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000000046

第46章 戏外传真情 (1)

满场的人到了这时,才晓得他要做《荆钗记》全是为此,那辱骂富翁的着数,不过是顺带公文,燥燥脾胃,不是拼了身子嫁他,又讨些口上的便宜罢了。

她只因隔夜的话都已说尽,母亲再不回头,知道今日戏完之后,决不能够完名全节。与其拖刀弄剑,死于一室之中,做个哑鬼;不如在万人瞩目之地,畅畅快快做他一场,也博个千载流传的话柄。所以一夜不睡,在枕头上打稿,做出这篇奇文字来。

第一着巧处,妙在嬉笑如常,不露一毫愠色,使人不防备她,才能够为所欲为。不然,这一本担干系的戏文,就断断不容她做了。第二着巧处,妙在自家点戏,不由别人做主,才能够借题发挥,泄尽胸中的垒块。倘若点了别本戏文,纵有些巧话添出来,也不能够直接痛快至此也。第三着巧处,又妙在与情人相约而死,不须到背后去商量,就在众人面前,邀他做个鬼伴,这叫做明人不做暗事。若还要瞒着众人,与他议定了才死,料想今日绝死不成,只好嫁孙汝权,再做抱石投江的故事也。

后来那些文人墨士,都作挽诗吊她。有一首七言绝句云:一誓神前死不渝,心坚何必怨狂且。相期并跃随流水,化作江心比目鱼。

却说这两个情人一齐跳下水去,彼时正值大雨初晴、山水暴发之际,那条壁峻的大溪又与寻常沟壑不同,真所谓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两个人跳下去,只消一刻时辰,就流到别府别县去了,哪里还捞得着?所以看戏的人口便喊叫,没有一个动手。

刘绛仙看见女儿溺死,在戏台上捶胸顿足,哭个不行。一来倒了摇钱树,以后没人生财;二来受过富翁的聘礼,恐怕女儿没了,要退出来还他,真所谓人财两失。哭了一顿,就翻转面皮来,顾不得孤老、婊子相与之情,竟说富翁倚了财势,逼死她的女儿,要到府县去告状。

那些看戏的人,起先见富翁卖弄风流,个个都有些醋意。如今见他逼出人命来,好不快心,哪一个不摩拳擦掌,要到府县去递公文。

还亏得富翁知窍,教人在背后调停,把那一千两聘礼送与绛仙,不敢取讨;又去一二千金,弥缝了众人,才保得了平安无事。钱玉莲不曾娶得,白白做了半日孙汝权,只好把“打情骂俏”四个字消遣情怀,说曾被绝世佳人亲口骂过一次而已。

且说严州府桐庐县,有个滨水的地方,叫做新城港口,不多几户人家,都以捕鱼为业。其中有个渔户姓莫,人就叫他做莫渔翁,夫妻两口搭一间茅舍,住在溪水之旁。

这一日见洪水泛滥,绝有大鱼经过,就在溪边张了大罾,夫妻两个轮流扳扯。远远望见波浪之中,有一件东西顺流而下,莫渔翁只说是个大鱼,等它流到身边,就一罾兜住这件东西。却也古怪,未曾入罾的时节,分明是浮在水面上的;及至到了罾中,就忽然重坠起来,竟要沉下水去。莫渔翁用力狠扳,只是扳它不动,只得与妻子二人,四脚四手一齐用力,方才拽得出水。

伸起头来一看,不觉吃了一惊,原来不是大鱼,却是两个尸首,面对面,胸贴胸,竟像捆在一处的一般。

莫渔翁见是死人,就起了一点慈悲之念,要弄起来埋葬他们。

于是就把罾索系在树上,夫妻两个费尽许多气力,抬出罾来。仔细一看,却是一男一女,紧紧搂在一处,却像在云雨绸缪之际,被人扛抬下水的一般。

莫渔翁夫妇解说不出,把他两个面孔细看一番,既不像是死人,又不像是活人,面上手上虽然冰冷,但鼻孔里面却还有些温意,但不见他呼出气来。

莫渔翁对妻子道:“看这光景,分明是医得活的,不如替他接一接气,万一救得这两条性命,只当造了个十四级的浮屠,有什么不好?”妻子道:“说得也是。”就把男子的口对了男子,妇人的口对了妇人,把热气呵将下去。不上一刻,两个“死人”都活转来。

