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8800000004

第4章 袁氏世范(3)

朝廷在家庭财产分配方面的立法是非常详细的,但仍有人明是假公济私,却在典卖契约中把家族中的公有财产说成是妻子的私产,或者用化名私购田产,对此,官府不可能完全查清。又有一些确是贫寒出身的人,不靠祖辈的遗产而靠自己勤劳发奋置下产业。还有的人虽然祖辈留有财产,却是凭自己的能力另置私产,而其同宗之人要求重新分割这些财产。以至于成年累月地到县、州等各级官府去打官司,直闹到倾家荡产为止。如果富裕的人能够反思一下,真是把众人的财产化为私产而不分一点给贫穷的亲戚,心中难道就没有一点歉意吗?即使是自己创下的产业,如能分一些给穷亲戚,那么,在世间是一种义举,在阴间也是积了阴德。这样做,岂不要比因连年争讼而耽误家中事务,为打官司而花大量的钱财去贿赂要好得多吗?而贫穷者也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就算他当初把公有财产据为己有,但也是经过辛苦经营才使财富积累到今天这种程度,怎么能让他把财产全部分给别人呢?况且,那些原本就是人家创下的产业,我自己也分享一份,难道就不感到羞愧吗?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即便自己分得的财产很有限,也不会再去为争财产而花钱打官司了。

同居不必私藏金宝

【原文】

人有兄弟子侄同居,而私财独厚,虑有分析之患者,则买金银之属而深藏之,此为大愚。

若以百千金银计之,用以买产,岁收必十千。十余年后,所谓百千者,我已取之,其分与者,皆其息也,况百千又有息焉!用以典质营运,三年而其息一倍,则所谓百千者,我已取之,其分与者,皆其息也。况又三年再倍,不知其多少,何为而藏之箧笥,不假此收息以利众也。

余见世人有将私财假于众,使之营家而止取其本者,其家富厚,均及兄弟子侄,绵绵不绝,此善处心之报也。

亦有窃盗众财,或寄妻家,或寄内外姻亲之家,终为其人用过,不敢取索及取索而不得者多矣。亦有作妻家、姻亲之家置产,为其人所掩有者多矣。亦有作妻名置产,身死而妻改嫁,举以自随者亦多矣。

凡百君子,幸详鉴此,止须存心。

【译文】

有的家庭兄长、弟弟、子女、侄辈同住在一起,其中比较有钱的那个人,生怕自己的财产被分给了其他人,于是去买了许多金银之类的财宝回来,把它们深藏起来。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假如以十万金银来计算,用十万金银来买产物,一年的收获必定有一万。十几年以后,所谓十万金银,我已经赚够了,分给其他人的,都是它的利息。更何况十万金银又会生出利息来呢!用它来投资经营,三年就会增加一倍的利息,这样所谓十万金银,我又有了,分给其他人的,都是它的利息。何况再过三年,又多了一倍,这样不知道会赚多少钱。为什么要把钱藏在箱子里,不用它们来获得利息,又有利于别人呢?

我知道社会上有的人将自己的钱财借给别人,让别人去经营,很长时间以后只要本钱,不要利息。他家的兄长、弟弟、子女、侄辈都很富足,家运长久不衰,这就是善于对待富有换取的回报。

也有的人,偷盗了公共的财产,拿来放在妻子的娘家,或者寄放在亲戚家里,最后被这些人花掉了,不敢去要,或者干脆要不回来,这种事有很多。也有的把财产以妻子娘家和亲戚家人的名义置办起来,被这些人真的占为己有的也很多。还有的以妻子的名义置办财产,死后妻子另外嫁了人,把这些财产带着一起去的也很多。

广大的君子们,希望认真地从这些事情中获得教训,一定要谨慎小心。

兄弟贵相爱

【原文】

兄弟同居,固世之美事。然其间有一人早亡,诸父与子侄其爱稍疏,其心未必均齐。为长而欺瞒其幼者有之,为幼而悖慢其长者有之。顾见义居而交争者,其相疾有甚于路人。前日之美事,乃甚不美矣。故兄弟当分,宜早有所定。兄弟相爱,虽异居异财,亦不害为孝义。一有交争,则孝义何在?

