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7200000029

第29章 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29)

另一方面,儿童并没有对滑稽的某种感受。这种主张似乎只是说,像许多其他事物一样,滑稽感只是在心理发展过程的某一时刻开始的,而且这一点也不令人惊奇,特别是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情感在必须视为在童年时代的某一阶段就已经清楚地显现了。但这却可以表明,儿童缺乏滑稽感这种主张包含着许多不证自明的东西。首先,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即滑稽感是在理解另一个人的过程中发生能量消耗的差异而产生的,那就不可能是别的原因。我们不妨再以动作的滑稽作用为例。提供了差异的这种比较(以有意识的准则)已做了说明:“这就是他做事的方式”,以及“这就是我应该做事的方式,我已经做过此事的方式”。但是一个儿童却没有第二句话中所包含的标准。他只是通过模仿而理解了:他要以同样的方式做事。对儿童的教养向他提出了一个标准:“这就是你应该做事的方式。”如果他现在利用这个标准进行比较,他将很容易得出结论:“他做得不对”,“我能做得更好。”在这种情况下他便笑话另一个人,他以自己的优越感来笑话别人。什么也无法阻止我们从能量消耗的差异中发笑;但是,根据对我们所遇到的笑话别人的情况来类推,我们可以推论滑稽感并未表现在儿童优越的笑声中。它是一种纯粹快乐的笑。在我们自己的情况下,当我们对自己的优越性做出清晰判断时,我们只是微笑而不是大笑,或者如果我们大笑,我们就能把这种变得有意识的优越性与使我们发笑的滑稽区别开来。

我们或许能够正确地说,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儿童是由于纯粹的快乐而笑,我们觉得这是“滑稽”且找不到其动机,而一个儿童的动机却是清楚的和能够说明的。例如,如果有人在街上滑倒了,我们就会笑起来,因为这种印象——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是滑稽作用。在同样的情况下,一个儿童会由于优越感或幸灾乐祸而笑:“你摔倒了,我却没有。”在儿童身上某些快乐的动机似乎在我们成人身上早已失去,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们以“滑稽感”来代替失去的这种情感。

如果我们能够概括的话,那么,最吸引人的似乎就是,把我们所寻找的滑稽的独到特点置于婴儿期的唤醒之中——把滑稽视为重新获得的“已逝去的童年的笑”。那么,人们可能会说:“我笑的是另一个人和我自己之间的一种能量消耗的差异,每次我都能重新发现他身上的童稚气。”或者更确切地说,导致滑稽作用的全面比较的结果是:“这就是他做事的方式——我以另一种方式做事——他的做事方式就像我在孩提时代经常做事的方式一样。”

因此,笑声总是适用于成人的自我与儿童的自我之间的比较。即使在滑稽的差异中缺少一致性——这个在我看来似乎是滑稽的事实有时消耗能量大有时消耗能量小——这种缺乏也符合婴儿期的决定因素;实际上成为滑稽的东西总是在婴儿方面。

这与下述事实并不矛盾,即当儿童自己成为比较的对象时,他们给我留下的不是滑稽印象,而是一种纯粹的快乐印象;同样不矛盾的原因是,如果能避免这种差异的任何其他用途,那么,与婴儿期的这种比较就只能产生一种滑稽效果。因为这是一些与支配释放的条件有关的事情。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把心理过程与其他过程联系起来,就会不利于剩余的能量贯注的释放并使之转入其他用途;凡是把心理活动分离出来的事物就能促进释放。因此把儿童视为比较对象的意识态度将不可能产生滑稽快乐所必需的释放。只有当精神贯注是前意识的时候,才有可能近似于这种分离。顺便说一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分离归于儿童的心理过程。就中等强度的差异而言,如果没有其他联系能对释放出来的剩余能量进行控制,那就只能考虑是产生滑稽作用的这种比较的增加(“我在儿童时代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我们想在与婴儿期的前意识联系中发现滑稽作用的实质,我们就必须比柏格森再深入一步,并且承认为了产生滑稽作用,一种比较无须引起孩子气的快乐和孩子气的游戏,只需涉及孩子气的一般本质,或者甚至只涉及孩子气的痛苦也就足够了。如果我们不是把滑稽的快乐与回想起来的快乐相联系,而是再次与比较建立联系,那么,我们在这里便远离了柏格森,而和我们自己相一致了。这或许是因为前一种情况(即与回想起来的快乐相联系的情况)可能总是与不可抗拒的滑稽相一致)。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我们早期得出的关于各种滑稽可能性的图示。我们曾经说过,这样也能发现滑稽的差异:即:

