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7000000029

第29章 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与无偏见的人的谈话(1)

按语

所谓“非专业者的精神分析”的问题,指的是非医学院校毕业,甚至对医学知识、医疗技术一无所知的“外行人”,可否进行精神分析的问题。一般人以为只有医生才有权利实施精神分析技术。弗洛伊德在本文中指出,这种认识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精神分析技术既不是神秘的、难以捉摸和掌握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外行——非专业人员”只要接受过必要的专业训练,进行过自我分析,掌握潜意识心理学理论和精神分析技艺,就能够克服“抵抗”和控制“移情”,完全可由外行转变为内行,成功地完成精神分析治疗的任务。

引言

这本小册子的标题不大容易理解,因此我要解释一下。“非专业者”就是“非医生”。现在的问题是非专业人员是否也可像医生一样被允许进行精神分析。该问题受到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限制。就时间方面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去关心由谁来进行分析的问题。确实,人们几乎不关心这个问题——他们的意见的唯一共同点是希望没有人来从事精神分析。对此,他们陈述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们都不喜欢精神分析。因此,那种认为只有医生才可从事分析的要求与对待精神分析的一种新的显然更友好的态度是相一致的——如果这种态度不被猜疑为是对早期态度稍作改变的话。人们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分析疗法,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只有医生才有资格。为什么要做这种限定?其理由还需探究。

再就空间而言,精神分析并没有在所有的国家引起相同的重视。在德国与美国,分析治疗仅仅是一种学术性的讨论。因为在这两个国家,每个患者都可以选择医生,选择治疗方式。患者选定的任何医生,有的是“庸医”,能够为所有的患者治疗。唯一的限制是,医生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只在医生受到起诉,需要补偿他给患者带来的某种伤害时才起作用。但在奥地利——我正在此并为此写作的地方就有明文规定,禁止非医生给患者治病——而不论实际结果如何。这样,外行人(非医生)可否用精神分析给患者治疗成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一出现,显然就被法律的条款解决了。神经症患者是病人,非专业人员不是医生,精神分析是治愈和改善神经症患者的一种治疗程序,而整个治疗过程都应委托医生进行。以此推断,不应允许非专业人员对神经症患者实施精神分析,如果他们非要那么做,则应受到惩罚。结论如此简单,以致人们几乎不怎么争论非专业人员的分析问题了。同时,有些复杂情况法律不想干涉,但却值得考虑。这或许可以证明,在分析治疗的事件中,神经症患者与其他患者不同,非专业人员也不是真正的外行人,医生还没有真正具备人们有权期望的医生的资格,还不具备满足患者要求的医疗素质。如果这真是可以证明的话,那么,在目前这种状况没有改变前,人们要求法律不要妄加干涉非专业人员的分析治疗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事能否发生将取决于那些没有义务熟悉分析治疗的特殊性的人们。我们的任务是把有关分析治疗的信息传达给我们认为是公正的、但目前对分析治疗仍然无知的人们。很遗憾,在分析治疗时,我们无法让这些人在场旁观,因为“分析的情境”不允许有第三者出席。此外,分析治疗的不同时期,其价值是不相等的。一位未经许可的听众若碰巧有机会听到了分析治疗的某一过程(时期),一般地说,只会使他形成对此的无用印象。他会处于难以理解分析者与患者之间究竟发生着什么的危险状态中,或者他会感到乏味。所以,听众一定要相信我们提供的信息,当然我们尽可能使信息可靠。

