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5100000036

第36章 足球是艺术吗?

如果一个人喜欢吃臭豆腐,可能不乐意让别人知道这种难登大雅的癖好;如果他喜欢乒乓球或者其他的体育活动,未必会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唯有喜欢足球,就相当的理直气壮,一定会大肆的宣传,把头理成足球形,脸上画出所支持球队的队旗,在手臂上刻上所热爱球星的名字,好像这是非常高尚的爱好,不让别人知道便埋没了似的。同时还会鼓起眼睛瞪着反对他的人:“你不喜欢足球吗,那还叫男人?”于是在被快要取消男人资格的威吓下,你不得不低眉顺眼地加入到伪球迷的行列,在酒吧里,在球场上,在通宵达旦中,挥舞着双手,喝彩,呼喊,哭泣,与球队还有一大群支持者一起同悲同喜。球迷恨不得把目之所及的物体都变成和足球有关,这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会裹挟所有不相干的人卷入到潮流中去,使得许多原本对足球抱有观望态度的人也不得不采取比较恰当的姿态,不敢对足球说“不”,而变得关系暧昧:就像夹杂在无数人群之中,看着领袖坐在乌黑锃亮的小轿车缓缓驶来,挥舞着手中的小彩旗,半心半意地喊着万岁。

足球当然有它的魅力,它是一场持久的战斗,是爆发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力量与技巧的交融,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完美结合,但在很多方面较其他运动逊色:它远没有乒乓球细腻,单纯从美感上来讲,它不如篮球,更不如橄榄球那样火爆热烈。相比来讲,足球最为粗糙,上百次配合包含不少随机因素,场面上队员之间不规矩的情况特别多,影响了比赛的进程,从成功率来说,观赏性也不强,虽然不乏精彩之处,可是也极容易流于平庸乏味。我承认这是偏见,只是说在欣赏体育方面,稍稍接近美国人的口味,看一场90分钟足球赛,甚至会有李鸿章先生第一次看篮球表演的感受,觉得那么多人围着一个小小的球拼得你死我活,多少颇有些小家子气。另外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总以为一大帮子的人都喜欢一样东西,不把它搞俗是不可能的事情。看到球迷疯狂的劲头,就像看到歌迷对着偶像声嘶力竭地呼喊,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哪怕是我欣赏的某种声音。如果中国有1/3的人开始谈论诗与小说,我估计也不会再喜欢这两件东西。在我的内心判断上,存在类似那则怕老婆笑话中的老公被交待的心理顾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喜欢足球没错,但喜欢一样东西,一定要说它顶顶好,一定要加上不适当的光环,一定要喜欢得废寝忘食、倾家荡产,一定要喜欢得把一样单纯的体育活动说成是艺术,把体育明星吹捧成艺术大师,我看就一定存在着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是出在这就是出在那,不在球迷这里就在球星那边,不是媒体就是财团,使得这种运动给人的幻象和实际出现了偏移。喜欢的人一多,加上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这项运动发展自然红红火火,在这种状况下,还有一种不言而明的趋势:就是球迷与足球评论,好像非得把一项体育活动转变为艺术活动后,才会有更热爱的理由,这种热爱好像也更站得住脚似的。这种深层次的心理,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你做的任何一件行为,只要有了足够多的观众,会使原本的行为发生变化,就像一面巨大的折射镜一样,原始的行为通过镜面的反射,会变成另一种行为,使得原始的部分反而退到幕后。这就是为什么足球场上,网球场上,多有俊男美女免费的裸奔表演一样,支撑人的心理的,只是深层次的寂寞,害怕被其他人遗忘,害怕衰老死亡在生命后投射出的巨大阴影。喜欢足球,更多的是喜欢那种人与人暂时的亲密无间,回复到童年时单纯的游戏时节,就像人们喜欢狂欢节,喜欢西班牙斗牛一样,喜欢与生命象征相同的血腥、自由、狂热,人们不再被庸俗平凡的生活所禁锢,他想跳出这个层面,然后又像落回蹦床一样的弹起,体验到人生的往返与张力。喜欢足球,有时只是虚荣、人类化、寂寞以及对足球一丁点的热爱等综合在一起的社会化了的感情。

