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9600000001

第1章 序言(1)

本书形似小说或传记,尽量接近历史真实,采用较为客观理性的叙事方式,吸取目前诸多传记的教训,以纠正长期以来作者借历史之峥嵘,浇时事之块垒的习惯,使历史本相不至于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脸谱化、标签化。标签暴力,其实不过是中国近代以来对历史长期做暴力化处理的结果。在防备这些弊端的同时,尽量写得妙趣横生,避免陈词滥调再次出现于图书市场,读者如对某些地方有不同意见,尽可多提意见与建议。

第一章孕育一代政治家族的坚韧地母——蒋介石之母王采玉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从一介孤贫的少年,成长为执掌旧中国一定权柄、几近左右近现代中国历史走向的政治人物,并与共产党合作,组成抗日统一战线,最终又失去中国大陆,退踞台湾。其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一生,骄傲自负、独断专行的性格,暴烈的性情和从不失理智的头脑,极端冷酷却不失亲情,并且他天生的政治手腕,使其全身上下都充满传奇色彩,成为让人捉摸不透又极具矛盾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战争期间他表现出的非常人的毅力以及高超的军事和外交战略,对阻止日本在东亚建立庞大帝国的企图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歌德所说: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纵观历史上每个伟大男性的一生,在他们的辉煌生涯背后都有一些默默付出的伟大女性,而蒋介石的一生中,最常提及的是妻子宋美龄,但真正对他影响深远的,却是他那鲜为人知又一生坎坷的亲生母亲王采玉。她一直勉励儿子发愤上进,在他很小时就努力培养他,督促他树立将来做出于国于民有利的事业,为国家和家庭争光的理想。

王采玉本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民妇,后被国民党政要尊称为太老夫人。她一生不凡,早年命运坎坷,曾遁入空门,却始终不曾向命运低头,以一双灵巧的手从事女红,贴补家用,十分清苦,但她于逆境中顽强奋斗,上孝下教,治家有方,其坚强不屈的性格也遗传给了儿子蒋介石。她的一生讲起来也是个长长的故事,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草根的一生,实际上却承继了先祖及本家族最坚韧最朴素的性格和力量。正是这种地母一般的庞大力量,才孕育了一个庞大的政治家族。

是福气绵薄,还是贵子可期?

1864年,一种反传统的运动势力归于失败;1949年,另一种同样反传统的力量登上了执政舞台。

成败之间,沧海桑田。

公元1863年,大清同治二年,九品官王毓庆家里添了孙女,起名王采玉。她的到来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欢欣,但很快就平静了。王氏祖先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奉化连山迁居到葛竹村,成为浙江溪口葛竹村的大户人家,王毓庆育有三子二女,长子王有则就是王采玉的父亲。王有则字品斋,1820年生,熟读诗书,曾向往仕途,考取功名,却一无所获。但他十分精明能干,曾以贩卖土产为业,后来在皖南、浙江招集流亡人口,开垦战乱弃留的荒地致富,晚年回到家乡葛竹村。

王采玉出生的时候,这个家庭正在走向衰落。自王有则于1882年去世后,她才十九岁,就经历了家道中落的不幸境遇,从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沦落成地位最卑微的农村女子,尝尽人间悲辛冷暖,然而具备中国传统妇女典型美德的王采玉,在磨难中渐渐打磨出一种坚强不屈且有主见的性格,这对今后蒋介石一生的政治生涯都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她小时家境比较富裕的日子,她父亲闲来无事也喜欢教她吟几句诗文,握着她的小手在纸上写几个字,所以她也粗通文墨。只是生在一个封建小官吏的家庭,家长对女子的要求仍沿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标准,所以王采玉的才气充分体现在做针线女红上,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飞针走线,很快成了女红高手。她很有思想,只是生不逢时,命运不佳。

