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8200000004

第4章 绝代徐妙锦无畏拒皇权 (1)

豪门才女

这个绝代女子来头不小,整个洪武、永乐朝的顶级人物都与她有关。她是大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第三个女儿,魏国公徐辉祖、定国公徐增寿最疼爱的妹妹,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的妻子)的亲妹妹,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小姨子。她叫徐妙锦,出生于这样地位显赫的家族,一开始便注定了她的人生与经历必定不同于寻常百姓人家的女子。

因此,要说徐妙锦,还得先从她的显赫家族说起,特别是她那雍容华贵、贤良淑德的姐姐仁孝皇后。

徐妙锦之父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家里祖辈世代种田,属典型的贫农家庭。徐达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在那个衣食不保的年代,他和朱元璋这些放牛娃们应该有过一段特别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元朝末年,目睹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他慨然有“济世之志”。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闹革命当上小军官后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徐达不但是猛将、儒将,更是一员福将。早在郭子兴军中朱元璋还未真正当家时,郭子兴因与濠州起义军的另一元帅孙德崖闹矛盾,拘捕了孙德崖,而孙的部众以为是朱元璋策划的阴谋,便扣留了朱元璋并扬言为主帅报仇。关键时刻,徐达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到孙德崖军中去做人质,换回朱元璋。直到郭子兴释放孙德崖后,他才被放出来。徐达的舍身相救令朱元璋非常感激,两人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徐达当然也不负重托,不但作战勇猛,治军严明,更礼贤下士,长于谋略,逐渐成为朱元璋最信任最倚重的一员战将。从一开始帮助朱元璋在郭子兴军中树立威信,到统兵“廓江汉,清淮楚”消灭陈友谅;,,,“电扫西浙”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消灭张士诚;受命为征虏大将军,率师北伐,“席卷中原”,收复大都(今北京)。徐达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叱咤风云,立下了赫赫战功。洪武元年,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后,授徐达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并颁予铁券(铁券是朱元璋赐给功臣世代保持特权的一种信物,一旦拥有这道附身符,便可世代富贵,光宗耀祖,甚至不受王法限制,“王法不临灭,刑吏不进门”)。而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劳苦功高、地位显赫,徐达依然安分守己,谦逊有礼,从不居功自傲。然而尽管如此,仍免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阴狠毒辣的朱元璋一直也找不到他的过失,竟乘徐达身患背疽忌吃鹅肉的时候,赐他蒸鹅。君命难违,徐达流涕而食,不日即死。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逝,享年 54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赐葬于南京钟山之阴,并亲为之撰写神道碑,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后复命“配享太庙,塑像祭于功臣庙,位皆第一”。徐达以一死成全了朱元璋的虚伪与阴狠。

徐达有四个儿子,长子徐辉祖,初名允恭,后因避皇太孙朱允炆讳才改的名。他身高八尺五寸,长得面如冠玉,英姿非凡,袭爵魏国公,乃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次子徐添福,三子徐膺绪戍守边关,任戍边大将军;幼子徐增寿,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三个女儿,长女徐仪华为燕王朱棣正妃,次女为代王朱桂正妃,幼女徐妙锦。

徐妙锦的姐姐徐仪华,这位燕王妃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仁孝皇后。她是徐达和谢氏的长女,谢氏是徐达的第二任夫人。身为将门之后,徐仪华不但贤淑华贵,而且才情卓绝,更兼文韬武略,“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名动京华。“诸生”即秀才,就是说她堪称女秀才。据说当时朱元璋听说徐达有这么一位知书识礼才华横溢的女儿,主动要求双方联姻。

有一天,朱元璋召见徐达,对他说:“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朱棣配焉。”大意应是,你我早在是平民百姓时就结下深厚交情,不是今天的君臣关系这么简单。说起来确实如此,少年时便一起放牛,后来又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可此一时彼一时,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不一样了,昔日的放牛娃是朋友是兄弟,如今一个成了坐拥天下的皇帝,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魏国公),只是君与臣差别巨大。这皇帝老子亲自替儿子求亲,他金口一开可就是圣旨啊,正是君命不可违,再则,也没有理由违背,能和皇帝攀上儿女亲家,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总之,徐达马上顿首谢恩,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二十七日,十四岁的徐仪华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青质九翟衣,在隆重典礼之后正式成为十六岁的燕王朱棣嫡妃,从此开始了她尊贵而不平静的一生。嫁入皇家的徐氏,不但才貌出众而且聪慧贤淑,在一大群子侄辈的媳妇里,马皇后特别喜欢她,婆媳关系非常亲密融洽。马皇后曾经不止一次地当众称赞过处事稳重的燕王妃。

