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3300000013

第13章 沧海扬帆(3)

李鸿章却担心副岛下不来台,就笑着对马建忠说:“副岛先生能如此熟悉我国的经史典籍,已实属不易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溥厚,我早在幼年之时便已被深深地折服了。”副岛再次恭敬,甚至有些谄媚地说。

李鸿章点点头,复问道:“贵国与西洋各国议定条约已尚有时日,不知当下作何感想?”

副岛说:“我国与西洋诸国换约之初,大多是勉强成交。再加之不熟悉欧洲习俗,所以受到诓骗。但条约已经换定,就必须要恪守。虽然自己吃亏,也不能给人留下轻信寡诺的口实。”

李鸿章一语双关地说:“说得好。人无信尚且不立,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呢?既然换约,就该守约。一旦国富民强,就没有人再欺骗你,也没有人敢欺负你。”

“中堂阁下说得太对了。”副岛深表赞同,“我国天皇陛下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并且严饬外务省积极与各国斡旋,以期据理改约。仅以‘领事裁判权’为例,我们下一步就要让驻在日本的西洋人,悉皆遵守日本法令,遇有争讼案件,即由地方官员审办,该国领事不得擅自专权。”

李鸿章双眉一挑:“各国对此反响如何?”

副岛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傲气:“意大利尚可同意,唯有英、法等国多方诿延。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无碍我天皇陛下义无反顾的决心。”

“贵国大皇帝的魄力的确难能可贵。”

李鸿章深知:对方是以英、法为例,来试探中国的立场。以他对欧洲列强的了解,凭借日本现在的实力,要想以自己的意愿修改曾经签订的条约几乎是不可能。想到这,他的话锋随之一转:“若英、法各国均同意改约,我国也必当紧随其后,与贵国修定新约。”

“多谢中堂阁下。”副岛站起身,恭敬地鞠了一躬。

李鸿章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坐下,就在副岛尚未坐稳之时,李鸿章看似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贵国和朝鲜的关系怎么样了?”

副岛似乎没有料到李鸿章会在这时突然问到这个问题。他稍一迟疑,便马上回答:“朝鲜与日本渊源甚深,其世代与我国马岛诸侯通商。自我天皇陛下临政,诸侯撤番之后,朝鲜与我国便不相往来。我国屡次派使节前往,想同他们修好,可该国不仅置之不理,且言辞颇多傲慢。现在我国仍在遣使节劝谕,以期永好无嫌。请中堂阁下放心,我国对朝鲜实在没有侵略用武之意。”

“这样最好,朝鲜乃我国属邦。”李鸿章字斟句酌地说,“借用副岛先生刚才说的那句中国俗语,‘远亲不如近邻’。朝鲜虽小,却能拒西洋。贵国若对朝鲜行不义之举,人将谓挟大欺小,这必将有损于贵国大皇帝的名声,也有悖于我们所签订的合约。”

副岛忙躬身说:“阁下不必多虑。‘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我们互换的约章中已经写定,大日本乃诚信之邦,绝不会背信弃义,颠倒黑白。”

一旁的马建忠忍不住插言:“希望副岛先生能言行如一。”

副岛若无其事地笑笑说:“这是自然。”

李鸿章满意地点了点头。

副岛想借机试探一下日本和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分量,便说:“中堂阁下,我这次来贵国,除了换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赶在贵国大皇帝的新婚之日,奉上我国天皇陛下进献的礼物。但不知觐见贵国大皇帝时,是依照我国礼节还是贵国礼节?”

李鸿章心想: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君臣之间已经废止了跪拜之礼。而中国这一礼节对西洋各国又是名存实亡。但要强令副岛接受,又担心对方误以为有轻蔑日本的意思。要不行跪拜之礼,在日本这一弹丸小国面前又有损于天朝上国的威严。

他略作沉吟,哈哈一笑:“副岛先生既然对中国如此了解,就应该听说过‘入乡随俗’的说法。中国使臣在外国请觐,当行外国之礼,外国使臣在中国,亦应行中国之礼,方为从宜从俗。”

副岛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似乎在强力克制着什么。沉吟了半晌之后,他才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故作轻松地说:“阁下说得对,鄙人一定入乡随俗。”

李鸿章非常满意对方的态度,接着副岛又谈了谈关于日本对待秘鲁的国策后,便起身告辞。李鸿章亲自派人,帮助安排副岛一行在北京的食宿。

送走了副岛,李鸿章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欣喜之色,他对马建忠说:“此人言谈得体,举止恭谨,对中国传统知晓之深,恐怕要令当朝的士大夫们都自叹不如,真是勿谓小国无人呐!”

