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8200000004

第4章 季羡林的清华缘(3)

我在上面讲到的我对清华园的印象:清新俊逸,这不仅仅指的是清华园的自然风光,而更重要的指的是清华精神。什么叫“清华精神”呢?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缅怀过去九十年的历史,审视当前发展的情况和动向,我不能不得到这样的印象。我离开清华已经六十七年了。最近半个多世纪,我在北大工作。但是,燕园与清华园相距咫尺,弦歌之声可以相闻。特别是最近若干年以来,清华在努力恢复人文社会科学的院系,我到清华参加会议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作为清华的老校友,我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只要有可尽力之处,我一定会尽上我的绵薄。这里面难免掺杂上了一点报恩思想:没有清华,就没有我的今天,清华园毕竟是我的学术生涯起步之处,我虽然身不在清华,但心却从未离开那里。

我想,现在遍布五湖四海的清华校友也无不如此。清华的一切成就我都感同身受。眼前清华蒸蒸日上的局面,我老汉看了也不禁“漫卷诗书喜欲狂”了。我相信,清华将同像北大这样的友校一起,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活力,阔步向前,巍然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为我们伟大祖国增添无量光辉。

2001年2月18日

清华大学九十华诞祝词

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创建于1911年,而北大定名为北京大学则在1912年。可见北大清华两校按照西方办学模式办学,起步实为同时。欧洲各大国自中世纪以来即先后创办大学,至今已有数百年之历史,规模组织,大同小异。此种教育制度,随殖民主义之东扩而前进。印度首当其冲,日本继之,而中国为最晚。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始陆续有以西方模式为基础之大学,北大清华皆是也。然而两校之历史背景则颇多不同。北大承将近二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或国子监之传统,优点在于文化积淀既深且厚,不足之处则在旧影响时有表露。清华则自发轫之初,即追踪美国,惟妙惟肖,巨细不遗。以是,两校虽逐渐并肩发展为中国最高学府,而校格校风迥然不同、各有短长,不能厚此而薄彼也。至若两校办学方针,则皆可归纳为三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会通。合而言之,即将古今中外之文化精华融会而贯通之,将文理之畛域冲破,使之互相影响也。前二者明白易懂,无待赘述。至于第三者,则知之者少,尚须稍加诠释。七八十年前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先生掌北大,以极有远见之睿智提出文理会通之倡议。至30年代前后,北大为文科学生开设科学方法课,盖亦寓文理会通之意。清华则规定:凡文科学生必选修一门理科课程。如无力或不愿,则可以逻辑代,于是逻辑课堂爆满矣。今岁初,清华大科学家李政道教授与大艺术家吴冠中教授联袂提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之倡议,已出版专著,图文并茂,成绩斐然,此盖文理会通进一步之发展,意义重大,对北大有极重要之启示。时至今日,北大清华校舍已部分接壤,两校弦歌之声相闻,师生往来频繁,似应进一步加强两校之联系与协作,诸如个别教师交换授课,部分图书馆与实验室互通有无,如此必能扩大学生之眼界,避免近亲繁殖之弊端,利莫大焉。今者世界已进入新世纪新千年。纵观全国全球之教育大势,北大清华宛如双峰并峙,一时瑜亮,此绝非个人私言,实天下之公言也。我两校任重而道远,加强协作,互相砥砺,刻不容缓,似应寓竞争于协作之内,扬优点于互补之中,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先进之文教科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则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之桂冠,必将实至名归也。值此清华大学庆祝九十华诞之际,谨缀俚词,为清华寿。我两校其共勉之!

2001年3月28日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节选)

1930年夏天,我们高中一级的学生毕了业。几十个举子联合“进京赶考”。当时北平的大学五花八门,国立、私立、教会立,纷然杂陈,水平极端参差不齐,吸引力也就大不相同。其中最受尊重的,同今天完全一样,是北大与清华,两个“国立”大学。因此,全国所有的赶考的举子没有不报考这两所大学的。这两所大学就仿佛变成了龙门,门槛高得可怕。往往几十人中录取一个。被录取的金榜题名,鲤鱼变成了龙。我来投考的那一年,有一个山东老乡,已经报考了五次,次次名落孙山。这一年又同我们报考,也就是第六次,结果仍然榜上无名。他精神失常,一个人恍恍惚惚在西山一带漫游了七天,才清醒过来。他从此断了大学梦,回到了山东老家,后不知所终。

我当然也报了北大与清华。同别的高中同学不同的是,我只报这两个学校,仿佛极有信心——其实我当时并没有考虑这样多,几乎是本能地这样干了——别的同学则报很多大学,二流的、三流的、不入流的,有的人竟报到七八所之多。我一辈子考试的次数成百成千,从小学一直考到获得最高学位,但我考试的运气好,从来没有失败过。这一次又撞上了喜神,北大和清华我都被录取,一时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