洪武十三年三月,朱棣到北平(今北京市)就藩,徐王妃一道同行。在北平,燕王妃徐氏先后为朱棣生下了三个儿子:长子仁宗高炽,次子汉王高煦,三子赵王高燧;四个女儿:永安公主,永平公主,安成公主,咸宁公主。

大无绝绝大绝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根据遗诏,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在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和兵部尚书齐泰的建议下,登基不足两个月的朱允炆决定仿效汉景帝实行削藩,以遏制拥兵自重、势力日益强大的叔叔们。

朱允炆的第一步棋,是收回藩王手中对守镇兵的节制权力。藩王封国内的兵士分两种,一种是守镇兵,由中央政府派驻,朝廷委任指挥使掌管;另一种是藩王的护卫军,由藩王调遣。如果是要塞之地,像燕王、宁王这样担负边界防守重任的,遇到紧急情况时两种兵士都必须听从藩王的号令。

朱元璋对藩王的分封策略是“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藩王没有自己独立的地盘,也不得干预地方行政事务,这也是对藩王权势的唯一限制。他分封藩王至各地权镇四方,藩王就是中央皇权在地方的代表者和监控者。一旦边防有变,诸藩王可以直接领兵为国家屏藩;若是皇帝有难,诸王也可以节制军队靖难。藩王的官署及其护卫军的开支完全由朝廷提供,可以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地盘扩军,避免对中央皇权形成威胁。

明初全国共有军队约一百二十万人,其中二十多万天下精兵屯于京畿。诸王军队分散,护卫军少则数千人,最多也不过万人,二十五个藩王即使全部集中兵力,也不会超过二十五万,与中央京营军队总数接近,并且中央还同时控制了各个地方的守镇兵和其他军队。如此一来,诸王的力量就被大大削弱了。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五日,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打着“清君侧、除奸臣”的口号讨伐建文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等人。短短半个月之内,他手中的兵马就增至数万,攻克了怀来、开平、龙门、上谷、永平等地。朱棣初起兵时,朱允炆并不以为然,仍然专心地忙着和文臣们讨论《周官》法度,打算复古改制。然而他们没有料到,燕王竟然在真定击败了老将长兴侯耿炳文的三十万大军,建文帝闻讯大怒,可满朝擅长用兵的老臣都被朱元璋屠杀得差不多了,只好听取黄子澄的建议派李景隆替换耿炳文。虽说是岐阳王李文忠的儿子,可李景隆却没有父亲那样的韬略。

李景隆率兵五十万,攻打北平。朱棣却先率主力部队攻打大宁(内蒙古宁城)去了,此时镇守大宁的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朱权麾下的部队多是蒙元降将,其朵颜三卫更堪称精良铁骑,战斗力极强。朱棣此行便是力图收编宁王朱权的铁骑。临行前,燕王再三嘱咐留守北平的徐王妃和世子朱高炽:“李景隆来,唯有坚守,千万别出城。”

大军来袭,兵临城下,鼓角争鸣,杀声震天,北平守城将士拼死抵抗,誓死保城,击退了一拨又一拨敌军的进攻,但因主力部队出征,守城兵力明显寡不敌众。眼见明军又架起诸多攀城云梯,城头立时刀光剑影。面对敌军的日夜进攻,这座守军仅万人的孤城,危在旦夕。虽说徐王妃平常娴静端庄,可毕竟是将门之女,要知道她身上流淌着开国大将徐达的血液,骨子里更有一股男儿英雄气。关键时刻,她临危不乱,指挥若定,见守军不足,便传令给所有留在城中的燕王部属及官绅士民之妻都配发甲胄,更亲率这支身披铠甲、英姿飒爽的娘子军登城助战,守军见妻子姊妹全力助阵,立时信心大增,士气大振。

雍容华贵的徐王妃站立城头,命数十名大汉朝明军喊话:“南方的弟兄们,我等保家卫国,为大明驻守这北方苦寒之地,建文帝听信谗言,竟起诛杀之心,燕王起兵靖难只为清君侧、除奸臣。你我本是老乡,尔等难道不顾仁义道德、同乡情谊,听凭奸臣祸国乱政?”这徐王妃着实深谙心理战和文宣战,寥寥数语入情入理,一举命中要害,朝廷军当即士气大落,竟停止了进攻。

