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9500000013

第13章 总揽清国要政之时期(1)

(第一节)任事之繁

袁世凯在专制政体之下,得君若此,可称罕有。秉笔至此,直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而袁世凯当时任事之繁,亦可想见。试列举其责任于下: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兼管长芦盐政,一督办关内外铁路。一参预政务大臣,一督办商务大臣并会议各国商约,一督办芦汉铁路公司事宜,一督练八旗兵丁,一督修正阳门工程,一督办电政大臣,一会订商律大臣,一会办练兵大臣。以上十一种,莫非任大责重之事。铁路、商务、练兵、电政,各有专门。参政务,订商律,又不仅专门学识,尤须通中外情形,明社会习惯。凡此种种,以一人而能胜任愉快者,敢一言定之日,不但袁世凯无此才略,即东西各国,旷古及今亦无其人。

袁世凯自叠奉恩纶,频加差委,自知力难兼顾,遂上疏恳辞。疏上,奉谕云:

袁世凯奏差务太繁,请酌开去各项兼差一折。前因庶务殷繁,以该督向来办事认真,特加倚任,先后派充商务、铁路、电政大臣,并会订商约、商律各事宜,及督修正阳门工程。兹据奏称兼差太繁,力难兼顾,自属实情。除商约尚须续议,铁路时有交涉事件,均关重要,着毋庸开去。电政甫归官办,一切正资整顿,仍着该督督办。至商务、商律,现已设立商部,即着责成该部详议妥定。正阳门工程,着陈璧就近督饬。俾该督于应办各串专心经理,以示体恤。将此传谕知之。钦此。

袁奉谕后,复上疏云:

窃臣云云,(中略)仰蒙宸训周详,嘉矜备至,跪聆之下,感悚万分。查商约、铁路、电政三项差使,既未蒙允开去,臣不敢以此烦读宸听。惟臣近日体察情形,会办练兵一差,事宜繁重,更有非臣所能兼顾者。反复审计,深虞陨越,不得不沥陈于圣明之前。伏维臣才庸识暗,资浅望轻,粗读文书,未谙韬略。渥蒙殊遇,谬领兼圻,顾分循渥,已难胜任。徒以遭时多故,受恩至深,明知弗克负荷,不敢意存规避。特过多功少,夙夜惭惶。乃者朝廷念时局之艰危,图自强之至计,特于京师设立练兵处,随时考查督练,以期各直省军制操法悉归一律。仰见皇太后皇上惩毖多难,锐意振兴,国势安危,在此一举。薄海钦仰,罔不振奋。而臣猥以驽下,奉命授为会办大臣,罔不殚竭血诚,勉思报称于万一。第思责任重大,才力实有所不胜,头绪纷繁,智虑不能遍及。虽属创举,为向来所未有,则物情易骇,势处两难。欲认真整顿,则窒碍多端。疆臣本为统辖营伍之人,而练兵处实有纠查军政之责,以统辖与纠查而并诸一身,则又未免易启嫌疑。

纵使悉泯偏私,一秉大公而任怨任劳,亦岂能尽如人意?毁誉之来,固不必计;措理之难,讵弗自知。况臣以北洋冲要,常居天津,既不能分身驻京,又不能专心经理。而兹事体大,不容膜视,使因循以贻误,臣何以对朝廷?使粉饰以塞责,臣何以对清夜?臣非不知现在时势为危急存亡之秋,整顿练兵为固圃保邦之计。及今为之,已嫌补牢之晚。受恩如臣,曷容卸责而不为?特无如称职甚难,求效匪易,糜躯原不足惜,覆饰何以自安。即谓圣明在上,格外优容,而扪心内省,讵敢欺饰。臣并非矜辞让之小节,博谦退之美名,实因力薄材轻,责艰任巨,恐丝毫无补,转令丛脞滋多。与其偾误于将来,曷若陈明于此曰。合无吁恳天恩俞允,将臣会办练兵大臣一差开去,俾臣之事权稍轻,免臣之愆尤日集。是朝廷之保全臣者愈大,而臣之勉报朝廷者亦愈不敢宽。感戴慈施,永永无极。

