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8100000015

第15章 品味历史明珠,莫以表相论英雄(6)

李鸿章逝于1901年,死在“义和团”之后北京的愁云惨雾中。79岁的李鸿章拖着老病之躯,四方奔走,八方哀求。9月7日签订了《辛丑条约》,签约回家以后,李鸿章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17日,他拖着病躯把八国联军送出城;10月6日,将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迎回宫;11月17日,心神憔悴的他就撒手人寰了——中国近代史上“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李鸿章就这样消逝在历史的风云中。

老梁论成败

有一种命运叫“生不逢时”。李鸿章这个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遇上好时候。他这一生有政治抱负,有满腔热情,也有治世的能耐,可惜生在晚清末世。假如他能生在盛世,肯定会大有作为,成为千古留名的一代贤臣。

关于李鸿章不平凡的一生,梁启超有一个很恰当的评价:“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从一个人能够看到一个民族的40年。这样的人物,我们无论如何也应该重视。对于政治人物的评价是不应脱离政治环境的——政治人物的个人品行、个人恩怨,只要无关大局,是相对次要的。就李鸿章来说,国外之评价可能更为契合——国外将其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争霸上海滩——红顶商人与官商第一人之间的对决

中国晚清最有名的红顶商人是胡雪岩,而这位红极一时的大商人,最后的下场却是因为生意失败、破产后抑郁而终,而令其破产者,是另一清末官商盛宣怀。

盛宣怀办理洋务40余年,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亲手创建了轮船、电报、钢铁等企业,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官商代表,人称“中国商父”。盛宣怀还是北洋西学学堂(今天津大学)和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因此,他去世时,报纸评论说,他是中国最大的富翁,“固一世之雄也”!

史家回忆,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病逝于上海。他的葬礼极其盛大,轰动上海,耗资30万两白银,送葬队伍从斜桥弄(吴江路)一直排到外滩。为此租界当局专门安排了交通管制。从盛宣怀去世那一天起,他就成了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

如今很多历史教科书都没有关于他的详述,除了他一手创办的几所大学在校庆时提起他,其他时候他大多被遗忘。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让人难以言语。

盛胡之争,成王败寇

盛宣怀和胡雪岩都以官商出名,可胡雪岩这个所谓的红顶商人最高也不过做到从二品,而且胡雪岩担当的官的职位基本上都是虚职,仅仅是一种政治待遇;盛宣怀就不同了,盛宣怀做生意比胡雪岩涉及的面要广得多,他的官是实实在在的,他最高做到邮传尚品,从一品官。这个所谓的邮传尚品,用现在话说就是铁道部、交通部、电信部,再加上邮政部,4个部门合到一块,他是这4大部门的部长,手里掌握的是实实在在的权力。

盛宣怀的老师李鸿章曾称赞他:“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和胡雪岩相比,他本身就是实官而非仅有虚职,他以官的身份从商,所以他官商的身份要比胡雪岩更加明确。可以说,盛宣怀就是亦官亦商的官僚资本第一人。

胡雪岩本身要倚仗权力,而盛宣怀本身就代表着权力。胡雪岩是靠着左宗棠,盛宣怀起家是靠着李鸿章。盛宣怀就是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左膀右臂,不光是筹钱的事,其他的李鸿章要干的事,甚至包括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督办的海关进出口的事、跟国外银行打交道的事、国内修铁路的事、采矿的事,甚至兴办教育事业,例如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等,这些事都由盛宣怀一手督办。从这一点看,盛宣怀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行事的老辣、时机掌握的老到,以及在商战上的种种策略,都是非常高明的。从他扳倒胡雪岩,就可以看出其计谋之深。

当时盛宣怀抓住了一个好时机。在中法战争的时候,左宗棠因为战事需要,去越南对法国军队开战。这样,胡雪岩在短暂时间内失去了朝廷最大的依靠。此时,盛宣怀得知胡雪岩想把江南一代的蚕丝都收上来,形成垄断之势,等到第二年再放出去,挣一把大钱。

于是,盛宣怀私下命令自己的手下控制这些蚕丝商,把货价压低一点儿,低价卖给胡雪岩。本来胡雪岩预计用七八百万两银子收了这蚕丝,可是盛宣怀控制的蚕商其售价更低——做商人贪的就是利,胡雪岩一看有利可图,立即掏出真金白银,前后总共花了将近2000万两银子。