一个病人或许正遭受着他控制不了的情绪波动的痛苦,或许正遭受着由于他认为他没能适当作事而感觉到自己精力不支的失望感觉的煎熬,也可能正为自己在陌生人面前总感到不自在而苦不堪言。他或许已经觉察到(但并不理解其原因)他难于从事他的本行工作,甚至也难于做任何比较重要的决定,并难于贯彻决定。也许有一天他由于焦虑而极度苦恼(但他不知道苦恼的由来),从此若非特殊努力,他就不能独自沿着大街行走或乘火车旅行。他也许不得不彻底放弃这两种活动。或者是另外一件奇特的事情:他的思想神游,以致他的意志也控制不了。它们尽纠缠些与己无关的问题,怎么也无法摆脱。他身不由己地做些相当滑稽可笑的事情,比如数数房屋前的窗户有多少个等。当他从事像寄信、关掉煤气阀等简单活动后,又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做了那些事情。这或许仅仅是件令人烦恼和麻烦的事。但是如果他突然发现自己总排除不掉一种想法——自己把一个小孩推倒在汽车轮子下,或者把一个陌生人从桥上推进水里,或者他不得不反复问自己——自己是不是就是警察正在抓的与那天发生的犯罪活动有关的凶手,那这种状况就会令他不能忍受。他自己也清楚这显然是一派胡言,他绝没有做过任何有损他人的事情,但假如他真的是正在通缉的谋杀犯,他的感情——他的罪疚感——反而不会那么强烈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的病人——这次让我们选一位女患者——她正在另一领域遭受着另一方面的痛苦。她是一位钢琴家,但她的手指被痉挛困扰着,不听她使唤。或者,当她想要去参加一个宴会时,她会即刻有一种要大便或小便的感觉——这种情况当然与社交聚会是不相容的。因此,她放弃赴任何宴会、舞会,放弃光临剧院或音乐会。她时常在最不恰当的时候感到剧烈的头痛或其他器官痛。她甚至不能控制去吃那些从长远看对健康很有害的食物。最后,她不能忍受任何激惹——事实上在生活中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件最悲哀的事情。而且一遇激惹场合,她就晕倒、肌肉痉挛,进而引发可怕的病理症状。

还有一些病人,他们所受的干扰属于一个特殊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感情生活与某种身体需求相结合。若这些病人是男性,他们发现他们不能把自己最温柔的感情对异性做适度的身体表达,尽管他们或许可对不太喜爱的物体做出自如的反应。世俗的感情把他们与他们看不起又想摆脱的人们连在了一起。或者,类似的感情把那些自己很不愿完成的要求强加在自己身上。如果患者是女性,她们会感到当她们有性生活要求时会被焦虑、厌烦或不知名的障碍所阻挡。如果她们屈服于爱恋,她们会觉得自己是受了享乐的欺骗——这种享乐是本性提供给此种屈服的一种奖赏。

所有这些患者都承认自己有病,并前去就医。通过医生的治疗,他们期望自己的神经错乱可得到排除。医生也要把病人划分为不同类别。他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诊断病人,并把他们划分在不同病症名称下:神经衰弱、精神萎靡、恐怖症、强迫性神经症、癔症等。他们检查与发生上述病症相关的器官,诸如心脏、胃、肠、生殖器之类,发现这些器官都很健康。医生建议病人中断他们久已习惯了的生活模式,去休假、加强锻炼、增加营养。通过这些手段,或许会取得暂时的改善,或者根本不会改善。最后,病人听说有些人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很有一套办法,开始接受分析治疗。

在我写这篇关于神经症状的专题论文期间,我设想就在分析现场的“公证人”已表现出不耐烦的迹象。然而,在这点上(对患者施予分析),他开始注意并感兴趣。“所以现在,”他说,“我们将逐渐认识到分析学家是如何治疗那些医生不能给予帮助的病人的。”

分析学家与患者之间除了相互交谈什么也没做。分析学家不使用任何仪器、甚至不给病人检查,也不开什么药。如可能的话,在治疗期间,他甚至让病人保持原来的生活环境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当然,这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或许也不总是行得通的。分析学家在一个固定的时间与病人会面,启发病人交谈,听他倾诉,然后接过话茬对病人讲话,让他听自己谈。

