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5300000009

第9章 自述:云南光复纪要(9)

黔乱甚,滇都督电饬在川滇军往援。先是唐继尧(后为黔都督)率师北伐,并顺道援黔。入黔后,父老皆牛酒犒劳,泣涕请救,遂入定省城。时溃兵串同土匪在遵义啸聚抢劫,电请滇军由川赴援,我军遂不遑休息矣。

(第二十七节)援黔之整备及其设施军队之配置计划

卫生兵十五名

滇军配置就绪,由川起程。川民攀辕请留,情意殷殷。入黔境后,欢迓者愈多。(威宁、大定土匪皆以之平)

(第八章)军事上之人物及其设置

(第二十八节)滇军之人物及其事实

(原文阙)

(第二十九节)运输通信给养卫生

粮秣为行军要素,陆路尤须注意,故运输尚焉。滇、川接壤,皆山国,夙多以马驮负运,行军称便,视东北西北各省之需骆驼及车运之艰难者,情事不同矣。故此次皆以马匹运输。

电报为交通机关,土匪逞后,川、黔境之威宁、赤水、永宁一带电线被砍断者,常百余里,消息阻碍。滇军请于滇军府,越界往修,泸、渝电线始通。

中国往时用兵,动称因粮于敌,其实则取之被兵之人民耳。滇军赴川给养,皆先命地方官吏照市值储备,无分毫派之民间。绅民之备牛酒欢迓者,两梯团长皆逊谢至再,必不得已,始令军士勉受焉。故川、黔境内人民往往颂滇军厚德云。

将兵之道,战时以拼死为前提,平时则以卫生为最要,盖病者少,然后战士多也。滇军卫生队讲求有素,于饮水一切,均详细规定,故平时战时兵士均无甚损折。祗刘镇藩在永宁城中,为川军暗害,并先因劫物,害递文报之兵士数人云。故凯旋时,省中人士咸称异焉。

(第三十节)两梯团之凯旋

援川军自阴历去年秋冬出发,雨雪载途,益以蜀道之难,劳苦万状,涉川历黔,建立殊勋。于五月初五日,两梯团之师适会于嵩明境之杨林驿,次日,整旆起行。初六日,抵云南省城。都督率属远迎于东城外之聚奎楼,各界均分地齐集迎迓,至承华圃,由都督演说奖慰。霍骠骑所言去时笳鼓喧,归来儿童竞,不能过也。

(第三十一节)赏勋退伍及裁并之办法

援军返滇后,筹划退伍一切事宜。先令各部队考查士兵战功品行及服务远近,核明自愿退伍,自愿留队及入巡警三种,分别发给适任证书、善行证书、感状、功牌、勋章、退伍执照,又给退伍赏金,上士十五元,中士十四元,下士十三元,上等兵十二元,一等兵十一元,二等兵十元,计两梯团第一次旋军约退五千余人。各府、州、县均各派代表欢迎军人还乡。余另详援黔事略。

(李东平整理:《云南光复纪要》,第88~120页)

援黔篇[9]

援黔军,即滇之北伐军。北伐军编定于辛亥十月。当时,汉阳失守,民军不利,南北议和,迁延未决。识者虑北清复振,谓非联合各民军大举北伐,不足以谋统一而巩大局。于是长江以南各省,咸组织北伐军。滇僻处天末,界连缅、越,而光复后,曾出师援川,用促川省独立。复以清廷尚在,后患滋深,都督蔡锷召集将领议以援川之师,循江东下,自宜昌登陆,进窥襄阳,出潼关、武胜关之后,截击清军,俾不得逞志陕、鄂,然后结沿江之师,直捣燕庭。编定北伐军四千,命唐继尧为司令,取道泸州,与援川滇军合,径赴中原。适黔省反正后,执政如张百麟、黄泽霖、赵德全,滥引匪类,盘踞要津,政权匪势,混而为一。张、黄自充龙头,党羽鸱张,为害日烈。然皆拥重兵,黔民固无如何也。黔中耆老爰举代表戴戡,会同旅滇黔人代表周沆,乞便道移师入黔,代清匪乱。锷以北伐为重,又以事涉嫌疑,不允所请。黔代表再三吁恳,谓滇、黔唇齿,黔乱,滇难独安,即湘、蜀亦受其影响。锷乃命唐继尧率师入黔,事定当移师北伐。

