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8300000009

第9章 如何安住在折腾中(5)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尤其常见。这样的烦恼还会产生一些连带的效果,比如怨恨自己的命运,怨恨社会的不公,怨恨自己的能力太差,怨恨自己没有靠山,怨恨……嫉妒心因此而起,不但给自己增加很多的烦恼,还给生活环境造成很坏的后果。

因为产生这样的烦恼之后,我们常常会感觉自己很渺小,命运不好。这些问题的连带效应是对自己生活环境失去信心,增加自己对外界追逐的问题,产生想改变外界的念头,影响身边的人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的看法,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烦恼。这个烦恼不但目前存在难以消除,而且还容易形成成见或者偏见而影响自己的将来,乃至连带影响身边人的观点。所以,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当然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自己对外界追逐而产生的,只要把自己向外追逐的心收回来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能做到这样的人有几个呢?我们总是说放下就轻松了,可是能有几人遇事就能放下呢?就算是学了佛的人,遇到自己吃了亏,一样常常会在我的面前抱怨不停,何况很多没有学佛的人。事实上,我自己在回答信众的很多问题中,这样的问题占了很大的比例。

遇到别人与自己抱怨的时候,只能告诉他要放下,告诉他不要向外追逐。根器好的人,也许就会放下点,或者是认命点。绝大部分的人是嘴巴放下,或者是强迫自己忘记这事,或者是强迫自己认命,或者是强迫自己回避这件事情,或者因权威而强迫放下,或者……很难真正放下自己吃亏了这样的看法(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看法而已)。

问的人多了,我也就认真地观察过这种事情的前因后果,试图在吃亏的前因后果上去为大家做个解释。但是,发现吃亏这样的事情往往是陪伴着上当而产生的,前因后果大家都会很快地看清楚。但是,对于一些难以看清楚的前因后果问题,要想让人家放下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一直在查找这些难以看到的前因后果,于是我发现很多是因为爱缠或者是怨恨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这些吃亏上当是因为人的爱缠或者是怨恨付出的。这样的付出尽管不是自愿的,但是有其他的责任、义务等等原因。所以,这样的吃亏还真的是不好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前许多学佛的人常常告诫大家吃亏是福,但是没有把吃亏的前因后果弄明白,只能囫囵吞枣地强迫自己放下。自己遇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别人肯定自己能力的过程,就像被授予了勋章一样,吃亏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因为,亏不是哪个人都有能力吃得起的。如果某件大家都认为是吃亏的事被你做了,眼前你好像是失去了一些利益。但是,换个角度去想,有几个人能吃得起这个亏?你能在这样的吃亏面前无动于衷,就说明你有能力吃这个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正是证明你有能力的一个勋章啊。

所以,我们不要忽视这个吃亏的勋章。只要我们自己不要把眼前利益看得太大,我们就能吃得起这个亏,就能拿到这个证明你能力的勋章。我们可能一时接受不了吃亏就是福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从炫耀我们能力的角度去吃亏。这是多么高的荣誉证据啊!

如果能够因此而消除眼前的烦恼,就会消除因这个烦恼而带来的连锁效应,那么这个亏真的没有白吃。反过来,如果我们这个亏吃了还带了这些连锁效应的烦恼,那么这个亏就吃大了。因为我们不光是眼前吃亏了,还把我们自己的智慧给蒙蔽了,这样的亏可千万吃不得。

用“忙”助修进步快

三祖的《信心铭》一开头就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这教导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拣择”。事实上,这不光是我们的修行要不拣择,就是生活中也要少拣择。更进一步来说,真理便是不要去拣择,因为一切事物没有是非、好坏和黑白等等二元对立。

我们之所以痛苦,因为我们有了拣择、分别之心。事实上,我们的拣择、分别之心不但有而且还很强烈。可以这样说,拣择、分别心强烈的程度与这个人的生活质量是成反比的。我们要想少一些痛苦,那么我们就要少一些的拣择、分别。这也是先贤们常说的“难得糊涂”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的人生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用来拣择与分别了。如果我们把这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用来做其他的事情,我们就拥有了四倍的生命力量。所以,很多的智者做事情效率高,就是因为他们用于拣择与分别的精力减少了。所以,社会上甚至有谣言止于智者这样的话。

