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7400000031

第31章 庵堂上的尼姑(2)

中午的太阳很是毒辣,晒得我有点眼冒金星。我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个慈祥的声音响起,小伙子进来喝杯水歇哈凉吧,这么大的太阳你不怕晒啊。我看见一个婆婆正坐在自家的堂屋里摇着蒲扇,眼里充满着慈祥。我看看头顶的太阳,走进了那个婆婆家堂屋。婆婆起身给我端了个凳子过来,还进屋倒了杯茶水放在我脚边。我坐在那儿有一句没一句地和那个婆婆闲聊着,有意无意中我还是问到了冯师公的事。出人意料的是那个婆婆居然说她知道这个冯师公的一些事。我甚至有点喜出望外了,急忙叫婆婆给我讲讲那个冯师公的事。

从婆婆口里得知,那个冯师公是刚才我路过的那家那个老人的姑姑,当年就是因为出家当和尚的事和家里搞得僵了起来,一家人都不怎么喜欢她。冯师公家里兄弟姊妹有点多,一共有三兄弟五姊妹,不知道怎么回事,冯师公从小就喜欢和尚,长大了之后自觉自愿地就去吃素当了和尚。家里因此很是生气,一时还断绝了关系,根本就不认这个亲人了。婆婆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天冯师公竟然自己回来了,但回来没得好久就去世了,无病无灾地就那么去世了,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冯师公去世后,家人把她葬在了附近的坡坡上,现在也没什么人来打理这个坟墓,已经成了一座荒坟了。

我问婆婆知道冯师公是在哪里出家当和尚的吗。婆婆说出家的地方倒是不远,就在河对面坡坡上一个叫苏家坳的地方。我仿佛看见了一线希望,接着问道,那您知道冯师公出家的时候的一些事吗?比如她还有没有什么师父徒弟之类的。婆婆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但我好像听说她还有个师父,而且她那个师父好像是遭摔死的。

听婆婆这么说,我顿时显得有些紧张起来,我突然想起了长生说的那句话——师公遭摔死了。我很想知道关于苏家坳这个神秘的师公的任何一点事情,哪怕是一丁点儿亦可。我带着极度的期望看着婆婆,婆婆您知道这个冯师公的师父的一些事吗?婆婆说我不知道。我说一点儿都不知道吗。婆婆说一点儿都不知道。

我问明了葬冯师公的地方,告别婆婆一个人来到了附近的荒山上。根据婆婆的描述,我在荒山上找了很久才找到葬冯师公的地方。冯师公的坟墓夹杂在一大片坟墓之中,显得尤其落寞,边上杂草丛生异常荒芜,看样子是很久很久都没人来祭奠过了,这和附近那些被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坟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眼前这荒凉的土堆,想起了长眠于此的那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我突然觉得压抑得有些难受。

在冯师公墓前静默了一会儿,我还是默默地离开了。走在荒芜的小路上,我在想现在该怎么办啊。我在暗中祈祷上苍,希望能让我在老鹰坑找到冯师公的那个徒弟。

老鹰坑是一个比苏家坳还偏僻的小村庄,隐藏在大山的最深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和外界已经隔绝的村落了。我小时候曾经路过老鹰坑一次,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我大概十四岁,正是一个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激情的时候。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艳阳天,玉生他们到附近的坡坡上去做活路,我觉得好玩也跟着去了。我和几个表弟玩着玩着觉得实在有些无聊,就商量着到哪儿去玩。张刚想了想说,我知道唐家岩那半山腰上有个山洞,据说里面好玩得不得了,我们去那里玩嘛。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我的认可,于是我们一行三个小孩子就朝着远处的唐家岩进发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绝对是一次艰苦的长途跋涉。我们觉得走大路没什么意思,于是选择了走小路,一路穿过山林,穿过丛生的荆棘,偶尔还会遇到一些蛇之类的东西,在万般艰难的情况下到达了看起来不是很远但实际上极其遥远的唐家岩。到了唐家岩之后我们才发现那个所谓很好玩的山洞其实一点都不好玩,那根本就是一个废弃的山洞,里面除了一些石头之外什么都没有。我们此时已经累得有点不行了,但想想既然已经来到了唐家岩的半坡了,还不如直接翻过去看看山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于是一鼓作气翻过了高高的唐家岩,来到了唐家岩的背后。