现在“公证人”的脸上开始露出信任和轻松的神情,但又明显地存有轻蔑。他仿佛在想:“就这么谈谈而已,话语,话语,话语,正如哈姆雷特所说。”他肯定还想起了靡菲斯特的嘲讽的话:与话语相伴可以使人们多么舒服——一段德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台词。

“看来,这是一种法力,”他评论道,“你们凭说话,就能把病人的病痛给说跑了。”

确实,分析如能比医药更快地治愈病人,它就真可以说是魔术。魔术师的基本要素就是速度——人们说快速导致魔术师的成功;然而分析治疗要花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当魔术慢到如此地步时,它就不具备奇迹般的特征了。补充一句:让我们不要蔑视语词吧。语词,它毕竟是一件有力的武器。通过语词,我们相互传达感情,这是我们影响别人的方法。语词,它的好处妙不可言,但也可能造成可怕的创伤。诚然,“行为在先”,语词在后;在某些情况下,当行为被软化为语词时,就意味着文明的进步。但语词在最初出现时,是一种魔术——一种魔术般的行为,并且它一直保持着它起初所具有的那么多的魔力。

这个“公证人”继续说:“让我们假定,病人跟我一样对理解分析治疗没有知识准备,那么你如何使他相信语词或语言具有可使他摆脱痛苦的魔力呢?”

当然,如若必须让他有所准备,那么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做到,即要求他对分析者绝对坦白,不要有意隐瞒任何闯入大脑的思想,抛弃任何可能阻止他报告某种思想和记忆的消极因素。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总有一些非常不愿意告诉别人或自认为不可能告诉他人的事情,这些是他的“个人隐私”。他也有这样一个观念——这在自知心理上代表一个伟大的进步——人们有一些对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事情:他喜欢向自己隐瞒,为此,一旦它们在头脑中出现,他会突然住口,并极力把它们从脑海中驱赶出去。或许他注意到,一个明显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出现——他意识到他在自己隐瞒自己。看上去似乎他自己已不再像他从前一直所认定的那样是个统一的自我,似乎他体内有某种与自我相矛盾的东西存在。他可能模糊地意识到自我与精神生活在更广泛意义上的对立。假如这时接受分析者向他提出的要求——说出一切隐情,那么,他将容易地预感到——在此等非同寻常的情况下与一个人进行思想联系和思想交流将同样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

“我理解,”我们的“公证人”说,“你认为每一位神经症患者都有某种压抑他的东西、某种秘密。通过诱导,他向你说出这个秘密,你就减轻了他的压抑,挽救了他。是的,这就是坦白原则。从远古时代起,天主教会就利用这一原则来维护天主教对人们精神的统治。”

我们一定要回答是或不是。无疑,坦白在分析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或者说是分析的前奏。但这远不能构成分析的本质或者解释分析的结果。在“忏悔”中,忏悔者要讲出他知道些什么;在分析中,神经症患者一定要讲出更多的东西才行。我们从没听说过,“忏悔”的神效已大到可以摆脱真正的病理症状。

“那么,我就不明白了,”他开始反驳说,“‘他讲出的比他知道的更多’,这是什么意思呢?但我完全相信,作为一名分析专家,你已对你的病人产生了比神父对他的忏悔者更大的影响,因为你与病人的接触时间更长,更深入,也更个人化。还因为你可用这种特别的影响让他丢弃他那些病态的想法,用言语让他摆脱恐惧等等。如想同样用这种手段来控制诸如呕吐、腹泻、痉挛等纯生理现象,那就怪了。但我知道,如果使某人处于一种催眠状态下,这种影响实际上是非常可能实现的。你在患者身上施展法术,便可与他建立一种催眠关系——他对你有一种微妙的依赖倾向——即使你可能并没打算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取得的惊人的结果就是催眠暗示的作用。就我所知,催眠的效果要比分析来得快,而且你告诉过我,分析需要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