a.通过另一个人与我自己之间的比较,或……

b.通过完全在另一个人内部的比较,或……

c.通过完全在我自己内部的比较。

在第一种情况下,另一个人在我看来像个孩子;在第二种情况下他把自己还原为一个孩子;而在第三种情况下我会在我自己身上发现这个孩子。

a.第一种情况包括动作和形式的滑稽,心理功能和特性的滑稽。相应的婴儿期因素则是促使动作和儿童低劣的心理和道德得到发展。这样一来,例如,一个愚蠢的人在我看来具有滑稽作用,因为他使我想起了一个懒惰的孩子,而一个坏人之所以具有滑稽作用,是因为他使我想起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在儿童自己获得动作快乐这种单一的情况下,只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成人失去孩子气的快乐。

b.在第二种情况下,滑稽完全依赖于“感情移入”,它包含数量众多的可能性——情境、夸张(漫画式的滑稽模仿)、模仿、贬低和揭露假面具的滑稽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婴儿期的观点证明是最有用的。因为情境的滑稽作用大多建立在窘迫基础上,在这里我们重新发现了儿童的无助。最糟糕的窘迫,即自然需要的强制性要求和其他功能的冲突,与儿童不能完全控制其身体功能是一致的。在情境的滑稽借助于重复而发挥作用时,它依据的是儿童在不断地重复(问题或听讲故事时)产生的特殊快乐,使他成为令成人讨厌的人[参见,第128页注]。夸张仍然给成人带来快乐,因为它能发现其主要官能的正当理由,夸张与儿童特别缺乏比例感有关,与他无视一切数量关系有关,他对数量关系的认识要比对质量关系的认识晚。即使在容许冲动的情况下,适度而有限制的运用也是后来教育的结果,是通过对在结合中聚集在一起的心理活动的相互抑制而获得的。在这些结合被削弱的地方,例如在潜意识的梦中或在精神神经症的单一观念(mono—idea—ism)中,儿童的缺乏节制便再次出现。

由于我们没有考虑到婴儿期的因素,所以我们在理解模仿的滑稽作用时发现有较大的困难。但是,模仿是儿童最好的艺术,是其大多数游戏的驱动力(driving motive)。儿童的志向目标远不在于要超过同龄人,而是要模仿成年人。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也是贬低的滑稽作用的基础,它与成人对待儿童生活态度中所显示出来的屈尊态度是一致的。没有什么能比成年人使自己降低身份,放弃其烦人的优越性以及与他们平等地玩耍更使儿童感到快乐的了。这种向儿童提供纯粹快乐的放松,在成人中则以贬低的形式成为使事情滑稽的一种手段,成为滑稽快乐的一个根源。至于揭露假面具,我们知道,它可以一直追溯到贬低。

c.我们在发现第三种情况,即期待的滑稽作用的婴儿期基础时,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期待的滑稽作用无疑能够解释,为什么那些首先把这种情况置于他们对滑稽作用的讨论之中的权威们,没有发现能解释滑稽中的婴儿期因素的场合。毫无疑问,期待的滑稽作用在儿童中是最遥远的;掌握它的能力是最晚才出现的。在成人看似很滑稽的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可能只感到失望。但是,当我们遇到一种滑稽的失望时,我们可以把儿童极端快乐的期待和轻信的力量作为一个基础,来理解我们是怎样“作为一个儿童”来表现滑稽作用的。

我们所说的一切似乎表明,滑稽感的转换有一定的可能性,它可以这样进行:“那些对成人来说不适合的事物就是滑稽。”但是,由于我对滑稽作用问题的全部态度,我还不太敢像我早期那样严肃地捍卫后一种主张。我还不能确定,贬低为一个儿童是否只是滑稽性贬低的一个特例,或者所有滑稽的事物基本上都以贬低为一个儿童为基础。

(七)

