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7100000025

第25章 自我与本我(8)

1923年10月28日,在本书发表之后几个月,费伦茨写信给弗洛伊德,信中写着这些话:“……不过,我大胆地向您提出一个问题……因为在《自我与本我》中有一段话,若没有您的解释,我无法理解……在第13页上,我发现了下面这句话:‘……在描述性意义上有两种潜意识,但在动力学意义上却只有一种。’但是,因为您在第12页上写道,潜伏的潜意识只有在描述性意义上,而不是在动力学意义上才是潜意识的,所以我认为,正是动力学的研究路线才需要作出有两种潜意识的假设,而描述只要知道意识和潜意识就行了。”

1923年10月30日,弗洛伊德对此回信说:“您提出的关于《自我与本我》的第13页上的那段话的问题确实使我大吃一惊。那里出现的那句话提出的是和第12页上直接相反的意思;而且在第13页上的那句话中,‘描述的’和‘动力学’的只是互换了位置。”

然而,对这个令人吃惊的事情稍做考虑便会发现,费伦茨的批评是基于一种误解,而弗洛伊德却过于性急地接受了它。费伦茨的话里所潜藏的混乱并不那么容易区分,而且做一番相当长的论证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既然除了费伦茨之外,别人也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因而努力把事情澄清似乎是值得的。

我们将先从弗洛伊德后一句话的前半部开始:“在描述性意义上有两种潜意识。”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是完全清楚的:“潜意识”一词在描述性意义上包括两个东西——潜伏的潜意识和被压抑的潜意识。不过,弗洛伊德甚至可能更清楚地表达了这种观点。代之以“两种潜意识”(zweierlei Unbewusstes),他可以明确地说,在描述性意义上有“两种东西,它们是潜意识的”。而且事实上费伦茨显然误解了这些词:他认为这些词的意思是说,“描述的潜意识”这个术语有两种不同的意思。正如他正确发现的那样,这是不可能的:“潜意识”一词用在描述性意义上只能有一种意思——即它所适用的事物不是有意识的。按照逻辑学的术语,他认为弗洛伊德谈论的是这个词的内涵,而实际上他谈的是其外延。

现在我们进而分析弗洛伊德后面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但是,在动力学意义上只(有)一种(潜意识)。”在这里,意思似乎又是完全清楚的:“潜意识”一词在动力学意义上只包括一个东西——被压抑的潜意识,这是对这个术语的外延的又一次说明;即使就其内涵而言,这也仍然是正确的。——“动力学的潜意识”这个术语只能有一种意思。但是,费伦茨提出反对,其根据是,“正是这种动力学的研究路线才需要提出有两种潜意识的假设”。费伦茨再一次误解了弗洛伊德的话。他认为弗洛伊德是说,如果我们考虑“潜意识”一词时,把动力学因素牢记在心,我们就会发现它只有一种意思——这当然和弗洛伊德所论证的一切相反。而弗洛伊德的真正意思是,所有潜意识的东西在动力学上(意即被压抑的)都可归入一类。费伦茨用“Ucs.”这个符号来表示描述性意义上的潜意识,由此而造成了一点混乱——这是弗洛伊德在18页上论述其含义时他自己犯的一个错误。

这样看来,弗洛伊德的这后一句话似乎完全不应受到批评。但是,这是否像费伦茨所说,以及像弗洛伊德本人所同意的那样,和先前的那句话不一致呢?先前这句话把潜伏的潜意识说成是“只在描述性意义上,而不是在动力学意义上的潜意识”。看起来,费伦茨认为,这和后面这句话“在描述性意义上有两种潜意识”是相矛盾的。但是,这两句话并不相互矛盾:潜伏的潜意识只是描述的潜意识,这个事实丝毫也不意味着,描述的潜意识才是唯一的东西。

确实,在本书发表10年以后写的《精神分析新论》的第31讲中有一段话,以非常类似的术语全部重复了这一论点。在那一段话中不止一次地解释说,在描述性意义上,前意识和被压抑的都是潜意识的,但是,在动力学意义上这个术语仅限于被压抑的。