胡雪岩得意忘形放松了警惕,钻进了盛宣怀设下的套子里。等胡雪岩打算往外卖蚕丝的时候,盛宣怀悄悄告诉那些在中国做国际生意的外国商人:你们不要收胡雪岩的蚕丝,你们要想挣钱,回头我用别的方式补给你们。如果你们不听我的招呼,便是与我为敌!结果这些人都没有收胡雪岩的蚕丝,胡雪岩为此赔了1000多万两白银。

一个回合下来,胡雪岩的现金就捉襟见肘了。盛宣怀一看时机成熟了,又用了更狠的手段。当时胡雪岩正开着阜康钱庄,盛宣怀就找自己的朋友在官面上都打了招呼——因为在胡雪岩钱庄里存钱最多的是当官的,这些人把贪污的钱都存他那儿去——盛宣怀让这些贪官向胡雪岩要钱,疯狂挤兑。这时候胡雪岩手头本来已经因为收蚕丝没钱了,再加上蚕丝因为盛宣怀的阻挠也没变成现金,钱庄再让盛宣怀这样一挤兑,自然拿不出钱来兑给客户。

这一招点了胡雪岩的死穴,直接摧垮了胡雪岩的事业大厦。

好心办坏事,“商业之父”点燃灭清导火索

虽然胡雪岩是红顶商人,但真要论对中国商业的贡献,盛宣怀堪称中国近代商业之父,无论是贡献还是能耐,要远超胡雪岩。

盛宣怀开创了中国近代经商十一个“第一”:

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

拟就中国第一个民办企业章程——《轮船招商局章程》;

创办中国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局;

创办中国第一家内河轮船航运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

创办中国第一家近代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创办中国第一家商办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督办修建中国第一条南北干线铁路——芦汉铁路;

创办中国第一所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一年后又创办了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

创办中国第一所正规师范学校——南洋公学师范班;

倡议成立中国红十字会并任会长;

创办中国第一所民办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那么,创立了如此多“第一”的盛宣怀是怎么沦落的呢?不管怎样红火,盛宣怀始终摆脱不了他是大清王朝的一个陪葬品的事实——他的所作所为,直接造成了宣统帝下台与大清王朝的溃灭。

“保路运动”是大清灭亡的导火索,而这一运动的提倡者正是盛宣怀。大清末年时,各地的铁路由官办合股改成商办,由地方民营来办。盛宣怀出任邮传尚品时,提出把铁路收归国有,触怒了地方利益。随后,不满的地方势力于广东、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相继闹事。这一闹,革命党正好借机发动了革命。

可以说,保路运动一下子成了压垮大清政府的最后一棵稻草,一直到武昌起义、袁世凯来和谈,逼清帝退位为止。很多后人都认为,是盛宣怀点燃了导致大清灭亡的导火索。

实际上,在当时,盛宣怀提出这个政策是对的。他提出铁路国有,把所有的铁路都收归清政府,原先投入赔偿补给地方,而且准许入股。收归国有之后,请外国人来修铁路,但用的材料都是国产的。盛宣对此自然怀有私心——他手下有汉冶萍煤铁厂,若修铁路所有的钢筋、钢材都从他的企业出,他自然会赚个盆满钵满。

但是,地方政府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他们早已从铁路中贪污了不少钱,就算后期入股,也需要以先清账为基础,而原先呆账、坏账、里头腐败那些账目自然会暴露,所以这几个省份坚决反对。结果,此事一出,以四川为核心,四大省份开展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随后,革命党浑水摸鱼。

倒霉的是,偏赶上这一年大清做了一次重要改革,假模假样地搞了民主宪政,搞了一个内阁,结果内阁13个成员里面有9个满族人,9个满族人里有6个是皇族,被称为皇族内阁,盛宣怀也是这个内阁的成员。后来这些内阁成员一看保路运动威胁到了大清王朝,就联合弹劾盛宣怀。此时,盛宣怀已听到风声,仓皇逃往上海,接着又跑到日本逃命。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大清朝就此灭亡。

清帝退位的时候,孙中山因为跟日本很熟,托人联系到盛宣怀,说盛宣怀国内有大量的资产,中华民国成立保他资产安全,但需要他赞助革命。盛宣怀对孙中山的印象是“有理想而无经验,不足以谋”,但既然孙中山提出来了,自然需要给一些。后来,1912年年底的时候,盛宣怀国内的财产都被返还给他本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盛宣怀多多少少对中华民国还是做了一些贡献的。