【译文】

兄弟之间长大成人了仍然住在一起,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其中如果有一个死得早,叔父伯父与儿子侄儿之间的情分就远了一点,居心也未必公平。年纪大的有欺骗年纪小的,年纪小的也有时对年纪大的不恭顺的,住在一起而相互争吵,相互之间的痛恨比不认识的人还要厉害。本来住在一起是好事,现在反成了坏事了。所以兄弟到了应该分开过的时候,应该早点定下来。兄弟之间如果相爱,即使是不住在一块,财产也分开了,也不妨碍他们孝顺与讲义气。住在一起,一旦发生了纠纷,孝顺、义气又在哪里呢?

同居相处贵宽

【原文】

同居三人,有不贤者,非理以相扰,若间或一再,尚可与辩。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同乡及同官亦或有此,当宽其怀抱,以无可奈何处之。

【译文】

住在一起的人,有某些人很不和睦,没有道理地来找麻烦,如果只是偶尔一两次,还可以跟他讲道理。如果他一点情面也不讲,并且又是经常找茬的,就非常难办了。同乡之人以及同我在一起任职的同事中,也许有这种人,应该使自己心胸开阔点,即使拿他没有办法,也得这么过下去。

友爱弟侄

【原文】

父之兄弟,谓之伯父、叔父,其妻,谓之伯母、叔母。服制减于父母一等者,盖谓其抚字教育有父母之道,与亲父母不相远。而兄弟之子谓之犹子,亦谓其奉承报效,有子之道,与亲子不相远。

故幼而无父母者,苟有伯叔父母,则不至无所养;老而无子孙者,苟有犹子,则不至于无所归。此圣王制礼立法之本意。

今人或不然,自爱其子,而不顾兄弟之子。又有因其无父母,欲兼其财,百端以扰害之,何以责其犹子之孝?故犹子亦视其伯叔父母如仇雠矣。

【译文】

父亲的哥哥、弟弟,称呼为伯父、叔父,他们的妻子称呼为伯母、叔母。他们之所以只比父母疏远一层,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抚养教育,就像父母做的那样,与亲父母差得不远。而哥哥、弟弟的儿子叫做“犹子”(就像儿子一样),也是说他赡养自己、报孝自己,就像自己的儿子做得那样,与亲儿子也差得不远。

所以小时候就失去父母的人,如果有伯父母,叔父母,就不至于没有人抚养他了。老年没有子孙的人,如果有侄儿,就不至于没有归属了。这也是圣明的皇上制定这些礼制法则的本意而已。

当今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只疼爱自己的子女而不顾兄弟的子女,又有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父母,就想把他们的财物也夺过来,想尽各种方法来冒犯他们。这样怎么能要求侄儿对他们尽孝道呢?所以侄儿、侄女也把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像仇人一样看待了。

和兄弟教善

【原文】

人有数子,无所不爱,而于兄弟则相视如仇雠。往往其子因父之意遂不礼于伯父、叔父者。殊不知己之兄弟即父之诸子,己之诸子,即他日之兄弟。我于兄弟不和,则我之诸子更相视效,能禁其不乖戾否?

子不礼于伯叔父,则不孝于父亦其渐也。故欲吾之诸子和同,须以吾之处兄弟者示之。欲吾子之孝于己,须以其善事伯叔父者先之。

【译文】

孩子多,没有不喜欢的,而对自己的兄弟,就看成像仇人一样。常常是儿子根据父亲的旨意,就对伯父叔父不礼貌了。不知道自己的兄弟,就是父亲的几个儿子,自己的几个儿子,他们互相之间也就是兄弟。我与兄弟不和,那么我的几个儿子,也会互相观看仿效,怎能防止他们蛮横不讲理呢?

