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4200000007

第7章 周.记(1)

很久没更新了,转眼到了周末,还是和大家聊聊天吧,算周记。

日子平淡如水,可记的事如下:

上周,还是上上个周,俺家发现了老鼠。虽说是鼠年,也无法对其持欢迎的态度。于是买来粘鼠板两个,深夜人静时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尔后怀着阴暗的心理去睡。但一天天过去了,每天早上起来,都发现粘鼠板纹丝未动,崭新如昨。而鼠们那些个小小的梅花蹄印却如示威一般,依次出现在书桌上、书柜上、茶几上、沙发上、窗台上,还有我泡石头的白盆儿边上(肯定是去那儿喝水了)。好像它们完全明白粘鼠板是干什么的,躲得远远的。我想会不会是一个月前,先生曾用它成功地捕获过一只老鼠,而被它们吸取了教训?没准儿它们也召开了高层会议,出台紧急措施,并传达到班,所以任我们放哪儿它们都不上当,让那干干净净的粘鼠板张开大嘴嘲笑我们。我有些气馁了(偶系个意志薄弱的人),但先生锲而不舍,仍在每天深夜作案不止。终于!在本周的某一个早上,我起来,发现书房门口的那个粘鼠板上有黑乎乎的东西在动,不等细看就高声大叫。先生急忙跑去处理,我按住老贝不让它过去,同时哀伤地想,可怜啊,谁叫你老来啊,怪不得我们啊(典型的猫哭老鼠兔死狐悲)。

本周的另一个早上,其实就是昨天早上,我亲眼目睹了(此处省略了“在电视上”4个字)勇敢的登山队员们将火炬传到了珠峰峰顶。不看也就罢了,一看反而紧张得不行,生怕他们出意外。后来总算看到他们举着火炬站在海拔8844米的世界之颠热烈欢呼,五星红旗,奥运旗和北京奥运旗在风雪中一起飘扬,我这才放心出门。故值得一记。

本周的另一个下午,收到姐姐寄来的家乡茶叶,三杯香5斤,开化龙顶2斤,满满的一箱;三月去福建,买回大红袍铁观音数斤;前不久一杭州朋友寄来龙井一斤;一位雅安朋友送来蒙山茶2斤,故今年俺的茶叶储备十分丰富,足以将本人2008年的精神提起来,没准儿还有富余可以提下别人的神呢。

本周写作不顺(郁闷ing)。除了很努力地完成了一个早已开头的短篇外,一无所获。想想与其坐在电脑前发呆,还不如干点儿别的,免得晚上睡觉时反省自己又荒废了一天,导致失眠(却一次没有,惭愧)。所以,从来不愿意上午出门的我,连续用了两个上午出门办事。

第一次,我去理财。关于理财,我还真得絮叨絮叨。自打一位朋友告诉我“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后,我就加入到了理财的行列中。自从我加入理财行列后,效果十分明显,短短半年时间,我的财就被我理得乱七八糟,七零八落,瘦如柴骨。真是我不理财财不理我啊,只是它理我的方式是青春期那种,叛逆而不稳定,你想让它增肥它非要消瘦,怎一个叹字了得。简单说吧,我买了基金。在我买了后,尤其是在我迅速掌握了许多股市用语能说会道假模假式后,股市就开始下滑,一直滑到股民们需要编段子进行发泄的地步,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割了,夜来键盘声,散户死多少”。不过尚无看到基民的段子,可见基民还不是最惨的。我只好用股民的深痛来抚慰自己的浅痛。

在惨痛的教训下,我决定把基金赎回,老老实实存定期。可当我在本周某个上午去银行办定期的时候,有三到四名业务员围住对我进行了新一轮的理财教育,说某某保险如何好,某某短期理财产品如何好,怎么都比存款好。我是个意志薄弱者(前面已经交待),很快就被她们拿下。关键是她们在教育我的同时,还不停地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平生最痛恨的问题)?又出新书没有(我平生第二痛恨的问题)?轮番给予我双重的折磨,令我强烈希望赶快离开。

第二个上午,就是今天上午,我又出门,做了两件事,一件主观为自己,这里就不细说了。另一件是为母亲。后天是母亲节,我想去给母亲订一束花。平时无法多孝敬,过节怎么都应该弥补一下。