辛亥革命之后,盛宣怀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这个时候,作为前清遗老的他已经无法再控制那么多资源了。而且在保路运动中,他的名誉也受损极大,国内怨之恨之者并不少。说实话,他也的确做了一些大发国难财的事情,留下了不少污点。

1916年4月27日夜里10点半,处于弥留之际的盛宣怀对治善堂的负责人说,将来家产应有尽享,做十份开拆,以五份留作善举,五份分给五房,如有不遵者,可举他遗命告诫责备。说完这段话之后,盛宣怀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终年73岁。

盛宣怀去世之后,对他的评价就成了史学界和舆论界的一个论题。长期以来,对他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台湾史学家苏同炳在197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一书中写道:“纵观盛宣怀之一生,惟一可称道的地方似乎只有两点。第一,是他一生中所办的慈善事业颇多,这是很难得的德行。至于第二点,则是他在办理交通建设事业之时,捐资倡办北洋大学及南洋公学,培养人才,振起教育之事。”虽然总体上苏同炳对盛宣怀持贬抑的态度,但至少肯定了他在教育和公益事业两方面的贡献。

老梁论成败

盛宣怀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他因大力创办中国早期民用工业企业而享有“实业巨子”的美誉;也因曾充当中外反动势力的走卒而留下了“买办官僚”的骂名。他的政治地位同他的经济业绩一样显赫,如果不是“四川路案”使他一夜之间成了革命与反革命双重打击的对象,他可能会在“办大事”、“做高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从某种意义上说,盛宣怀不过是一个悲剧人物——正是他所办的“大事”,加速了他所竭力维护的那个制度的灭亡。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问题,把历史人物放回到那个背景下,就不会被某些定论所迷惑——这个人一定是好的,或者一定是坏的——人性永远是复杂而混沌的,历史大背景下,没有人彻底纯洁。

大太监的生存之道

关于清朝大太监李莲英,野史逸闻可谓五花八门、众说纷纭。而这些野史逸闻着墨最多的地方,无非是三件事:一是身世,二是圆滑,三是贪污。

李莲英曾经红极一时,被人们呼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李莲英在宫中受西太后叶赫那拉氏慈禧之宠,赏赐黄马褂,领二品红顶大花翎。自清朝入关200多年来,阉宦之中受此殊遇者仅李莲英一人,满朝文武大臣乃至光绪皇帝都让李莲英三分。

在各种传记和材料中,李莲英都给人们留下了很坏的印象,而李莲英的死,更使得他的一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李莲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么发达起来的呢?

出身贫苦,穷小子为保命当太监

河北省东部有一个与天津市接壤的普通小县──大城,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中国太监之乡。自明清以来,此地太监迭出,仅清末期该县就有132人进宫当了太监,李莲英就是从这个村子走出来的知名太监。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出身贫寒,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李莲英排行最小。父亲李家文靠贩鸡、鹅、鸭为生,勉强赚点儿糊口钱,母亲刘盼娣靠给大户人家洗衣服赚取零花钱。咸丰四年九月(1854年10月),李家文的母亲因病去世,家里处境更加艰难。李家文被迫将年仅8岁的女儿李莲琴送给隔村的陈友亮做童养媳。

家里穷得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李进喜只好随家里人私贩硝酸铵炸药原料,谁知东窗事发,李家父子三人都被官府逮捕入狱。父亲李家文获刑3年,哥哥李莲和获刑1年,李进喜因为年幼入狱3个月。出狱后,李进喜为填饱肚子,在街头以帮人擦皮鞋为生。街头的小混混们给李莲英取了一个外号叫“皮硝李”。

日子再也熬不下去了,总不能看着孩子们饿死,无奈之余,父亲李家文动了让李莲英进宫做太监的想法——有没有出息暂且不说,至少能让孩子保条命,留在宫里有饭吃。就这样,1857年11月(咸丰六年十月),9岁的李进喜经同乡太监沈兰玉的举荐,净身进宫。