但是,北大和清华,对我来说,却成了鱼与熊掌。何去何从?一时成了挠头的问题。我左考虑,右考虑,总难以下这一步棋。当时“留学热”不亚于今天,我未能免俗。如果从留学这个角度来考虑,清华似乎有一日之长。至少当时人们都是这样看的。“吾从众”,终于决定了清华,入的是西洋文学系(后改名为外国语文系)。

在旧中国,清华西洋文学系名震神州。主要原因是教授几乎全是外国人,讲课当然用外国话,中国教授也多用外语(实际上就是英语)授课。这一点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夷考其实,外国教授几乎全部不学无术,在他们本国恐怕连中学都教不上。因此,在本系所有的必修课中,没有哪一门课我感到满意。反而是我旁听和选修的两门课,令我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旁听的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选修的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就是美学。在本系中国教授中,叶公超先生教我们大一英文。他英文大概是好的,但有时故意不修边幅,好像要学习竹林七贤,给我没有留下好印象。吴宓先生的两门课“中西诗之比较”和“英国浪漫诗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我还旁听了或偷听了很多外系的课。比如朱自清、俞平伯、谢婉莹(冰心)、郑振铎等先生的课,我都听过,时间长短不等。在这种旁听活动中,我有成功,也有失败。最失败的一次,是同许多男同学,被冰心先生婉言赶出了课堂。最成功的是旁听西谛先生的课。西谛先生豁达大度,待人以诚,没有教授架子,没有行帮意识。我们几个年轻大学生——吴组缃、林庚、李长之,还有我自己——由听课而同他有了个人来往。他同巴金、靳以主编大型的《文学季刊》是当时轰动文坛的大事。他也竟让我们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充当《季刊》的编委或特约撰稿人,名字赫然印在杂志的封面上,对我们来说这实在是无上的光荣。结果我们同西谛先生成了忘年交,终生维持着友谊,一直到1958年他在飞机失事中遇难。到了今天,我们一想到郑先生还不禁悲从中来。

此时政局是非常紧张的。******在拼命“安内”,日军已薄古北口,在东北兴风作浪,更不在话下。“九一八”后,我也曾参加清华学生卧轨绝食,到南京去请愿,要求******出兵抗日。我们满腔热血,结果被满口谎言的******捉弄,铩羽而归。

美丽安静的清华园也并不安静。国共两方的学生斗争激烈。此时,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同志正在历史系学习,与我同班。他在进行革命活动,其实也并不怎么隐蔽。每天早晨,我们洗脸盆里塞上的传单,就出自他之手。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尽人皆知。他曾有一次在深夜坐在我的床上,劝说我参加他们的组织。我胆小怕事,没敢答应。只答应到他主办的工人子弟夜校去上课,算是聊助一臂之力,稍报知遇之恩。

学生中国共两派的斗争是激烈的,详情我不得而知。我算是中间偏左的逍遥派,不介入,也没有兴趣介入这种斗争。不过据我的观察,两派学生也有联合行动,比如到沙河、清河一带农村中去向农民宣传抗日。我参加过几次,记忆中好像也有倾向国民党的学生参加。原因大概是,尽管******不抗日,青年学生还是爱国的多。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根深蒂固的。

那几年,我们家庭的经济情况颇为不妙。每年寒暑假回家,返校时筹集学费和膳费,就煞费苦心。清华是国立大学,花费不多。每学期收学费40元。但这只是一种形式,毕业时学校把收的学费如数还给学生,供毕业旅行之用。不收宿费,膳费每月6块大洋,顿顿有肉。即使是这样,我也开支不起。我的家乡清平县,国立大学生恐怕只有我一个,视若“县宝”,每年津贴我50元。另外,我还能写点文章,得点稿费,家里的负担就能够大大减轻。我就这样在颇为拮据的情况中度过了四年,毕了业,戴上租来的学士帽照过一张相,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

1993年2月17日

入清华(本文为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节选,标题为编者所加)

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中国古代许多英雄,根据正史的记载,都颇有一些豪言壮语,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也!”什么“彼可取而代也!”又是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真正掷地作金石声,令我十分敬佩,可我自己不是那种人。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像我这种从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用当时流行的口头语来说——能抢到一只“饭碗”。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不同国家的帝国主义分子手中。在那半殖民地社会里,“老外”是上帝。不管社会多么动荡不安,不管“城头”多么“变幻大王旗”,“老外”是谁也不敢碰的。他们生产的“饭碗”是“铁”的,砸不破,摔不碎。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命,则终生会有饭吃,无忧无虑,成为羲皇上人。