入夜,徐王妃又命燕军将士不断往城墙上泼水,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水很块冻结成冰。第二天再战,城墙已经无法攀登了。李景隆措手不及,只能望城兴叹。在徐王妃的指挥下,一座仅仅有守军万人的孤城,抵抗了数十万人的日夜进攻,一直坚持到燕王朱棣成功收编宁王军队,班师救援的时候。

这场守城之战的胜利堪称奇迹,一方面李景隆骄横寡谋,使朝廷军徒有数十万大军之名却毫无作为;另一方面当然得益于的徐王妃的沉着冷静及卓越的智谋胆略,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王妃着实不失开国勋臣之女的风范。然而,据说这徐王妃的妹妹徐妙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达老来得女,对小女儿徐妙锦甚是疼爱,他去世时,妙锦尚在襁褓之中。都说长兄如父,长姊如母,尽管是侍妾所生,成长于这样的超级大豪门,妙锦自小便得到了年龄大自己一截的兄长、姐姐们的宠爱,与大姐的感情尤佳,黄发垂髫之时常到北京燕王府小住。这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族小姐,自小锦衣华服,富贵荣华,无忧无虑,加之自幼聪慧,饱读诗书,才情出众,可谓堪比公主生活,幸福却尤胜公主。

年至及笄,她愈发出落得沉鱼落雁,宛若天仙,恰如《诗经·卫风硕人篇》所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且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其琴技亦堪称一绝,在哥哥的宴会上就曾技惊四座,名满京师。这位大明朝“国花”,可谓美貌与智慧兼具,是美女加才女的典范,更有甚者称她比姐姐仁孝皇后更为出色。一时间金陵城中的王公贵族、翩翩公子趋之若鹜。虽说前来说媒者络绎不绝,可妙锦锦心玉貌,才可傲公侯,平常人怎轻易入得了法眼,长兄徐辉祖更听任胞妹自主择婿,徐家的高楼上据说成了徐小姐一个人的花园,因此年至二十仍待字闺中。在当时,能像妙锦这般拥有我选择我喜欢权利的实属凤毛麟角。

徐家与朱家的关系正如一场纷乱复杂的棋局,如果说父辈们的恩恩怨怨逐渐零落在岁月的风尘里,如今子女们却因政治立场不同分化了。徐辉祖是朱允炆的亲密助手,是典型的保皇派,常常把打听来的燕王动静偷偷告诉建文帝,被加封为太子太傅。大女儿徐仪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自然支持燕王。小儿子徐增寿属造反派,他对朱棣死心塌地,与姐夫燕王及三个外甥关系密切,经常一起饮酒纵马欢歌,亦常暗中通风报信。

虽说年纪尚轻,但聪慧睿智的徐妙锦却也有自己的选择与认定,她并不认同姐夫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之举。据说当朱棣带兵进攻南京之时,徐妙锦曾对朱允炆说:“你哪也别去,就在这皇宫大殿上等着朱棣,看他能把你怎么样!”可朱允炆哪里有这样的胆略。南京城破之时,建文帝也不知所踪,有自焚之说,有逃逸之说,终成后世之谜。

不入皇门

且说燕王夺取大宁后,收编八万铁骑,火速赶回北平,对明军实行南北夹击。李景隆率先遁逃,连夜奔往德州。至 1401年,朱棣虽多次打败朝廷军,但整体上却依然没有很明显的优势。之后还是建文帝宫内的太监帮了朱棣的忙,他们派人通知朱棣金陵空虚,建议燕军直取金陵。朱棣大喜,1402年六月,燕王率军攻破南京,夺取帝位,次年改元永乐,即明成祖,徐王妃顺理成章成了母仪天下的徐皇后。

新皇帝登基已有一段时日,不日便召见徐辉祖,据说大殿之上,徐辉祖高举着朱元璋赐给徐达的铁券,一言不发。铁券毕竟是明太祖所赐,杀了徐辉祖,岂不明摆着不给已去世的老爹面子?朱棣无奈,让他守陵去了。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本书将站在21世纪新的时代起点上,在对历史的回溯与对未来的展望中,以全球的国际视野,阐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以及世界民族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运动所做的重大贡献,深刻揭示“毛泽东和毛泽东主义”构成了“中国乃至全球社会主义历史的核心,也是上个世纪社会改革以及现代化历史的核心”的崇高历史地位。
  • 张云泉的故事(时代楷模丛书)