翻过唐家岩,我们看见了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只有几户人家散落在一片丛林中,依稀还可听见淙淙的流水声。张刚此时突然说,我曾经记得大人好像说过,这里住着我们的一个姑婆,不如我们去找找看。我说什么姑婆啊,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张刚说好像是你外公的一个妹妹。我们顿时来了精神,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寻找着那若有似无的亲戚。我们还是没有看见张刚口中的那个姑婆,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那个姑婆家的时候,家里只有一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一个小男孩,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向他描述着我们的意图,他还是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之下,我们找到了一处清冽的泉水,喝了几大口山泉之后,就急匆匆地往回赶,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苏家坳,因为我们走的时候没给任何大人打招呼,如果我们不在天黑之前赶回去的话,我想玉生他们一定会很着急。

当我们顶着暮色到达苏家坳那道山梁的时候,我看见玉生他们正打着灯笼准备去山里找我们。我带着歉意向玉生简要地说了说我们当天的经历,玉生笑着说,没看出来你们还有这么大的毅力,居然还去了一趟唐家岩。我在向玉生讲述的时候,特别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我的印象当中尤其深刻,直到今天我都还能清楚地记起。

我们在前往唐家岩的路途中曾经经过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那是一个坐落在唐家岩山脚的一个小村庄。我们在经过那个小村庄的时候,看见路边一户人家的屋檐下坐着一个瘦弱得甚至连一阵风都可以将其吹走的中年男人。当我们从那个中年男人身边经过的时候,那个男人突然冒出一句话来,你们几个小崽儿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正在赶着路,被这个男人的问话吓了一大跳。我出于礼貌回答道,我们是从苏家坳来的。我话才说完,那个男人眼里突然放射出一道看着让人害怕的目光,你们几个小崽儿是苏家坳的啊,待会把你们捉起来卖了。说完嘿嘿地干笑了两声。我们当时还小,被这个中年男人的话吓得不轻,赶紧一阵风似的跑了,甚至我们从唐家岩回来的时候还故意绕道而行避开了这个小村庄。

玉生听完我的叙述,说那个小村庄叫老鹰坑。这样,我深刻地记住了那个叫老鹰坑的小村庄。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时隔十几年,命运再次将我和这个叫做老鹰坑的小村庄联系在了一起。

我来到老鹰坑的时候,暮色已经起来了。暮色中的老鹰坑显得有些寂静和落寞,我看见几户人家在漆黑的树丛中若隐若现,透露出星星点点的灯光,有些昏暗和惨淡。不远处的唐家岩一言不发地耸在那里,形同鬼魅一般。我朝着一家亮着微弱灯光的人家走去。待到近前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正坐在门槛边歇凉。我说老人家,我本是到老鹰坑来打听点事,现在天色已晚,我可不可以在这里借宿一晚啊。老人家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老人起身给我拿了一个小凳子过来,待我坐下之后,老人问我吃没吃饭。我说我已经吃过了,谢谢老人家。我们坐在门槛边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从和老人的闲聊中得知,前几年老伴已经去世了,几个儿子也都出门打工去了,家里就只有自己一个人。我看了老人一眼,那干涸已久的眼眶里仿佛突然间有了那么一点湿润。我没说话,看了看遥远的苍穹,几颗星星挂在上面,不一会儿竟不见了。

我聊着聊着就问起了那个冯师公徒弟的事。我说老人家,你们老鹰坑曾经有个人在苏家坳当和尚,你知道这件事吗?老人喝了一口茶,说老鹰坑总共只有这几户人家,我啷个可能不知道呢。听老人这么说,我甚至有点喜出望外了。我连忙说,那老人家你可以给我讲讲这个和尚的故事吗?说完,我两眼一眨不眨地看着老人,生怕听掉了一个字。

