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3500000024

第24章 附录大汉王朝大事记(4)

张鲁既是五斗米道世家、道主,又是广拥部曲的豪强。攻下汉中以后,他认为割据汉中的时机已到。初平二年(191),张鲁袭杀了张修,并收编了他的队伍。于是,他把自己的活动中心由“张鲁城”迁到南郑。兴平元年(194),绵竹大火,燔烧城府辎重,延及民家,馆邑无余。刘焉徙居成都,疽发背死,其三子刘璋领益州牧。刘璋为人阊弱,张鲁骄恣,不肯承顺,刘璋杀张鲁之母及弟,因此,张鲁与之公开决裂,在汉中建立起以自己为首的割据政权。建安六年(201),张鲁派兵攻下巴郡,从此,他便成为一个占有巴、汉广大地区的统治者。刘璋屡次派兵攻打张鲁,皆为所败。赤壁战后,刘璋采纳别驾张松建议,遣法正请刘备人川。刘璋“以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以资送刘备”⑤,使讨张鲁。

张鲁在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张鲁控制下的汉中地区居民,都得加人五斗米道,即使“流移寄在其地者”⑥亦“不敢不奉”⑦。初入道者皆称“鬼卒”;入道既久而又笃信不疑者称做“祭酒”,“各领部众”。祭酒本是当时社会上对某些有地位人的尊敬称号,因而“各领部众”的祭酒乃是五斗米道中的上层分子;领有部众特多、在五斗米道中特权更大者,则称做“治头大祭酒”。张鲁的统治办法是政教合一,“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⑧,即除在郡一级设太守府及其僚佐以外,郡以下的县,以及县以下的乡、亭等皆不设相应的官吏,而是“以祭酒为治”,使各级祭酒行使原基层官吏“治民”、“理民”的职能。祭酒既是宗教统治者,又是行政统治者,这样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要比单纯的行政统治更为牢固和有效。张鲁的汉中政权,按照《太平经》的设想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以下一些改良措施。

首先,初入道和治病者都得缴纳五斗米,作为祈祷费。此后鬼卒们要常年缴纳,“其供道限五斗米”⑨,使原来道徒的一种宗教性负担,扩展成为普遍实施的通供赋税。另据李膺《益州记》记载:“受道者输米、肉、布、绢、器物、纸、笔、荐、席、五彩,后生邪浊,增立米民。”这样种类繁多的实物贡赋,对广大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米民”,则是把一部分贫苦农民控制起来,从事专门的粮食加工生产,以供养张鲁政权的粮谷需要。在此基础上,张鲁命“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⑩。义舍中置有米肉,据说是供“行路者量腹取足”之用,如果取得过多,“鬼道辄病之”。既然汉中居民都得信奉道教,张鲁义以道教组织体系作为其政权形式,这种义舍显然是为张鲁传布政教命令而设置的一种机构。义舍和义米、义肉,并不包含什么“共同生活”的意义。

其次,张鲁对传统的刑法亦有所改变。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这说明对触犯法纪的人,还是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只是在三次原谅之后,仍然坚持不改者,才使用刑罚。对于那些“有小过者”,则令其“治道百步”,可以免除其罪。这比旧的科条要减轻了许多。张鲁所以采取比较宽简的刑律,主要是为了安定巴汉地区的人心,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因为他是了解东汉政府汉中政权怎样被当地农民推翻的。

再次,张鲁政权“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推行“其市肆贾平”⑥的政策,以发展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济。在汉末天下大乱,全国经济凋敝,城乡一片残破的情况下,即使要巩固局部地区政权,也必须做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否则都难免遭到覆灭的下场。曹操所以能够战胜群雄,统一北方,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而且能够认真去解决。他首先在许县实行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以后又逐步推广到其所占领地区,积累了较充足的军粮,最终才得以战胜袁绍,统一北方广大地区。张鲁吸取了曹操的成功经验,非常注意经济问题,加之汉中、巴郡地区战争较少,关西之民来奔者数万家,使这个政权有了一定的实力,即使拥有益州大一部的刘璋对之也无可如何。张鲁实施的“保境安民”政策,史称“民夷便乐之”,这是他能够“雄据巴、汉垂三十年”的主要原因。当时的东汉政府,已无力约束张鲁,只好给以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即汉中)太守的官位,承认了张鲁的割据。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领十万大军从散关出武都进攻汉中,至阳平关,张鲁遣五官掾接洽投降,其弟张卫不肯,率领部众数万人拒关坚守,曹军不得进。曹军军粮尽,曹操准备退兵,部下郭谌以为不可。他说:“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偏师)可攻。悬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曹操犹疑不定。是夜天色昏黑,曹军迷惑,误入卫营,张卫以为被曹操大军包围,遂降。张鲁闻说阳平关已被攻破,将要“稽颡归降”,部下闫圃认为;“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归顺),功必多,”劝张鲁南人巴中,投奔巴酋杜濩,然后与曹操谈判投降,可以获得更多利益。在张鲁逃奔巴中前,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张鲁止之日:“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命人封藏完毕之后,才离去。曹操进入南郑,见宝货仓库保存完好,对张鲁很是嘉奖,遣人对之进行慰喻。张鲁本有降意,至此遂率领部众向曹操投降。曹操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闫圃皆赐封列侯。曹操还特为其子彭祖聘娶张鲁之女为妻,进行联姻,以示宠信。张鲁建立的巴汉政权,至此告终。