进一步来说,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去掉拣择与分别的。我们只有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拣择、分别心去掉,这样才能与道相应。所以,如何慢慢去掉拣择与分别心是我们修行很关键的一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通过利用“忙”来帮助我们去掉或者说是减少拣择与分别心的办法。

“忙”会让我们没有时间去拣择和分别,或者说是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拣择与分别。从因为你太“忙”,所以你不得不放弃一些拣择与分别的机会开始,你会慢慢体会到不拣择和不分别的好处。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贫苦容易入道的原因,因为贫苦的人要忙于自己的活计,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拣择与分别。

但是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希望能在你“闲”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不拣择与不分别,或者说是少拣择与少分别。但是一开始我们做不到的时候,大可以用“忙”来帮助我们入道,用“忙”来帮助我们修道。所以,自己就利用“忙”来帮助入道修行。

事实上,我都常常听说过“无事生非”这样的话。为什么呢?因为“闲”的。如果忙起来了,那么“无事生非”的时间和精力就没有或者是少了。这也正好符合了用忙来帮助修道的理念,只是这样的理念不光是在修道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即使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如此。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记得我小的时候就很“忙”,忙着玩自己的事情。结果大人要我干一些我不愿意干的事情,我就采取赶紧干完应付了事的办法。这样,能够让我最快地脱身去干我喜欢的事情,而且还赢得了“听话的孩子”的好名声。

上班工作了,我还是非常忙,到了后来自己开公司那更是忙得晕头转向。所以,我总是很充实,少烦恼。最可笑的是我的烦恼时间往往是过年过节,因为放假有时间去烦恼了。甚至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就生病,这是我在社会上的时候的情况。

现在出家了,更忙了!记得老和尚跟我说过:“未着袈裟嫌事多,着了袈裟事更多。”他当时就这样告诫我来着。因为我总是跟他老人家抱怨事情多,后来才知道事情多真是太好了,让自己少了很多的拣择与分别的机会,同样就少了很多烦恼的时间。

“忙”能帮助修入道

知道了利用“忙”来帮助我们去掉一点拣择与分别心的办法。接下来,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检讨了一下忙的好处和利益。我发现“忙”能够最快地帮助我们修行,让我们最快地进步。

现在我也是利用“忙”来帮助别人。身边的人总被我弄得忙得团团转,因为我也发现一但让他们闲起来,是非就来了,所以总是想办法让他们忙。甚至我还说过,你没有看见那堆煤炭还没有洗白吗?一但你忙起来,你就少了拣择与分别的精力,自然烦恼也就少了。

所以,我总是让自己处于忙碌状态,甚至是让身边的人也处于忙碌的状态。因为,通过用“忙”来修行,这样大家的拣择与分别心就会少一些了,或者说是因为忙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拣择与分别了。这样不但是省去很多的是非,也把做事情的效率提高了。

比如,今天我们听到很多的流言蜚语,有个被我们称为佛母的叶居士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以前我要是遇到这样的流言蜚语还会和人争辩,现在我就‘嗯、嗯、嗯’地回答他们了。”这是她一百多天来在这里刻苦修行的结果,因为实在是太忙了。

一天到晚她要管大家的吃、管大家的住、管大家的钱、管大家的物。她还要管接电话、安排活动等等很多的事情。同时她还操心夏天要用的物品,冬天要准备的保暖等等。尤其是她一分钱掰成三分花的精神,和为此多付出的劳动是不可思议的。

而且,我们很多人也亲身体会到了她的这种精神与难缠。因为一分钱当成三分花一定会产生很多的麻烦与纠缠,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做的事情。更多的是身体力行去做各种各样的杂务。最最难得的是她还要跟我们一起打七坐香,这是很辛苦的事情。

因为我们一天光是止静时间就有八个小时,再加上四个小时的行香时间,一天已经是安排得紧紧的了。她还要在这样紧张的时间安排里面做这么多事情,实在是难得。来的人都能看到她是如何忙碌的,所以现在是非心开始淡化,慢慢开始学我的不识好歹了。

这个很不容易,因为她以前是个是非观念非常强烈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弄个一清二楚。现在她在我们这里帮忙,里里外外什么事情全包了,有了佛母的称号。忙啊,就连精神病人来寺院闹,精神病人要求她拜精神病人,她都为了快点让病人走开就拜了三拜。我就说她修行真的是进步很大,开始“不识好歹”了啊!