马建忠紧锁着眉头提醒道:“今日之日本,即明代之倭寇,觊觎我中华大地久矣。其距西洋诸国甚远,而离中国则近在肘腋,且效法西洋之举尤在我国之上,日后必为我心腹之患。”

李鸿章说:“我能自强,日本必将附丽于我。若中国无以自立,日本必定效尤西方。应对之策,一是求富求强,以增国力;二是与其约法三章,设法笼络牵制,以期消弭祸患。拒之太甚的话,恐怕他们就会与西洋各国勾结,要是那样,对我国更为不利。”

马建忠说:“中堂所言极是。但纵观历史,日本狼子野心,虽与其缔结条约,似乎仍应加强海防以备不测。”

“可钱从哪来?海防经费早被朝廷移作西征之用了。”李鸿章叹了一口气,又思索片刻说,“眼下尚且不必顾虑。我以为,西洋之患远大于日本。中、日既已换约,可见铁案已定,我就不信,这墨迹都没干,他们真的就能转白为黑?”

福州船政局。船政大臣沈葆桢正陪同盛宣怀参观那幢规模宏大的造船工厂。

他指了一下不远处停靠在滑道上的一艘轮船说:“这就是交付招商局的‘海镜号’轮船,载重409吨。船虽然小了点,但用于运漕再怎么也比沙船便利。待下月‘琛航’、‘大雅’两船改造完毕,招商局便可继续领用。”

盛宣怀兴奋地说:“承蒙幼帅鼎力扶持。如此一来,我招商局总成之船数就接近10艘。沧海扬帆,大展宏图之日便不远矣。”

沈葆桢说:“以目前的情形来看,闽局每年可为招商局改造商船两艘。若不敷使用,则尚需酌斟其他办法。”

“多谢幼帅,果能如此,卑职便已感谢不尽了。”

沈葆桢微微一笑:“说到谢,还得多谢李中堂。”

盛宣怀微微一愣,沈葆桢继续说:“倘若没有李中堂擘画招商局,闽局每年已成船只的养护费用将无从着落。朝廷恐怕就真的要从了宋晋所奏,关了闽局。”

盛宣怀笑笑说:“招商局与造船厂相辅相成,如唇齿相依。套用一句生意人的话来说,就是互惠互利。”

二人哈哈一笑,朝着“海镜号”停靠的方向走去。

“方才既已说到生意,宣怀就斗胆替李中堂和幼帅谈上一桩。”盛宣怀意味深长地说。

沈葆桢双眉一挑:“请讲。”

“我是想把招商局应该付给闽局的租金确定下来。”盛宣怀进一步阐述道,“卑职历来查阅奏咨函牍,总有‘承领’二字,不知者误以为免租。若有好事之人,必以为招商局受益匪浅,而幼帅则徇私之嫌。所以,酌定每年租价,对中堂与幼帅都可免于外人口舌。”

以盛宣怀的精明,他这一番话其实有一多半是替沈葆桢和李鸿章二人说出来的。尤其是沈葆桢,既要保持士人的清高,还不能像商人一样,主动向招商局索要租金。站在盛宣怀的角度,就不能装傻充愣闭口不谈。

沈葆桢微作思忖说:“我看,不妨以租抵修。招商局无须支付闽局船只租金,只要平时带为修理、养护,就可祛我一大心病。”

盛宣怀忙拱手说:“幼帅处处顾全大局,卑职代招商局谢过幼帅。”

沈葆桢摆摆手,郑重其事地说:“杏荪呐,自强之计的根本仍在兵船。福建水师每年养护之费30余万,再合南北洋七省修理、添船之费则不下200万。朝廷对这笔钱是左右为难,或许只能等将来招商局有所盈利,方能渐渐予以弥补。”

盛宣怀叹了一口气:“我大清财政如此不济,乃源于实业匮乏。从招商局而言,官既不能助其以资本,唯有竭力开拓运漕、运盐的门路,如此方才算得上顺商情。商暂不能捐其利,唯有竭力谋算轮船养护之费,方可称筹国计。”

“顺商情、筹国计。”沈葆桢点头表示赞同,“招商局这个题目极佳,可要想做好这篇文章却并不容易。”

“事在人为,首要便在得人。”盛宣怀轻叹道,“洋人说我华人聪明远胜于彼,可做事却浅尝辄止,不求精进。若无非常之人入局,招商局这篇文章便决然是一篇平庸之作,白白赔上了这么好的题目。”

沈葆桢点点头:“前些天有个德国的军火商,跟我说了一件事,开始我还以为是笑谈,后来知道实有其事,我便笑不出来了。”