做子女的对伯父叔父没有礼貌,也不会对父亲孝顺,这是一步步发展的。所以要想我的几个儿子和和气气,必须把我怎样与兄弟相处的展示给他们看。要想我的子女对自己孝顺,也必须我自己先对伯父叔父孝顺。

背后之言不可听

【原文】

凡人之家,有子弟及妇女,好传递言语,则虽圣贤同居,亦不能不争。且人之做事不能皆是,不能皆合他人之意,宁免其背后评议?背后之言,人不传递,则彼不闻知,宁有忿争?惟此言彼闻,则积成怨恨。况两递其言,又从而增易之,两家之怨至于牢不可解。惟高明之人有言不听,则此辈自不能离间其所亲。

【译文】

有的人家里,子弟和妇女喜欢传递耳语,这样即使是圣贤之人在一块居住,也不能不发生矛盾。并且人们做事,不能都正确,不可能都符合其他人的意思,哪能避免人们在背后议论呢?背后说的话,人不传递,那么别人就不知道,哪里再会有什么不满和争执呢?只有这个人说了话被那个人听见,才积累成怨恨。更何况两头传话,还要有所改变,两家人的怨恨,就再也解不开了。只有高明的人,有话也不去听,那么这种人也就不能够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了。亲戚不宜频假贷

【原文】

房族亲戚邻居,其贫者财有所阙,必请假焉。虽米、盐、酒、醋计钱不多,然朝夕频频,令人厌烦。

如假借衣服、器用,既为损污,又因以质钱。借之者历历在心,日望其偿;其借者非惟不偿,又行常自若,且语人曰:“我未尝有纤毫假贷于他。”此言一达,岂不招怨怒。

【译文】

家族中的亲戚和邻居中,生活比较穷的人刚刚缺了点什么,就要向别人去借。虽然只是米、盐、酒、醋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但早上借晚上借,十分频繁,便会让人很厌烦。

如果借的是衣服或日常用品,既被弄脏弄坏了,还要拿它们去换钱。借给东西的人把这些都放在心上,天天望着借的人归还,而借东西的人不仅不还,况且行动表情与平常一样,并且跟人家说:“我从来没有向他借过一分钱的东西。”这种话一说出来,岂不是要招惹别人的怨恨怒气吗?

亲旧贫者随力周济

【原文】

应亲戚故旧有所假贷,不若随力给与之。言借,则我望其还,不免有所索。索之既频,而负偿“冤主”反怒曰:“我欲偿之,以其不当频索,则姑已之。”方其不索,则又曰:“彼不下气问我,我何为而强还之!”故索亦不偿,不索亦不偿,终于交怨而后已。

盖贫人之假贷,初无肯偿之意,纵有肯偿之意,亦由何得偿?或假贷作经营,又多以命穷计绌而折阅。方其始借之时,礼甚恭,言甚逊,其感恩之心可指日以为誓。至他日责偿之时,恨不以兵刃相加。凡亲戚故旧,因财成怨者多矣。

俗谓“不孝怨父母,欠债怨财主。”不若念其贫,随吾力之厚薄,举以与之。则我无责偿之念,彼亦无怨于我。

子弟有过,为父祖者多不自知,贵官尤甚。盖子孙有过,多掩蔽父祖之耳目。外人知之,窃笑而已,不使其父祖知之。至于乡曲贵宦,人之进见有时,称道盛德之不暇,岂敢言其子孙之非!况又自以子孙为贤,而以人言为诬,故子孙有弥天之过而父祖不知也。间有家训稍严,而母氏犹有庇其子之恶,不使其父知之。

富家之子孙不肖,不过耽酒、好色、赌博、近小人,破家之事而已。贵宦之子孙不止此也。其居乡也,强索人之酒食,强贷人之钱财,强借人之物而不还,强买人之物而不偿;亲近群小,则使之假势以陵人;侵害善良,则多致饰词以妄讼;不恤误其父母,陷于刑辟也。凡为人父母者,宜知此事,常关防,更常询访,或庶几焉。