疏上,又奉谕云:

袁世凯奏请开去会办练兵差使一折,现在时事艰难,练兵为当务之急。前有旨派庆亲王奕匡总理练兵事宜,以袁世凯近在北洋,派令会办,原以该督于兵事夙所讲求,特加委任。惟当任怨任劳,挽回积习,认真整顿,毋稍推诿。所有练兵一切事宜,着随时会商庆亲王妥筹办理,以副朝廷整饬戎行之至意。所请开去会办练兵差使之处,着毋庸议。钦此。

清廷加此种种大权于袁世凯者,要亦不过令其高掌远跖,若事事认真,则难矣。兹将袁处此时所行之政策,略言数端于下。

(第二节)“北洋”新政

袁世凯兼差虽多,究竟直督是其专责。而袁设施措置,亦以地方事为重。计袁所举之政策,首推裁撤书差、额定工食为极要。当时中国州县书差,有一县自数百人至千余及二千余人者,名为白役,以无工食故,即名曰白役。至书吏则恃舞文弄法为生计,差役则赖讹索诈骗以营生。积习既久,民不聊生。袁洞鉴此弊,首自天津县创办征收讼费,额定工食。时中国文化尚弱,社会不知司法、立法、行政之谓何。

初,张之洞亦知此害,曾条陈政府,拟裁书吏,雇读书安分者充当书手,募勇丁以充差役。卒以无款可筹,徒为空谈。而袁竟敢作敢为,而又明征讼费为工食,隐含文明裁判所之义。创办伊始,群起流言,谓从前官吏索贿,尚知避讳,今则当堂要钱,成何政体?绅衿士庶,众口沸腾,即有御史具折参劾。时清延任袁之专,非区区弹劾所能动,虽有弹章亦皆留中不发。袁则决然行之,不问其他。特加考验,分别去留,共用百名。差役之积习过深者悉数遣散。壮勇六十名,皂役四十名,此外不许另用散役一人。

勇役均改穿号衣,悬挂腰牌,俾民间易于识别。应需用工食银两,酌收讼费,按月开支。讼费画分三等,上户限交制钱十吊,中户八吊,下户六吊,令理曲者当堂交纳,贫户酌量免缴。和息案交钱十六吊。遇有控追欠债,统按追出之数酌提一成,作为公费。并将限定数目悬示晓谕,俾众周知,以免额外需索。民间乐于去弊,且有定额,莫不甘心输纳,交口称便。自上年八月试办起,以迄今日,官无废事,役无贪索,民无扰累,业已着有成效。

中国官场陋习,凡小吏明送大吏者,另有一种贿赂,名曰陋规。三节两寿,视缺之肥瘠为轻重。相习成风,至为定例。袁以此风不除,吏治不能起色。而道府等官俸给甚微,难供眷瞻,专恃州县陋规。于是拟增俸给,裁去陋规,议定章程,具折奏闻。疏云:

奏为整顿吏治,现将道府厅州所有各项陋规,一律酌改公费,以端仕习而维政体,恭折仰祈圣鉴事:窃维国家设官,大小相维,非第以辨等威,亦所有以示防检。故民受治于官,而官之小者又递受治于长官。长官不能正己以率属,斯下僚益务媚上而剥民,求其弊绝风清,必不可得。传曰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近世仕习日坏,吏治日偷,其贿赂潜通者,或当慑于公,益怵于人言,而不能公然婪索。具有明目张胆,昌言不讳,与之而俨为成例,取之而不觉其非者,则莫如收受陋规一事。查直隶道府并四路厅六直隶州,均有表率僚吏、考核属员之责,然惟直隶州尚有粮赋平余,其道府厅除廉俸外别无进款,禄入既甚微薄,而办公用度又甚浩繁,乃不得不取给于属吏。于是订为规则,到任有费,节寿有费,查灾查保甲有费,甚或车马薪水莫不有费。此等风气,大抵各省皆然,非仅直隶有之。虽相沿已久。