“噢,有这样的事?”盛宣怀不由停下脚步,诧异地望着沈葆桢。

“德国军火商说,俄国向他们订购了总价600万两的火炮。我问他,俄国既有600万之银,为何不自开炮厂。他说,俄国本有炮厂,但所造之炮比不上我们的‘克虏伯’火炮。因此,才不惜花重金向德国购买。”

盛宣怀若有所思地说:“这就是说,德国的造炮之人远胜俄国。无论哪个行当,归根究底,只有人,才是制胜的根本。”

“轮船、工厂,这些都不过是制器之器而已。离开人,不值一提。而招商局则是创千古未有之业,我看朱其昂……”沈葆桢说到这,欲言又止地摇了摇头。

听沈葆桢这么一说,盛宣怀的心也不禁悬在了半空:轮船招商局已经开业了,朱其昂能顺利募集到商人的资本吗?

“你这个孽子,你给我滚!”朱老太爷的全身剧烈地颤抖着,用手杖使劲地敲击着地面,大声吼道,“你这是败家,是忘本呐!”

朱老太爷是朱氏家族所有生意的“掌门人”,任何家族的重大举措都必须经过老爷子的同意。让朱其昂想不通的是,自己好心好意让父亲入股招商局,竟然会招致他发这么大的火。这究竟是为什么?

“你就不能小声点,有话好好说。”朱老夫人忙在一旁劝起自己的丈夫,“老三这不也是为了家里着想吗?”

“你懂个屁?妇人之见!”朱老太爷呵斥道,“他是想断了咱沙船的命脉,想亲手掘了咱朱家的祖坟。”

“爹,哪有您说得那么严重?三哥让咱家多买招商局的股票,真的是为了咱家好。”朱其诏也在一旁替朱其昂说好话。

“呸!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朱老太爷继续气呼呼地说,“你们要是真为这个家着想,就不该去掺和那个狗屁招商局的事。咱们朱家从雍正年间起就是靠沙船运漕才撑起今天这么大的门户。你们不想着如何继承光大这份祖业,反倒打起了用轮船代替沙船的主意。你们自己说,安的是什么心?”

朱其诏不服气地说:“就算我们不去碰轮船,但迟早有一天,沙船也会被轮船挤得精光。”

“那也总比被亲生儿子败坏了祖业要强!”朱老太爷说完,便剧烈地咳嗽起来。

朱老夫人故意责备朱其诏说:“老六,你少说两句。你爹身子骨不好,他说什么,你听着就是了。”

朱其诏听母亲这么一说,就把刚要说出的话咽了回去,默不作声了。

“爹,您消消气,您真的误会我了。”朱其昂看了看父亲,恭敬地说,“只有入股招商局,才能让咱朱家的生意发扬光大。您知道,当初五口通商之时,夹板船盛行,而沙船的生意却越来越难。之后,轮船一出,凭借船身坚固,驾驶灵便,航速比夹板船快十倍也不止,而且封闭严密,水上航行,可保货物不受潮受湿。于是,众客商无不欢喜接受,争相使用,而夹板船生意俱被其侵夺。现在轮船的运价越来越贱,连夹板船都无货可载,就更别说咱的沙船了?”

朱老太爷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听着。

朱其昂继续说:“由此可见,轮船是大势所趋。为今之计,与其费巨本添补沙船,不如集我全家之力转购轮船。爹,咱要是现在还不思变的话,日后朱家的这份祖业可真就要不保了。”

朱老太爷闷哼了一声,瞪着朱其昂:“照你的意思,我今天要是不入股,就是我败坏了祖上的家业啰?”

朱其昂忙垂下头说:“儿子不敢!”

“爹……”朱其诏还想说什么,被朱老太爷摆摆手打断了。看样子,他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几个人都没再说话,大厅陷入了一阵难耐的沉寂之中。

过了半晌,朱老太爷换了一副口气,语重心长地说:“老三呐,秦五已经找过我了。我觉得他说得在理,咱们家跟其他的沙船、夹板船不一样,咱不是还有朝廷每年的漕运吗?只要大清朝在,咱就不愁没饭吃。可你这么一来,不但断了咱自家的命脉,也挡了他人的财路,你说,咱朱家能不遭人忌恨吗?”

“爹,您以为朝廷缺心眼儿?您以为朝廷不知道轮船的好?”朱其诏终于忍不住了,“一旦有一天朝廷全都改用轮船运漕,那咱一家就全喝西北风去了!”

朱老太爷又用力一顿手杖,呵斥道:“你给我闭嘴!”