探讨滑稽的研究无论多么粗略,如果我们不能为谈论幽默(humour)找到些微的余地,那么,这种研究都将是相当不完全的。两者之间的基本联系是如此毋庸置疑,以至于试图对滑稽作用进行解释必定会对理解幽默做出某些起码的贡献。在欣赏幽默方面,无论它有多么恰当和给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它本身就是最高的心理成就之一,特别受到思想者的喜爱),但我们不能通过探讨诙谐和滑稽的准则而避开表达其本质的尝试。

我们业已看到,令人苦恼的情感的释放是产生滑稽的最大障碍。只要无目的的动作一发生损害,或者愚蠢一导致伤害,或者失望一引起痛苦,滑稽作用的可能性便告结束。对于一个无法躲避这种不快,一个其本人是牺牲品或被迫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这无论如何都是真实的;而一个无关的人则以其行为举止表明,这种情境包含着滑稽作用所要求的一切。现在,幽默成为获得快乐的一种手段,尽管有与其相抵触的令人苦恼的情感;它表现为产生这些情感的一种替代作用,它把自己置于它们的位置上。如果有这样一种情况,根据我们通常的习惯,我们应该倾向于释放令人苦恼的情感,如果压抑该情感的动机此时作用于我们,就会提供使它出现的条件。在刚才提到的这些情况下,一个成为伤害、痛苦等牺牲品的人很可能会获得幽默的快乐,而无关的人则因滑稽的快乐而笑。如果是这样的话,幽默的快乐是以释放未出现的情感为代价而产生的:它起源于情感消耗的节省——我们不可能有别的说法。

幽默是各种滑稽中最容易满足的。它是在一个人的内部完成其过程的,另一个人的参与并未对此增加任何新的东西。我可以不与人分享在我身上产生的幽默快乐,也不感到要被迫与人交流这种快乐。当幽默的快乐发生时,在一个人身上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很不容易说清的;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把幽默与人交流或产生同感的情况,考察一下通过理解幽默的人我们获得了与他同样的快乐的情况,那么,我们就能获得某种顿悟(insight)。幽默的最粗野的情况——即所谓“绞刑的幽默”——在这一方面可能是有所启发的。一个在星期一被判处死刑的流氓说:“嗯,这个星期开始得不错。”这实际上是一种诙谐,因为这句话本身是非常恰当的,但另一方面,却以无意义的方式放错了地方,因为对这个人自己来说那个星期不会再有更多的事件了。但是,幽默和制作这样一种诙谐有关——就是说,不管把这个星期的开始与其他什么时间区别开,也要否认对可能产生相当特殊的情绪的那些动机加以区分。同样的情况还有,这个流氓在处以死刑的路上要一块围巾围在他赤裸的喉部,以便不至于患感冒——由于考虑到它围在脖子上的时间这么短,这种预防措施显然是多余的和不重要的,否则,这是一个应该受到称赞的预防措施。必须承认,在这个恶作剧(blague)中有一种像宽宏大量似的东西,这个人顽固地坚持其惯常的自我,而且对有可能推翻其自我并使其陷于绝望的事物置之度外。这种崇高的幽默显然出现在我们的钦佩不受幽默者的情境限制的情况下。

同类推荐
  • 重口味心理学

    重口味心理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轻松掌握心理掌控术、读心术和攻心术。
  •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本书运用了各种小故事、寓言以及很多人成功的经历,和当今时代的大忙人一起走进智慧人生,学会淡然处世,让内心真正地开始一次轻松愉快的长期旅行,经历一次充实精神开阔思路的过程,让心灵接受一次升华的洗礼。
  • 你体内的囤积欲

    你体内的囤积欲

    本书介绍如何在囤积分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以现在的方式生活,以及怎样运用一些具体有效的做法来改善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而过上更整洁、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
  •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虽有华丽的外表,却不懂得与人交往,将是一个寂寞的人;虽有聪明的头脑,却不懂得控制情绪,将是一个危险的人;虽有缜密的思维,却不了解自己,将是一个迷惘的人……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缺少的决不是物质和身体上的关怀,而是心理上的呵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就是引领他们找到幸福生活的指南,帮助他们打造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教会他们掌握人生成败起伏的法则,增加他们傲然立足社会的资本。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心理健康》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热门推荐
  • 魔逆九天