必须指出,这次书信交流只发生在弗洛伊德刚做了一次非常重大的手术之后几天。他还不能写字(他的回信是口述的),他很可能没有条件彻底地考虑这个论点。看起来,经过反思他可能认识到,费伦茨的发现是一种海市蜃楼似的东西,因为这段话在本书以后的版本中从未做过更改。

附录二力比多的大储存库

对于在30页的第一个脚注中提到,在46页做了更长讨论的这个问题,是相当难以解答的。

这种类比似乎是在《性学三论》(1905d)第三版中补加的一个新的章节中第一次出现的,它发表于1915年,但准备却是弗洛伊德于1914年秋天做的。这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标准版,第7卷,第218页):“自恋或自我力比多似乎是一个大储存库,对象贯注就是从这里发送出去的,它们还能再撤回来;自我的自恋力比多贯注是在童年最早期便被意识到的最原初的状态,只是后来由于力比多的挤压而被掩盖了,但基本上保持在它们的后面。”

不过,这同一种观点早在弗洛伊德的另一次类比中表达过了,有时是作为一种二者择一的取舍,有时则与“大储存库”并列。这段更早期的话是在《论自恋》(1914c)这篇论文中,这是弗洛伊德在同一年1914年(标准版,第14卷,第75页)的早些时候写的:“这样,我们便形成了一种观念,即存在着一个最初的自我的力比多贯注,有些是从这里发送给对象的,但贯注基本上仍然存在,而且它和对象—贯注的关系很像变形虫的躯体同它所伸出的伪足之间的关系。”

这两种类比共同出现在一篇半流行的论文中,这是1916年底为一份匈牙利杂志写的(《精神分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困难》,1917a,标准版,第17卷,第139页):“自我是一个大储存库,为对象所准备的力比多便由此而流出,而且它还从那些对象中流回到储存库里来……作为对这种事态的一个例证,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变形虫,它的带有黏性的物质伸出了伪足……”

变形虫再次出现在《精神分析导论》(1916~1917)的第26讲中,时间是1917年,而储存库则出现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g),标准版,第18卷,第51页上:“精神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自我是力比多的真正而原始的储存库,只有从这个储存库中,力比多才被扩展到对象身上。”

弗洛伊德把一段非常类似的话包括在他于1922年夏写给一部《百科全书》的条目中(1923a,标准版,第18卷,第257页),接着,几乎是在此后不久便宣布了本我,这就像是对早期声明的一种猛烈更正:“既然我们已经区分了自我和本我,我们就必须把本我看作是力比多的大储存库……”他又说:“在一开始,所有的力比多都积聚在本我之中,而自我仍然在形成过程中,或者仍很脆弱。本我把这个力比多的一部分送出去,使之进入性的对象—贯注,于是,现在已变得比较强大的自我,试图抓住这个对象——力比多,并作为一个爱的对象强加于本我。自我的自恋便这样成为一种次要的自恋,它已从对象中撤了下来。”(见前面第30页注和第46页)

这个新的观点似乎相当明晰易懂,因此,它对理解下面这句话却成了一个小小的干扰,这只不过是在《自我与本我》发表一年左右,在《自传研究》中写的(1925d[1924],标准版,第20卷,第56页):“完全是通过主体的生活,他的自我才成为他的力比多的大储存库,对象贯注由此发出,而且力比多可以从对象那里重新流回到储存库里来。”

确实,这句话出版在形成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框架过程中;但在《自我与本我》中却没有宣布有观点改变的迹象。最后,我们在弗洛伊德非常晚期的一篇作品中,在写于1938年的《精神分析纲要》(1940a)的(第二章)发现了这一段话:“我们很难对力比多在本我和超我中的行为说任何话。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它的情况都和自我有关,最初储存在自我里面的是全部可适用的力比多限额。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绝对原始的自恋。它一直持以自我开始用力比多来贯注对象的观念,把自恋的力比多转变成对象力比多。在整个一生中,自我始终是个大储存库,力比多贯注由此而发送到对象身上,它们也可以重新退缩回来,就像一只变形虫用它的伪足所表现的那样。”

