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4600000014

第14章 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2)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孩子感激他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其感受行为的积极结果。比如,有些孩子很有爱心,有好吃的先想到别人,有好玩的先让给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总能主动去关心。可是,友善和关心,可能得到的却是消极的结果,如自己总也玩不上喜欢的玩具等。时间久了,他会产生一种“好心没好报”或“吃亏”、“窝囊”的感觉,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做了。这时,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引导,肯定孩子的关爱行为,并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知道这样做,父母、老师、同伴都很喜欢,使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同时认识到爱与被爱的互动性,将感激和爱形成习惯,融入品行。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在人的心理需要中,爱的需要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母亲怀抱的婴儿时期,孩子需要的已不单单只是乳汁,更多的是需要母亲的爱与关怀,这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儿童生命和健康的要素。国外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铁丝缝制了一个象征的猴子并在上面挂着一个奶瓶可以提供食物和水,同时又用绒布缝制了另一个象征的猴妈妈,虽然没有食物和水,但是可以提供温暖(爱与关怀)。结果发现,小猴子90%以上的时间和绒布妈妈在一起,只是饿的时候才跑到挂有奶瓶的铁丝妈妈那里去,尤其是在受到惊吓时,它们毫无例外地跑到绒布妈妈那里去寻求保护。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爱的贫乏有时远比物质贫乏对孩子的心灵有更大的影响。平日里,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些孩子随意蹂躏鲜花,虐待小动物,甚至欺辱弱小,毁物伤人。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爱,经常遭受体罚。他们不懂得爱,感情受到压抑,往往以暴力残忍的行为消除内心的压抑和不满情绪,以得到乐趣。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会缺乏同情心,不会去关心亲人,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爱,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爱心。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都天生有爱心,但孩子的爱心表现得并不明显,这就需要做父母的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从以下方面培养孩子的爱心。

1.爱心培养从幼儿抓起

婴幼儿时期是人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的形成也是在婴幼儿时期。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做起。在婴儿时期,父母要经常爱抚孩子,对孩子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是孩子萌生爱心的起点。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要把自己看做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

2.父亲要教孩子爱母亲

我们常常听到母亲抱怨孩子如何不关心自己,有的甚至还打骂母亲。母亲用血乳养育了孩子,孩子却忘恩负义。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错,其实深究的话,就会发现孩子是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养成了这种恶习。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爱”的教师,孩子正是从父母彼此相爱、忠诚相待那里感受到家庭之爱,并且将这种爱推及到别人身上。丈夫应该尊重并热爱自己的妻子,以此来教育孩子热爱并尊重自己的母亲。因为孩子正是从爱母亲开始扩大到爱老师、爱朋友甚至是爱不相干的人。一个连自己的家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的人,是很难真正地爱其他人的。

夫妻间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从父母恩爱、彼此尊重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对外人也谦让有礼。

在培养孩子的爱心方面,父亲的作用尤为关键。父亲应该教孩子尊重母亲,不要对母亲高声大嚷,不要嫌弃母亲的唠叨(因为这也是母亲的爱);父亲应该教孩子关心母亲,关心母亲的身体,体贴母亲的困苦,在母亲遇到困难时站在她身旁说:“妈妈,不怕,有我在这里。”父亲应该教孩子感谢母亲,感谢母亲为了家庭付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和宝贵的一生,如此可以培养孩子细腻温柔的爱心。

当然,做母亲的也应该教孩子爱父亲。

3.在孩子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

善良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暖的一缕阳光,没有善良,没有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的、发自肺腑的温暖与关爱,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爱。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这种情感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悉心培养才会产生效果。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健壮的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子。

那么,怎样才能把善良的根植入孩子的心中?怎样教他与人为善?怎样才能使孩子在见到其他人的痛苦之后,设身处地地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并对别人的痛苦和忧伤产生切肤之痛呢?

善良的根须在于培植,父母应对周围的人表现出真挚的同情,并帮助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学校、社会应经常举行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活动,做父母的应热忱支持孩子参加这种活动。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父母可以通过对物质东西的淡化,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比如,父母应该让孩子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就会慢慢减弱孩子的自私心理,让他们的心中装下别人,看到别人的存在,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付出爱心。

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通过一些途径帮助孩子找到奉献爱心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孩子利用假期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或者带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玩。

父母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应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正面事物,培育孩子的爱心。

(1)教育孩子热爱动物、热爱生命。

英国有句名言:“爱我者爱我的狗。”把狗等同于人,借用小动物启迪孩子的爱心是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现代社会掀起“宠物热”并非全是精神空虚,它是人类在人情淡薄的后工业时代的社会中借用宠物培育爱心,其根本目的仍是呼唤美好的人性。

