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69800000025

第25章 魔鬼降临莫斯科

1981年11月16日晚上8点多钟,苏联莫斯科市区东部的依兹玛伊公园的无线电工程师蔡伊特斯基和好些路人,看见一架发光的圆形UFO从公园的树丛后面突然升起,飞行于夜空之中。

蔡伊特斯基等人听见树丛后面有妇女在狂喊:“魔鬼降临了!”

妇人指着雪地上一个完整的圆形的痕迹,说:“有一架飞碟降落在这里,飞碟门一开,走下来一个怪物。它的头像是倒置的漏斗,两眼又大又圆,毫无表情,它的手只有四个指头。身体有四肢,像男子的身材,好像没穿衣服或者只穿紧身衣服。”

怪人听见妇人的呼叫,立即返回飞碟内,旋即腾空而去。

UFO登陆莫斯科并非第一次。1981年4月初的一天夜里,天还没有亮,大约4点多钟,住在一幢政府公寓的几个高级工程师、苏联国防部的官员和一位医生,早起准备上班,在他们各自的房间和浴室里都看见天空列队飞行的四架发光的飞碟。

莫斯科大学物理教授齐高率领20位科学家调查了这一报告。他说上述目击证人都有身份地位,也非常可靠,并非捏造。

证人述说四架飞碟都有透明的塔形驾驶舱,可以看见里面驾驶员的肩部以上,四个驾驶都是类人形状,头戴透明的太空盔,面部严肃。飞碟低飞掠过窗外,毫无声音。每架飞碟都向地面射出一道绿色的光。

1981年8月23日晚上,莫斯科的退休医生博加特列夫,因失眠起来到厨房喝牛奶,突然看见窗外出现一个奇怪形状的像面团一般的发光的飞碟,浮悬在距他寓所仅约30米的空中。

医生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更吃惊了,那飞碟好像有眼睛一样地对他注视。突然,UFO向他射出一道闪电般的光芒,将窗户烧了一个直径约8厘米的洞。玻璃圆片掉在地上,洞口十分光滑。

那天夜里,莫斯科有60多家的窗户被神奇的力量射熔了三个约8厘米的圆洞。博加特列夫是惟一目击飞碟如何袭击窗户玻璃的证人。

太空物理学家艾沙沙博士带领一批科学家调查后向当局报告:“当夜至少有17架飞碟袭击莫斯科。”艾沙沙博士访问了很多证人,各人叙述如下:

当夜7点12分,首批飞碟出现在莫斯科的上空——是两架雪茄状太空船,长达数千英尺,停在约十英里的高空,两船并排,20分钟后飞向北方。

9点20分,许多人看见一架大小如半个月亮、白色发光的圆形飞碟。

著名的苏联太空学家史尼博士也报告说:“当夜他看见一个飞碟,飞行速度估计每秒50英里。不久,他又看见第二架飞碟,状如巨鲸,喷射出蓝色光芒,在上空盘旋了很久时间。

玻璃被烧熔的情况,恰似1977年9月在彼得市发生的一样。”

苏联的专家们研究不出到底是什么力量能使窗户玻璃的分子结构完全改变。

艾沙沙博士说:“专家们都无法解释,这是一件不解的飞碟神秘事件。国营玻璃公司的专家们无法复制跟飞碟射熔的玻璃片一模一样的物品。”

大批飞碟光临莫斯科,引起了政府的忧虑和科学家的关注,可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这些飞碟是什么,来自何方,怎么对付……

1980年6月15日午夜时分,飞碟出现在莫斯科上空时被一位科学家拍摄了下来。对于这次飞碟的出现,齐高博士在调查报告中说:“前后达40分钟之久,最后向东方飞去。至少有数千市民目击。飞碟的形状像球,直径约300英尺,后面托着一条很长的光芒尾巴。它还多次吐出较小的分子飞船,分散在空中。”

