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8200000038

第38章 脱胎换骨路漫漫(13)

我因吃多了水红籽,上吐下泄,浑身发软地来到公社邮政代办所,想给家里寄封信要点粮票。头上包着白帕子的邮政代办员谭兆孟说:“老何,听说你们知青早晨起来站成一排,嘴里搞得白泡子翻翻的,是不是真的?”他一边问一边用黑指甲从嘴里黄牙上刮下牙垢来粘贴信封上的邮票。我说:“那是在漱口呀!”他说:“嘴巴是吃饭的又不是茅坑,涮什么涮!我看你们还假得到几天。”一些好心的大嫂也围拢来劝和我一起赶场的知青:

“当什么虫钻什么木,你们知青赶场就背铺盖衣服到河里洗,还做什么活路?下了乡就要像农村人那样过日子,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莫刷口,铺盖衣服染成黑的,省得洗。”

2004年,我回访黑潭,当我到公社邮政代办所原址打听谭兆孟时,一个时尚的小青年推门出来,他穿着名牌T恤衫牛仔裤,头上一撮头发染成金黄色,正是谭兆孟的孙子。

想起当年那些从不出远门、头上捆着帕子、身上穿着一圈圈汗迹破烂黑衫的山区父辈,意识到早已星移斗换。

上个世纪的1959-1961年,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的老知青们(大多十一二岁)不幸遇到“人造荒年”。他们在城市里吃过松毛(松树叶)、蕨根、发酵的糠壳、小球藻等代食品和革新饭(把米反复浸泡,反复蒸煮,一斤米煮出了十几斤,于是推而广之的饭);因饥饿得过水肿病;看到过街上打“抓精”(当时对站在街上冷不防抓了别人的食品,吐些口水在上面,任凭别人拳打脚踢,只顾把抢来的食物塞进嘴里的人的俗称);忘不了那些蓬头垢面站在餐厅、食堂里等着舔碗、舔盘子饥饿的人们。到南江后,食品更加匮乏,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对食物需求的增加,他们对饥饿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我曾经试图把水红籽的故事讲给我14岁读初二的女儿听,因为她也快接近我下乡的年龄了。可是她正烦她妈妈想她长好身体,成天要她多吃点东西。她居然说:“水红籽肯定很好吃,你带我到南江去吃嘛!我最不喜欢吃家里面这些东西了。”她还说,有一天她下楼,听见楼下的小妹妹在和家长吵,小妹妹恶狠狠地说:“你们现在一天买些鸡蛋、水果来牯倒我吃。等我长大了,也去买些鸡蛋、水果来牯倒你们吃,看你们啷个办?”“你们这些家长一天就知道要娃儿多吃东西。”女儿的这番话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机关工作20年,印象最深的就是讲究级别、规格和待遇。这一整套讲究被组织部门提高为干部“讲政治,懂规矩”的基本素质。倘若哪一次你一不小心,马虎了,恐怕够你一辈子受用。什么级别,出行接待是什么规格,享受什么待遇,倒是无可非议。但是,机关内还有很多潜规则。比如讲话,要按级别排序,级别最低的先讲,然后按级别顺序,观察着在场最大官的脸色变化依次发言,最大的官最后总结时,不管他说什么,大家都要作认真记录状,并且不断地点头。走路,一定是官大的在中间最前面,其余的人根据自己的级别,走在适合自己级别的位置上,一定不要走快或走慢了。本人有一次在电梯里,事急又站在电梯的门口,电梯一到,跨步就想出去。突然听到有人哼了一声,抬头正看见区委伍副书记严厉的目光。我马上躬身弯腰,让伍书记领头,其余官员按级别顺序鱼贯而出。

后来,一般情况下,我就不乘电梯了,干脆走路。由此,我回忆起40年前的大巴山,在那些年代,其实屙屎擦屁股都是要讲级别的。

在贫瘠的大巴山土里刨食,肥料是最宝贵的(当时还很少用化肥。),一般人大小便都要夹回家去。知青们刚来不知道,赶场天内急了满街找厕所,农民说全区只有一个厕所在区公所,于是闻其味而寻去,终于在一个猪圈旁边找到区公所的专用厕所。进门就看见墙上挂着一个竹筒,里面装着一些小竹片,旁边还写着“请节约使用”等字样。原来是区公所的老炊(炊事员)分管此事,煮饭之余就为区级干部方便准备大便后刮屁股的竹片。