注释

①②《三国志·蜀书·刘焉传》。

③《后汉书》卷七五《刘焉传》。

④《水经注·沔水篇》。

⑤《三国志·蜀书·刘璋传》。

⑥⑦《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

⑧《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⑨《华阳国志·汉中志》。

⑩《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世语》。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三国志》卷八《张鲁传》。

董卓之乱

黄巾起义失败后,东汉政府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再度激化,一方面地方割据势力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又趋剧烈。

黄巾起义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镇压力量,扣平五年(188),汉灵帝接受刘焉的建议,先后将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选择有名望的官僚充任,于是州的长官叭只具有行政权,一变而为兼有领兵治民之权。这就给一些将帅和地方长吏以扩充军事实力的权力,出现州郡牧守擅兵局面,加速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灵帝为了加强防护京师的力量,在首都设置西园八校尉,扩建八支近卫部队,袁绍、曹操等七人被任命为校尉,各统一军。以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兼为元帅,统帅其他七校尉,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归他统管,宦官同外戚、官僚士大夫的矛盾又尖锐起来。中平六年(189)四月,灵帝死去,蹇硕欲杀死何进,拥立王贵人之子刘协为帝,独揽大权。为何进察觉,乃急引兵回营,蹇硕之谋未能得逞。于是何皇后之子刘辩得以继位。是为少帝,何太后临朝,何进以大将军录尚书事辅政。何进素知宦官专权乱政,为天下人所痛恨,便与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袁绍等谋议铲除宦官。蹇硕疑不自安,作书与中常侍赵忠等说:“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指宦官),扫灭我曹。但以硕典重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闭上阉,急捕诛之。”①何进同乡中常侍郭胜素亲何氏,他与赵忠商议后向何进告密。何进先发制人,命黄门令逮捕蹇硕处死,并接管蹇硕率领的禁兵,成为独掌军权的实力人物。

何进独揽大权之后,袁绍以窦武失败的教训劝他抓紧时机消灭宦官:“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②并告诫他不可轻易进宫。何进与袁绍定策,欲尽罢除诸宦官,并以其计报告太后。何太后因凭借宦官势力登上皇后宝座,她与宦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她不同意何进的建议,他说宦官统领宫中事务,汉王朝自开国以来,历来如此,怎可废除?何进无法改变太后成见,袁绍提醒何进,“中官亲近至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③。何进犹豫不决。

于是袁绍又建议何进多招四方猛将及各地豪杰,使其各自领兵入京,以胁迫太后。何进表示赞同。主簿陈琳认为“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④。尚书卢植亦言不宜召卓人京。何进皆不听,遂召前将军董卓、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等进屯洛阳附近,向朝廷提出消灭宦官的建议。太后犹不从,何进之弟何苗亦劝进深思,何进意更狐疑。袁绍担心何进变计,乃威胁说:“今交搏已成,形势已露,将军何为不早决之?事留变生,后机祸至。”⑤

同类推荐
  • 调教大秦

    调教大秦

    秦时的民风开放,女人们一个个都欠调教!主角桑:“作者君,我体力不支…求不要…让我调教她们了。”漂泊四海的无良浪子,被扔到了两千年前的秦朝,要怎样过上梦寐以求的奢靡可耻生活?五年后秦始皇嬴政就要死了,八年后一个个杀千刀的开始造反,有个屁的可耻生活可以享受?所以,长城这种东西,要不就别修了吧!?那个赵高,裤裆里到底带不带把儿史官们也没个定论,需要验证。聪明绝顶的李斯,听说后来被赵高带跑偏了当了罪人,需要改造。修不修长城暂且不提,传说能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居然是个大美人,要好生调教哦。土匪刘邦老贵族项羽,想造反想复辟,需要敲打!秦法严苛,乱扔垃圾就要黥刑在脸上刻字,人们连个娱乐项目也没有,需要改革!
  •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一群普通人。他们中有军人,有地方干部,有教授、大中专毕业生,有原国民政府驻藏机构的专业人员;有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队伍里有来自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员。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组成一支特殊的大军,他们爬雪山,过草地,趟冰河,风餐露宿,艰苦卓绝,最终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神圣使命,实现了“将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誓言。其间,数万名干部战士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催人泪下、千秋不朽的篇章。正是他们的一言一行,让藏族人民认识了解放军,相信了共产党……
  •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特警学院高材生张汉不慎跌入时空隧道,来到三国乱世,与蜀汉名将赵云义结金兰,运用现代科学历练精兵制定作战计划,收猛将揽谋士割据城池,未卜先知屡战屡胜终成一方霸主。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玄牝志