女大十八变,在家道中落的过程中,采玉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主要是因为她的家庭支柱-父亲王有则,长久以来习惯了少爷的角色,对种田犁地毫无兴趣,每天只在家里诵读诗书,一心只想考取功名。每次进京赶考,都要花费家里一笔不小的路费,可惜每次都名落孙山、失意而归。落榜之后,他又不甘心劳作,整日在家消磨光阴,游手好闲,消极颓废。就这样吃饭的人多,出力的人少,常年入不敷出,王家家道逐渐衰落。眼看生存都快成问题,没米下锅了,母亲每天唉声叹气,父亲却漠然置之,两个胞弟一个嗜赌,一个患先天性精神病,全家生计十分艰难。

这时年轻的王采玉站出来,接替父亲挑起生活的重担,每天依靠纺纱织布贴补家用。她心灵手巧,又刻苦耐劳,且善于安排家庭生活,显示出非凡的勇气和坚韧,她的家庭竟靠她一人而生存下来。

坚韧而有生气,犹如一棵生长在贫瘠地带的松树,这是王采玉的优秀品质,也是旧中国传统妇女身上最可贵的美德。

王采玉十八岁时,迎来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次婚姻,由父母做主,她嫁给了离葛竹村只有20里地的曹家田村的长工俞某。俞某家境一般,曾在王有则一个本家家中打工,因身强力壮,手脚勤快,几年长工打下来,手中也有些积蓄。东家见他本分勤快,在他的委托下,同意为他牵线做媒。

家道中落且已到婚龄的王采玉,成为这位东家心中的最佳人选。在村人眼里,一个贫民的女儿和一个长工,正是天生的一对。

王有则了解了俞某的身家条件后,认为可以接受,将女儿嫁给一个能干的长工,想必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于是询问王采玉的意见。王采玉是个聪明且懂事的女子,她看到家境的困顿,理解父母的苦衷,不忍拂逆,就由父母做主,嫁给了俞姓长工。

新婚夫妇相处还算和谐,俞某租田耕种,勤快如常,倒也没有缺衣少食。只是日子一长,双方性格中不合的一面渐渐显露。俞某虽质朴勤劳,却是个急性子暴脾气,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触发他的爆点。年仅十八岁的王采玉,虽家道不比从前,但自小也是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比起普通的农家女子,仍多三分娇气,怎能一味容忍丈夫的蛮横。

两人时有争吵,俞某甚至对王动手。曹家田村离葛竹村不算太远,每逢王采玉受丈夫欺侮打骂,就回娘家向父母哭诉。

这时,俞某总是主动前往岳家认错,岳父母将女婿教训一番,再婉劝女儿一番,一对小夫妻也就一同回去了。过日子嘛,哪能少得了磕磕碰碰的磨合。

岳父母的“婚姻家庭教育”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俞某的躁狂症见好,夫妻俩和睦如初。次年春天,王采玉生 了一个儿子,夫妻俩十分高兴,但这个小生命只存活了几个月便因突发急症作别人世。祸不单行,秋天来临之际,霍乱突袭了曹家田村,俞某不幸感染了瘟疫,猝死。

春秋两季,本是希望与收获的季节,王采玉在一年中最温暖宁静的时光里,痛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密集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受到很大刺激。她又听到邻居的流言说她“克夫克子”,精神几近崩溃。俞某一介农工,俞家也无产业,年轻居孀的王采玉无牵无挂,却背负着沉重的流言,遂萌发了遁入空门的念头。

这时又一桩不幸的事发生了-王采玉的父亲也染疾病去世。王采玉回家奔丧,看到与自己同父异母的三个哥哥,一个早死,两个已成家分居,家里只剩下中年孀居的母亲和两个同胞弟弟,大的十四岁,小的十岁,尚在读书。三口人生计顿时成为大问题。

在曹家田村已无着落且不时承受着村民风言风语的王采玉,面对令她万念俱灰的现实,决定搬回娘家,帮母亲与弟弟共挨岁月与生活。她与母亲一老一少两寡妇耕种着几亩田产,耕种之余还要靠纺纱织布、绣花缝衣挣点钱,日子过得很是艰苦。为助母持家,她还曾外出到奉化江口周村的富家作佣。但因种种原因,还是辞工重回娘家。

