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9300000030

第30章 不受欢迎的美国

来到班加西已经是第三十天了。每天早上到楼下餐厅吃早饭,总能看到新鲜的面孔。不同的媒体,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些有实力的媒体,则是每隔差不多两个星期,就更换在这里的工作人员。

好处是,可以让记者对这个地方保持新鲜感;坏处是,因为缺乏持续的了解,每当刚刚要看得深入一点点的时候,就离开了。

每个星期,总有那么几个下午,会有一批示威者站在特贝斯蒂酒店门口,因为他们知道这家酒店里面同样住了很多国际媒体。而且,特贝斯蒂门口的大道是示威的最佳地点,不像我们住的乌祖酒店,门口正好是一座高架桥。这些示威者总是希望用枪声,甚至是一两声炮声,来表达自己的信心。每当这些声音密集响起的时候,那些紧张地跑到酒店落地玻璃窗前看个究竟,并且不停地问周围的人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记者,一定是刚到不久的新人。

三十天了,酒店的早餐没有任何变化,就连摆放的次序也没有变动过,而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早餐食谱:之前一天在餐厅吃午饭时打包的米饭,泡点热水,加上罐头吞拿鱼,以及两个蛋白。说实话,这里的米饭做得非常好吃,厨师会在米饭里面撒上一点点盐或者是香料。我还会泡上一杯绿茶。酒店只提供立顿红茶,我的立顿绿茶也是从当地超级市场买来的自带食品。一次,看到我拿着自备的饭盒在为米饭加热水,一个法国来的韩国同行禁不住感叹:“没有什么比得上中国菜啊。”

同事也是一样,每天早上的菜单,是之前一天在餐厅吃饭打包回来的埃及面包,然后用酒店餐厅的吞拿鱼和白煮蛋自制成吞拿鱼色拉,夹在埃及面包里面。我们吃午饭的餐厅,那个埃及服务员早已熟悉了我们的习惯,每次离开前会主动给我们打包,有时候我们点的午餐没有包括米饭,他也会从厨房包一盒白饭给我带走。

科斯塔咖啡的服务员也是一样,看到我们进来,就会主动地把电视机调到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因为我们住的酒店使用的还是旧式的接收器,只有三个英文新闻频道,CNN、BBC,和欧洲新闻电视台。对于这些电视台来说,中东的新闻毕竟只是他们报道的国际新闻中的一部分,所以这些日子,篇幅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也因为这样,我们习惯了去科斯塔,一边喝咖啡,一边看半岛国际频道,在他们的新闻节目中,利比亚也好,叙利亚也好,依然占据着不小的篇幅。

从酒店的房间望出去,正好是那座立交桥,和刚来的时候相比,桥面上通过的车辆多了很多,这两个多星期,多了大型货柜车,它们通过桥面的时候,传出轰隆隆的声音。

第一次去当地的超级市场,那是我们刚到班加西的时候,门口也就停着四五辆车,而现在,每次去,找车位都需要花点时间,特别是去超级市场对面的那家意大利餐厅,居然要等位了。

不过,如果没有特别的新闻采访,上午的时间很难打发。吃早饭的时候遇到相识的同行,尤其是那些刚刚来到这里的,总是会感叹“好闷”。没有突发新闻,没有官方的记者会,如果对当地不了解,或者因为之前自己的同事已经做了很多当地的新闻,那么这些后来乍到者的烦恼很是自然。我都开始为下星期来接替我的同事担心,如果情况持续这种僵局,对于当地人来说,只不过是一天天过的日子,但是对于记者来说,新闻到底在哪里?

做午餐生意的餐厅还是不多,即便有也要到一两点钟才开门,算了一下,也就是三四家,当然是因为多了像我们这样的外国记者,还有各种在当地的国际组织以及政府代表。我们去的那家意大利餐厅,他们每天都要准备三四十份外卖,最多的一次准备了八十份,都是送到当地的外资公司,那个埃及服务员告诉我,应该是一家巴西公司,那已经是三个星期前的事情。

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外资公司都把人撤离了,加上这些日子,应该回来了不少。除了原本的生意,当然还有新的商机。坐在酒店大堂吃早餐,就听到自己左边的三个人,正在谈一笔关于购买通信器材的生意,买家当然是当地人,正在努力推销的则是两个英国口音的白人,他们努力让这个当地人相信,印度的公司提供的价格可能便宜,但是要考虑到效率问题。

“他们的官僚作风,你应该是知道的,我们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签了合约,就可以保证落实。”

星期五的日子更难打发,因为这是穆斯林的休息天。还好,下午可以去高等法院广场看看。因为这是伊斯兰的主麻日,除了去自己家附近的清真寺,更多人会选择去高等法院前的广场。今天去的时候比前几次晚了半个小时,结果我们的车已经不能够开到广场附近了,因为马路已经被车停满了。就在我们绕路的时候,才发现,车子已经停到距离广场至少有五分钟车程的地方。

