学会接受、学会应对、学会解脱、学会调节、学会行动等九章内容。
  • 再战巅峰

    再战巅峰

    顶尖大神,因一场意外,被迫退役,一款新全息网游让他重燃电竞梦,他是否能回到曾经的电竞舞台?还能否再度成为影响一代人的大神?
  • 第一神王

    第一神王

    这里是妖魔鬼怪纵横的世界。绝世大妖能裂天!阴森之鬼能吞雷!进化到极限的妖魔鬼怪再也没有绝对的弱点,它们强大无匹,主宰整个世界。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偏安一隅的存在。就在这危险的世界中,一位少年脑藏混沌至宝先天八卦,从武者开始,登上天路,步步进化最终成为了妖魔鬼怪中的一员。号称第一,称为神王。
  • 小魔女之耍宝爱情

    小魔女之耍宝爱情

    人家不是说“近水楼台先的月吧”,为虾米这句话怎么不灵了,人家可是付出十二万分的努力,他还纹丝不动诶头遭一次她踢到铁板拉,好可怜哦,那就装装可怜博得他的同情吖一人插嘴,可她怎么装他板脸跟她说说什么叫拉
  • 末世之任务系统

    末世之任务系统

    你想知道为何雄霸一方的恐龙会消失么?你想知道为何地球曾有冰河世纪么?你想知道为何后羿会进行射日么?地球再一次进行毁灭性的末世时代,一个被神选中的人类将带你破解这一系列的问题,拯救世界不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