精神病学家主张:“对患有精神障碍症的人来说,喂养猫狗能疗治心理残缺、缓解病症、增强患者的信心和爱心,从而热爱生活,恢复健康。”同样,为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借用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天性来唤起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帮助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性格。

“我的”、“给我”、“我要”,这是孩子最常说的几个词。由此可见,孩子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大人们也习惯用这些来证明“人生来是自私的”。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自私是个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只要将自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会让爱心在人性中放射光芒。

孩子最先学会的话一般是“爸爸”、“妈妈”,这表明在孩子的意识中最先接受的人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的爱让孩子从一出生就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但是作为父母,千万不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应该让孩子懂得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他人。在家中,父母应教育孩子尊敬爷爷、奶奶和父母,形成“长辈先用,最后轮到我”的意识。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者,应该注意把自己的辛劳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之爱的伟大,懂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幸福作出了多么大的牺牲。这样,孩子便会体谅父母,不再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伺候”。有机会也让孩子学习照顾父母、长辈,让孩子明白爱心是相互交流的,不只是单方面的索取。

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要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让孩子在学会享受时应首先考虑他人:如别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别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别人是愉快的;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们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便将来为家庭和社会多作贡献;要为孩子创造经常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借给小朋友们玩,学会与小朋友团结友爱;要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5.让孩子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通过以下的三个方法,父母能够体会到帮助孩子去想象别人的思维和感情,能够有效地扩大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爱心。

(1)转换角色。

父母可以在家中做这样的实验:当兄弟姐妹之间、孩子与朋友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时,要求相关的人停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会有什么感受;然后要求每个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对方会说什么和做什么?”这个方法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能帮助每个人对麻烦的形势获得一个不同的视角。对孩子来说,使用布娃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一个布娃娃代表冲突中的一方,孩子就可以与布娃娃一起将问题演示出来。

角色转换不一定只用于冲突之中,它可以用于任何情况之下,帮助孩子理解相关的人的观点。比如,父母可以经常这样问孩子:“你认为彬彬总是侮辱别人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孩子可能考虑到是因为彬彬自我感觉不好,羞辱别人会让他好受些。这样孩子就可能会改变对彬彬的态度,或者自觉帮助彬彬。

“你认为莎莎总是跟着你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可能会想到是因为莎莎很孤独,而且不知道怎么交朋友,以后就会试着去关心莎莎。

“为什么爸爸总是对你大吼大叫?”当孩子知道爸爸是因为正在想方设法解决就业问题而心情非常压抑时,就会理解爸爸的不易,也会更加热爱爸爸。

经常让孩子从别人的观点、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会增强孩子的同情心,也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

(2)设身处地。

父母可以选择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真实情境,让孩子设身处地地为我们想一想,从我们的角度想象一下身临其境会是怎么回事,这样就会培养孩子照顾别人感受的自觉性。

利用类似下边的方法,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父母的感受。12岁的强强弄不明白,因为忘记告诉妈妈自己在哪儿,妈妈竟会那么焦虑不安。有一天,妈妈对强强说:“假设你是我,为我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不知道你在哪儿,天渐渐黑了,我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感觉呢?”强强真的设身处地地为妈妈着想,把自己假设成妈妈,从妈妈的角度出发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想想会说什么和有什么感觉。想过之后,强强马上向妈妈赔礼道歉,说从来没有意识到妈妈会这么担忧,并且保证以后决不忘记给家里打电话。

(3)想象别人的感觉。

帮助孩子识别别人的感觉,就是要求他想象别人对某个特定情况的感情。假设孩子为给自己寄来生日礼品的姑妈寄出一张感谢卡,父母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姑妈收到卡片时的感觉。“现在假设你是姑妈,你打开信箱看见这张卡片,你读到上面写的话会有什么感觉呢?”当然,也可以把这种想象的技巧扩展到其他的、孩子没有见过的人身上,比如,父母可以经常问:“如果你是一位新搬来的人,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区,谁也不认识,你会有什么感觉?”或者“如果摔倒的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经常这样问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把握住别人的需要和感情,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拥有爱心。

6.保护好孩子的爱心

有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比如,有个小孩为刚下班的妈妈倒了一杯茶,妈妈却着急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谁用你倒茶?”再如,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孩子的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剥夺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子的爱心。

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就应该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

家长平时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

同类推荐
  • 跟孩子心贴心:打造零距离亲子关系的65个秘诀

    跟孩子心贴心:打造零距离亲子关系的65个秘诀

    本书是知名家教作家林夕对家庭教育多年来研究心得的凝结,也是她对女儿十五年教育经验的总结。作者采用说故事的形式,精心选择教育女儿的点滴琐事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案例,并结合当前孩子的普遍问题,在趣味十足、娓娓动听的讲述中,从一个教育专家的视角向父母阐述了“亲子交流”的科学理念、本质规律和关键点,传达了人性化的家教理念和深入浅出、凝炼睿智的教育智慧,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操作性建议,让读者在轻松感受阅读故事的温馨、快意之后,又获得思想的升华和心灵的震撼。
  •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如何构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如何打造美丽的校园生活、如何构建健康的性心理发展及如何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几个角度着笔,详细分析了青春期青少年特有的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的心理根源。针对这些问题与困惑,作者主要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及心理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来阐述,并着重讲解了成人应该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各种问题及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等。
  •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资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谨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父母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本书正是对传统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总结。
  • 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5分钟让宝宝远离疾病