苏联军官卡雅坚中校在书面报告中说:“从寓所的窗户看见大约100英尺的空中,出现一架小型飞碟,直径约12英尺,放射出浅红色光芒,飞得很慢。我想上前观察,但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阻止,像是碰在一面无形的墙壁上,被反弹了回来。”

中校的邻居看得更清楚,他报告说:看见飞碟上有一个矮小的人,身着太空服,头戴太空盔,坐在透明的飞碟驾驶舱内。

莫斯科国家电视公司的一位节目制作导演柯列斯夫报告说:“一架飞碟在窗外出现,向室内射出光芒,把我妻子的手臂烧灼成伤。”

当夜,苏联空军的喷气战斗机紧急升空迎战,但在飞机到达之前,飞碟突然高飞失踪。

苏联地球物理学家左洛托夫博士说:“月形的母船飞碟及子船群在数秒钟内东飞,一闪而逝,我空军机群追之不及。”

当晚莫斯科数百万市民惶如世界末日降临,奔走呼喊。隔不久,1981年5月15日晚上,飞碟再度威胁莫斯科,再次造成首都百万人民的惊慌失措。这次,有数十万市民看见首都上空的飞碟,苏联国家安全部部长兼克格勃负责人玉里·安德洛普夫立刻下令调查。

克格勃派了5名高级人员率领5名顶尖科学家实地勘察,访问了25000多名目击者和数十位科学家,调查报告列入最高机密。

专案调查小组成员之一的齐高博士后来透露了部分内容。

他说:

“5月15日凌晨1点27分,一架巨大的圆球形不明飞行物体,出现在莫斯科以南100英里的土拉镇,l点30分,该飞行物飞临莫斯科市区上空,3分钟内飞行了100多英里,可见速度极快。”

苏联外太空研究主任委员艾沙沙也透露说:“这个巨大的球停留了约半小时又起飞了。飞碟一闪之间已飞临北郊,并在该处施放烟火似的光芒。”

莫斯科的一位机构工程师拉颇钦报告说:“我起先看见飞碟中央爆发一阵白色强烈闪光,后来变成巨大的橙色光芒,中心仍是白光。继之像流星花般的火点射向市区地面。这回母船放下了3架小飞碟,然后飞走了。”

“母船放出的第一架子飞船飞临克里姆林宫。第二架子飞船飞临莫斯科火车站。”艾沙沙博士也说:“第二架飞船在火车站上空浮悬了两个小时,然后飞到附近的一个湖面上几秒钟后,它沉入湖底。”

艾沙沙博士认为这次的飞碟,可能是1980年6月15日那次来访问的飞碟,此次大概是再访。

除莫斯科之外,苏联其它地方也出现了飞碟:

1980年6月14日,一架苏联空军的喷气战斗机,在执行巡逻时遭遇到一架雪茄状的飞碟。空军基地的雷达也表现了它,并命令战斗机的驾驶员艾柏拉克辛前去截击或迫降。

战斗机截住了飞碟,还未开火,对方先发制人,向他射击。射出的是扇形强光,喷气机的引擎立刻失灵,同时驾驶员双眼失明,盲目地操纵着飞机,滑行着陆。

1981年10月22日,苏联空军上尉杜柏斯妥夫驾机在北极圈内的北冰洋上空巡锣,突然发现一架巨大的圆形飞碟,直径大约274米,正浮悬在低空,几乎贴着水面。上尉立刻电告基地,上级令他追踪飞碟。于是他向飞碟飞去,他绕着飞碟飞了半圈,飞碟立刻向他射出圆锥形的强烈光柱,飞机的引擎和所有仪器立马失灵,飞机急速下降,而那架巨大的飞行物也突然加速,无声地从飞机旁一掠而过。旋即直升高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条蓝色的喷气。

上尉好不容易才把失灵的飞机驾回基地,向上级报告经过,地勤人员检测机件,无法查出让仪器失灵损坏的力量是什么射线。

艾沙沙博士说:“北极圈苏联的领海内,在过去的5年里已出现过36次飞碟事件,其中许多报告看到飞行物体出没于北冰洋冰冻的海水之中。在日本海和苏联沿海出现的飞碟更多,在过去的7年里达190件,大多出没于海水与天空,经查证完全属实。”