    魔逆九天

    阴辰,本是万年前的大魔天王,却因为爱人叛变,身死道消,重生之后却成了一个残疾。以残缺之躯,逆天而行,寻回自身法宝神兵,横扫九天,逆战万古!
  • 魔发

    魔发

    当你为自己那美丽头发赞叹是时候,可曾想过,它会是你致命的一击。
  • 天之永恒

    天之永恒

    一个与马航同一天消失的特种兵飞行员穿越到了一片神奇的土地,本该得到的毁灭传承,却意外变成了永恒传承。因为所修功法的奇异和他热血的战争梦,他带领他自己创造出的族人,用传承所得众多宝物,一统大陆,征战亿万世界,征服各界生灵!对于不服的,只有一个字,杀!
  • 罂粟如花

    罂粟如花

    她从没想过他不爱她,当他第一次温柔的望着她的时候,他在她心里就刻下了印记,她在心里对自己说:也许你狡诈,也许你阴险,但那有什么关系,你是善良的,我总有一天会融化你,对此我深信不疑。于是她爱上他,嫁给他,替他筹谋一切,他们相濡以沫,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拥着她最爱的妹妹那一刻说,你妹妹善良可人,我要纳她为妃,她还只是感到心碎,当最后他亲手刺穿她心脏的时候,在她的耳边轻声说:十年了,你真是让我感到厌恶。她才顿悟了,一颗心碎了,漫天的恨充斥着她的心,如果她重新来过,她定要所有负过她的人为她破碎的心陪葬,此时,天上七星连成一线,她重生了,我王未晞此生的意义只有一个,复仇,我要成为百里辰及其所有人的噩梦!
  • 我的老婆是只鬼

    我的老婆是只鬼

    秋天原本只是个很普通的女学生,过着不起眼的平凡小日子。可是直到她乘坐的地铁发生了事故,她的平凡就被彻底打破了。她——变成了一只“鬼”。她死了但灵魂没有脱离身体,她能预感到“死亡”,她的“生活”停留在某一天不在前进。直到她能找到打破重复的事件,日期才会往前推进。于是,秋天从一个平凡的女生变成了一个不平凡的女生,甚至在别人眼里她有些猖狂,有些神经又有些让人崇拜。所有认识她接触她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给她起了个外号——疯子。【悬疑惊悚恐怖重口】【爽文女强励志】【女主蜕变女王抱得美男归】
  • 神幻之旅

    神幻之旅

    被诸神所创的‘大灭绝神阵’围困长达千万年之久的神界主神龙剑天,在即将魂飞魄散时,收了孤儿龙凌为徒,却奇迹般的领悟了这‘最后的一步’而成为一个太古诸神般的存在。在复杂的修炼之路上,龙凌统一地球修真界,展开对外星系的修真旷古大战,闯仙界,灭神佛。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段传奇!
  • 超级纨绔系统

    超级纨绔系统

    纨绔不可怕,就怕纨绔牛逼化。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不要问我在干什么,我要么在装逼,要么在装逼的途中……
  • 破界重组

    破界重组

    在修行的世界里,共分四界,圣尊界,神王界,仙王界和人间界。这是一个一直流传在人间界的一个传说,根本就没有人可以去证实的传说。相传在恒古以前,仙王界一体,分别由东南西北四大仙王统领,而四大仙王麾下仙人无数,个个具有大神通,移山倒海自然是不在话下。在四大仙王之中,又以北仙王冷霜的修为最高,在四大仙王的引领下,仙王界一直和平共处。而在那个时期,修仙者随处可见,也时常会有仙人来人间界走动。却不知何故?近几千年以来,仙人仿似人间蒸发般就此绝迹,从此再无任何有关仙王界的消息。只知道数千年前,天地间发生过一次,令天地也为之变色的异相,当时那场惊天巨变之景,大有毁天灭地之相。从此之后,仙人便慢慢的绝……!
  • 万古道帝

    万古道帝

    万族混战的太古年间,一条由五圣西行开辟的普陀圣元大道,平息了黑暗动乱。百万年后,万族“和平”因为混沌元灵的觉醒轰然坍塌!五圣西行、救苦众生,因为第五圣人的出现,成了万族历史上最恐怖的笑话!他,因为一场意外踏入道修界,灵虚禁地,最强圣域,无耻妖祖…路,刚刚开始。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土面对每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