享受了区级干部待遇后,知青们才弄明白,各公社办的舀纸厂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先把竹子砍下来放在池子里用生石灰浸泡几个月,再捞起来用牛拉着石碾子反复碾细,然后倒在木盆里搅拌均匀,榨压后用帘子一张一张的舀,接着还有砸干、裁角、揭纸、晾晒、收衣等等复杂的手工工序。社办舀纸厂的收入是当时各公社重要的财政收入,这种土法生产的又硬又厚的草纸全都得卖给供销社,供县以上的干部享用。区里干部用竹片,公社干部用树叶,农民的娃儿屙了屎一般唤狗来舔。这种事情知青们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慢慢习惯。

现在的读者读到这一段文字,也许认为是天方夜谭,经历过40年前那种社会生态环境的人对此一定不会陌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森严在50年时间里进一步发酵和强化。级别突出的是官本位,而官本位带来的是你想象不到的诸多好处。于是乎,乡变镇,县建市,市争直辖;歌星授中将军衔(相当于省部级干部),和尚定级别,社会各业争级别,中国终于变成了一个追名逐利的大染缸。

“文革”期间,“灵魂深处闹革命,在三大革命中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是人们叫得最响的口号。早请示、晚汇报、饭前饭后、收工之余都要深挖思想。知青中有一少年,下乡时尚未满十四岁,小学都没读完,因随哥哥下乡,也获街道办事处批准。这娃在学习中无论如何也弄不懂思想为何物。

大概是年幼不耐饿,在漫长难熬的夜晚,他总是深夜两三点钟悄悄靸上鞋溜出门去。

时间一长,引起大伙注意,于是跟踪,发现他在偷吃猪食。原来他每天煮猪饲料,到保管员处领来定量包谷面掺进黑糊糊的猪草煮时,并没有搅拌,而是等到夜深人静时就独自去享用那人间美味。

真相大白,群情激愤!偷吃猪食就是破坏“抓革命,促生产”!在无数次深挖思想、查找根源的学习批判会上,巴山战友们纷纷上纲上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伟大领袖的战略部署,要脚踩污泥,眼观全球,放眼世界。全世界劳苦大众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全人类、缩小三大差别就全看我们革命的知识青年了,你如何能做出这等丑事云云。

终于,小崽儿被弄得疲惫不堪,情急之中居然背诵出一句毛主席语录:“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平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蔬菜瓜果。”小崽儿还说,我们不论忙时闲时,一天只吃两稀,还要定量不管饱。这下激怒了干部,他们大声武气地斥责道:“乱用毛主席语录属现行反革命,找根烟绳把你吊起来!”随后气势汹汹地要小崽儿深挖思想根源:“你脑子里到底装的什么思想?”小崽儿也急了:“我脑子里莫得思想也莫来头!”这句南江方言,反把当地干部弄懵了。思想既有好孬之分,就有有无之别,如果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思想,你批判他什么?在大伙的哄笑声中,干部瞠目结舌。

刀耕火播、广种薄收是20世纪60年代山区的主要生产方式,在“向荒山要粮食”的鼓噪声中,人们寒冬腊月背着红薯和被盖上山了。手持砍刀剃头似的把一个个山头的树木全砍倒,春天再沿山脚一把火,今年烧这几匹山,明年烧那几匹山,谓之轮种。烧山后开始点包谷,每人背个笆篓,里面装着拌有桐油柴灰的包谷籽,为了在陡坡上站住脚,左手抓住尚未烧焦的草根,右手紧握点锄,啄个洞丢几颗包谷。一个山头通常只能收大半背篼七长八短的包谷,且要在齐腰的荒草中去寻找,粮食可是比命还金贵。

为了不让野兽糟踏这宝贵的收成,人们隔几个山头便用茅草搭个窝棚护秋。于是到窝棚去敲锣、赶野兽、看粮食成了人人都向往的轻松工作,一来可以偷偷弄几个包谷烧熟充饥,二来可以白天晚上算双工分。但是,转业军人生产队长宣布:这份美差男知青莫要想,要照顾女知青,一人看一个窝棚。五个少女立刻欢呼雀跃,收拾行李背着锣鼓上了山头。