我们的“公证人”不可能像我们刚开始时所认为的那样如此无知,或如此糊涂。某些迹象确凿地表明他正在已有知识的帮助下努力理解精神分析,他正极力把分析与他已知道的事情联系起来。现在的困难是让他清楚他的这种努力不能成功:分析是一种特殊过程,具有新奇和独特性,只能借助于新的顿悟——或假设(如果这样说听起来更容易接受)才能理解。但我们的公证人还在等着我们对他的最后评论作出回答。

你谈到的关于分析者所产生的特殊的个人影响,无疑值得我们充分重视。这种影响确实存在着,且在分析中起着极大作用——但与在催眠状态下所起的作用不同。要使你相信分析与催眠的情境非常不同,应该不成问题。这充分说明我们在催眠暗示中并不利用“暗示”这种个人影响因素去抑制疾病症状,而人们却在催眠中利用暗示来压抑疾病症状。认为这种因素是分析治疗的工具和促进者,且贯穿分析始终,也是不对的。无疑,分析之初它是这样的,但到了后来,这种影响开始背离我们的分析意图,迫使我们采取最深远的对策。我要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分析技术远不是转移患者的思想,或者用言语帮他摆脱困扰之类。如果我们的一个病人有了罪疚感,似乎自己犯了严重的罪行,我们不会劝告他无视良心的不安,也不能强调他真的清白。他自己就经常这么做,却没能奏效。我们所要做的是,让他意识到这样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感觉必然是有某种事实根据的,而这个事实根据是有可能找得出来的。

“如果你能以同意你的病人的罪疚感的方式实现安慰你的病人的目的,我将不胜惊讶,”公证人说,“但你的分析意图是什么?你要对你的病人做些什么呢?”

同类推荐
  • 色彩其实很有趣:“卉”生活“卉”色彩

    色彩其实很有趣:“卉”生活“卉”色彩

    生活里人们离不开色彩,正确地使用色彩不仅能提升你的形象、美化你的环境,还有助于你的健康。资深色彩培训师伊卉老师通过本书向大家分享了有关色彩的心得:通过了解色彩的特性掌握色彩的秘密,利用色相环轻松练就色彩搭配高手,学习基因色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颜色,甚至还可以以色彩为职业成为色彩顾问去帮助别人。
  • 朦胧青春没有雾

    朦胧青春没有雾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集合了60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涵盖几十位心理学大师,哈佛、耶鲁、斯坦福等数十所世界名校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将心理学经典理论、心理学实验、心理测试和心理小贴士结合起来,内容十分丰富,适合心理学爱好者和大众读者阅读。在读完本书之后,读者不仅能对心理学的理论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还能在好玩、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试中弄明白自己,看清楚他人,用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指导生活。
  • 拿来就用的女人情绪掌控术

    拿来就用的女人情绪掌控术

    一个女人要想获得幸福,美貌、学历、事业或许不是必须的因素。但温婉的性格,优雅的气质,宽容的心态,必定会让一个女完美绽放。本书是心理学专家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实用情绪掌控术。针对女人的心理共性、生活共性、社交共性,详尽讲解一些随手可用并且简单有效的心理学技巧。指导读者学会修炼自己的性格,完善自己的人格,心如大海,宽容坦荡,偶尔让生活和情绪都慢下来,享受并掌控自己的美妙人生。
  • 人气心理学

    人气心理学

    内田雅章所著的《人气心理学(无往不 利的高效能关系术)》以人际关系为主轴,结合社交 礼仪、沟通术等方面的技巧,从个人修养、上下级关 系、商务往来、消费习惯等方面,图文并茂,详细解 析了如何把握机会,引导话题;如何有效地“推销” 自己,建立关系网;如何将人脉变成钱脉,使事业更 上一层楼…… 本书建议阅读人群:大学生、上班族、管理者、 谈判家、咨询师等。
热门推荐
  • 种田之山神养成计划