我的家庭也希望我在高中毕业后能抢到这样一只“铁饭碗”。我不敢有违严命,高中毕业后曾报考邮政局。若考取后,可以当一名邮务生。如果勤勤恳恳,不出娄子,干上十年二十年,也可能熬到一个邮务佐,算是邮局里的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了。就这样混上一辈子,平平安安,无风无浪。幸乎?不幸乎?我没有考上。大概面试的“老外”看我不像那样一块料,于是我名落孙山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报考了大学。北大和清华都录取了我。我同当时众多的青年一样,也想出国去学习,目的只在“镀金”,并不是想当什么学者。“镀金”之后,容易抢到一只饭碗,如此而已。在出国方面,我以为清华条件优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后来证明,我这一宝算是押中了。这是后事,暂且不提。

清华是当时两大名牌大学之一,前身叫留美预备学堂,是专门培养青年到美国去学习的。留美若干年镀过了金以后,回国后多为大学教授,有的还做了大官。在这些人里面究竟出了多少真正的学者,没有人做过统计,我不敢瞎说。同时并存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一所很奇特的机构,仿佛是西装革履中一袭长袍马褂,非常不协调。然而在这个不起眼的机构里却有名闻宇内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另外有一名年轻的讲师李济,后来也成了大师,担任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这个国学研究院,与其说它是一所现代化的学堂,毋宁说它是一所旧日的书院。一切现代化学校必不可少的烦琐的规章制度,在这里似乎都没有。师生直接联系,师了解生,生了解师,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虽然只办了几年——梁、王两位大师一去世,立即解体——然而所创造的业绩却是非同小可。我不确切知道究竟毕业了多少人,估计只有几十个人,但几乎全都成了教授,其中有若干位还成了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听史学界的朋友说,中国20世纪30年代后形成了一个学术派别,名叫“吾师派”,大概是由某些人写文章常说的“吾师梁任公”、“吾师王静安”、“吾师陈寅恪”等衍变而来的。从这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在学术界影响之大。

吾生也晚,没有能亲逢国学研究院的全盛时期。我于1930年入清华时,留美预备学堂和国学研究院都已不再存在,清华改成了国立清华大学。清华有一个特点:新生投考时用不着填上报考的系名,录取后,再由学生自己决定入哪一个系;读上一阵,觉得不恰当,还可以转系。转系在其他一些大学中极为困难——比如说现在的北京大学,但在当时的清华,却真易如反掌。可是根据我的经验:世上万事万物都具有双重性。没有入系的选择自由,很不舒服;现在有了入系的选择自由,反而更不舒服。为了这个问题,我还真伤了点脑筋。系科盈目,左右掂量,好像都有点吸引力,究竟选择哪一个系呢?我一时好像变成了莎翁剧中的Hamlet碰到了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我是从文科高中毕业的,按理说,文科的系对自己更适宜。然而我却忽然一度异想天开,想入数学系,真是“可笑不自量”。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决定入西洋文学系(后改名外国语文系)。这一件事也证明我“少无大志”,我并没有明确的志向,想当哪一门学科的专家。

当时的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在全国各大学中是响当当的名牌。原因据说是由于外国教授多,讲课当然都用英文,连中国教授讲课有时也用英文。用英文讲课,这可真不得了呀!只是这一条就能够发聋振聩,于是就名满天下了。我当时未始不在被振发之列,又同我那虚无缥缈的出国梦联系起来,我就当机立断,选了西洋文学系。

1997年12月

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本文为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的发轫阶段》节选,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从1930年到现在,六十七个年头已经过去了。所有的当年的老师都已经去世了。最后去世的一位是后来转到北大来的美国的温德先生,去世时已经活过了一百岁。我现在想根据我在清华学习四年的印象,对西洋文学系做一点评价,谈一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我想先从古希腊找一张护身符贴到自己身上:“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有了这一张护身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能够畅所欲言了。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李白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出生于夏威夷,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1996年当选为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2004年当选为美国联邦参议员,在2008年的大选中当选为美国总统。已出版的作品包括《无畏的希望》、《我父亲的梦想》等。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描绘女主人公和三位罗马人交往的过程。这个让世界为之心动的女人不只是一段伟大爱情的完美化身。也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的不朽传奇。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比大多数女性更具有女人的气质。也比大多数男性更拥有力量和决心。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艳和智慧,保全埃及的独立,重现古老王朝的辉煌。由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创作的这部传记。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
热门推荐
  • 高冷杀手:执手无悔