晚上,队长提着马灯也上山了。山上夜里伸手不见五指,女孩们没有想到锣鼓可以轰走偷粮食的四只脚野兽,却轰不走糟踏人的两只脚禽兽。在那人人都饿得打偏打偏的年代里,身穿黄军装的转哥(转业军人)队长却吃得滚瓜肚圆,精力特好,一晚上连续端掉五个窝棚。黑灯瞎火的夜晚,女孩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事后,她们终日以泪洗面,神色痴呆。队长在乡间到处绘声绘色地吹嘘他的辉煌战果,听故事的当地无赖也借此用不堪入耳的话来糟蹋女知青。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男知青呼啸而散。五个未成年少女没有地方吃饭,被迫嫁给了当地条件最差的农民,消失在大巴山的群峰深处。

1968年,四川武斗日盛。为混口饭吃,不少林场知青受雇于当地造反派组织充当武斗前锋,因作战英勇,名声大振。一日打恩阳战斗结束,打死、打伤对方组织战斗员若干。

大卡车上架上机关枪,亡命少年吊在车门两厢,一路高歌抬头望见什么星,心中想念什么神,凯旋至巴中县枣林公社附近,前方一农妇蓬头垢面,负重扶棍而行。任凭汽车喇叭叫,农妇充耳不闻,仍然各自在公路中间辗转慢行。“你聋了哇?”盛气凌人的武斗少年火暴暴地跳下车来,抡起皮带准备一阵猛抽。“罗华溪!”农妇突然叫出少年的名字来。

少年睁大眼睛,他实在不敢相信,当年嘻嘻哈哈、走到哪里都扔下一串银铃般笑声的同窗、街坊吴朝玉,就是眼前这个佝偻肮脏、满脸沧桑的农妇。

尚未成年的花季少女因守窝棚而加速了“再教育”进程,转业军人生产队长在广阔天地里提前为她们完成了“再教育”科目。40年之后,男知青回忆起当年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依依惜别时,女知青家长“出门要互相照顾哈!”的一再嘱咐,大多感到心悸。当年在农村,听到农民传言“林场的5个女娃儿,都被某某搞了”时,他们没有愤怒,没有心痛,不但没有保护好自己的患难姊妹,反而觉得她们都是贱货,竟为了那么点吃的出卖自己,有的甚至提议把5个女娃儿赶出林场。当我们也为人夫、为人父时,已经没有为自己十五六岁时的愚蠢行为忏悔的资格了。

“文革”初期,红卫兵大串联如火如荼。一天,我们一帮人到正直坝赶场,适逢县城红卫兵下乡宣传革命:“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知青们听得如痴如醉,跃跃欲试。但是,老知青这一特殊群体是时代的弃儿,既非可以参加红卫兵的学生,亦非当时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贫下中农。公社宣布:知青只能在生产队接受再教育,好好劳动,否则以破坏领袖战略部署论处。强烈的自卑笼罩心头:都是同龄人,为何无缘无故被打入“另册”,成为再教育对象,没有革命的资格?

愤懑之余,他们决定:回老家,走也要走回重庆!

于是,南江到达县的山区公路上出现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他们是南江县正直区黑潭公社林场的罗华国、罗华溪、王正富、李大发、赵成真、江志胜、尹渝汉、耿建国、朱毓龙、汪涛生、邱仁杰、袁德礼等。出发之前,他们从山上林场背了几百斤谷子到粮站换成麦子,把麦子磨成面做成饼子,连同红苕、洋芋、铺盖、口杯、土巴碗,装在几个喇叭背篼里。一个知青贡献出一床床单,拿到公社漂染店去染红,写上“红卫兵”三个字,沿着公路开始了从南江正直黑潭公社到重庆的步行串联。领头的罗华国虽然扛着写着“红卫兵”的旗帜,却没有正宗红卫兵组织的书面证明,沿途红卫兵接待站都不予接待。这支既不像学生又不像当地农民、不伦不类的队伍,引来沿途赶场的人纷纷侧目与议论。“抬起头,挺起腰,虚啥子虚!”罗华国突然一声吆喝,底气不足的老知青们打起精神,目不斜视地往前走。