不同暮夜苞苴,但平时既受陋规,即遇事不无瞻顾。设一旦见有不肖之属吏,为上司者欲破除情面,据实纠参,或往往为其下所挟持,不克径行其志。吏治之敝,所由来也。当此修明内政之时,必以整顿官方为当务之急。然平情而论,又必须先有养人之廉,而后可以止人之贪。使举所有陋规扫荡而廓清之,而不筹给办公之费,则一切应用之款均无所出,势难责其治理地方。

现以国帑空虚,诚不能另增公费,莫如姑就旧有之陋规,作化私为公之一法。臣通饬道府厅州各将每年应得属员规费,据实开报,和盘托出,即按其向来所得之多寡,明定等差,酌给公费。拟定大顺广道月支银一千两,清河道月支银九百两,通永道月支银七百两,天津道月支银六百两,口北道月支银五百两,霸昌道月支银三百五十两,保定、永平、河间各府均月支银六百两,天津、正定、顺德、大名、广平、宣化各府,均月支银五百两。东路厅月支银二百五十两,南路厅月支银一百三十两,北路厅月支银一百一十两,西路厅月支银一百两。赵州、冀州、深州均月支银一百两。遵化州、易州、定州均月支银五十两。其各州县仍将向来应出节寿等项,一律径解司库,不加耗费,另款存储。道府厅州应支公费,按月赴司库请领,不准折扣,闰月不计。司库统计出入,如有不敷,另筹弥补。

自此定章以后,道府厅州不准与所属州县有分毫私相授受之事,倘敢巧立名目,藉端敛派,及不肖州县设计馈献,尝试逢迎,均准随时据实禀揭。查实后按赃私例严参治罪。其别经发觉者,与受同科。如此一转移间,化暧昧为光明,廉吏既不病难为,墨吏更无所藉手。长官不必有额外之需索,自可洁己以正人;下僚不敢作非分而钻营,相与奉公而勤职。庶几大法小廉,而吏治可期蒸蒸日上。臣为端仕习而维政体起见,除咨顺天府府尹外,理合恭折具陈。

清军绿营防勇,向属有名无实。盖由饷项不足以养瞻,其兵丁多以窝赌架娼为生计。甚至暗通盗贼,坐地分赃,不但不能保卫地方,反为害民之蠹。袁亦上疏裁撤,移此饷项充办警察费。

清人迷信佛教,庵观寺院财产甚富,多为无用僧道所盘踞。袁世凯又上疏着改庙宇为学堂,收庙产为学堂经费。驱逐僧尼,招募学生,广行教育,化无用为有用。

直隶地方自遭拳匪乱后,民贫土瘠,凋敝不堪,至是百废待举,筹款为艰。而中国国家素无信用,自昭信股票有借无偿之后,民间更不敢再放债于国家。袁以款无可筹,只得仿照公债例,招募公债。遂妥订归还章程,疏请特颁明谕,取信于民。疏云:

同类推荐
  •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本书人物主要选自历代《新城县志》《黎川县志》《建昌府志》《江西通志》以及历朝国史中所载可考人物,收录了上自唐末,下至1978年(中国史现代史段)的黎川历代本籍名人和客籍名人共667人。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天下文宗司马相如

    天下文宗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是一位具有“非常之人”性格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贡献巨大。但他的文学作品、他的政治主张、他的思想行为,后人评论多不一致,争论、褒贬针锋相对。由于《史记》“成都人也”广泛传播,蓬安嘉陵江边的相如故里则少有人知。作者曾主编《蓬安县志》、《相如故里在蓬安》和《相如故里文化旅游丛书》。在《天下文宗司马相如》中他用可靠的史实,再次阐析了司马相如故里在蓬安的观点;他运用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对司马相如一生的是非,作了全面、客观的介绍评说。
热门推荐
  • 《泪颜葬相思》