现在很多提法中,都有“泛文化论”“泛艺术论”的现象,吃文化,酒文化,斗蟋蟀也是一种文化;按照这种逻辑,赌也是一种艺术(香港不是有风靡一时的赌片吗),嫖也是一门学问(古人不是著有《嫖经》一书吗)。这种现象无非像一只走到哪拉到哪的撒尿的狗一样,是人性在各个层面的修饰、延伸与扩充而已,人性变得像电脑病毒一样,凡是接触到的,都变成了文化,都成了艺术,而这些文化与艺术中的佼佼者都成了大师。一切低级的,脏的,粗俗的,一切的伤痛与疤痕,一经人的接触,便都有变成文化的可能,“三寸金莲”,各式老的新的、粗陋的精致的性工具,都被无所不包的文化像一块巨大的遮羞布给包裹了起来,使你永远看不到里面乌烟瘴气的真相。

同样是体育运动,排球也罢,体操也罢,跳水也罢,拳击也罢,却少有被捧到艺术家的位置,那样被人捧得晕头转向的。那里可以产生“金童玉女”,可以产生“王子与皇后”,却没有被称为艺术家的,连风靡全世界的NBA,也没有热闹到这种程度,动辄有艺术家的大帽子发下来。唯有足球,却让人超越了体育比赛的范畴,从客观的体育竞技观赏深入到了感性的认识层面,“灵气”,“热情”,“壮烈”等等形容词语,都争先恐后从文艺作品中跑来帮衬,凑这份闲热闹。

“懂不懂足球”,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懂不懂麻将”的方法来推测,你可以说我不懂麻将规则,不懂麻将的走势,不懂得基本的计算与分析,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技术层面来对我进行批评,可是唯独不能用一些痴人说梦式的语言,把精神、灵魂等无所不用其极的感性语言来解说,把一种和其他体育运动一样必须通过千百次刻苦训练才可以得到效果的运动,搞得像某些人的大脑一样神经兮兮。懂不懂足球,仅仅是一层一层的剥洋葱一样接近它的核心,它并没有一个浮想联翩、引人遐思的空间,像若隐若现的帐幕后的美女,像穿着超短裙的靓妹。至于要像某些球迷,能够津津乐道地说出一系列的大赛年份,报幕员一样报出球星的名字,如数家珍地回忆某年某个地点某个精彩的进球,对于这些,我只佩服他们的记忆力,但他们未必懂足球,就像有些翻尽了历史书的老教授,他看某些历史问题未必比一些官场中的行家里手来得明白些。这些球迷了解的只是数字与资料,只要你够勤奋,只要你够时间,你尽可以坐下来查个明白,可是真正的精神,足球说到底是个什么,未必会比我这样的外行看得明白。这些家伙有时还不如那些女伪球迷来得可爱,什么足球,什么艺术,我只是爱眼中的帅哥罢了,爱那些俊朗的外表与一块一块健硕的肌肉罢了。对那些把足球上升到更高层面的人,我只有摆出卖油翁的态度,冷冷地说一句:“无它,但脚熟耳!”

我记得马晓春在接受一个记者提问时曾说,问的好像是对哪位韩国选手下棋是否有灵气一样,他的原话我不记得啦,只是说无所谓灵气不灵气,只不过是技术高低而已,碰到比自己差的,灵气自然会出来,碰到强的,灵气也知趣地躲到一边。这就像外交,有时只是很多情报与交易交织下,不动声色地完成某件事情,而在外人看起来就颇像一件艺术品。围棋也是如此,所谓的意识流、灵气,只不过是精密计算得出来的效果,它并不是完全天马行空式的思维活动。那些足球评论一味地评价荷兰队或者其他什么队打球没有灵气,太追求实用主义,估计都与没看透这一层有关。足球运动员里面,我听郝海东的一些话好像还颇近道理,虽然他没有某些解说员说的天花乱坠,但终究紧靠着足球谈的,可是又有谁爱听这些实际的话语呢?那些被邪教与传销组织洗了脑的人,再要回到柴米油盐的层面思考问题,又该是多么令人灰心丧气的一件事情。