此处需要插入背景资料。我现在出门,只要不是下雨,不是大太阳,不超过三站路,我都走路(好像有三个条件就不该说“只要”哈)。从大处说,是为了环保,从小处说,是为了锻炼身体。今天早上下了小雨,天气不冷不热,很符合走路的条件,于是我迈开大步朝外走哇。

先去银行,办好事情后再去骡马市邮局,印象中那里是个中心邮局,可以办理礼仪鲜花速递业务。可等我走到时(有三站路吧),邮局工作人员很冷淡地说,我们这里不办。我说那哪里可以办?她说你打11185去问。我只好打,费了半天劲儿(一会儿占线一会儿转接)总算问到,只有沙湾邮局可以办。(难道骡马市邮局的人不能直接告诉我吗,非要我打电话问?真不像话。)从骡马市去沙湾比较远,超过三站路了,我只好打出租。

到了那儿我问办理此业务的工作人员,你们没有更便捷的方式吗?她非常干脆地说,没有。多牛啊,没有。俩字。根本不带歉意或解释的。因为有求于她,我只好没脾气,填单子,选花。可她的花只有价格没有样品,也就是说,我选个180的她送个80的我也没法。只能靠他们凭良心了。看来垄断行业真的需要好好改进啊。

办完了出来,街上乱麻麻的,根本打不到车。我只好继续走路,想像着自己松弛的肌肉一步一紧,步步收紧,浑身便充满了力量——好几站路呢。

不过走这一路,还是看到些有意思的小景。

一个胖小伙在跨上他同伴的电马儿(电动自行车)后座时,身边刚好走过一个年轻姑娘,那姑娘穿着无袖上衣,露出浑圆的胳膊,小伙子便很夸张的将他的胖胳膊扬出去,好像不那样他就上不去那后座,但也只擦到姑娘胳膊的边儿。姑娘白他一眼,没作声,胖小伙也就假装无意似的,绝尘而去。只有我看了个一清二楚,偷着乐。

一只脏兮兮的小白狗站在街边大声叫唤,不知为了嘛。车声人流声完全盖住了它的声音,但它依然很严肃很认真地叫个不停。我走过去给予它表扬。我说你叫得好,在这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一定要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没有人听是次要的,叫是重要的。它看看我,竟点头称是。

走过一个自行车停放处,发现现在骑电马儿的人已经超过骑自行车的人了,一大排大大小小的电动车很有阵势地停在那里。忽然有个人停车时撞着了一辆电马儿,那辆电马儿立即发出刺耳的尖锐的报警声,其声势之大之恐怖,让人感觉处于被盗危险的至少是辆宝马。由此看出这辆电马儿的主人是多么的爱它啊。

走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终于遇到一辆出租车,于是坐上。坐上后我发现自己的裤脚已沾满了泥点子,正郁闷,忽然发现路边的绿化丛的绿叶上,也沾满了泥点子,顿时释然并开心——原来泥点子把我当植物了,多好。

本周纪事到此。

祝各位朋友周末愉快!

2008年5月9日

我一切都好.谢谢大家

(汶川大地震后第一篇博文)

今天早上好像平静一些,赶紧打开电脑登陆上来跟大家说几句。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看到那么多留言和纸条,我真的很感动很感动。

还收到一百多条短信,无数电话,还有许多电话打不进来。

没想到我这辈子也会成为受灾群众,呵呵,看来只要活着,什么事情都会遇见的。

昨天抽空登陆博客报了下平安,没敢久留。今天稍稍多说两句。所有评论就不再一一回复了。

这两天的确很不寻常,我已经两天没在家睡了。白天也不知所措。

车上一夜,帐篷一夜,体验流浪生活。

因为家里的房子两处开裂,很长的裂口,故不敢大意。

但我们真不算什么,让人担忧的是重灾区,太惨了。

一直在看本地电视直播,很为那些遇难的人难过,也为还困在里面的人焦急不安。可我什么力也出不上,更急。现在要下去采访,只能给人家添麻烦,只好待命,管好自己和家里的老人。

成都这里就是晃得很厉害,随时在晃,当然没有12号那天晃得厉害了。今天早上又晃了,感觉大地很不平静。

我们这里一晃,我就想震区那边惨了,救援的人也会更危险的。

希望来我博客的朋友们不要担心我,有能力的话,就给灾区捐点儿钱和物吧,表达一下你们的关心爱意吧。

无论多少,都可以证明,同胞有难的时候,我们没有袖手旁观!