身边的人是如此,不在身边的人也是一样。我的电话本里面的名单有上千个,但是我基本没有电话接进来。因为我就很不愿意去打扰别人,接了打来的电话也三言两语没有多余的话,发现有多余的话马上告诉对方自己“忙,不聊天”。这样日子长了,打电话来的人就少了。

电话是如此,上网也要是一样。因为自己的网友多,QQ就有四个,好友加起来有两三千个,加入的群有一百多个。把四个QQ全开了的时候会没完没了地闪个不停。所以自己一般很少开,只是每天早上开一下处理事务。有的时候白天有事开了也基本不会受到多少打扰。

不懂不会不知道

看了前一篇《“忙”能帮助修入道》,知道了用“忙”来帮助我们修行的好处。知道了我自己目前为什么总是喜欢用不懂、不会、不知道、没有办法……等等来帮助别人。因为这样既解决了自己忙的问题,也能够实现最好地帮助别人的目的。

所以,我从不与人聊天,有什么事务或者是回答问题都是三言两语了事。虽然好友多,但是我不会花很多的时间来回答问题。遇到问个不休的人就是用“不会,不懂,不知道,没有办法”或者是“忙,不聊天”来回答。因为这是非常好的帮助别人的办法,祖师还有“不知最亲切”之说。

记得有一次有一个人非常固执,非要弄个答案,而自己发现他就是闲的原因。所以一再地回答“忙,不聊天”,他说这是他的坎,自己在回答几次“忙,不聊天”之后只好咬牙不回答了。过了几天以后,他发来消息说:“谢谢师父,一个‘忙’字帮助我解决了大烦恼。”

事实上,自己现在正在修的办法也就是不会、不懂、不知道、没有办法或者是忙。因为自己发现这实际上就是不理和不拣择与不分别的具体落实。尤其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没有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只有激发出他自己的办法,这样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这也就是雪峰禅师在鳌山悟道的结果,是当时岩头告诉他要“一一从自心流出”的典范。也正是我们听得最多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说法。因为每一个人的办法是不同的,师父的办法再高明,你学来学去也超不过师父。只有你自己的办法激发出来了,这才是最高明的办法。

目前,我在法眼寺就是这样教人做功夫的。我告诉大家要按照四祖说的“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来做功夫。常觉不停,就是要时时刻刻地处于觉醒状态;觉心在前就是要在念头的前面做功夫,而不是在念头完后去追究;觉法无相,就是觉的方式根据你自己情况而定,不要求统一的方式。这样的用功方式能够实现功夫最快上路和最快提高。这就是四祖教我们的五种做功夫方式之一,也是目前老禅堂里面大家做功夫的方法,也就是参话头的方法。因为常觉不停就是疑情不断,觉心在前就是看“念佛的是谁”等等看起心动念的来龙去脉,觉法无相就涵盖了一切的方式。

因为你的方法再好,只是适合你自己一个人用。要是教别人也用的话,别人悟性再好也不会超过你。这样你的方法就会慢慢退化,慢慢失去意义。只有激发学人自己的办法出来,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这样才能把佛教这一法延绵不断地传下去。

这也是佛教为什么说最高的功夫是不可说,因为说出来的都是你自己的。如果学人愚笨,或者是不得门而入,或者是懒惰那就会死抓着你教的办法去做。这样实际上就是害了向你学习的人了。如何去把学人自己的办法激发出来,这才是你最高明的手段。

所以,很多描述最高境界的时候都是静默无语,祖师们个个是个死心眼,没有办法,不知最亲切……如此等等很多很多。因为有说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别人学得再高明也超不过你。这样只能使得这一法慢慢颓败下去,所以教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没有办法,激发出学人自己的办法才是最好的。

“忙”起来了少拣择

我们知道了“不懂、不会、不知道”的非凡作用,我们就知道如何去应用“不懂、不会、不知道”指导自己用功了。我们就会知道一切要靠自己,依靠别人总是有限的,当然在一开始入门的时候需要师傅的帮忙。而要想创新提高,就要靠自己拼出一条道路。