    让宝宝健康快乐地生活,是所有母亲共同的心愿。本书从孕育的第一时间开始,向新妈妈们讲述如何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并逐一介绍了如何让宝宝远离先天疾病、意外伤害、心理疾病、习惯性疾病、突发疾病等。以及从春、夏、秋、冬四季入手,让每一位妈妈都能掌握宝宝在各个季节易患哪些疾病,并且从容应对。本书集可读性、实用性为一体,是一部育儿防病的理想参考书。
  •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兰海,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2002年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机构。在个人成长规律和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兰海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方法融会贯通,探索兼具中西特色的“新教育法”,推出了“无痕教育”、青少年“通识教育”、青少年拓展训练等教育项目,并针对教育现状,开发出了青少年成长顾问项目、父母成长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十多年来,因着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互相促进,这些项目和课程均取得良好效果,她引导家长积极面对孩子的成长,陪伴和带领上千名孩子走上自信、快乐的成长之路。
热门推荐
  • 狂漫风暴:痞子王子玻璃鞋

    狂漫风暴:痞子王子玻璃鞋

    这个是以漫画,COS为背景的作品
  • 堂东老劝破家子弟

    堂东老劝破家子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姐不愁嫁

    小姐不愁嫁

    孙霈终于相信了什么叫做瞌睡有人送枕头,只是自己尚算年少怎么就一大帮子人摩拳擦掌地要给自己娶媳妇?苏永言也终于相信了什么叫做有缘千里来相会,只是自己喜欢是一回事,被人硬塞又是一回事,纵然自己很喜欢那小子的相貌也不能这样被人逼上花轿啊!这是一个苏家老夫人带领着苏家老小为孙霈娶媳妇的故事,只是作为那个媳妇的苏永言十分不快活,你们这分明是卖女儿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前夫勿扰,你不配!

    前夫勿扰,你不配!

    “两百万,做我的女人!”他冷漠开口,睥睨的看着她,浑身的冷厉将她推入万丈深渊。他是四大财团之首的顾氏总裁,为人冷漠嗜血。她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一次意外,她和他纠缠到了一起,从此,不论白天黑夜,她成了他贴身女伴,随叫随到。“做我的女人,你不配!”当她想要认真去爱的时候,他冷酷无情的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开。望着他孤傲决绝的背影,她绝望的瘫倒在地上,可是,她迷离的视线里,却没有他转身那刻,无奈的痛楚。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爱你却得不到你,而是爱你,却不敢告诉你。
  • 全职骑士

    全职骑士

    进能肉身抗boss,退能翻手上buff;欺牧萨于水道,戏贼猎于刀锋,伤屌战于八码之外,斩残术于须臾之间作为一个全职骑士,他是否能夺回曾经的荣耀,重返巅峰...
  • 一笑烽烟

    一笑烽烟

    一言以蔽之,此文苦逼谋略文o(╯□╰)o总之梦妈头发掉的确实是够苦逼的了==古灵精怪腹黑女+温润如玉伪渣男==
  • 贴身按摩师

    贴身按摩师

    作为模特公司里唯一的男按摩师,美女们跪着求我帮她们上下其手。
  • 洛克王国and赛尔号之梦想旅程

    洛克王国and赛尔号之梦想旅程

    在洛克先锋队打败妖王摩哥斯的半年之后,宇宙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星系——摩伊拉星系。在神秘的摩伊拉星系里,一种神奇的矿石——魂石,可以帮助精灵们变成人形,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可是魂石的力量不是谁都可以掌握的,对于那些掌握不了魂石力量的精灵,他们的归途,只有堕落……摩伊拉星系因海盗的入侵以及精灵的变异,成为了燃烧的战场……
  • 居延

    居延

    居延在大学时代因崇拜而爱上了哲学老师胡方域,胡方域不仅哲思敏锐,而且颇擅人情世故,地下师生恋顺风顺水,居延毕业后,胡副教授终于离婚,二人同居。某夜在城南体育场散步,借买烟胡副教授一去不归……
  • EXO:黑道少女的爱恋

    EXO:黑道少女的爱恋

    一个黑道的少女,在校园遇到明星EXO,会发生生么样的故事呢?如果想知道,尽请期待:EXO:黑道少女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