根据《宫女谈往录》的记载,在进宫之前,手术成功后,李进喜回家疗养了一年。这是李进喜的母亲最苦最累的一年,也是和李进喜谈话最多的一年。刘盼娣自知“侯门一入深似海”,自己想要再见小儿子怕是难了,她几乎每日都含着泪教李莲英怎样为人、如何处世。妈妈告诫李进喜:打人一拳,防人一脚的事,千万不能干;自己吃饱了,也要想着别人;但行好事,苍天不会辜负好心人;不修这一世,要修你的来世等。

年幼的李进喜牢牢地记得了妈妈的嘱咐。入宫后,他小心翼翼地过着每一天,以善心对待每一个人。

忠诚谦逊,“小李子”得太后恩宠

进宫后,李进喜被分配到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宫里当回事太监,他的主要差事就是每天为主子跑腿传话。因为有一张巧嘴,能说会道,又会见机行事,说话小心谨慎,他自然得到了叶赫那拉氏的喜欢。

因讳慈禧太后名,李进喜改名李莲英。据说,李莲英这个名字,是老佛爷慈禧太后于同治元年亲赐给他的。此时,李莲英已经进宫14年。慈禧太后还曾经解释说,“莲”是荷花,“英”是花瓣,她自己是老佛爷、活菩萨,当然是要坐在莲花里的,取这个名字的用意是希望李莲英伺候她一辈子。

李莲英被调到慈禧身边时,当时的太监安德海正深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安德海自恃得太后恩宠而一时忘乎所以,飞扬跋扈,最终被山东丁宝桢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处死。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安德海的遭遇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李莲英死后,他的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李莲英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

同类推荐
  • 回到五代末

    回到五代末

    唐朝末年,群魔乱舞,诸国林立,战火峰绕,百姓苦不堪言,到乾德二年(964年),北宋准备灭蜀,南方的统一似乎只剩下时间问题,而周游,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妇科大夫实习生,却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这五代末期,本该注定的历史到了这里却打了个弯。而因为意外来到这里的主角,开始只不过想在这乱世中做个安分的隐士,后来却为了自己的命运周游在各种纷争复杂的势力中,雄才大略的赵匡胤,风流国主李煜,更有那闻名遐迩的大小周后,一切早已定下的命运,又因为他的到来,而变得云踪不定,而站在历史浪尖的他,又是否能让一段本已沉寂历史,从新走向一段新的高度?本书QQ群:109782145欢迎各位朋友前来讨论,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一起交流。
  • 我是大军师

    我是大军师

    啊啊啊!老子吃个西瓜也能穿越,怎么能这么流氓?虽然来到这里不知道要做什么,可是你们能不能别老来求我当什么狗屁大军师!泡泡亲王府的大小姐,有事没事传播一下大华夏的娱乐项目,闲时还能当当地主呢。这才是最理想的生活。我不要当军师,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Q:不写争霸你搞什么大军师嘛!A:你管我!还有问题吗?没事我先走了……
  •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法律讲堂》的系列节目《儒治天下说汉武》讲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通过对汉武帝兴办太学、独尊儒术、打击豪强、北伐匈奴等大政方针的解析,揭秘汉武帝崇儒之谜,用儒之道。
  • 从汉奸到英雄

    从汉奸到英雄

    八年抗战,一个永恒而又沉痛的话题。老天将一个现代人抛在那个悲惨的年代,抛在民族存亡的岔道口上。睁开眼睛,他会看到一个民族最深的伤口:阴沉的天空下,谁的家园被孽火焚烧?谁的女儿被兽兵追逐?谁的兄弟被无情的杀戮?谁的父老乡亲在淫威下被迫屈下双膝?这些在历史上都切实的发生过的事情,现在又活生生的在他眼前重映时,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自最本能的召唤,发自最切身的感受,杨国权不以自己穿越附身的汉奸加纨绔为负担,在毁谤和非议中,他象一个充气的皮球,外力越强,弹得越高,越强。他,从花园口决堤的洪水中,从沼泽般的黄泛区横空杀出,在血雨腥风中,用鲜血,甚至生命重新铸炼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在饱经蹂躏的古老大地上,书写出一段值得他永远回忆的个人历史。浴血奋战的惨烈,儿女情长的缠绵;冷酷无情的厮杀,脉脉温情的瞬间;阴险毒辣的对手,柔情蜜意的美人;让我们随着他,一起走完这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吧!
  • 中国禁毒史