这也是六祖告诉我们的“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的落实。拟化他人看起来像是教化他人,实际上在自己用功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都是要求我们不要墨守成规,要突破创新,要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新的道路,创造新的奇迹。

所以,我目前总是告诫前来参加禅七的人:“只要你能够做到不缺香,在座上不动,不睡觉就行了。至于用什么办法来实现这些要求,我是不管的。”可惜的是这三点要求我自己都难以做到,更不要说前来参加禅七的人了。因为我们的禅七没完没了,我们大家只能一起朝着实现这一目标努力而已。

因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减少拣择与分别。尤其是凡圣之心要去掉,要不然这一天到晚的坐香是不容易坐得下去的。可惜的是很多人一开始总是不屑一顾,非常地“精进”。但是事实上,这样的人用不了几天就颓废下来。好在之后还能听我的这些话,接着好好用功。

只有长期在这里用功的人,在体会了尽量少的拣择与分别之后,才能越坐越精神,越坐越有精力做点别的事情。这些人自己就要求他们在打坐的基础上再做点其他的事情。比如,我们现在在打七的基础上还做点弘法利生的事情,这些当然都是坐了很长时间的人才能做到的。

因为,本来打七就够忙了,大家还能再挤出时间去忙这个忙那个,真是让我欣慰。只要大家的身体能够受得了,能够通过应用“忙”的办法来减少甚至是消除我们的拣择与分别心,那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助道手段。所以,我也一直在鼓励这些老手们“忙”起来。

同类推荐
  •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是著名作家、评论家徐绍林先生几十年来所有的所思所感文集集合。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本书收集了安德烈·莫洛亚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思考,这些沉重的明天再作者笔下显得举重若轻,压制隽永。他用清新的语调、十个班的语言描述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五大人生问题。在每一个问题的解答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莫洛亚机智诙谐的生活艺术,就像作者本人一样,是以为用诗意话语记载伟大深刻思考、用精妙语言解释生活智慧的伟大艺术家!
热门推荐
  • 几时樱花落

    几时樱花落

    十里洋场,糜烂调子是他一生不能忘记的富贵风流、进退维谷;却也是她一生的甜蜜时光,余生梦魇。昔年中日外交摩擦不断,他和她得以机缘周旋相识。她才知樱花灼灼,令人心折。可惜那朵樱花,开在帝国他乡不能一诉衷肠。如今战火燃起,她却对他忽然热切。既然是卧底一个,自然是身心投入。既然是自己上门,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尘埃落定,樱花飘零,你又在什么地方听这场雨落?
  • 田园医女娉婷传

    田园医女娉婷传

    女医生重生古代农家俏萝莉,秀雅娉婷,冰雪聪明。奈何家中贫困,她在家做牛做马,机缘巧合之下,她得了随身空间,利用空间发家致富,斗极品亲戚,医好傻妹妹,带着妹妹分家做生意赚银子,置地买房,念书院,建马场,开医馆,姐妹俩的日子过的风生水起,金银财宝滚滚来,美男纷纷来求亲,好吧,那姐抛绣球择相公吧,那帅哥谁?抢到绣球了!他,国公府嫡子,丰神俊朗,腹黑冷酷,文武双全,乃敌军闻风丧胆的旷世名将,他对她说,我以真心宠她,爱她,娶她,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他,大楚太子,霸气慵懒,浅浅一笑间,杀人于无形,他踏上鲜血和白骨筑就的帝王宝座,回眸间只有她的倾城一笑才能暖他的心……他,楼兰太子,一颦一笑,风姿若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本想与她再续前缘,奈何她有空间在手,追求她的情路何其坎坷?他,或侯府公子,或神秘身份……他,他……爱!或被爱!几段宿世情缘,她又该何去何从?本文一对一!古代温馨种田文,甜宠、赚钱、过日子!偶尔斗斗极品炮灰!某抽风精彩片段:“启禀主公,刚才夫人让凝香搜集一兜的鸟粪往裴世子的脑袋上砸上去了。”鬼三下跪着禀报给某男听。“倒是娉婷的作风,就我说,娉婷这么做还不够心狠,这样吧,你们几个去多找些鸟粪,马粪,然后一股脑儿扔去归伯侯府,不把归伯侯府给弄个臭气熏天,都别给我回来。”某男闻言非但不生气,还宠溺的含笑道。妈呀,要怎么样才算心狠?鬼三无语望天。但是再怎么样无语,也得按照主公的吩咐去做。某男心道:我的媳妇儿做什么都是好的,你要用鸟粪对付渣男,我做你相公的怎么好落后,就用个鸟粪还便宜了那一家子。这样吧,咱再加个马粪还凑合吧。希望归伯侯府好好享受府内臭气熏天的“美好”氛围!
  • TFBOYS:梨涡酒窝