【译文】

答应借给亲戚和朋友的财物,不如根据自己的能力送一些给他。如借的话我希望他尽快还,(不还)难免就去要。去要的太频繁,借东西的人反而生气地说:“我本来打算还他的,但他不应当这样频繁地来要。这样就暂时不予归还了。”而当他不来要了,又说:“他不开口来向我要,我又为什么非要还他呢?”所以要也不还,不要也不还,反正都是以结下恩怨而告终。

大概穷人借钱,本来就没有还钱的意思。即使有还的意思,又靠什么来还呢?有的人借钱去做生意,又常常因为运气不好或办法不多而赔了本。当他借钱的时候,礼貌恭敬,说话客气,感谢的心情,可以指着太阳发誓。到了以后要还债的时候,恨不得拔刀相见。凡是亲戚朋友之间因钱财而闹矛盾的事非常多。

俗话说:儿女不孝顺,这要怪父母;人家欠了债,这要怪财主。不如怜悯他贫穷,根据我力量的大小,送一些钱物给他,这样我既不会老想着要他还钱,他也不会对我怀恨在心了。

子孙有错误,当父亲、祖父的往往不知道,做大官的更是如此。因为子孙犯了错误,大都不让父亲、祖父听到看到。外人知道了,只是暗地里讥笑而已,也不让他们的父亲、祖父知道。至于地方上的大官,人们时常去拜见他们,奉承拍马还来不及,哪里还敢说他子孙的坏话?更何况大官们又自认为自己的子孙都是好的,把别人说的话当成是胡说。所以子孙即使有漫天的大错,父亲、祖父也不会知道。偶尔也有家教比较严一点的,但母亲又包庇儿子的过失,不让父亲知晓。

有钱人家的子孙不好,不过是沉溺于酒色,赌博,与品质坏的人接近,使家庭破产之类而已。有权有势的大官家的子孙就不止这些了。他们在乡里,强要别人的酒食,强要别人的钱财,强借别人的东西而不还,强买别人的东西而不付钱;与坏人混在一起,让他们也假自己的势力来欺负人;侵害善良的人,还要捏造事实来惩办他们。他们不惜使父母的名声受到损害,最终触犯刑法。凡是做人父母的,应该知道这些事理,经常提防着点,也经常去向别人询问了解,这样也许就可以防止子孙犯错误了。

子弟贪缪勿使仕宦

【原文】

子弟有愚缪贪污者,自不可使之仕宦。古人谓治狱多阴德,子孙当有兴者。谓利人而人不知所自则得福。

今其愚缪,必以狱讼事悉委胥辈改易事情,庇恶陷善,岂不与阴德相反!古人又谓我多阴谋,道家所忌。谓害人而人不知所自,则得祸。

今其贪污,必与胥辈同谋,货鬻公事,以曲为直,人受其冤无所告诉,岂不谓之阴谋。士大夫试厉数乡曲三十年前宦族,今能自存者仅有几家?皆前事所致也。有远识者必信此言。

【译文】

子弟当中有品行贪婪的人,当然不能让他们去当官。古人说,审讯犯人,治理监狱积了很多阴德的人,他们的子孙中一定能出现飞黄腾达的人。又说对别人有好处,而别人却不知道是谁给的他好处,这种人就一定会得到好报。

现在那些愚蠢荒谬的人,都是把审理犯人、处理打官司的事全部拿给那些小官吏去办,他们改变事实真相,包庇坏人,陷害好人,这岂不是与积阴德刚好相反?古人又说,我有很多阴谋诡计,这是得道的人最忌讳的。又说,陷害别人而别人却不知是谁陷害他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现在那些贪婪肮脏的人,一定是跟那些小官吏们同流合污。拿公家的事来做交易,把弯的说成直的。别人被冤枉了,却没有地方去诉说,这不就叫做阴谋吗?士大夫们请数一数家乡里面的人,三十年前是当官的人家,现在仍然存在的,还有几家?这都是前面所说的事情造成的。有远见的人,一定会相信这些话的。