及至扶入草舍之中,问他溺死的缘故,那一对男女诉出衷情,原来男子就是谭楚玉,妇人就是刘藐姑,一先后跳入水中,只说追寻不着,谁想波涛里面竟像有人引领,把他两个弄在一处,不致你东我西;又像有个极大的鱼,把他两个负在背上,依着水面而行,故此来了三百余里,还不曾淹得断气。只见到了罾边,那个大鱼竟像知道有人捞救,要交付排场,好转去的一般,把他们身子一丢,竟自去了,所以起先浮在水上,后来忽然重坠起来。亏得有罾隔住,不曾沉得到底,故此莫渔翁夫妇用力一扳,就扳上来也。

谭楚玉与藐姑知道是晏公的神力,就望空叩了几首,然后拜谢莫渔翁夫妇。莫渔翁夫妇见是一对节义之人,不敢怠慢,留在家中款待几日,养好了身子,劝他们往别处安身,不可住在近边,万一父母知道,寻访前来,这一对夫妻依旧做不成了。

谭楚玉与藐姑商议道:“我原是楚中人,何不回到楚中去?家中的薄产虽然不多,耕种起来,还可以稍供粥米。待我依旧读书,奋志几年,怕没有个出头的日子?”

藐姑道:“极说得是。但此去路途甚远,我和你是精光的身子,哪里讨这许多盘费?”莫渔翁看见谭楚玉的面貌,知道不是个落魄之人,就要放起官债来,对他二人道:“此去得要多少盘费?”谭楚玉道:“多也多得,少也少得。若还省俭用些,只消十两也就够了。”莫渔翁道:这等不难。我自卖鱼也攒聚得几包银子,就并起来借你。只是一件,你若没有好处,我一厘也不要你还;倘若读书之后,发达起来,我却要十倍的利钱,少了一倍,我也决不肯受的。”“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尚且以千金相报,你如今救了我俩的性命,岂一饭之恩!就不借盘费,将来也要重报,何况又有如此厚情?我若没有好日就罢了,若有好日,千金之报还不止,岂但十倍而已哉!”莫渔翁夫妇见他要去,就备了饯行的酒席,料想没有山珍,只有水错,无非是些虾鱼蟹鳖之类。贫贱之家,不分男女,四个人坐在一处,吃个尽醉。

睡了一晚,第二日起来,莫渔翁并了十两散碎银子,交付与他。

谭楚玉夫妇拜辞而去,一路风餐露宿,戴月披星,自然不辞辛苦。

不上一月,到了家中。收拾一间破房子,安住了身,就去锄治荒田,为衣食之计。藐姑只因自幼学戏,女工针指之事全然不晓,连自家的绣鞋褶裤都是别人做与她穿的,如今跟了谭楚玉,方才学做起来。当不得性子聪明,一做便会,终日替人家缉麻拈草,做鞋做袜,挣些银子,供给丈夫读书。

起先还是日里耕田,夜间诵读,藐姑怕他分心分力,读得不专,竟把田地都歇了,单靠自己十个指头,做了资生的美产。

连买柴买米之事,都不用着丈夫,只托邻家去做,总是怕他妨工的意思。

谭楚班读了三年,出来应试,无论大考小考,总是矢无虚发。进了学,就中举;中了举,就中进士;殿试之后,选了福建汀州府节推。

论起理来,湖广与福建接壤,自然该从长江上任,顺便还家,做一出衣锦还乡的好戏。怎奈他炫耀乡里之念轻,图报恩人之念重,就差人接了家小,在京口相会,由浙江一路上去,好从衢、严等处经过,一来叩拜晏公,二来酬谢莫渔翁夫妇。