我在电视上看到,大家真是万众一心,令人感动,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那一面。

部队更是辛苦无比。我们军区的官兵今年真是被锻炼“惨”了,先是雪灾,然后“3·14”,然后地震,一直没停息。但官兵们依然奋战不止,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我的好多在部队任职的朋友已亲临第一线,我是从广播里听到他们名字的。为他们祈祷。

我要出去了,要出去做点儿具体的事情。

有可能时,我再上来跟大家聊。

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写完此文后我就和同事去灾区采访了。)

2008年5月14日晨

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

我想把已经写好的稿子,陆续发到博客上。

这次写作,对我是全新的体验,我是不擅长写这样时效性很强的稿子的,这是我的短项。但没办法了,平时的一切都被改变。所以大家看的时候,也就把这些文章当成新闻稿看吧。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我这些日子在干什么。

目前已经写了5篇了,我会陆续贴上来。

5月14日上午,汶川大地震的第三天,我和三位军队作家一起前往灾区,先后去了绵阳、绵竹、北川、都江堰、映秀。在车上,在塌方不断的路上,在废墟上,在痛苦中,在感动中,在焦虑中,度过了四个永生难忘的日夜。可当我坐到电脑前时,脑海里最先出现的,却是一些无名的人。

第一天到达都江堰。在聚源中学的抢救现场,我看到一辆大型吊车和许多绿色的身影在废墟上奋战,他们是某红军师炮团的官兵和四川武警的官兵。他们从到达后就24小时轮班作业,一天只吃一顿饭,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寻找抢救埋压在废墟下的学生。

我看到一位年轻汉子始终蹲在废墟上,原来他的妹妹还在下面没有找到,最初赶来时他急得用手去刨。他说他妹妹是初三学生,她们班上唯一一个逃生出来的学生说,地震的一瞬间老师让他们都钻到课桌下去。有几个惊惶的孩子要跳窗,老师一把将他们搂在怀里。找到她时,怀里有五个学生……

我不知道这位老师叫什么,我只知道她在那一刻想拿自己的命保学生的命。

废墟上还有几个没穿军装的身影,满脸是汗浑身是灰。我问其中一位从哪里来。他说从新津来,是新津的个体户老板,地震发生后立即停下自己的生意参加援救。早上6点开着自己的车赶到都江堰,听说聚源中学是最严重的就赶到了聚源中学,一到就投入营救,我们去时已经是中午1点了,一口饭没吃,仅靠喝水,在烈日下奋战。战士们轮班作业,他和他伙伴却一次也不肯下去休息。

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也许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第二天我们来到北川,在北川县城的废墟上,我们空手行走都十分艰难,需要拄着木杖。却不断看到一队队抬着营救出来的伤员的担架从身边跑过,有解放军,有武警,有医护人员。道路崎岖坎坷,危险重重,他们抬着担架,举着输液瓶,遇坎爬坎,遇沟跨沟,还不时地大声喊,快!快啊!

其中一队官兵抬着一个刚刚救出来的少女从我们身边跌跌撞撞地跑过,很短的一瞬,我听见那个少女说,解放军叔叔,我冷。一个年轻战士立即俯身安慰她说,别怕,马上就好了。看上去,这个“解放军叔叔”只比少女大几岁而已,满脸是汗,灰扑扑的军装已经湿透,没人知道他在这条道上已经跑了多少趟,也没人知道他还要跑多少趟。他叫什么?我不知道。但我记住了他轻轻的抚慰:别怕,马上就好了。

还是在北川,公路七扭八歪已完全变形,汽车无法通行,我看到十几个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人徒步走来,有男有女,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他们井然有序,背着背囊向着已经无路可走的县城进发,其中有几位穿着白大褂,神色凝重,勇敢,前去营救对于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甚至是毫无关联的人。到我们离开时,他们还没有出来。