后期的这些话是否意味着,弗洛伊德把他在本书中所表述的观点又重新做了消除?这似乎很难令人相信,有两个要点可以帮助我们使显然相互冲突的观点取得一致。第一点是个很小的要点,关于“储存库”的类比,就其本质而言,便是含义不明确的:一个储存库既可被看作是个贮水箱,也可被看作是一个供水源。如果弗洛伊德更明确地指出他心中究竟是哪一幅图像那就不难把这两种意义中的图像运用到自我和本我中,而且这肯定会澄清那些被引用的不同的话——特别是第30页脚注上的那段话。

第二个要点是较重要的。在《精神分析新论》中,在前面提到的脚注中的那段话之后,只剩下几页篇幅了,在讨论受虐狂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写道:“如果对破坏性本能来说也是如此,那么,自我——不过在这里,我们心目中倒宁愿是本我,是整个的人——最初便包括所有的本能冲动……”当然这个插入语指的是本我和自我尚未分化时的原始事态。而且在《精神分析纲要》中有一段类似、但更明确的话,这一次引用的那两段话在上面已经引用过的那段话之前:“我们把某些这类最初的状态描述为,爱欲的全部可用的能量(此后我们将称之为‘力比多’)表现在仍然未分化的自我一本我中……”如果我们把这个观点看作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真正实质,那么,在其表述中的那种明显的矛盾便可消除了。这个“自我—本我”最初是在贮水箱这个意义上的“力比多的大储存库”。在分化出现之后,本我继续作为一个贮水箱,但是,当它开始发送贯注时(不论是发送给对象,还是发送给现在已分化出来的自我),它还是一个供应源。但是,自我的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它是自恋力比多的贮水箱,另一方面,也是对象贯注的一个供应源。

不过,这后一种看法使我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人们似乎难免会认为,弗洛伊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观点。在《自我与本我》(第46页)中,“最初,所有的力比多都是在本我中累积起来的”;然后,“本我把这个力比多的一部分释放出来,使之成为性欲的对象贯注”,自我试图通过把自己作为一个忠爱对象而强加给本我,以获得对力比多的控制:“自我的自恋因此便是次要的。”但是,在《精神分析纲要》中却说,“最初,全部可用的力比多限额都储存在自我中”,“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绝对原始的自恋”,以及“它一直持续到自我开始用力比多来贯注对象的观念”。这两种不同的过程似乎在这两种说明中做了设想。在第一种说明中,最初的对象贯注被认为是直接从本我发出的,而且只是间接地达到自我的;在第二种说明中,全部力比多都被认为是由本我发出,发往自我,而且只是间接地达到对象的。这两个过程似乎并不一致;可能两者都会发生;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弗洛伊德却保持缄默。

同类推荐
  • 健康心理调节师

    健康心理调节师

    这是一本教你获得晋升和高薪的书,这是一本身在职场的你必须品读的书。工作可以不那么辛苦,只要你掌握了方法。工作可以不那么费尽苦心,只要你会统筹安排。工作可以不那么忙忙碌碌,只要你注重效率。工作可以不那么疲惫,只要你调节好心态。
  •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本书介绍了感觉、知觉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记忆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思维的理论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概念的形成与掌握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等共9章。
  • 心理学与微表情