葛竹村附近有个名叫“金竹庵”的小型尼姑庵,是当地信佛的百姓集资修建的,庵里还垦出足够一个人吃用的田产与菜园。一日,庵里的老尼姑仙逝,身为佛教徒的母亲召唤采玉同去帮忙料理老尼姑的丧葬事宜。王采玉早已埋藏心底的那粒向往空门的种子,在进入尼姑庵的一刹那再次破土发芽。领教了旧社会寡妇生活的艰辛,尝尽了人言可畏的酸楚,王采玉出家的决心已不可逆转。

要进金竹庵需过两道关,第一需要族里领导的批准,王采玉顺利通过了。难过的是家人这道关,哪个母亲会舍得自己年纪轻轻的女儿入庵为尼呢?对于信佛的母亲来说,女儿当尼姑未必是最令人痛心的,真正揪心的是这选择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年轻人对世界与生活的绝望。是有多么不堪的生活才会令一个才二十岁左右、正该风华正茂快意人生的年轻女人如此绝望啊!

王母虽未能改变女儿心意,但一番讨价还价后,王采玉同意了母亲提出的带发出家的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后路都是父母提前设计的,王采玉日后能够嫁到蒋家,乃至成为“太后”,皆要感谢母亲为她争取下来的这一头长发,当然这是后话了。

王采玉入庵后,将这个寄托了自己余生的小庵堂拾掇得清净异常。她掘笋养竹,种瓜种菜,自给自足,辛苦劳作之余,还时常回家照顾母亲,也常将庵里产的竹笋菜蔬分一些给母亲。母亲也常来庵中吟经诵佛,做伴劳作。青灯黄卷,粗茶淡饭,王采玉享受着久违的静谧安宁。直到两年后的一天,一个相面先生的路过,打破了王采玉内心的风平浪静。

那天,口渴的相面先生入庵讨茶,仔细端详为他端茶的年轻尼姑后,断言她面透福相,贵子可期,晚年风光,不如舍庵再嫁。王采玉毕竟年轻,精神上累累伤痕已被这两年的清修时光渐渐修复,冷寂的内心在相面人表面冷静内涵热烈的话语煽动下重新冒起热烟。

游历江湖阅人无数的老油条相士,是因深谙凡人心理为饮茶而投女子所好才对王采玉说那番“奉承话”的吗?

日后的事实否定了这一点。那时刚好溪口玉泰盐铺的老板蒋肇聪丧妻,家中一子一女年幼无人照料,意欲再娶。于是,没早一步,也没晚一步,蒋介石的父母亲在彼此都合适的时间段,被一根看不见的红线牵在一起。

蒋肇聪是溪口蒋姓二十七代孙,幼年也读过四书五经,为人精明能干,极具生意才能,人称“埠头黄鳝”。蒋肇聪丧妻后,店铺的账房就琢磨帮老板续根新弦,以慰人生寂寞。

当然,将肥水引入自家田里最好,账房王贤东想到了自己带发修行的苦命堂妹王采玉。

为当成老板与堂妹的媒人,王贤东特地请假回家去做堂妹的思想动员工作。在金竹庵里,王贤东先是闲谈东家的情况,然后以极其关心的口吻劝堂妹道:“采玉,你还这么年轻,怎能在此庵中荒老,来日还长呢!”王采玉听后不知如何作答,欲言还休地说道:“此事还需与母亲仔细商量。”从王采玉犹豫不决的神色中,王贤东探测到堂妹的心动。于是,他到葛竹村找王母洽谈此事。王母当初之所以不同意女儿削发,本就存了为女儿再嫁留后路的心思,如今恰逢良机,恰逢良人,何不顺从天意?

1886年6月,大清光绪十二年,二十三岁的王采玉,正式还俗再醮,入主蒋家,成为四十五岁的溪口玉泰盐铺老板蒋肇聪的继室。

看上去,经过漫长的冬季蛰伏后,王采玉的春天来了。

但实际上,以继室的尴尬身份嫁入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富裕家庭,亲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并不容易打理。但性情温和朴实、知书达理又手脚勤快的王采玉,很快便在蒋家为自己赢得了赞誉和口碑。她勤俭持家,帮助丈夫将玉泰盐铺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年迈信佛的公公悉心照料;对继子继女关爱有加;对店铺伙计十分照顾;连对左邻右舍都谦恭有礼。她慈善的待人之道,换取了蒋家老少、伙计帮工、左邻右舍对她的敬重。蒋肇聪有幸得到这样的贤内助,再不必为后院家事操心,心中也十分欢喜,夫妻和睦相处,感情日渐升温。