    张云泉的故事(时代楷模丛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

    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

    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机构,名家辈出,成绩斐然,可谓民国政府的美服桂冠。本书以抗战开始后中央研究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故事为重点,对胡适、李济、傅斯年、董作宾、夏鼐、梁思永、梁思成、林徽因、游寿、曾昭燏等学者作了深入细致的描摹,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作者治学勤谨,爬梳史籍、钩沉史事、探访史迹,还原史实。材料丰赡,视角独特,往往从平凡琐事切入历史肌理,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联起来,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本书行文平易,故事生动,并配有大量罕见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热门推荐
  • 鸳鸯两字怎生书

    鸳鸯两字怎生书

    她是奸臣之女,她被充为官妓。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一曲低徊的悲歌。可还是被这楼里的老鸨妈妈说中了:姑娘,但凡想开些!依我说,这天下的事儿竟也难定!偶然还玉,她被国舅爷兼吏部尚书一眼瞧中,从此入了他的府邸!尚书待她如玉似宝,可每夜思量她还是恨意难平!只是因为,她的父亲,终死于他之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本书在系统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炒股论述的基础上,按照投资操作中选股、估值、市场、买价、组合、持有6个基本步骤,根据巴菲特60多年的投资经验,结合有关炒股投资的研究成果,归纳和分析巴菲特式炒股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技术细节,使本书成为一本巴菲特为炒股者讲述如何在投资股票投资市场上赚钱的详细教程,是炒股者在短期内系统学习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的最佳选择。另外本书整理了巴菲特大量精彩的投资智慧妙语,总结了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分析了这些原则的实践应用,力求为国内广大炒股者学习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借鉴、参考和帮助。
  • 最强小村医

    最强小村医

    二狗的漂亮女友被村霸抢走,跟村霸拼命,受伤后意外得到仙医术、透视、神奇印章。且看小村医如何逍遥乡间,给美女治病驱邪,当村民的致富带头人。看一个小村医走上最强者之路……
  • 六王之后:美人如鸩

    六王之后:美人如鸩

    (完结文)第一次见面她是王后,他是小贼;第二次见面她是国君,他是奴隶;第三次见面她被人劫持囚禁,他生死作陪;第四次见面他成了她的宿敌!一切情爱化作骗局!一个是为爱人出卖自己的天之娇女,一个是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奴隶将军,他们相爱,他们伤害,只因站在权利的两岸,最后是野心战背叛了情感还是情感压制了野心?(过程有虐,结局HE,1vs1)群号:340689405
  • 优秀员工不抱怨

    优秀员工不抱怨

    你还在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条件太差?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别再抱怨了。在你的抱怨声中,那些默默苦干的人已经远远赶超了你。突破职业瓶颈,获得职场重生,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我。让自己永不“贬值”。
  • 80后离婚潮:再见,枕边人

    80后离婚潮:再见,枕边人

    全书预计100万字,将稳定更新,欢迎阅读、收藏!微信公众号:jlz1985,欢迎订阅。对爱情充满想象,对婚姻毫无准备,似乎成为80后的通病。到底为了什么而结婚,能够维持婚姻的又是什么。故事以看似美满并被朋友圈视为婚姻范本的方致远、周宁静夫妻的生活为主线,围绕着他们的同学、朋友,展开了一系列狗血却现实的剧情。追溯着这帮人的成长历程、情感历程,整理着似乎永远理不清的现在时,展望着不敢展望又必须勇往直前的未来。他们有的已婚、有的未婚、有的离异,但不管如何,他们要面对和解决的,他们思考和执着的仍是幸福二字。幸福到底是自由、还是相守,到底是放手、还是牵手……
  • 从“乞丐”到“天王”

    从“乞丐”到“天王”

    本书根据原一平的生平和他的推销生涯,总结归纳了100条销售经验,诸如如何搜寻客户,如何拜访客户,如何处理客户异议,如何缔造定单等。
  •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著名的外国诗人,译笔一流。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国内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 萝莉丫头不好惹

    萝莉丫头不好惹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是学校里最为平凡的女生。他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完美校草。在他的眼中她不过是一个整天只知道读书的丑丫头而已。他是校园中的神秘王子。缘分就是这么的神奇,当平凡的丑丫头遇上了不良校草与神秘王子,三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谁才是她的真名天子?
  • 领导艺术与公共关系(上册)

    领导艺术与公共关系(上册)

    本书内容包括领导活动概述、领导理论简介、领导者的素质与修养、领导的决策艺术、领导的用人艺术、领导的授权艺术、领导的激励艺术、领导的沟通艺术等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