又怕衙门各役看见举动,知道他由戏子出身,不体面,就把迎接的人都发落转去,叫他们在浦城等候,自己夫妻两个一路游山玩水而来,十分洒乐。

到了新城港口,看见莫渔翁夫妇依旧在溪边罾鱼,就着家人拿了帖子上去知会,说当初被救之人,如今做官上任了,从此经过,要上来奉拜。

莫渔翁夫妇听了,几乎乐死,就一齐褪去箬帽,脱去蓑衣,不等他上岸,先到舟中来贺喜。谭楚玉夫妻把他们请在上面,深深拜了四拜。

拜完之后,谭楚玉对莫渔翁道:“你这扳罾的生意,甚是劳苦;捕鱼的利息,也甚是轻微。不如丢了罾网,跟我上任去,同享些荣华富贵何如?”藐姑见丈会说了这句话,就不等他夫妻情愿,竟着家人上去收拾行李。

莫渔翁一把扯住家人,不许他上岸,对着谭楚玉夫妻摇摇手道:“谭老爷、谭奶奶,饶了我吧。这种荣华富贵,我夫妻两个莫说消受不起,亦且不情愿去受。我这扳罾的生意虽然劳苦,打鱼的利息虽轻微,却尽有受用的去处。青山绿水是我们住得惯的,明月清风是我们僭享得多,好酒好肉不用钱买,只消拿鱼去换,好朋好友走来就吃,不须用帖去招。这样的快乐,不是我夸嘴说,除了捕鱼的人,世间只怕没有第二种。受些劳苦得来的钱财,就轻微些,倒还把稳;若还游手好闲,动不动要想大块的银子,莫说命轻福薄的人弄不来,就弄了来,少不得要赔些惊吓,受些苦楚,方才送得它去。你如今要我跟随上任,吃你的饭,穿你的衣,叫做‘一人有福,带挈一屋’,有什么不好?只是当不得,我受之不安,于此有愧。

同类推荐
  • 刺杀骑士团长(试读本)

    刺杀骑士团长(试读本)

    2018年3月8日平台首发!敬请期待。《刺杀骑士团长》是村上春树七年磨一剑的突破之作。一幅藏匿于阁楼的惊世画作串起战争年代挥之不去的伤痛经历和现实生活中超脱想象的意外离奇。“我”36岁,是一名肖像画家,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离婚,于是“我”没带什么东西就离开了家,开车在外游荡了一个半月,经过山形到达北海道,又折回东北地区,最终在五月份厌倦了游荡,车也濒临报废。接受朋友的好意,在小田原郊外山间朋友父亲的旧居兼画室住下,算是帮朋友看房子,也期待着通过环境的改变调整心情。朋友还给我介绍了山下绘画班任教的工作,“我”和那里的两名成年学生(都是有夫之妇)先后成了情人。奇妙的事件就发生在搬家后的九个月间。
  • 李玫的价格

    李玫的价格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异档案(全集)

    异档案(全集)

    如果世上没有鬼,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因为发生惨剧而荒废的工厂高炉里,为什么会不断地传出响声?而每一个闯入的人都会受到诅咒死于非命。为什么无人居住的旧楼上,每到半夜12点就会响起珠子落地的声音?一个在荒山殡仪馆里的聚会,将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件?一个人的心脏竟然被逼着胸膛“捏碎”了,被邀参加侦查这件科学无法解释的谋杀案,最后却发现所有的证据指向自己,到底在失忆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当一个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你是选择逃之夭夭,还是勇敢地去揭开真相?故事的主角简真选择了后者,因为他坚信一点,世上是没有鬼的!而且他还有好友薛柔、唐可组成的搜异三人组,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但他没想到的是,真相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许多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是因为知道秘密的人都死了,一但打开了那个神秘世界的大门,后果将不是他们可以承受之重……在命运的迷宫里苦苦探索,每走一步都是生死关头、惊心动魄,最后发现的出口却是通向无间地狱,简真会怎么做?
  • 男人那点事儿

    男人那点事儿

    这是一段关于三个男人的成长故事,奋斗年代你不知道的那些男人物语。写尽男人的爱情与离别,奋斗与失败,是女人读懂男人,男人了解男人的必读之书。梁宇良因离职而回到江海市,结束了与妻子的双城生活,并进入一家成员关系复杂的房地产公司。本想可以如鱼得水、大展手脚,却不想遇到各种问题……
  • 雨林中