丰子恺先生曾说:“不知哪一个古人,把‘着棋’这种玩意儿凑在里头,于是琴、书、画三者都带了娱乐的,游戏的,消遣的性质,降低了它们的地位,这实在是亵渎了艺术!‘着棋’这一件事,原也很难;但其效用也不过像叉麻雀,消磨光阴,排遣无聊而已,不能同音乐、绘画、书法排在一起。倘使着棋可算是艺术,叉麻雀也变成艺术,学校里不妨添设一科‘麻雀’了。”这话我基本同意,如果说有什么偏颇的话,那只是说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娱乐性在人性当中,其实是比理智更为重要的一种情感。一个地方没有艺术,大家估计可以容忍,而如果没有娱乐,这样的地方要呆上三天都相当的困难。足球说穿了,只是一种体育活动,一种健康的娱乐运动而已,或许它有比艺术更持久在世上存在的必要吧!

个个痴迷足球有如堂吉诃德中了骑士小说的毒一样,你看着那些评论,知道的是在谈足球,不知道的像极了武侠与言情小说的杂交品种。“光荣传统”“悠久历史”把一个纯技术性的、纯体力性的运动捧到无以复加的位置,这不是脑子发高烧又是什么?“沉默的华丽”“无声处的尖锐”,这些过于诗意与抽象化的语言,其实都是体育评论的歧路与误区。像中央电视台的那位近期解说中出现的“灵魂附体……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都属于疯子般的呓语。我们在观看陈忠和率领的女排绝地大反击,同样的兴奋莫名,可是要听到解说员说出类似疯狂的话来,估计谁都受不了。并不是说此类的语言不能用于体育评论,只是说太夸张了,就把体育精神的本质给抹杀了,那只不过是竞技加上一种名利以及一群狂热的爱好者捧起来的炫目而又虚幻的光环罢了。在别的体育运动中不大可能出现的评论,独独足球就可以,是不是它太霸道或者太厚颜无耻了。

据说德国世界杯许多妓女参加了罢工,因为这个期间负担太重,业务太多,客人们的行径太疯狂,看起来,对于球迷来讲,不管他来自于哪个国家,哪种肤色,不说那是比看球更重要更必需的“天下大同”的精神诉求,至少是最为接近最可比拟的一种欲望,或者说那是更为直接、更接近本体的一种需求。可是我又觉得,这应该是从狂热的精神状态回归现实生活最有效最便捷的一种途径吧!

我常听身边人说:“中国十几亿人口,怎么就选不出十一个人?”在中国足球这样薄弱的环境下,没有形成像乒乓球那样一整套教练与球员的梯队,想凭空靠几个天才式的球员去冲出亚洲,去拿世界冠军,这不是无异于痴人说梦吗?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中国这么多人口,历朝历代,又怎么没出几个尼采、叔本华那样的哲学大师?也没有出现杰克·伦敦,麦尔维尔这样生龙活虎的大作家?这又做何解释呢?其实,我们看中国女子网球的进步,应当也可以看出来一项体育事业的进步,它到底要找到哪几个突破点,里面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可以探求。而一班领导者和球迷,不去从基础做起,只一个劲地从第七层开始画空中楼阁,把体育当艺术,把艺术当体育,这样子胡搞足球怎么可能出成绩呢?这种可笑的局面,和《百喻经》中说早知道只吃第七个烧饼能饱就不吃前面六个的人犯了同样的糊涂。