警察们对于这种人潮管理的技巧也在不断提高,因为这次他们设计了单向行车措施,避免车子拥堵马路。检查也更严格,除了后备箱,还要看车底,自然还有每个人的背包。

我们特地算好了时间,快六点才到达玛纳咖啡店,这家的卡布奇诺是我们到现在为止,喝过的最出色的,只不过他们开门的时间实在太晚,也就很少有机会可以顺路去喝上一杯。只是,很可惜,也许是因为星期五休息的关系,还真的不开门做生意。

这里的一些商店很有个性,比如玛纳隔壁的那家叫做库朵的炸鸡店,虽然七点钟开门,但想要吃到他们家的炸鸡,一定要等到八点多,才会有第一盘出炉。吸取了第一次去等太久的经验,第二次,我们特地八点十五分才到门口,不过,依然要等不少时间,因为,前面排队的人太多,我们需要等第二批慢慢出炉。

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的会面,比原定的时间延长了两个小时。看两个人面对记者的身体语言,就知道这次会谈一点也不融洽,尽管两个人都用婉转的语言来表述分歧,特别是奥巴马。

内塔尼亚胡更像是在给奥巴马上课,这让人觉得惊讶,因为实在是很不给奥巴马面子。

在白宫举行的双边会谈,有几种采访方式。一种是不允许记者采访,只会事后由白宫向媒体发放一张照片。内塔尼亚胡上次对白宫的访问,就是用的这种方法。白宫记者猜测,那是奥巴马为了惩罚对方,故意把会面搞得非常低调。还有一种方式,则是会谈开始前的拍照秀,时间从一分钟到几分钟不等。双方领导人会说一些客气的开场白,给媒体一些画面而已。大家也明白,既然是在会谈前,自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表达。第三种就是这次,会谈之后双方直接面对媒体,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可以进去拍摄,因为空间有限,白宫会采取组合的方式,美国、访问国各自分配一些名额。我抽中过一次,那次香港有两个名额,一个摄影师,一个记者。当然,记者的责任不是提问,而是拿着话筒收音。那次是布什和温家宝的会面。

每次看到镜头前那个壁炉,就会想到那次亲眼看到的这个会谈的地方,很小,很普通,如果不是因为坐在那里的两个人,简陋得甚至可以用残旧来形容。

在第三种方式中,双方的表述等于是会面的总结性发言,通常会比较简洁,让媒体知道谈了什么,以及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内塔尼亚胡的表述方法,让人感觉有些倚老卖老,不过他和奥巴马的关系本身就不密切,这样的表现也算不上令人意外。

内塔尼亚胡会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虽然奥巴马说,这显示了两国的朋友关系,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样的安排,内塔尼亚胡显然是在奥巴马的背后做手脚。星期天,奥巴马要在一个重要的亲以色列游说组织--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发表演说,能不能够说服这些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们,想必很难。

而一系列后续显示,这依然还是奥巴马的美好愿望。内塔尼亚胡说不,哈马斯也在内塔尼亚胡之后表达不会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和平谈判看上去遥遥无期,如果没有谁愿意做出一些让步的话。

还有一个话题,尽管提到的媒体不算太多,那就是奥巴马的战争公约权力今天到期了。这个权力,是指美国总统可以不通过国会而动用武力,但是只有六十天。从美国宣布加入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到今天,正好六十天。两个美国参议员表示,会向高等法院状告美国总统。

当然,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有不理会过期而继续使用武力的先例。而这一次,即便告上法庭,白宫也有解释的理由,就是这次的军事行动其实是由北约执行的,作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算不上向外国动用武力。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宣布停止行动,然后第二天再重新开始,这样又可以有六十天。

白宫说,不会停止,也就是说,不会理会是不是过期这个问题。

两个参议员很较真,他们认为,美国总统带头违宪,对于这个国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且也显得轻视国会议员。不过他们也承认,响应他们的国会议员很少。准确地说,不是很少,而是到现在为止,还是只有他们两个人。

美国政府的决策,受到国会的制约,制约与平衡是美国引以为傲的一种制度设计,而在不少阿拉伯人的眼中,这正是美国的弱点,也是奥巴马讲得好听却做不到的主要原因。就好像希拉里代表美国政府,答应会把冻结的利比亚政府的资产转移给过渡政府,但是因为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获得参议员的通过,因此政府是有心无力,想快也快不了。特别是当过渡政府代表在国会听证会上介绍过渡政府的需求的时候,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主席就没有出席,使得这个由民主党议员凯利提出,也获得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支持的议案,不会走得特别快。

也因为国会议员作为被游说对象的传统,以色列可以这样的强硬,因为他们有着一批很有能力的游说团体在华盛顿。而这种游说文化,也让不少阿拉伯人并不信任美国。

一个来自巴勒斯坦的女孩,在CNN上说:“为何以巴和谈,要由奥巴马来告诉我们怎样做?好像白宫是在以色利以及巴勒斯坦之上的。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虽然奥巴马终于决定站在阿拉伯人民这一边,也看到了这次的阿拉伯之春和美国没有任何关系,他还是高估了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虽然美国的软实力对这里的人们依然影响重大,但是不管是民间,还是政府,都认定自己的事情要由自己来决定如何处理,不管这样的决定是好还是坏。