他们口渴了喝沟边田角的水,肚子饿了吞自带的干粮,天黑了睡农户的屋檐。一千五六百里路,十二天行程,硬让他们步行着踩了过来。在故乡重庆望龙门码头的轮渡上,老知青们互相看着磨穿了底的胶鞋和流着黄水溃烂的脚,忍不住互相抱头痛哭。

20世纪60年代,这群脱离了主流社会“多余的人”变极度自卑为扭曲的自尊。日后,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纵横于整个川东北,成为通南巴平及原达县地区人见人怕的打、砸、抢、抄、抓武斗精英。以至于当地民间发生纠纷,也要请他们到茶馆去“搁平捡顺”。时至今日,他们当中超级“天棒”的名字和故事还在当地人口中流传。

报载:重庆直辖之初,3000万人口中75%是农村贫困人口。现年均46万人口“农转非”城镇化水平达35.4%,城乡差别一步步缩小,经济快速发展。呜呼!中国社会“户口人格化”的现象终于逐渐淡出。

但是,你可曾知道,在长达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户口是衡量一个中国人存在价值的主要标准。从娘胎里落地之日起,紧随而来的户口就基本决定了你这辈子的社会地位。在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这两大类中,又分别有:山区山上农村户口、河边平坝农村户口、乡场非农业户口、区镇非农业户口、县城户口、地区户口、大城市郊区粮农户口、菜农户口、郊区城市户口、大城市市中区户口等等,九等十八级,各级各类户口等级森严,差别明显。

含金量最高的当属大城市市中区户口,最不值钱的是边远山区山上农村户口。

户口迁移可以从城市往农村递次向下迁移,绝不能从农村往城市向上攀升。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按各级各类非农业户口的级差,供应不同档次的粮票、肉票、油票、煤票、布票、盐巴票、火柴票等给城市户口的人购买生活必需品。持城市户口的人还享有政府统一安排的就业机会。而持农村户口的人不仅没有供应,还要交粮、交钱、接受派工等承担各种义务。这种不可逾越的差别使中国的户口体制就像池塘里的水圈,核心是大城市中心户口,一圈圈向外延伸,最边缘的就是边远山区山上农村户口。处于外圈边缘户口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都千方百计向内圈核心游。

那时候的婚姻也因户口而变得尴尬。非农业户口的老汉可以轻而易举找个年轻体健的村姑;农村户口的小伙为了进厂、进城屈娶非农业户口老妪;山区山上的姑娘为摆脱贫困降低条件争着嫁往平坝;平坝的姑娘嫁乡镇;乡镇的姑娘嫁区县;区县的姑娘嫁地区;地区的姑娘嫁郊区;郊区的姑娘嫁市区;市区的姑娘向往京、津、沪……形成基本固定的婚姻走势。人格因地区差价各异,仿佛全国人民都在围绕户口转。

同类推荐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贝壳风铃

    贝壳风铃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
  • 找不到北

    找不到北

    与其致力于对黑车的清理打击,不如倾力竭力甚而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举全市之力——做好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
  •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精彩于驻足间呈现》编辑推荐:一篇好的游记,不仅仅是作者对他所观的大自然的描述,那一座山,那一条河,那一棵树,那一轮月,那一潭水,那静如处子的昆虫或疾飞的小鸟,那闪电,那雷鸣,那狂风,那细雨等,无不打上作者情感或人生的烙印。或以物喜,或以物悲,见物思人,由景及人,他们都向我们传递了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阅读《精彩于驻足间呈现》,满足畅游中国和世界人文或自然美景的愿望。
  • 她认出了风暴

    她认出了风暴

    本书讲述了萧红从儿时到死亡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着重讲述了萧红短暂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萧红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萧红的一些进步青年好友状况。萧红在困境之中仍坚持不懈地创作,克服经济困难和身体上的疾病,最终留下了传世名作。其对文学创作执着的精神令后人敬仰,而她的个人遭际又令人唏嘘不已。
热门推荐
  • 天宝物华