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哪国人。

我们去映秀。在徒步通往映秀的山路上,遇到一群扛着铁锹和镐头的士兵,他们满身是泥,满脸疲惫,看到我们时依然露出朴实的笑容,他们正在抢修从紫坪铺通往汶川映秀镇的道路,他们已经在随时塌方的山道上呆了一整天了。当看到我们其中一位记者背着大背囊还怀抱电脑时,一位大个子兵毫不犹豫地帮忙接过去,还边走边安慰我们,明天这条路就好走了。可第二天我们返回路并没有更加好走,不是他们说了假话,而是又一次的塌方将已经开通的路掩埋。于是他们再一次投入抢修,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

走过一处山坡泥洼地时,我忽然看到几个等待爆破的士兵横七竖八的在泥洼里睡着了,其中就有那个大个子兵,他们睡得很熟很熟,年轻稚嫩的脸庞十分安详,好像他们不是睡在危险重重的塌方现场,而是睡在母亲身边,我的心在一瞬间无比疼痛。

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是工兵团的战士,是开路英雄。

在汶川映秀镇,好几个人告诉我,这里有个堪称英雄的退役少校,虽然退役多年,却在灾后第三天独自一人赶到映秀投入救灾。后来他遇到一个退伍士官,也是作为志愿者赶到映秀的,两人便组成战斗小组,不分白天黑夜地展开营救。他们不但具有献身精神,而且胆大心细,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依然在废墟里一个又一个地寻找遇难的人,一个又一个地将遗体背出。有一次较大的余震发生时,将倒塌的房屋再次撼动,大家都叫他们快撤离,可少校说了声没事。依然没有停止他的营救。人们只知道少校是山东人,济南军区转业干部。至于那位士官,只知道姓万,是哪里人,哪个部队转业一概不知。

我很想找到他们,却无从找起,他们的身影消逝在废墟里。

我无法知道他们的名字了,但我也无法忘记他们了。

在映秀镇42医院第三医疗小分队采访时,我忽然看到一个长着一张娃娃脸身着迷彩服的女兵,她将他们背囊里的多余药品送来给医疗队。她的身后还有两个小伙子,都穿着迷彩服,一问,原来他们都是退伍兵,已经到映秀参加营救三天了。女兵原是南海舰队的,男兵是森林武警的。他们在成都相遇,组成小分队来到映秀参加救援。尽管我一再追问,他们还是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逃一样跑开。

虽然我在映秀仅仅呆了一天一夜,却已经深刻地感受到需要怎样的毅力和坚强。

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永远记住了他们的笑容。

在绵阳九州体育中心,聚集着2万多名灾民,有小山一样的捐赠衣物和矿泉水,有医疗队,有失散亲人登记中心。有无数的热心肠。在路边,我看到三位农妇守着四五桶菜稀饭,手上拿着大勺子。我上前询问。她们说,我们家里这次没有遭灾,我们想到这边灾民多,所以熬了菜稀饭送过来想帮帮他们。

同类推荐
  • 古马:种玉为月

    古马:种玉为月

    对于“青春”的定义,如果我们不准备深文周纳,做一种不说倒还明白越说越糊涂的无效劳动的话,那么,它的最简明的定义应该是:“只有一次,不再回来。”而中年写作或知识分子写作,从其表征来看,其含义也许更接近罗兰·巴尔特所说的秋天写作状态,即写作者的心情在累累果实与迟暮秋风之间,在已逝事物之间,在深信与质疑之间,在关于责任的关系神话和关于自由的个人神话之间,在词与物的广泛联系和精微考究的幽独行文之间转换不已。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中国诗歌有三千多年历史,唐诗为诗歌之高峰,许多唐诗至今仍盛传不衰,脍炙人口。唐诗选本众多,至今最流行者乃蘅塘退士所编之《唐诗三百首》,其后无论如何翻新重选,均无出其右者。
热门推荐
  • 娇宠悍妻,霍少请节制