    高冷杀手:执手无悔

    殷倾夏(眯眼):炎皓月,你再对我动手动脚我就杀了你!炎皓月(挑眉):呵,我可是你的雇主。殷倾夏(怒):你……初见,她不喜挑剔得人神共愤他,他质疑看似纤弱的她。然而……
  • 末世:游戏

    末世:游戏

    毁灭世界的末世令无数人所绝望,但它到头来却是一场游戏多么的可笑在恐怖的丧尸末世前,人类还有心吗?
  • 强势逼婚,总裁的旧爱新妻

    强势逼婚,总裁的旧爱新妻

    她叫白骨——安城的顶级名媛,长相艳丽,手段独到,十八岁时就能随着白老爷子征战商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偏偏销声匿迹了七年之久。最后,却是一袭白裙,言笑晏晏的出现在盛世集团的少总裁池冥晏的婚礼现场。人潮涌动的婚礼现场,霸道矜贵的准新郎将她困在墙角逼问:“你到底逃去了哪里?”她抬眸,眼底波光流转,“哪里也不去,就在你心里。”男人紧紧握住她的手,“好,现在立刻跟我去领证!”于是她稀里糊涂成了人人歆羡的池太太。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那一场轰动全城的盛世婚礼,不过是池先生为了逼她现身的一场大戏。
  • 透明夏之恋

    透明夏之恋

    一场车祸残忍的夺走了她最亲爱的妈妈,从此她成了孤苦伶仃的灰姑娘。五年后,当王子一般的他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并且成为她的唯一时,她却得知他竟是当年那场车祸的真凶。面对如此残酷的真相,她该如何抉择?是恨,还是原谅?是毁灭,还是救赎?
  • 左子悠悠

    左子悠悠

    韩左子,性别女,沉默,无言,孤独,性格独立,行事不羁,滴水不漏,她就是那千山雪莲,可望不可即···连翩若,性别女,阳光,活泼,性格善解人意,行事仔细,是一个标准名媛,然而,在诱惑世俗的陈洗中,渐渐迷失了自我···杨光明媚,性别女,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但我的普通也是我的甜蜜···席煜然,性别男,王子尊贵,落难王子照样尊贵···尤熙,性别男,一个永远的神秘者···
  • 纯萌宫女:卧底鬼王府

    纯萌宫女:卧底鬼王府

    大周国的楚王府,每个月的十六都会从里面搬出一具少女的尸体。传闻楚王府练功走火入魔,每个月的十五都要吸食一个少女的血来恢复正常,两年来从未间断。可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外人不得而知。冷若水为了救爹爹,卖身到王府做卧底,想要弄清楚真相,开始了她的卖萌七十二计。第一计,投怀送抱。趴在梯子上,看到王爷走过来,故意脚下一滑,想要他来个英雄救美。只听到啪的一声,狠狠的摔在了地上,痛的她直咧嘴。冷面鬼王走过去看都没看一眼、没关系,我还有第二计,第三计............
  • 乾隆传

    乾隆传

    留下江南的风流韵事,早已传得人尽皆知。与他的祖上不同的是,大清皇位传到乾隆手里后可谓已经根深蒂固,于是他在圣裁之余,开始了享受人生。他不止留情后宫,更留恋市井,乾隆就像是一只困在笼中的凤凰,时刻都想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本书在书写乾隆皇帝治国安邦之余,适当地加入了联想,使得这个皇帝不仅权倾朝野,同时也走访民间。
  • 涅槃重生:倾世狂妃

    涅槃重生:倾世狂妃

    一条白绫结束她的生命,也斩断她的情思。一朝重生,再睁眼,她成了世人眼中的灾星祸害。她轻轻扬起唇角。灾星?祸害?那又如何?渣男、绿茶婊,来一个斗一个,誓要为自己讨回公道。她无意在树林里救了他,他便一直不离不弃。一日他君临天下,却因种种意外独独忘记了她,她什么也不求,只静静的守护在他身边。,永远,仿佛要超越时光。
  • 特工王妃

    特工王妃

    来自异时空的少女,聪颖美丽,带着被父亲与兄长“抛弃”的痛被认定为得之得天下的神女,卷入了一场情感与阴谋的纷争中,以女子之身建立特工组织夙月楼,在几位或霸道或阴柔,或邪异或温和的掌权者之间挣扎徘徊。前生,她是聪明绝顶的21世纪新人类,这一世,她是绝色倾城的特工王妃。
  • 怪诞博弈论

    怪诞博弈论

    “怪诞博弈论”就是用博弈论剖析生活中超出常理、出其不意、不按常规出牌而出奇制胜的各种现象。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工作中和老板、同事打交道的书;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书。博弈论不可怕,怪诞博弈论减少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