    心理学与微表情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身体语言,挥挥手,露出微笑,皱下眉头,这些都是基本的身体语言。当你与熟悉的人交流,或者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手势、腿脚动作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当你能够轻松地看懂身体语言,娴熟地运用身体语言的时候,就可以向别人展现一个更丰富、更有魅力的自我,同时更加准确和透彻地理解对方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和误解,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一个身体语言高手自然也是一个沟通的能手,掌握并熟练运用身体语言会让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为了帮助老年人消除负面心理,更好地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我们特意编写了《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这本书。书中对老年人在情绪保健、心理问题、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心理指导,以帮助老年人从心理上尽快走出这些问题的困扰。这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心理读物。这本书会让我们更了解父母之需,更懂得与父母和谐相处。 愿我们的老爸老妈享受到充实、快乐、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热门推荐
  •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她穿越为林紫玉,林黛玉的姐姐,林黛玉是她最爱的人,既然有机会去做她的姐姐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看看有林紫玉的红楼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红楼整个红楼因她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盛世娇宠:王妃倾天下

    盛世娇宠:王妃倾天下

    前世绝色特工,一朝穿越,到了纯影大陆,成了迟府中的天赋为零三小姐。可谁知傻子三小姐不再是以前的她,她是冷血杀手,倾城少女;斗姨娘,杀姐妹,美男为她赴汤火,萌萌灵宠乖乖进来,看她如何混的风生水起。结果却不小心挑起了他的兴趣,完美的弧线衬出了他妖孽的脸庞——尊王爷,那种嗜血的眼神只在他瞳眸展开。“一生一世一双人”少女异世篇在这里盛开了。。。。。。
  • 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

    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变迁

    “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实用了。”如果使用得当,理论可以发挥极大的功效。公共关系从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年,仍有人认为它没有理论。坊间向来不缺公关概论课本,但公关理论的书一向很少,尤其成于一人之手,以宏观视角将过去三十二年的公关理论,依其发展与变迁详细分析比较,再以明白晓畅的笔法写来的书,可以说是没有。 如今各大学广招研究生,不仅为了教学,就算是为了写论文,一本有系统的公关理论专著,也有其必要。这一类书最能让读者受益,可使他们在短期内进入状况,在转瞬间吸收作者的日月精华,就算是业界人士,也应该会觉得受用。尤其本书参考书籍几乎全为英文,即仍能提供读者阅读精致中文的乐趣,可谓功德无量。
  • 雷神回天记

    雷神回天记

    传说神婴的出现将代表着天下六块大陆的通一,众说纷纭。楚天娇不信这个邪了,偏要会会这个神婴,却不想被通吃干净。“待我统一天下后,就纳尼为后,管理整个后宫。”“还敢有后宫?”“不敢了……”
  • Letters of Cicero

    Letters of Cicer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文豪

    超级文豪

    “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克里斯蒂亚诺·张的《圣女贞德》!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克里斯蒂亚诺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当代大学生必读的好书!”米国著名教育家称。“克里斯蒂亚诺的《浮士德》简直是旷世之作,虽然他之前就已经写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这些完美的歌剧作品,但是我没想到……”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我接下来要演唱的歌曲是由华夏殿堂级的词曲作家张骁的作品,希望大家会喜欢。”某马来西亚歌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文艺青年语录(二)

    文艺青年语录(二)

    你还在边看小说,边摘抄好词好句么?你还在查阅无数的散文小说,只为找出似曾相识的一句话么?你还在积累了一本又一本的美文美句么?耗费了这么多时间值得么?本书收集了一大批孩子们最喜欢的文艺美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经典,每一句都代表一个风景,每一句都有一个故事,在节省时间与积累的同时,让你的想象火力全开!
  • 成功,从现在开始

    成功,从现在开始

    本书内容简介:纳撒尼尔·克拉克·福勒是美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和作家,也是实验心理学和广告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为年轻人写书。他的思想不仅是当时年轻人的光芒,也是本世纪年轻人值得吸取的光芒。不论是对于人生,生活,工作,还是对于处世为人,学习等,他的观点和意见都是非常独特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若是我们能积极采纳他的智慧,接受他的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因此而光明许多,而迷茫与困顿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 星愿心愿

    星愿心愿

    两张契约的人物,流星划过的愿望,人鱼族的公主和王子,精灵族的女王和圣女,大陆为何会灭亡,树木何时才能回春,流星的愿望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