家业兴替系子孙

【原文】

同居父兄子弟善恶贤否相半,若顽很刻薄不惜家业之人先死,则其家兴盛未易量也;若慈善长厚勤谨之人先死,则其家不可救矣。谚云:“莫言家未成,成家子未生;莫言家未破,破家子未大。”亦此意也。

【译文】

同类推荐
  • 鬼神传

    鬼神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金台全传

    金台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海山

    海山

    浩土神洲,武皇帝国,一个被誉为绝世天才的少年,郁于心结,不再问道,渐渐被现实逼入绝境。绝处求生,他再次拔剑而起,已是沧海桑田。。。注:本文取材于现实,题材所限,故事在另一个时空展开,所以是一个全新的构架。希望大家多点耐心和宽容,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浩土,我们的——海山!
  • 最强警少

    最强警少

    有着特殊军旅生涯的叶龙回归都市,开始他的新生活——谱写热血而多彩的人生!
  • 业成就论

    业成就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战苍穹(全集)

    逆战苍穹(全集)

    《逆战苍穹(上下)》讲述: 炼丹师叶天原本平庸无能,却意外获得一宝丹,而后发现,其内竟封印着整整一座远古巨头府邸,以 及一名高级炼丹师残存的灵识!在高级炼丹师残魂的指导下,他一次次打破命运枷锁,一次次创造出神魂 大陆的奇迹,以废柴的身份战胜家族中的天才,以强悍的实力拯救家族于水火之中,更是一次次地挑战生 理极限,挑战那些在人类世界创造出传奇的传奇人物。天地间的天材地宝为他所用,乾坤宇宙中的奇人异 士为他折腰,时空中任何一个角落都留下他的身影。这是一个平庸者一步步走向乾坤巅峰、重写天地 法则的传奇人物史!
  • 护美兵王

    护美兵王

    他曾经是特种部队的兵王。退伍后,发现已是物是人非,整个人都颓废,在接到以前保护对象的请求保护他的总裁女儿后,龙入大海,各式各样的美女接踵而来。
  • 嗜血狼妃:风起云涌

    嗜血狼妃:风起云涌

    你说我废物?我偏要逆天而行,让你们这群杂碎看看,什么叫天才!九王爷要娶我?麻烦你们告诉他,我对种猪没兴趣,我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他,给不起。“歌儿,他们都给不起你要的,而本王发誓,我绝对清清白白本王娶你绝对给你盛世宠爱!”
  • 真武大地神

    真武大地神

    温婉淑女、傲娇女神、可爱萝莉、妖艳女妖统统都要征服来自地府七十二层的呼唤、上古神兽灭亡的秘密、未知的无尽峡谷陨石环、浮空岛屿的地煞大阵、地精文明的起始渊源、土人世界的诅咒……专修土灵系仙术的张远,在地球末法时代感叹无法突破之际,因师门传承下来的“花盆”机缘巧合之下穿越至以土灵气入武道的大地世界,修道和练武相辅相成,问苍茫大地何人敢于匹敌?征程才刚刚起步,波澜壮阔的大地世界才揭开冰山一角
  • 养病先养心

    养病先养心

    本书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栏目同步推出的重磅新书,由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传人祝肇刚教授和协和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霞教授联手打造,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心理学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视角解读16种常见疾病的实用养护方法。
  • 燕赵

    燕赵

    历史的车轮是脆弱的,一粒小小的石子就有可能让它彻底颠覆!且看慷慨悲歌的燕赵男儿如何和在沙场上击溃纵横天下的大秦国铁骑!本书又名《太子丹周游列国记》
  • 黑洞狂人

    黑洞狂人

    一颗神秘,带有无线生命气息的光粒逃脱了一个直径十万光年的宇宙黑洞,又经过了上千万光年的远距离飘荡,神秘的光粒降临到了地球,负伤的王孟德神秘获救。与此同时王孟德的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仕途变得一片光明,体质更加健壮,曾经不能接触到的世界也在缓慢的向他展开,美女、金钱这些都是唾手可得,唯有超越时光的神秘需要他不断努力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