    中国禁毒史

    本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的五次禁毒运动为主线对毒品在中国的流布进行介绍,揭示毒品的祸害,评说近二百年来中国历届政府的禁毒举措,并分析了当前毒品问题使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困境。
热门推荐
  • 上午咖啡下午茶

    上午咖啡下午茶

    刚大学毕业的关书扬在几场招聘会连连失败的情况下,看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一家咖啡店在招聘便带着受伤的小心灵和对未来的迷茫敲响了咖啡店的大门,从此便一步一步掉进了腹黑店长的甜蜜怀抱。片段:“店长,为什么我的晚班越来越多?”“不好吗?可以多得些加班费”“可是……可是这也太多了吧,我毕竟是个女生嘛,太晚回去不安全”丫的,一个月才22天班,你就给我安排了20天晚班,还让不让人活了。“没关系,我觉得你挺安全的”“……”“年轻人要学会勤劳,要肯干,你得向我学习,我不也天天晚班嘛”“……”“怎么不说话了?大不了我每天送你回家,行了吧?”“我能说不行吗?”“当然……不行”我怎么感觉我更不安全了……
  • 火影之玄天系统

    火影之玄天系统

    以火影为主,带着逆天的系统一步步走向诸天苍穹的顶端,俯视芸芸众生!不虐主,前期需发展,中期后期逆天!!!!!!求鲜花,收藏,打赏,评价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地狱金属风暴

    地狱金属风暴

    人死如灯灭,这句极具代表性的断灭论生命观,为世人所熟知。但很多人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因为还有个叫做地狱的地方等着你!被遣返的炊事兵武封在回乡的路上遭遇意外来到地狱,误食天火金属蚁后卵液的武封成为了神秘的天启者,拥有了吸收控制金属的觉醒能力,一场席卷了整个地狱的金属风暴就此掀起!武封:票子,我所欲也!妹子,亦我所欲也!老子唯一可以不要的就是脸!
  • 宠妻成瘾:国民总裁超正点

    宠妻成瘾:国民总裁超正点

    第一次见面,他不小心撕开她的礼服。第二次见面,她不小心泼湿他的裤子。第三次见面,他与她浴室冷眼相对,她不情愿地为他宽衣解带。本来只是想让她低头认错,邵御铭想不到的是竟然舍不得放手了。嗯,既然看上了,那就是他的了!“滚开!呜呜——”苏语棠哭的花枝乱颤,她才不是他的!
  • 废柴小妾要休夫

    废柴小妾要休夫

    宠文作家不幸穿越,七七仰天长叹:人家写的是宠文啦!男主都是对女主爱的不得了!老天爷,你摆我一道。现在的七七是正室的出气筒,婆母的眼中钉,就连那个夜夜与她同床的妖孽相公,对她也是百般的羞辱。这是虐文?宅斗文?七七发誓,我一定要把它变成宠文!且看废柴小妾如何自立自强,绿茶婊,心机婊,怎敌得过我们超级无敌可爱的陆七七呢!渣男,我要休了你!
  • 第一炼器师

    第一炼器师

    袁山,大晋王朝最后一个炼器师之子,一个曾怀修仙梦的少年,在家逢巨变后,立志炼器,屠尽天下仙!
  • 守护甜心之暗黑之锁

    守护甜心之暗黑之锁

    意外穿越守护甜心的另一本续集,故事讲述:一个转学生,因为唯世而将亚梦的亲人杀害,亚梦为了救活父母,答应黑暗之锁以后将听从他的命令,以后会发生什么,敬请期待
  • 重生骄女

    重生骄女

    重生前的宋南卿骄横恣肆,心思狠毒,在恶毒女配的道路上奔的远远的,最终失去一切,背了一世骂名,重生之后,她决定离那对佳偶远远的,改写上一世不幸结局,虐一虐挡在前面碍眼的渣渣,顺便觅一只良婿。某人挑眉阴恻恻一笑:怎么,你还想找人。
  • 乡俚那些事

    乡俚那些事

    《乡俚那些事》共分两个部分,上部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以薛宝珠为首的一群留守妇女,在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组织姐妹克服种种困难成立车队、筹建山庄及农民合作社和留守儿童学校等勤劳致富故事。下部讲述了退休老教师魏明伦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在果园种植,水产养殖和公司加农户的现代化农村生产方式转变中,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乐于奉献、发挥余热、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全篇自始至终,充满了正能量,是激励乡村后一代不断“建设家乡、美化家园”的进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