    种田之山神养成计划

    农业大学毕业的曾晓,毕业之后因财产分割问题回到小山村,随身带空间,承包碾子山,闲来斗斗继母,没事耍耍恶人,农家生活乐无边!
  • 我的男友是竹子精

    我的男友是竹子精

    一次云南之旅,小冉的男朋友竟然出轨了,这让她难以接受一口气跑到了西双版纳的原始丛林,在森林里捡到了一颗很漂亮的竹米,便带着一起回了家,可是奇怪的事情屡屡发生,自己的愿望竟然一一实现,究竟是发生了什么?竹子竟然变成了活生生的一个帅哥,这就是我们的男主人公——龙炫辰古都西安叶氏集团的执行总裁叶天宇,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安小冉并呵护备至,一边是可以呼风唤雨的龙炫辰,一边是财富与才华兼备的叶天宇,小冉该如果选择?到底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希望大家喜欢若琪的作品,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点评啊,QQ:371862998这是本书的学习交流群,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加群聊啊!
  • 《死神之》

    《死神之》

    太古圣文,极道九转。玄门八卦,晓地通天。能者,可上至青冥,下达九幽,一手荡乾坤,只手碎星河。登天之路,仅有一条,欲通过者,唯有杀杀杀!且看一普通少年如何林立星空之巅。九九世界,欲登极天!
  • 嫡后逆袭:艳满京华

    嫡后逆袭:艳满京华

    阴森潮湿的大牢里,尖细的嗓子刺得人耳根子发疼。蜷缩在大牢一角的南初雨一个激灵,扑到牢门跟前,殷切地看向大牢外的宁公公——越王赫连楚的贴身宦官,心里无限欢喜,他来接我了!他果然来接我了!
  • 残心王妃

    残心王妃

    初次见面,他救了她。再次相见,他那一身风采令她情愫暗生……………
  • 九阳邪神

    九阳邪神

    九阳神功铸就无上武道!一代邪神叶轻尘因为一件天地至宝而遭挚爱背叛,身死道消,灵魂却意外重生回到十六岁少年时期。前世,他是一个快意恩仇的邪神!今世,他立誓要做一个人见人怕的冷血杀神,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杀尽诸天神佛!
  • 神煌纪元

    神煌纪元

    目光所指,刀锋所及,任你千般法术,万类神通,我自一刀破之!无名小乞丐因一次“错误”的决定而触及仙道,磨砺十年终破天罡绝脉,仙路通达,勇猛精进。崩坏的王朝!复苏的大魔!正邪交战!血海深仇!兄弟反目!正邪?善恶?我所为,不过只是为了我以及我在意之人能够活下去!当历经红尘,洗净铅华,吾当一人一刀,独立星辰!(三月新书上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点击,推荐,收藏,三月在此先行拜谢!!已有两百万完本作品,人品保证...)
  •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是微软人给年轻人的职场奋斗说明书!告诉你职场精英是如何炼成的!改变青年人的自信励志经典,为新手打开职场之门,为老人解决职场困惑,帮助你找到成功法则的奋斗说明书。在思维和方法论上强大自己,改变原地踏步的人生,掌控未来的职业命运。善用你的人生,把自己推向成功耀眼的人生舞台。基于年轻人的职业现景,着眼于未来,结合现实状况,策划了此书。
  • 星际幻想之呼哧星球

    星际幻想之呼哧星球

    呼哧星球——五百年前它没有名字,它的主宰是遍布土地百分之九十的绿色植物。五百年前,这里被一群丧尸占领,他们迅速在这里安家落户,并取名为《呼哧》。直至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座属于丧尸的城池。五百年的时间,呼哧星球从毫无生息的植物王国进化成了其乐融融的动植物合居地。而带领着他们的就是隐夜,人们亲切的称她为祖王。
  • 风起崆峒

    风起崆峒

    无名小子上崆峒,既有奇遇,又有顿悟,一朝穿越才发现,自己成了清虚道德真君,接下来,到准提的老家去收刮灵宝去。感谢所有关注本书的朋友,你们就是我不断写下去的动力。希望喜欢的朋友多多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