    玄牝志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手无缚鸡之力的现代宅男刘盛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本想顺其自然安安静静的度过余生,却没想到史书上面的人物一个一个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看来前辈子宅了二十年,这辈子确实要出来混个精彩,不求史书留名,但求潇洒一生。
热门推荐
  • 尊武往生

    尊武往生

    第一卷是序卷,第二卷正文。为了往生登天,为了修得长生。我走过了人间黄泉路。我没有王霸之气,我只孤身一人,但我将手握大刀,进得诸天万界!这把大刀,必战的过天!斗的过地!我要看看这诸天万界——神佛何在,仙路可存。为了这条路,我放弃了我有的一切。如若不死,终有那一天。这天将遮不住我的眼,轮回也勾不走我的魂。在这里,只可——以我为尊!
  • 三生三世君恩嫡宠

    三生三世君恩嫡宠

    人生如画!戏如人生。从她的一出生,他就开始筹谋,十六年的等待,十六年的相守,十六年的深爱,能否化解她,能否拥有她。当她背负她人未婚妻的身份,得她者得天下的预言,他们又能否再度携手。新皇登基!不册封元配为后,只下旨册封一女子为宸妃,居住凤宸宫,六宫无妃,当他们以为幸福的日子到来了,可是朝堂政事越来越繁忙,当误会越来越深,当情爱不再,隔阂越重,他们又能否再次共度白头,四位英俊男子为她争夺天下,又袖手天下,争锋相对的一日,当承欢膝下不再,情亦断,他们又能否跨过阴阳两隔,笑看天下,当他站在最顶端,未央宫,俯首天下,却唯独少了身边之人,他能否为爱放弃一切……
  • 童年卷(文摘小说精品)

    童年卷(文摘小说精品)

    有多少童年往事你还依稀记得,那逝去的光阴,记录了我们最稚嫩的成长历程。无论你走多远,当年华老去,回首往事,那似曾相识的一幕映上心头,嘴角上扬,在午后寂静的时光里,让我们倾听那年少时的歌谣。
  • 爆笑小王妃

    爆笑小王妃

    张潇潇的奇幻穿越,使她深信不疑,“为何选择我”她每天都这样问自己,问自己为何到了这个血雨腥风的世界,但是,对于劈腿的男友现在对自己做的事,她还是乐在其中。
  • 三琴记

    三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魄虚

    魄虚

    太虚大陆,太虚之心,化为五虚,五虚即五族,生亡一瞬息。于魄虚之中诞生的灵子,迫近的危机在碎裂的荒野上,称道魄虚。虚无的意志终有一天会从沉睡中复苏。...........
  • 亲亲闺蜜和霸道男友

    亲亲闺蜜和霸道男友

    “先生,你可不可以让让座,我们还少一个位置,求你了。”周欣雨说。何子熙说:为什么,我还有玩游戏。噔噔噔蹬陈静静:子熙你就陪陪我啦!就你啦!周欣雨说:对!你要多陪陪你的女朋友。何子熙,好啦好啦,吵死啦,走走走,我陪你去玩。
  • 三更鬼敲门

    三更鬼敲门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无意中捡到一个旧钱包,里面竟然装着一团用红纸包着的长头发,当天就有朋友出车祸。第二天他又捡到钱,却被告知那是他的卖命钱。从此身边怪事不断,无论他住在哪儿,每个午夜都有人敲门.....
  • 宠妻无度:双面人

    宠妻无度:双面人

    她,温柔淡雅,是名普通的大学生;她,冷血无情,黑夜里游走在生死边缘,她亦是她,一次意外,两种人格合二为一,成为十分矛盾的存在。他,冷情狠绝,狡猾腹黑;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意外的纠缠到一起,不死不休。某位无赖无耻的趴在被下药的某人身上,邪恶的笑道:“老婆,你是逃不掉的,你就从了我吧。”“你无耻。”某人咬牙切齿道。
  • 凤凰斗:蛇蝎帝后谋天下

    凤凰斗:蛇蝎帝后谋天下

    重生前,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公主,却被自己的娘亲当作夺权的筹码扼死在软榻之上。重生后,她沦落为冷情王爷身边低贱侍妾,他却一反常态宠她入骨。这看似无边的恩宠,实则却是将她推向风口浪尖。想害她?照单全收。想阴她?放马过来。想除她?有胆便试。拆阴谋,除异己,迫亲母,诛皇兄,纵使十恶不赦,血染天下,她也要逆天复仇,在所不惜!【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劳动果实,谢谢各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