至于热爱足球到了抛家弃儿、倾家荡产、露宿街头那种人,还自以为为不景气的中国足球事业贡献着力量,那真是难以理解的事情。近日,在网上看到一则重庆时报的新闻,“玉米将月收入1/ 4给了李宇春,买名牌当礼物送她”,根据记者的调查:“一个忠实玉米的每月追星钱,应该在其月收入的25%到30%之间,如果她有收入的话。”而其中的一位30岁出头的陈小姐很婉转地对记者表示:“我们玉米有一个口号——‘玉米负责努力赚钱,春春负责美丽耀眼’。其实只要她开心,对我们玉米而言已是很满足了。”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新旧传媒的帮助下,在各种传统的社会关系下多了这样称为f ans的一层,在闪光灯与巨星光彩照人的外表的掩饰下,存在着“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物质输送关系。据报道:“小玉米张小姐笑说:‘我们家春春很好,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送的东西,她一直叫大家不要再送礼物,因为家里礼物已经堆不下了……”我不知道记者在作这段采访时,会不会因为基于妒忌与羡慕而恨得牙痒痒,反正我的反应是气得直翻白眼,面对高得连企业所得税都达不到的征收比例(因为企业所得税存在扣除部分,并非按收入全部征收),估计连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都自愧不如。这份调查是真是假,会不会是记者胡编乱造为之?联想媒体上公布的李宇春小姐05年收入的天文数字,我看十有八九是真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最底下一层金字塔基础的支撑,那个“美丽耀眼”的塔尖是不可能平地而起的。

另外那个刘德华先生的女f ans,因为追星追到要卖肾来维系这层关系,这是吃了摇头丸后生理与精神都无法达到、无法形容的疯癫,任何玩物丧志的行为也做不到这样子程度的疯狂。这当然不是虚幻的人类之情,可是这样子的感情,也不是社会上的一切关系包括亲情在内可以比拟、堪以匹配,这是从己到人的具体化了的自爱,唯有自爱才可以这样根深蒂固,唯有自爱才可以使人不惜被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卫护那份岌岌可危但又执拗坚定的感情。那个外形俊朗的刘德华先生,不过使得人性中最深沉的自爱有了形象化的寄托,因为触手可及,因为遥遥在望,这种爱较其他的爱难以变迁游移,受到精神与肉体双重麻痹,像信徒对高高在上的土偶泥塑带有一种敬畏的、全身心不掺杂半点犹豫的热爱,饥渴难耐而只能点到为止,饮鸠止渴一样把爱牢牢地钉在意志的十字架上。

从痴心的球迷到一往情深的歌迷,我突然悟到了其中的玄妙:原来,为艺术献身的,不仅仅是脱光衣服婀娜多姿的舞娘们,还有台下一批狂热的看客。这是比癞蛤蟆更无份的依恋,更痴情的倾倒,更无望的期待,现实中,总有许多天鹅被意志坚定的癞蛤蟆捕获,让人想起增广贤文中“俊马驮痴汉”的名言,发出类似“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心有不甘、颇为不雅的感慨。可是只有这种基于崇拜的爱,才能无限拉近两个个体的距离。在爱慕者这里,会产生一种被强烈磁场吸引的力量,在被崇拜者那边,会产生由虚荣支撑发展了无限膨胀的内心。他们靠得那样的近,近到几乎“零距离”,可是永远不会交集,只是像相隔很近的两条纬线无垠延伸环抱着地球那样密密匝匝缠绕着厚重的无可复加的人性,那是远比平民热爱王妃、信徒亲吻教主脚趾更为纯粹、忘我与愚昧综合在一起的情操与行径。

同类推荐
  • 青松尤安:浅阳尚早

    青松尤安:浅阳尚早

    有个地方,四季青葱。松如战卫,林幽安逸。有番日出,生机蓬勃,浅晖更煦,万里艳阳。初入高中,安昆相遇何方杰,阳光帅气的他是不少女孩的心上人。高二开始,他辍学,她初恋,两人从此仿佛再无交集,而又在时间的蹉跎下再次重逢。初逛校园,尚萱浅偶遇郑早阳,一颗芳心暗许,却倍受折磨。高二开始,他遇见更好的人,而她远至上海,偶然间在时间的牵引下旧情复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相遇,愿你比我珍惜。
  • 凡哗似禁苍满天