朱其诏还想说什么,立刻便被朱老夫人制止了:“老六,你就别言语了。”

朱其昂让自己的语气尽量显得和缓:“爹,六弟的话糙,可理不糙。秦五爷是老糊涂了,可咱不能跟着糊涂。轮船的便捷,早为各地督抚所悉知。谁敢保证有朝一日朝廷不会弃沙船而转用轮船?爹,无论是为今日计,还是为明日计,咱都应该入股招商局。”

朱老夫人在一旁看了看儿子,又瞅了瞅丈夫,小声帮腔说:“老头子,我看三儿说得有道理。要不,咱就先买10万两吧。”

“10万两?说得轻巧,你以为咱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朱老太爷瞪了夫人一眼,“咱不能拿真金白银去换一堆没用的废纸回来。”

被朱老太爷一抢白,老夫人也不做声了。

朱老太爷又看了一眼朱其昂,不以为然地说:“我就不信,漕运要是全换了轮船,剩下那么多沙船把式没饭吃,上面就不怕激起民乱?”

朱其昂郑重其事地说:“爹,这种事可不是闹笑话的。要是咱家的水手、舵工真闹起了事,咱这一大家子也必然会受到牵连。所以,咱们要是趁早经营轮船,也好让水手们早点熟悉这洋人的东西。真到了别人家的船把式吃不上饭,而咱家却能让大伙酒足饭饱的那一天,那这些人还不得全感激您的大恩大德呀!”

“你别净拣好听的说。”朱老太爷拿起桌上的水烟袋狠抽了两口,再次沉思起来。整间屋子也随之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太古轮船公司。

威廉·兰把福士写给自己的信递给晏尔吉:“他们知道我们要在4月1日起航,建议我们两家达成一项协议:把从上海到汉口的运费调低到25两。”

晏尔吉接过信,迅速浏览了一遍说:“这是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他们的潜台词是: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就会把运费立刻从75两降到25两。”

“看来,他们已经为这次运费战做好了一切准备。”威廉·兰思忖了片刻问,“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

晏尔吉从容不迫地说:“中国的《孙子兵法》是一部奇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你的意思是……不宣而战?”

晏尔吉点点头,眼里掠过一丝如剑锋一样冰冷的神色,“首航之日,我想把运费定在2两。”

“我真的特别庆幸,当初没有选错人。”威廉·兰托着下颌想了想说,“不过,我还有一个建议:运价可以更灵活一些。只要有旗昌的轮船停泊在码头时,就可以考虑比2两更低。”

晏尔吉微微一愣,威廉·兰似乎明白了对方的担心,轻松地笑着说:“放手干吧。我们敬爱的董事长老斯怀尔,已经在伦敦为我们筹集到了足以应付这场运费战的资本。”

“这个消息真让我备受鼓舞。”晏尔吉站起身,充满自信地说,“我现在就和郑陶斋商量一下具体的实施步骤。”

威廉·兰点点头说:“要记住,我们先把全部运力投入长江航线。怡和的津沪航线先不要碰,以免战线过长而腹背受敌。”

“我同意您的看法。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应该同怡和友好相处。”

同类推荐
  • 墓室与焰火

    墓室与焰火

    《墓室与焰火》是对反常生活的非理性探讨,小说读来别有一番意味。
  • 我是一朵飘零的花: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

    我是一朵飘零的花: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

    这是一本真实到残酷的书,曾在天涯论坛称为第一神贴,辗转数年才得以面世。书中描写的东莞打工者的真实生活写照和相似的人生遭遇,唤起千千万万打工者的共鸣。他们用青春和血汗繁荣了别人的城市,却荒芜了自己的家园!这是一代人的历史,应该留存于一代人的心中。
  • 诡村·上

    诡村·上

    《诡村》首度披露关中乡村的百年诡情,全程揭开关中村庄的神奇的、凄美的传说。关中地区多怪诞,且不言“陕西八大怪”,其乡野间所见之怪诞事不胜枚举。此地多葬帝王将相,故以风水阴阳为业者夥矣。有任氏,十数代居于此地,善卜阴阳。每代必有一子生得五子,其余四兄弟绝无男丁。而第五子必为阴阳生,终身孤独,不得娶妻生子,以因袭祖制。至任儒云父辈一代,到达鼎盛,任儒云五叔(文中五爷)自幼于山中学得异术,能差鬼神,卜吉凶,知后事,却因此而死。唯遗《任氏家言》一册,为其所著,书中所载鬼狐之事,颇为精妙,后任儒云与任桀叔侄以此为典,解人危难,善人沉冤得雪,亦见恶人恶行得昭。
  • 旧爱重提