艾沙沙博士等科学家调查的飞碟事件中,有一件是外太空人或其机器人降落的。

1980年1月7日下午,两名苏联林场管理员,在苏联与芬兰交界的山林中巡查,突然看见一架银光闪闪的球形飞行物体浮悬在积着白雪的山坡上空,它没有窗洞,没有门,也没有接缝。

这两名林场管理员一个是38岁的艾柯,一个是36岁的沙维,他们熟悉山林的情况和各种景象,他们从未见到过这样的东西。正在猜疑着,圆球着陆了,从底部伸出一支圆支柱,竖立在雪地上。

后来,圆柱开了门,走出一个O.9米高的人,全身穿着深绿色紧身衣服,闪闪发光,没戴太空盔,手戴白手套,一直到肘部。他的面部皮肤惨白可怕,鼻子很钩,耳朵竖起有尖挑,很像狼狗的耳朵,肩部很窄,两手很小,跟小孩的手差不多。这人面无表情,行动不太灵活,不像是活人,倒像是机器人,颈上挂着一架好像是单筒望远镜的东西。

两个山林管理员大骇,沙维举起雪橇指着向他们走来的怪人,两个人慢慢后退,怪人突然取下挂在颈上的圆简向他们一指,射出一束强光,把两人的眼睛照盲了,两人躲闪不及,失去了知觉。等他们苏醒过来,视力恢复了,那怪人已经失踪,那巨大的金属球已经飞上高空,消失在一团红光云雾中。

据当地医生柯索拉诊断说:“两人是被辐射所害。”

两人跟医生叙述了经过,医生报告了当局,艾沙沙博士等赶来访问,认为两人讲的是实情,这一件外太空飞球与机器人的降临,确实发生在一处山林雪地,地名叫克斯坦加,位于彼得市西北百余里。

前苏联对飞碟的关注远比美国要认真,因为苏联疑心那些飞碟是来袭击它的,而且更怀疑是美国放出的秘密太空侦察武器,而不是什么外太空的来客。

同类推荐
  • 教育青少年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青少年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有些爱不计任何的得与失,不需要任何的回报;有些爱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涛骇浪,在平实中感动你我;有些爱如细流般隽永而无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体会到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爱,本书选取了关于感恩的故事,它们或许会让你泪流满面,或许让你感受到丝丝温暖,或许让你开始有了珍惜这份爱的感悟,但不管它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动,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好故事。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本书分为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等部分。
  • 化学家的困惑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化学家的困惑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化学家的困惑》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兽王·蜘蛛女王

    兽王·蜘蛛女王

    兰虎和天火等人被三个虫族英雄率领的虫族大军团团围困,狡猾的阿克尔在关键时刻背信弃义。雪上加霜的是,传说中的蜘蛛女王突然现身,生死存亡之际,不靠谱的小树精召唤出银龙……
  •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海外童话:范多尔瑟老奶奶和鹳鸟一家

    本书是刘兴诗爷爷在海外居留期间,根据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的一些文学童话作品。其中有的曾经用英文写作,翻译为荷兰文后,首先在海外发表,以后再自己翻译为中文出口转内销。每篇文末均注明写作地点和环境,有别于伪冒海外作品。其中:《谢谢您,施耐尔太太》获1998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并列入《天使在人间》童话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及其他一些选集;《没法举行的宴会》是大陆作家的作品唯一选入台湾小学教材者;《圣诞老人之歌》选入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重庆出版社;《泰莎和小金鱼》最早在荷兰发表,并加编者按,指出这是一位中国教授的作品;《星孩子》列入1983年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推荐书。
热门推荐
  • 森罗门徒