    天宝物华

    《天宝物华:国药阿胶200年传奇》是一个关于“阿胶”的传奇故事,讲述阿胶这一国药瑰宝在发展和传承中的遭遇,它和它的养育者、经营者所经历的深重苦难,所遭遇的生存危机。它原本出自朴拙的民间,是什么机缘使它脱离了在时代夹缝中的尴尬处境,长出一只能推动社会演进的神奇之手,摇摇荡荡地浮出历史水面,并最终走到了殿堂之上,用自己满身的血和泪参与了国家民族起伏盛衰的沧桑变迁,成为见证民族商业乃至整个民族发展的文化载体?答案就在《天宝物华:国药阿胶200年传奇》中家族村社几代人生死离别的惊心活剧中。
  • 正论

    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性健康一点通

    男性健康一点通

    《男性健康一点通》,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图书。本书以现实意义为出发点,从衣、食、住、行多个角度给男性朋友提供了相关的保健知识和有益的建议,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有的人忽视健康,或者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很,不会有问题;或者觉得工作忙,没有精力去关注他。这都走入了对健康的认识误区,正是在身体尚未出问题的时候,才应该去保护它,等到它发现问题时,它就不会再是容易解决的小毛病了。而关注自身健康也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重要的是培养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 当晨光遇到星光

    当晨光遇到星光

    一场场虐心的爱恋,一次次无端的猜疑,隔阂产生,晨光与星光终究还是要来临的,那么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场怎样的命运呢?
  • 佛商之道:领悟《心经》,成就佛商智慧

    佛商之道:领悟《心经》,成就佛商智慧

    卓越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超高的智商、情商和财商,还要有一定的佛商。《佛商之道》通过对《心经》逐字逐句地解读,将佛教思想中的精华深入浅出地分析开来,并将其运用到如何提高企业领导者领导力的实践当中。为迫切需要提升自身领导力的领导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认识自我、升华自我的途径。
  • 轻盈如水旧时光

    轻盈如水旧时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习惯了静静地守住音乐,然后用一些零散的文字来素描一幅悠然的墨色山水,独自欣喜地剪接成一段寂静阒然的时光。生命是一场注定孤单的旅行,谁也带不走这人世间的繁华如梦,谨以此,纪念那些日渐荒凉的回忆。【本文是轻盈如水的散文诗歌合集,闲暇时可以打发时间,非小说,也不会收费。】
  • 武势天下

    武势天下

    根基绝色,武道步步完美。功法,臻至完美,天衍自成。武技,修至完美,技近乎道。九窍神通,逐一炼至完美,诠释天机。心势,即武势,即天法道意。铁骨铮铮、龙虎之威、无坚不摧、气压山河、九死不悔……觉醒体质后,林衡开启了他的璀璨武道之旅。但,因一颗碧月石而与他相知的詹玉妍,难以企及他的修炼步伐。这一日“玉妍?怎么是你?对,就是你,你真去转生了?这么多的种族,你不怕转……”为了探究体质而来到荒古囚地的林衡,此时竟被五花大绑,看着面前着兽皮裙的少女,一脸见鬼的表情。可不等他说完,少女坏坏一笑,拧身在石头上嚯嚯的磨起弯刀。见此,林衡忙改口“姐姐,有话好说,呵呵,你变得更美了……”PS:求票票~求收藏~亲~来一个吧
  • 广州今夜下雪吗

    广州今夜下雪吗

    广州,是一所繁荣的大城市,特别是广州CBD,一幢幢反射着耀眼阳光的高楼大厦,闪疼了行人的眼睛,可望不可及的光芒之顶,是多少游子的梦想之巅。这座城市,海纳百川,包容着无数满腔热情,横冲直撞的壮志青年,她乐于展现和蔼与礼貌,爱护每一个到她怀抱中去的孩子。奋斗的青年在这里谱写他们的故事。
  • 死神诀

    死神诀

    因家族遭受灭顶之灾,侥幸活下来的苏飞,走上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复仇之路。谁是死神,我才是死神。身佩黄泉剑,三步杀一人。杀杀杀,杀尽天下猪狗辈。啊~看我魂灵剑诀,傲视苍穹!
  • 千年天机劫

    千年天机劫

    一个身世成谜的高校生,一次饱含深意的考古勘探,一副真假难辨的天机图,一场横亘千年的劫难……上古神器和魔器再度出世,神魔大战即刻爆发,到底谁才是这场天地浩劫的幕后推手,他的目的又是什么:“人生易老天难老,神魔应天道,仙与天共灭,顺成人,逆成仙,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