    旧爱重提

    两年的婚姻里,他们虽然没有爱得天昏地暗,但夫妻间的事他们一样也没少做。然而,突然有一天,在她发现她已经不能没有他的时候,他让律师给她送来了一份离婚协议书……自此,她落魄,穷困,再也走不进他的世界。终于知道,原来,他们曾有过的婚姻,自始至终都只是他为了深爱的女人与她父亲进行的一场交易……相隔四年,在她以为彼此再无交集的时刻,命运却再一次让她遇见他……而这一次,不愿放手的却是他!
  • 豹人

    豹人

    《豹人》收录了《豹人》和《海人》两部长篇小说。美籍华人青年以惊人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短跑纪录,震撼了世界,也赢得了中国姑娘的芳心。本是春风得意、温情缱绻之时,他却在某个月圆之夜,无法自控地重复了四年前的错误。而空前的胜利、重蹈的覆辙及一切的源头,竟是瞒天过海多年的亲密家人。在“新人类”系列作品中,王晋康用一贯的苍劲笔触和悬念迭起的情节为读者展示了人与非人的较量。不论是《豹人》中的尝试、罪孽和谈判,还是《海人》中的使命与责任,当动物与人类基因相融,他们也许注定将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热门推荐
  • 邪王绝宠小妖妃

    邪王绝宠小妖妃

    一朝穿越,穆长安觉得自己简直是倒霉透顶,居然穿成一滴挂在槐树上的眼泪。好不容易幻化成人型,虽是个美人胚子,却成了睿王的第五任冲喜新娘。用尽一切办法逃婚,却不小心自动送上了门,自此某位妖孽王爷成为了她甩不掉的包袱。某天穆长安好奇的问道,“我怎么感觉好像很多年前就认识你了。”“嗯,儿子都有了。”穆长安一脸懵逼,谁来告诉她,这从天而降的儿子是怎么回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恒梦魔

    永恒梦魔

    生与死轮回不止,尘世间俯视众生;天地变幻,混沌重开,众生崛起,强者横行;可仙迹缥缈,渚雄难寻,遂大战天下,预搏苍天,引动万千浩劫,仙古破灭,古界凋零。看世间苍茫尘世,究竟是何人战天下各路群雄,此生谁为峰。一切将从这里开始。
  • On Sleep and Sleeplessness

    On Sleep and Sleepless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关斋法

    八关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园中的月季

    园中的月季

    朱丽在自家花园的池中被发现,一颗小月季花树浮在水面...
  • 我是大美人

    我是大美人

    镁光灯下的明星们,对于美的要求那可是非常的严苛,绝不允许脸上出现任何瑕疵。纵然工作缠身,却仍然“国色天香”,想不想探究一下她们美丽的秘密呢?都说女明星们驻颜有术,演艺界的大美女说起养颜来,可是各有想法各有妙招。偷偷告诉你明星们的私房养颜绝招,只要照着做,你也会越来越漂亮喔!
  • 定命天师

    定命天师

    ”看龙头以测地脉,动须臾则改乾坤。小则救后人于前世,大则换天地之风云。“他是个凡人,又注定不凡。也许是命中注定,又也许逆天改命。本是巨鲲之属又怎会居于浅海,待看他,终将化龙九天。
  • 武道弥天

    武道弥天

    极北边陲之地,群山跌宕起伏,大雪覆顶,近观众山,处处绝壁,偏又生出许多崎岖无比的道路沟通,森寒而不可接近,让人敢望而不敢登,而这便是有名的葬魂山脉故事便是从这座险峻无比的山脉之下而开始的......新书,谢谢大家支持了哦^_^登天极,破天意,武道弥天!
  • 寻找李老师

    寻找李老师

    用你那双眼睛好好看看,看看眼前的这个人....如果对你来说,过去的真那么重要?那我们的过去算什么?他们在你生命中的出现又算什么?你惩罚人的年限是否已经够了,还是说你的心根本就是冷的。我的生活已经从一塌糊涂里走出来,你为什么还要把我拖进去如果你真走出来,那为何不能好好面对我,面对他们?
  • 最启发人的智慧故事全集

    最启发人的智慧故事全集

    荟萃古今中外的经典智慧故事:点石成金的奇思妙想,奇峰迭起的经商创意,创建生活的思路方法,品评爱情的促膝长谈……一个个故事就是一脉脉智慧的清泉,它们可以开阔你的眼界,启迪你的心智,发掘你的潜力,使你在生活中更加如鱼得水,更加成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