    雨林中

    去年,我在马来西亚霹雳州旅行的时候,曾参加一个短期的热带雨林生存训练营。我们一组外国人在进入雨林的中心地带之前,被分成了五个小队,我和另外三个人——两位新加坡人和一位美国女士被一个叫拉扎克的当地人带领,要在北霹雳州最浓密的泰门格尔雨林深处度过两天两夜……
热门推荐
  • 雨季中的天晴

    雨季中的天晴

    爱上了自己的哥哥!?这个听起来貌似不可能的事情却偏偏发生在了顾欣颜的身上。“欣颜,你永远都是我的妹妹,最好的妹妹。”这句听起来羡煞旁人的话,却让顾欣颜的心碎的无法言喻。“拜托,帮帮我。求你了。”一句话,夏洛阳闯入了她的世界。深爱多年的“哥哥”,初识暖心的“朋友”,顾欣颜会选择谁??
  • 星月十三州

    星月十三州

    浮云岭上雪千秋,美人如玉挽画屏;万里江山一点红,九幽池下葬白骨;五行合一诛心成,幽冥圣火灭九宫;十弦古琴翻沧海,星月一曲荡神州。州者,天下十二,云上独占其九。
  • 龙潭谍影之刀尖之上

    龙潭谍影之刀尖之上

    他是抗日名将之子,因生性顽劣、到处惹是生非被家人强送至美国军校。在校期间他仍是嚣张跋扈,麻烦不断,直到父亲神秘被害,他被赋予了一个关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使命。家仇国恨让他迅速成熟起来,为了达到目的,他精心策划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计划——当了一名可耻的汉奸,不想却因此奇遇各色人事。随着他逐渐接近事情的真相,却发现原来另有不可思议的隐情,而且他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神秘、诡异的巨大阴谋当中。他将会如何面对这些呢?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经历了千难万险,他终于成为一个意志坚定、能力超众的中共精英特工。
  • 淑女成长记

    淑女成长记

    从小被哥哥们守护长大的林飞飞,转学到了风险四伏的神秘学院,失跌的同学、神秘的守门人、无人居住的旧楼……她将开始她人生的考验。
  • 修仙实验室

    修仙实验室

    飞剑,传音,遁法,驱鬼,雷法,符箓,丹药,赶尸,法宝……种种传统的仙术妖术,在现代科技面前已然近于毫无优势。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有了合法的主人;几乎每一种资源,都有了无可替代的用途。山川易位,江河改道,风水剧变,星光匿迹,使得数百年前存活至今的修道者们,都无法获得修行必须的洞府,灵气与天材地宝,于是不得不投入碌碌的红尘,为生计,甚至合法的身份奔波。为了依靠有限的资源继续探索无上天道,他们试图引入集约高效的修真方法,应用科学的手段探索和设计修真途径,获得成功……
  • 萌夫接嫁:草原女王到

    萌夫接嫁:草原女王到

    傻瓜大小姐嫁给傻子二少爷,众人笑称“真乃绝配”。梅朵挑眉:“好的,绝给他们看。是不,宝贝儿?”仁青立刻“唰唰”点头:“是的,大王!”“啪”!一巴掌呼上脑门:“要叫我女王大人!”
  • 致理想读者

    致理想读者

    这是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近两年来的批评文章合集,其中既有诸如对《红楼梦》和新时期文学的论述,也有对大量新锐作家和新的文学现象的评述,几乎囊括了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论题,可谓是一部对当下文学世界的精彩注释。李敬泽的批评有很强的现场感,是对文学和文化生态第一手的观察和评说,向以立论独到、艺术感觉敏锐、文字活泼生动著称,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 半九亭集

    半九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魅王爷斗萌妃

    鬼魅王爷斗萌妃

    金砂王朝赫赫有名的战神王爷,传闻战场上的他,如鬼魅般嗜杀如魔!她是苦逼而阳光的暖女一枚,因为不忍见无辜生命消失,坠入陌生的世界。当他们跨越时空,相聚在一起,他的旧爱和她一起面对生死,他却将生的机会让给了旧爱,瞬间心如碎片般崩裂的她跌入了无尽的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智慧哲理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智慧哲理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