就在奥巴马点名要也门总统萨利赫下台之后,今天,萨那还是举行了万人集会。在这些支持者面前,他呼吁提早选举,而不是他之前曾经答应的下台。在叙利亚,民众继续上街,政府继续开枪,对阿萨德来说,美国的制裁和压力都比不上他稳固自己的政权重要。同样在利比亚,就在奥巴马讲话之后,卡扎菲在国营电视台露面,也算是一种宣示。发言人库萨说:

“不是美国人决定领袖是否下台,而是利比亚人民。”

同类推荐
  • 爱上红楼梦

    爱上红楼梦

    作者用易懂的白话文形式重新诠释了《红楼梦》,以她自己说故事方式重造红楼,内容浅显易懂,适合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故事的读者的。
  • 小说艺术探胜

    小说艺术探胜

    雷达文学评论集,对驰名全国的佳作和活跃于文坛的许多优秀作家,做了颇有见解的评价和深入的品评与研究。对创作中的艺术问题,给予有益的研究和分析。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合作完成。封面署名的排列顺序,以各位教师所撰写的《作品导读》的字数多少为依据。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师,大多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具备学术研究的深厚实力。同时又都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骨干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本教材的篇目编选和导读写作等方面,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融入其中。
  • 自由谈文学

    自由谈文学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难得潇洒》、《“好汉奸”论》、《文人风骨》、《街上流行》、《文人的怪》、《话说王伦》等三十余篇文学评论。
热门推荐
  • 正骨心法要旨

    正骨心法要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速世界

    光速世界

    时空维度上的一点,有可能是过去,亦是未来。我们追求的未来也是未来的历史。在光速的世界中,所有时空将不断的汇聚,最终化成时空维度的一个时空点,然而这一点却没有停止,还在继续缩小,也许是无穷小的点,也许在某一零界点停止,这就是我们要在光速世界所探索的,渺小而又渺小······
  • 踹掉渣男:重生之一等弃妇

    踹掉渣男:重生之一等弃妇

    岳筝是一个幸福的女儿,他的父亲为了她的感情,救下莫家掉入沉水塘的小儿子。不惜落个挟恩以报的骂名,也要莫北轩娶了她。并发誓,一生一世只娶此妻,贫贱富贵不弃。但她却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新婚之夜,丈夫便一夜不归。一月不到,便参军评判。让她独自一人,在莫家,在那个村子里,承担她的罪孽。丈夫参军离家七个月,她生下了一个足月的儿子。丈夫离家二年零四个月,归,赐了她休书一封。岳氏女淫奔无义,挟恩骗婚,犯七出之条,休。岳筝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她重生了。这一世,她却倍加珍爱那个前生她视为她的罪孽的儿子。这一世,她尽量规避前世旧路,努力探寻自己的幸福生活。上天待她不薄,附赠了她一个奇异的空间,有世间的各种花卉,载满了奇花异果,最重要的是满园采蜜的蜜蜂。什么?蜂王告诉她,空间里的蜂蜜能使人百病不侵,可治世间六十四种病症?还有一种蚕桑花,可饲世间难活之冰蚕。。。。。。。本文一对一,异能种田。男主不涉简介,请移步正文。
  •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 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 至高剑尊

    至高剑尊

    初空大陆风起云涌,众仙临世,诸神降临,百族齐出!四千年至尊不显,谁才能成就无上巅峰?妖兽,魔兽,各种奇异生物横行!斗气,魔法,各种修炼体系争锋!体质,血脉,各种顶尖天才傲世!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锦衣护国

    锦衣护国

    大明正德年间、君臣博弈、文武相轻、阉党弄权、厂卫相争。有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身为穿越一小民,是随波逐流浑噩一世?抑或是力图奋进彪炳春秋?做一个最强锦衣卫,坚决守护富饶江山!波橘云诡,风云变幻,权柄美人,敌国之富,尽在《锦衣护国》!
  • 高僧驾到

    高僧驾到

    南宋高僧为守护佛门至宝圣佛舍利遭到同门埋伏,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圣佛舍利划破时空,将其魂魄带到当代都市,助其夺舍重生。PS:书荒可读暴力的完本作品《我体内有本山海经》《神农传承者之位面诊所》
  •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本书是“地球旅馆”系列中的一本,地球旅馆提供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观念。这本书的作者何袜皮,在美国读人类学博士,脚步早已遍布六大洲,是《看天下》《悦旅》《私家地理》等知名杂志的专栏作家。从小奉行“人生尝试论”的她,无私地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文笔清新却不漂浮,透过旅行中的思考沉稳地告诉你: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