老人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户人家,说你看得见那个房子吗。我顺着老人所指的方向看去,那里果然有一座房子,但看上去有点像是已经废弃很久的样子,隐隐只看得见一些木头竖在夜空。我说那房子看起来好像已经垮掉了一样。老人说那房子本来就已经垮掉了。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啊。老人说那房子就是出家当和尚的那个人家里的房子,很早之前就垮了。听老人这么说,我禁不住再看了看那个房子。夜色很浓,什么都看不清楚。老人喝了口茶接着说,其实那个和尚很造孽,从小爹妈就死了,那个时候大概只有十二三岁吧。爹妈死了之后,一个人无依无靠的,于是跑到外面当和尚去了。我说那个和尚现在还在吗?老人说这个我就不晓得了,但我听说好像还在世一样。我很紧张地问道,那你知道在哪儿吗?老人说不知道。我觉得有点失落,这茫茫人海,我到哪里去寻找一个音信全无的和尚啊!

我知道这个老人是不可能知道苏家坳庵堂上那个师公的故事的,但我还是抱着一点希望问了问老人。老人家你知道这个和尚在苏家坳出家的时候的一些事吗?那里还有个师公你知道吗?老人看着我茫然地摇了摇头。我决定不再问了,我们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夜空下等待着时光的流逝。我说我有点想去看看那个垮掉了的房子。老人什么都没说,进去点了一个火把出来。

我来到了那座垮掉的房子跟前,借着光亮,我看见了一堆废弃的木头,由于风吹雨打的缘故,有些已经腐烂了。还有几根没有垮掉的木头,依然顽强地矗立在那里,誓要抗争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前辈啊!你究竟在哪里啊!

在老人家里借宿了一晚之后,我冒着清晨的雾霭离开了老鹰坑。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该怎么办啊,我还有机会找到这个世界上唯一知道庵堂上那个师公的故事的和尚吗?太阳追着我的脚步慢慢升起来了,放射出万道光芒。

我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接到英子的电话的,这个时候我已经离开苏家坳到重庆很长时间了。英子在电话里说我已经找到那个小师公了。我说小师公是哪个啊。英子激动地说小师公就是那个庵堂上的和尚啊。我说怎么可能呢,那个和尚不是已经去世了吗?还没等英子回答我,一个奇怪的想法突然直冲我脑门,甚至把我整得有点热血沸腾。难道那个师公还没有死吗?那个庵堂上的坟墓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而根本就是一所空坟吗?我当时想都还没来得及想我这个想法的可行性,随口就问了一句,难道那个师公还没死吗?英子很明显听懂了我的意思,说怎么可能啊,我说的小师公是庵堂上那个冯和尚的徒弟。听英子这么说,我突然显得异常激动,我甚至感觉到我说话的声音都已经在颤抖了。你是怎么找到小师公的啊?那个小师公现在还好吗?她还记得以前的那些事吗?小师公现在究竟在哪儿啊?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事情,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英子不知道怎么回答。

英子说我是在龙潭敬老院找到小师公的,我还去敬老院看过她呢。小师公精神状态还可以,说话很清楚,以前的那些事情也都基本还记得。还没等英子说完,我就在电话里说,我明天回来一趟。

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我从来没有觉得回家的路途竟然会有这么遥远,经过四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在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到达了龙潭。急急忙忙地扒了几口饭,我迫不及待地赶到了龙潭敬老院。

我和英子到达龙潭敬老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我看见敬老院的大门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异常落寞。走进大门,十几个老人正坐在院坝里歇凉。有的三三两两在一起说着话,有的一个人摇着蒲扇闭目养神。院子的一角还摆有一台电视机,正在播放着一部宫廷戏,我看见那些看电视的老人仿佛都面无表情,一个个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我甚至认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看。

我们穿过院子来到了敬老院的宿舍,那是一排简陋的建筑,和这个院子构成了一个四合院的格局。当我们在一个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小师公屋前的时候,房门是关着的。老人在门外大声喊,张婆婆有人找。里面没有任何的动静,我看看英子,带着询问的眼神,难道小师公不在。老人见里面没什么动静,于是开始大声地捶门,嘴里不停地喊着张婆婆有人找。我听见里面有个苍老的声音轻轻地答应了一声。听着这苍老的声音,我静静地闭上了眼睛,很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想我终于可以搞清楚葬于苏家坳庵堂上那个神秘女人的故事了。