    凡哗似禁苍满天

    不是我操纵着他人生,也不是小五自己,我们不过是路过人生,可,这真是段不错的人生!
  • 熏衣草花海

    熏衣草花海

    她,一位千金,却因为另一个女孩沦为灰姑娘,她遇上了三个白马王子,却再次失去,悲伤欲绝的她回到了家里,可知,在普罗旺斯的熏衣草绽放时,他们再次相遇......
  • 第三种接触

    第三种接触

    上了大学后的安一步步的对爱情陷入迷茫,想有爱情,但又怕受伤害,直到遇见苏后...
  • 首席蜜爱:夜少的专属小娇妻

    首席蜜爱:夜少的专属小娇妻

    他,是黑白两道通吃的王者。她z国黑界之首唯一的女儿。幼时遇害被“管家夫人”救出。初见,在同一所小学。再见,在同一所大学。“杜若昕,就算你死,我也爱你,无论你变成什么样。”
热门推荐
  • 死亡永生

    死亡永生

    什么是真的,什么又是假的?讽刺的是,有时候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真相的却是人人畏惧的死亡。在亡者的世界里没有死亡,因为所有人都已经死过一次,等待他们的是永恒不变的黑暗。亡灵界的灵魂没有归途,只有一条漆黑的死路。
  • 重生之我要让你爱我

    重生之我要让你爱我

    懦弱女变身时尚女王,昔日的背叛能否转换为今昔的追捧。看懦弱女重生后如何报仇雪恨。今昔的她再次发誓:我要让背叛我的人通通四无葬生之地。
  •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活死人的黎明模世求生

    活死人的黎明模世求生

    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为了活着
  • 淘宝创业内幕

    淘宝创业内幕

    《淘宝创业内幕》由周俊宏编著。《淘宝创业内幕》讲述了: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起初只是 C2C市场的跟随者,但仅仅两年后的 2005年,淘宝网即超越eBay易趣,并且开始把竞争对手们远远抛在身后。到了2006年,淘宝网已成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2010年,致力于B2C的淘宝商城独立,淘宝开始“两条腿”走路。如今,创立9年,淘宝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其制胜的秘诀在哪里?网购改变了数以亿计人的消费方式,更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大淘宝战略下,淘宝的未来将会怎样?
  • 二世的我爱上一世的你

    二世的我爱上一世的你

    小鬼苏珊得到白衣仙人的‘拯救’穿到天下第一美人夏锦悦的肉身。头天做人就逢恶狼王爷摧残,她生不逢时,倍感悲催。她想要逃出夏锦悦的交际圈,却屡屡遭遇夏锦悦前度现任的威胁。一个逼着她刺杀皇帝,一个逼着她做好王妃。他说她是他今生挚爱,却将她送上敌人的床为细作。他说她是他唯一的王妃,却动不动以夺取性命要挟。最悲催的是苏珊没有一点夏锦悦的记忆,善良如她,屡中圈套。而动荡的琉璃国风起云涌,老皇帝一朝驾鹤西归,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皇子间夺位之争越演越烈。他许诺她,愿意还她自由,却要她以一颗项上人头作为交换的筹码。她犹豫了。
  • 阴阳鬼帝

    阴阳鬼帝

    本是一草根屁民,得到一本奇书之后,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大逆转,。
  • 异动萌音

    异动萌音

    这是一个异界萌女杀手来到都市,从誓言要杀掉所有男人,到死死爱上一个男人的温馨搞笑成长故事。邦主:都市的男人是禽兽,千万呀,千万要躲开。绿萌音:邦主,为什么禽兽他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新书,求收藏,票票,亲们!跪求。
  • 双生

    双生

    双魂少女换壳重生,挑战史上最鬼畜高校向阳高中!鸡飞狗跳的同居生活酣畅淋漓的竹马之恋。卖萌当道不是罪,推倒帅哥才是真!90后鬼马青春写手索妃爱,用爆笑和眼泪刺激你的阅读神经。不被征服,便被沦陷。陪你一起,学会爱。
  • 帝国的葬礼

    帝国的葬礼

    未来的人类每天都怎么生活,未来的战争还是和现在一样吗?这里有浩瀚如烟的新科技,新发明。来吧,少年,你的小宇宙爆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