    娇宠悍妻,霍少请节制

    前世,她瞎了眼竟是没看出他是披着羊皮的狼,为了能够迎娶豪门千金,竟是害她惨死片场。重生醒来,她是岳家二小姐,明明是原配所生,却顶着私生女的名头,为保清白而跳水自杀。一场商业联姻让她和霍家那个有着窝囊废之称的花花公子霍老四绑在了一起,岳沐沐要求很简单:踩死渣男,踢死贱女,只要这个窝囊废不挡她路就好。只是为什么这个看起来面团似的很好糊弄的老公竟有些深不可测?看霍岳夫妻档强强联手,活跃无敌在全世界面前虐渣、虐贱、虐死单身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势不可当

    英雄联盟之势不可当

    高考失利,失去信心的沈昊,希望在电竞之中寻找回自信的自己。从Dota到英雄联盟,沈昊仿佛找到了证明自己的路。众人的质疑中,他选择留给父母、亲戚一个决然的转身。曾经失去的,现在拥有的,未来还是未知的。沈昊如今的梦想,只是坐在那个代表着电竞最高巅峰的王座之上。在这个电子竞技辉煌的时代,在亿万人高呼着“德玛西亚”的欢呼之中,实现。
  • 至尊侍卫

    至尊侍卫

    张杰,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偶遇来自天云大陆的美女公主,一夜风流,传承异界神功,成为修真高手。平行宇宙,空间重叠,传说中天魔欲突破禁锢空间,再度复活。张杰毅然举起远古神器,天云剑,穿梭各个时空,与天魔门徒战斗,粉碎其阴谋诡计。各界中神秘力量,巫宗,魔宗,强大的量级武士,神级武士粉墨登场,是敌是友?亦敌亦友?性感妩媚的美女特工安妮,纯洁如画的肖冰倩都对张杰芳心暗许。男儿志在四方,利剑斩妖魔,却斩不断绵绵情丝。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如玉剑如虹!
  • 战神联盟:王者之路2

    战神联盟:王者之路2

    使命完成,回到地球,我本以为事件落下帷幕,谁知,却收到恐吓信,生死兄弟被绑架,孤身一人,义无反顾,殊不知,我正一步步走向泥潭,深陷阴谋之中,而我,浑然不知。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 本攻是机器人

    本攻是机器人

    夏佑,在墨银这个重点中学成了校花,还是一个有着小女子性格和大胆的性格的16岁少年,误打误撞遇见了一个机器人男孩,那个男孩还是一个完美的男朋友!谁给他的设定!为嘛还是个攻?卧槽,居然还有人类的意识!可是那个机器人是有缺点的,那就是永远不会变老,而且他只要定期检查一下,有问题补一下,有设备坏了就换个新的,这样永远不会老,但每换一次,记忆芯片就会格式化一次,他该怎么办。。。
  • 吾家红杏不出墙

    吾家红杏不出墙

    简介:凉风有性秋月无眠夜来摘心月半采花现代少女因为不明原因穿越至不明朝代时常走动少女的闺房顺便摆上那么一只小小的墙头红杏让衙门无奈为啥因为这位公子他只是逛逛他不采花啊怎么抓男主:“这么心急好么”女主:“狗/屁啊,我那是摔倒,不是吃你豆腐”男主:“恩,我懂你不是有意的”女主:“靠之#$%&”(遇上男主腹黑无比还语言调戏女主,女主每每只能咬牙恨不得踢他两脚...)要问为什么因为打不过男主啊
  • 大巫医

    大巫医

    人的一生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主宰巫星的巫王,因为手下十二祖巫的背叛被暗杀,灵魂穿越到现代流浪儿身上,被医馆的美女刘雨欣救回。巫云为报答救命之恩,留在医馆解决掉接二连三的疑难杂症,为寻凶手,重新修炼,且看巫王如何在花花都市走向巅峰。
  • 心尖上的你

    心尖上的你

    马上双十一,蔺曦撒娇卖萌打滚求他帮她扫空购物车。不料被他横了一眼:“我是养了一只猪吗?全都是零食,不买!”蔺曦郁卒地去角落里画圈圈。结果几天后她收到一个快递,里面居然是她购物车里添加的所有零食,还贴着一张纸。“赏给你的,一次不要吃太多,胖了就不要你了。”蔺曦忍不住笑了,我的男友是个嘴坏傲娇却温柔的神经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二国

    十二国

    这是一个宅男一统异世界大陆十二国的血泪史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