随着房门轻轻地打开,我看见了一张慈祥的异常苍老的脸。一个身材矮小,瘦弱不堪,头戴黑色方巾的老人出现在我面前。我知道,眼前这个瘦弱的老人就是我苦苦寻找的小师公,按理来说,见到小师公我本来应该很高兴的,但不知怎的,当我看见这个老人的时候,我竟然感觉到鼻子有些酸,很想流泪。

我和英子走进了小师公的房间,我开始认真打量着这个房间里的一切。房间很是简陋,甚至可以说简陋到了极致,整个房间里只有三样破旧的家具。一张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睡的破木床靠在墙角,床上的被子已经破烂不堪,有些凌乱地散在床上,看样子小师公刚才应该是在睡觉。床头有一个木制衣柜,成色已经颇为黯淡,看起来异常陈旧。靠近门口的地方摆有一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很常见的书桌,上面已经污迹斑斑,一个被茶水泡得黢黑的水盅放在桌面的角落里,显得尤其落寞,书桌还瘸了一条腿,是用几块石头垫起来的。书桌边是一扇窗户,玻璃有些脏,窗户的钢条业已锈迹斑斑,窗户外面是一堵墙,整个房间看起来根本没有一点生气可言。

英子对小师公说,师公你还记得我吗?我是英子啊,苏家坳的英子啊,我前几天还来看过你呢。小师公说,英子英子你是英子啊,我记得你呢,当年我在苏家坳看见你的时候,你才十来岁呢,现在都这么大了啊。在英子和小师公说话的时候,我在一边看着小师公。

这时的小师公已经取下了头上的黑色方巾,露出了一头雪白的短发,果然一辈子都还保持着和尚的装扮啊。小师公的脸已经苍老得不成样子了,皱纹很深很深,但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小师公身上穿着一件灰布衣服,有点像僧衣的样子。脚上穿着一双黑色布鞋,脚很小,看样子应该是小时候裹过脚的。一双枯瘦如柴的小手支撑在床沿上,有点微微颤动。

同类推荐
  • 短信体微型小说78则

    短信体微型小说78则

    那时,天阴得厉害,乌云就像几年没洗过毛的白狮子狗,脏兮兮地伏在半空中。从娘娘山谷窜出的冷风,尖啸着在乌云和路面的狭小空间里强劲地肆虐着。密密麻麻的汽车,萎缩成一只只可怜的甲壳虫,在结冰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地爬行。冯吉早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尽管他让司机开了空调,可浑身还是汗渍渍的……
  • 清白

    清白

    《清白》是《白豆》的姊妹篇,故事同樣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新疆原野,所不同的是《白豆》描寫的是一個女人與三個男人之間的情感糾葛,而《清白》更多地描寫了男人與女人的戰爭以及愛情遭遇流言、權力之后的出路在哪裡。意蘊更為豐厚,故事更加好看。
  • 魔山

    魔山

    《魔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描写了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整个疗养院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象征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揭示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
  • 食色天下3

    食色天下3

    苏乐处理完父亲苏东来的丧事,千机门内部却仍在混战,争执不休。内部纷争使外人有机可乘,危机悄然而至。为了维持稳定的局面,共御外敌,千机门众人暂时放下成见,拥立苏乐成为新一任千机门门主。为了不辜负父亲临终嘱托,苏乐一面进入家族企业,继承公司事务,一面平衡千机门各长老的势力,解决江湖纷争。与此同时,来自苏东来仇人的报复愈演愈烈,苏明月和苏明珠两姐妹不断遭遇危险,甚至连苏乐本人也受到生命威胁。敌暗我明,阴招不断,初担重任的苏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舌尖上的战国:苏秦那张嘴

    舌尖上的战国:苏秦那张嘴

    本书用较多的笔墨写了张仪与苏秦,两位赫赫有名的战国纵横家,在详细对照《战国策》与《史记》对于二人描写之异同,以及多方面参照后人对张苏二人的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历史真实的精神与感染大众的目的,笔者大胆将二人的故事进行了说讲。也就是说,写苏秦那张嘴,要有历史的求真精神,还要有文学的浪漫精神,这就是“传”的韵味吧。
热门推荐
  • 回到明朝做侦探