    《泪颜葬相思》

    「泪颜葬相思」顾名思义,女主角"颜城"本是佟将军俯的一名丫鬟,京城的"顾王爷"亦男主角,因为要搞好国家与大臣的关系,被迫要与佟家小姐"联婚"。佟将军闻知顾王爷早已妻妾成群。便让"颜城"代嫁过去。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这颜城让王爷欲罢不能,可却因各事,让这位可人儿,「泪颜葬相思」。。。
  • 千年轮回,但不曾忘你

    千年轮回,但不曾忘你

    她,废柴一个。他,权倾天下。她一个不小心遇见了他,他也见到了她……只为他那惊鸿一瞥的小身影。他不惜耗费心力去找她……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对她说:“嫁给我,好吗?”而她,却:“你是谁?我为什么要嫁给你……”哼哼,虽然你长那么帅,虽然我也是花痴。但是,我绝不能就这么答应了!!“因为我爱你~”又在某天,她被她那坏坏的二叔逼着和风王爷成婚。她对此抱着玩玩的态度,没有反抗。然而:“你是我的!你不能嫁的那个傻帽!!”女主汗呀,谁是你的?我是我自己的!
  • 《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

    当异族入侵,国家危亡,将军战死沙场,大半江山都沦入北方狼族铁蹄之下时,无论是卖肉的屠夫,弱冠的少年,徐娘半老的风尘女子还是铁刀生锈的老兵,都要怒吼一声: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 TFBOYS十年之约之爱的邂逅

    TFBOYS十年之约之爱的邂逅

    这一场注定的缘分,一个帅气的虎牙少年,一个犯二的萌少年,一个浅梨涡的阳光少年,走进了她们原本平凡枯燥的生活,认他懂得爱的意义…五年后,他们再次重逢,“你们还好吗?”少女们简单问候,苦涩笑容,楸起了三个少年的心…
  • 叨光贱影

    叨光贱影

    我的开始时一个很远的传说,我本来就不是什么传说,也没什么值得立传、非得与大众区分独立说明的,可是说书的硬把我说成是传说。而当时人人都想听传说,结果我真的成了传说。
  • Bingo委托社事件簿

    Bingo委托社事件簿

    欢脱的女主内心小剧场丰富多彩,偶尔也脑洞大开犯迷糊,遭遇委托社一群奇葩,自此人生如肥皂剧剧情般神展开······高中里的委托社,代办各项事务:告白,分手,寻人,灭口,偷试卷,开派对,搞偷袭,灭土豪,玩转校园,没有什么办不到。欢快的二次元,深藏不露腹黑男,面瘫男绝对是男神,心思缜密女神范,古怪饮品偏执狂,外加吃货废柴史上最无存在感男主,强大阵容无可比拟!年轻就得敢疯狂,Bingo委托社为您服务。
  • 妖孽道长

    妖孽道长

    道长,你好坏。道长,奴家不好意思啦。道长,你也吃荤么?道长,你比妖孽更妖孽,
  • 盲妃十六岁

    盲妃十六岁

    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可当他第一次出现在丞相府,温柔许诺要迎娶她为正妃时,她傻了。她只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瞎子,何德何能居然能得如此夫君?这个霸道得让她记住他的男人,她该相信他吗?
  • 黄金一班

    黄金一班

    真正的英雄,不是最后幸存的那些人,而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直至倒下,依然没有选择投降的那些人。致童年——那个经常在梦中出现,仿佛盖世英雄的自己。PS:此书没有VIP章节,完全免费观看,只希望喜欢这部作品的朋友能在评论区写下您对本书的看法和意见,无论是褒是贬,都是对山堂莫大的支持。联系方式:作者QQ:1956177769作者微信号:Jacky951753黄金一班QQ交流群:399908460
  • 妃我倾城:君兮如故

    妃我倾城:君兮如故

    沈念城,21世纪好青年,却从小患有绝症。21岁的她死在手术台上,天知道她有多么不甘心。许是老天听到了她的呼唤,让她借尸还魂。只是,她的古代生活却并不平静。嫁了个‘断袖’王爷不说,还被禁足在一个破院子。她的命运是有多么悲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