    森罗门徒

    乐天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因为母亲入病住院,为了换取高额的医院费,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罗杰交换了身份。罗杰以乐天的身份照顾父母,避开与恶魔们达成的契约。乐天则代替罗杰完成与恶魔的契约,前往凶险未知的恶魔世界。恶魔世界挤满了来自不同位面的强大战士,有的能控制火焰、有的能控制风,有的能够将灵魂分离。更有的,能够创造出千千万万的战斗能量体。所有强大的战士,都期待能够在这个位面里面站一席之地,为了这一席之地,彼此展开了猎杀。乐天又如何凭借森罗门的绝技为自己赢得生存的权利呢?…………七月建了个书友群,愿意跟七月交流的朋友请加。群名:森罗门徒。号码:90100471
  • 王妃很霸道,王爷快和我回家

    王妃很霸道,王爷快和我回家

    她倾尽两世的爱和努力,只想永远陪在他的身边,而他却说,她不过是一个棋子,不配爱他,不配爱就不爱,她董年年不是死皮赖脸的人,总有一天,她会让你们付出代价,,
  • 天使距离

    天使距离

    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个个的错误,终于迎刃而解,而凌跟浩回来看到的,这幅好景象,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所以,这一家家的欢笑气氛,又乐开了嘴,充满着这个世界。既不回头,何必不忘若是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都市狂帝

    都市狂帝

    比狂妄?你狂,我会比你更狂!比武功吗?你有比仙术更厉害的武功吗?比琴棋书画?本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有机会超越吗?什么?你还想比医术?我就是医中仙帝,阎王见了都要退避三舍,你那算什么狗屁医术?在漫长而孤寂的修仙路上,他是选择孤军前行还是选择让红颜相伴?在此事艰难抉择之际,谁知青梅竹马的小妹,同班的校花美女,偶遇的护士美眉,黑道的绝色美女,冰山美女警花,绝美成熟少妇·····接踵而来。
  • 宝岛大文豪

    宝岛大文豪

    重生在了2000年宝岛!杰伦是我哥们,志玲是我女友,没事跟金镛喝茶,偶尔见见星驰,天王巨星我都认识,别问我是谁,我就是宝岛大文豪林宇航。一本爽死你不偿命的重生文。
  • 特工小分队之树上的"骷髅"

    特工小分队之树上的"骷髅"

    全校学生都喜欢一本精彩的书,当麦斯和同学们在看书时,楼梯间传来尖叫声,一个女生晕倒在楼梯口。胆大的麦斯和同学根据书中的情节,在学校后面的树下请神,没想到却引来了“骷髅”,这个世界上难道真的有鬼?对手似乎对他们非常了解。乔枫不顾自己的安全,毅然出招引蛇出洞,原来一切另有隐情。
  • 迪士尼

    迪士尼

    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天才萝莉侦探

    天才萝莉侦探

    各位,你们好。我叫冷蓝汐,今年19岁了。什么??看起来才十岁?!呜呜,这是我的致命伤,明明已经十九岁了,才一米五五,脸上有点婴儿肥声音也是娃娃音。看起来十一,十二岁的样子。切,你们别小看人!我16岁就s士毕业了ing~而且我还是世界上有名的侦探,会7种语音。丫!?接到韩国的珠宝失踪案?哇哈哈~偶可以去韩国度假啦。呜呜,一下飞机,钱包不见了,呜呜(T^T)没钱住酒店啊~。?°°?(>_<)?°°?。吖~对了,我可以去那位报案的仁兄家里住几天啊。最多我不问人家要破案费好了。嗯,好主意,哈哈~~
  • 潇洒不放纵

    潇洒不放纵

    爱我的人,请继续;恨我的人,别放弃——一个少年,孤身一人。为了求学,寄人篱下。本应该一生平凡,但一次偶然使它变得年少轻狂,只为追求理想。作者以此小说祭奠了那些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加QQ1065359708作者广泛采纳读者意见
  • 父母要懂心理学

    父母要懂心理学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这是一个备受家长关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说起自己的教子经头头是道!然而,他们却没有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识中所谓的教子经验,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如果能够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