    回到明朝做侦探

    前有“神探狄仁杰”,后有“大宋提刑官”,如今也该轮到我“大明侦探王”了!来自21世纪的中国实习刑警,在执行一次任务时不幸身亡,却意外穿越到六百年多年前的大明永乐朝,成为了一名小小的七品知县,看他如何运用现代人的智慧连破一件件轰动大明的疑案,诡案,成就一代大明侦探之王!一件件扑朔迷离、九死一生的惊天大案!一层层诡异莫测,步步惊心的连环迷局!七心海棠,阴阳鬼蜮,天地棋局,大漠之歌......侦探,历史,江湖,美人,有这四样,我想值得一看。
  •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转手指

    逆转手指

    手套能干什么,是保暖?还是装饰手指?这都out了,看看手套是怎么带领手指打天下的。
  • 战国雄风

    战国雄风

    红尘磨练强者心,乱世风云出英雄。血雨洗尽铅华躯,白骨铸就踏仙路。仙路尽头渺茫茫,不成疯来便成魔。且看一个带着满腔仇恨的少年,如何从大山中走出,在这红尘乱世之中,如何一步步踏向强者之路,在那九天之颠,俯视众生。
  • 御动乾坤

    御动乾坤

    上古时期,仙族与妖族为争夺三界统治地位而大战,两败俱伤,妖族元气大伤,仙族残余人隐盾,消失在各族视野中,自此,人族崛起,无数人族武道强者辈出,在紫宵天帝带领下,在天界建立“紫宵宫”统治三界,而各族不服人族统治,纷纷反抗,紫宵天帝寡不敌众战败,无奈将“紫宵天”封印,初建立的紫宵宫便昙花一现的消失了,人族主要力量退回人界......千百年后,一位“紫云”弟子机遇获得前辈道念,自悟而出的御动乾坤的功法,自此走向不凡之路....
  •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本书中的故事内容虽然简短,却趣味横生;作为向自己的脑力挑战的媒介,毫不逊色于一般的侦探故事。本书包括了“古坟里的谋杀”、“印花上的毒药”、“风流作曲家之死”等等精彩的奇案。
  • 灵龙渊

    灵龙渊

    大道至简,人道无常。是结界隔离了一切?还是千年的时光让一切淡然?结界裂缝,人间浩劫,妖邪隐晦多时;不出则矣,出则必将邪气冲天。萍踪问道,安详掩饰暗地波澜。修真界渐忘魔界,而尘世不识世外仙界。我若成佛,天下无魔。且看凡尘才俊佳人,如何力挽狂澜,担当起维持三界和平之重责。诛妖灭邪,定叫那仙辈望而生畏之天魔魂飞魄散。(这是一群年轻人的情感故事,时光瞬间,转眼又是十年。新人新书少有名气,需争得大家的支持,收藏+推荐+票票,是大家对灵龙渊无上的支持)
  • 杀手丑妃太倾城

    杀手丑妃太倾城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先是大尹王朝丞相府的又丑又傻的四小姐,失足落水之后,居然变得沉稳聪慧起来。然后又有至今一直膝下无子的皇上去瑞王爷的府上抱养了一个孩子,是的,当皇帝这匹种马播不出来种子,或者播出的种子没有用的时候,只能去抱养一个孩子当皇子。可是更怪的是,这个孩子是个十二岁的病怏怏的少年,走十步歇三步,动不动就咳嗽,咳得肺都要出来了,是个俊俏瘦弱的男黛玉。最后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将随身的银两悉数散给了乞丐,自己吃饭没付钱,被店小二扣押了外袍和行李,最后流浪街头生生错过今年的科考。
  • 制霸娱乐

    制霸娱乐

    重生没什么,重要的是有两世记忆···重生道平行世界没什么,重要的是带着前世的海量知识···带着海量知识重生在平行世界也没什么,因为咱还有系统···想唱歌?强化完美嗓子···想演电影?强化影帝演技···想写书?这个可以直接还原原著···YY爽文,爽到无极限!
  • 篮球是怎样炼成的

    篮球是怎样炼成的

    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挫折之中的岳子轩也是如此。看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怎样驰骋CUBA,之后登陆台湾叱咤篮球和娱乐圈,最终进入NBA成为球王……(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本书相对正统,但是保证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