同类推荐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杨振宁》由黄芬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杨振宁》记述了杨振宁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热门推荐
  • 乱世儒将

    乱世儒将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苏轼此儒将,学识渊博,武艺无双,乃继周瑜后,东吴又一庭柱之才……且看张渊如何观将军勇,叹谋士智,又会带给三国历史何种改变……
  • 宙心1

    宙心1

    星皇受辱,神偷劫色,皇妃背弃,忍辱育儿,屠天地,灭穹宇。宇宙中分布着大量的暗物质,长年累月的悬浮着,游荡着,终于有一天在地球的相对面形成了一个跟地球极为相似的星球,这个星球大部分都是由暗物质组成,而生长在这个星球的生物,也通过吸收暗物质来提升自己能力,从而就有了‘暗能量’这种神奇的力量,当然暗能量也有着等级划分。暗能量从弱到强分为:暗现、暗凝、暗破、暗星、暗灭、暗宙、暗化、暗天地暗能量每吸收一分,身体便会遭受强大反噬,所以修炼暗能量极为苦难。
  • 呵护你的梦想(下)

    呵护你的梦想(下)

    生活就是一个自己动手的项目。谁能比这个说的更明白?你今天的生活就是你过去的生活态度和所选择的结果。你明天的生活就是你今天的生活态度和选择的结果。
  • 仙门歪道

    仙门歪道

    我,王一,出生于湘南国皇室,六岁就被送到清玄道宗修道。长得玉树临风,气质翩翩,乃是修真界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好吧,其实我就是一个龙套A,我那个吊炸天的大师兄才是主角。某一天,我把大师兄捅死了。于是乎,我成为了反派A......
  • 限嫁豪门:微少的独家占爱

    限嫁豪门:微少的独家占爱

    a城太子爷新婚告急,某女歪着个内八字仓皇而逃,悠闲的度假时,一道俊逸的身体从天而降,某男挑眉一笑‘‘怎么,觉得几天不见,很想我?’’,某女狗腿的讨好‘‘太子爷,你你怎么来了’’,“当然是捉你回去拜堂成亲的”新婚夜,某女抱着被子泪光闪闪“那么多女人,你喜欢我那里,我改还不行吗”话音未落,男性炽热的身体扑上来,用动情的声音说:"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某男在心里诽谤,有种你改啊。
  • 高天厚土

    高天厚土

    本书是庆祝盐池解放70周年献礼图书,收集了60多位作家讴歌介绍盐池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
  • 独爱千年

    独爱千年

    他,沉睡千年的僵尸王一个;她,从未得到公主待遇的冷宫公主一个;本不该有任何的交集,偏偏扯上了剪不断的情缘。他帮助她,她依靠他,可是最终究竟谁才是谁生命的救星……千年前的故事本该遗忘,可是偏偏烙在了他的心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间骄子

    花间骄子

    对于美女,宁滥毋缺是他的宗旨,但是摘得有刺玫瑰多,哪有不伤手?他却能在万花丛中,做到沾叶不湿身。他是何方神圣?华夏国国家主席之子,为了寻找神秘失踪的弟弟,隐姓埋名潜入民间,一路风尘,方觉民间美女如云。阴谋暗杀敌人,他谈笑挥手间,强虏灰飞烟灭;美女,太子女,萝莉投怀送抱,却让他英雄难敌四手,不由痛呼:“不要迷恋哥,美女多,谁来助我?”
  • 痞子也有爱

    痞子也有爱

    俺是个痞子,但俺是个有良知的痞子!俺长得不咋的,但俺女朋友个顶个地漂亮!俺唯一的缺点是太讲义气,俺最大的愿望是能活得让家人以俺为荣!为了俺的梦想,俺从一个小痞子做起,开始了惊险刺激的敛财争霸之旅!
  • 红牡丹

    红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