    TFBOYS:梨涡酒窝

    易烊千玺看着眼前搞怪的某人,嘴角不由得抽搐了几下,修长的手指不禁扶了扶额头:“安黧梦,你注定是我这辈子的克星。”“易烊千玺,是我对不起你。我们开始只是因为意外,我们不能把这场意外继续下去了,我们...结束吧。”安黧梦一脸平静,没有丝毫痛心疾首的样子。她转身之际,易烊千玺是放手还是挽留?看他们如何演绎这场虐恋。“王俊凯,王源,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哥们!”叶欷未的疯狂追爱,是茫然的他全然招架不住。直到有一天,她再也不敢去触碰不属于她自己世界的任何。她一再认为,自私如她,他是属于她的。看他们三人如何演绎这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恋,看王源是顾及兄弟情义还是儿女情长。五个人将会如何抉择?
  • 泪成殇:恶魔王子勿纠缠

    泪成殇:恶魔王子勿纠缠

    命运的齿轮悄然响起,知道吗?我好爱“好爱你)“我知道你的心中只有他是你的王子,可是我只想做你的骑士。”…“知道吗?我最怕的不是你流泪,而是你故作坚强的微笑。”…“就算我的存在是本是错误,我叫让这个错误延续下去,谁也不可以知道真相。”…“呵,我可悲的自尊,自恃的骄傲,在顷刻之间崩塌,灰飞烟灭,我才发现,一直以来那个最傻最傻的人是我!”…“终究到了这一天,我依旧孤身一人,我会踏上我的单人旅途。放手离开不回头,你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喜欢清晨透过紫色窗帘的阳光,轻抚在我的脸上,是灰暗世界里的一丝温暖。”…
  • 欢喜皇后

    欢喜皇后

    她,只是一个遭人白眼的小妾生的女儿,可却对人生充满希望乐观向上,为了保护娘亲不受伤害,她甘心替逃婚的大姐出嫁,只不过,这要嫁的对象还真不是普通的人啊,不过,只要娘亲过得好,她才不管对方是谁呢......他,是堂堂的一国之君,闲来无事出宫溜达遇见了一个美人儿,得知她的身份后下旨诏她入宫,在洞房花烛之时才发现此美人却非彼美人也......真是岂有此理,连皇上都敢欺骗,他这个受害者还没来得及发火,却被她的巧舌如簧辩得哑口无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轩辕传

    轩辕传

    张醉侠原本是有着大侠梦的好青年,一日忽然听养大自己的姑姑说自己其实是木迟峰这个一代名门大侠的转世,从此走到哪里都被人奉为上宾,还直接白捡了云剑门的掌门当,可这些人眼里装着的都是木迟峰,而‘张醉侠’三个字直接被人忽视,眼看张醉侠再无出头之日,从此便恨上了木迟峰,干起了离家出走的事情。娘子被前世宿敌的弟弟杀了?杀妻仇人打不过,没关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功夫不行就苦练,大可先寻娘子的转世,结果娘子没找着,木迟峰的旧情人云紫心跑出纠缠不休,满嘴念的都是“木师兄,杀了轩辕绝替师门报仇,木师兄~”听着就心烦。最后云紫心当真还找来了自己上辈子的仇人,貌似这仇人还与自己的亡妻有所关联。
  • 给田小麦的信

    给田小麦的信

    这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没有开篇,没有结尾;故事里面只有我和田小麦。
  • 先唐文

    先唐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