民国元年一月二十七日,滇都督蔡锷暨北伐司令官唐继尧誓师承华圃。二十八日,支队长庾恩汤率师首涂。二十九日,继尧率北伐军本队出发,先后送者数千人。旗帜大书“不平胡虏,请勿生还”八字。临时省议会、女子爱国协会均以纪念白巾赠军人。二月五日,军次平彝。奉锷电,谓蜀氛未靖,陕势颇危,我军应改道入蜀,会合援川军,先平蜀乱,即援陕北伐,于大局关系甚巨。且探悉黔省党竞剧烈,我军一到,冲突立生,即代戡平,而收束匪易。审时度势,应暂置黔事,并力赴川。云云。同时,黔代表戴戡、周沆亦奉电,谓此间黔人刘荣勋、钟元黄上书,谓滇军助一二人之党争,将戕七百万人之生命。浮言固不足恤,然黔军政府既生疑忌,将来到黔,难免冲突。我军既多树敌,黔省又重罹殃,已饬唐司令改道入蜀。云云。戡与沆复电,指钟、刘乃张、黄朋友,新自沪来,或不熟悉内容,故为危词耸听。且滇军入黔,已通讯预备欢迎。设中途作罢,则贵阳与谋诸人必遭残害,株连良善,势所必至,元气正气,丧失殆尽。是滇军不发,黔祸或缓须臾;滇军改道,黔害立见糜烂。至虑剿黔敌,所敌者仅少数匪魁,吾黔驯良之父老子弟,有感激,无猜忌,可以断言。现唐司令迭据前队入黔报告,深悉黔民痛苦,热心赴援,忽受改道命令,乃决策北伐,置黔事不问。但又念成约所在,无从反汗。且黔不定,无以平川固滇,故取道安顺,听候进止。又谓戡、沆对于黔局,只有是非,无恩怨,此心可矢天日。云。于是锷复致电继尧,谓军情瞬变,不能执一。现接泸州电,蜀军数万在自流井北界牌与滇军开衅;而皖则三河失守,寿、亳均危;陕则灵关、潼关失守,西安亦危。自应先其所急,力顾大局。惟闻二月十五夜,贵阳黄泽霖扣饷肥私,为部众所杀,张百麟遁安顺,黔人乞北伐军往助,可酌拨队伍代定黔事。余军仍须入蜀,以应援蜀之急,并速北伐之师。当是时,北伐前军已深入黔,继尧亦决意由安顺出重庆,以会合援川军。二十三日,军次安顺,官绅郊迎道旁,观者延长四五里。滇军整肃入城,居民惊喜。驻军二日,拿获匪徒数名正法,人心快甚。继尧以闻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全军欢慰,大局既定,本军计划自应相机而行。拟先平黔乱,再由遵义出重庆,北急则联诸军以伐北,北定则并全力以援川。北、川俱定,则经营西藏,以尽云南军队任务,电滇军政府请示。得报云:滇川事已和平解决,且和局既成,战事自熄,计划当稍变更。已电令与蜀协商经营藏、卫。至黔事糜烂,迭经绅耆乞援,实难坐视,希即督率所部,戡定黔乱为要,勿庸改道入川也。二十五日,继尧率师而东。

刘显世(1870~1927),字如周,亦作如舟,别号经硕。贵州兴义人。清末任清军管带。早年曾参加镇压广西会党起义。辛亥革命后曾一度赞成共和,但随即拥戴袁世凯称帝,后又转而反袁。民国成立后,任贵州护军使。1916年1月27日宣布贵州独立,自任都督、督军兼省长。后曾参加孙中山护法运动,任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但不久又与北洋直系军阀言和。后因军阀派系之争,1925年1月隐退。1927年10月14日病逝。

二月二十七日,滇军抵黔,至桥头,距城可三四里许,即有一部分军队及耆老会来迎。耆老会者,乃黔省士绅,大都硕望耆年,因睹黔省糜烂,而思有以补救者也。滇军以黔垣为会匪盘踞,不欲入城,本部驻螺丝山,各队分扎照壁山、东山、观风台、九华宫等处。连日黔代表同耆老会诣司令部会商,不承认赵都督德全,要求唐司令为黔省临时都督,代剿防、绿各营会匪,情词恳切。乃先由耆老会函告赵督,晓以利害,劝令辞职,并保全其生命财产。赵不听,谓黔民倚仗滇军,敢于怀贰,转纠蓝鑫、叶占标等准备袭击,定期三月五日烧抢黔省。黔绅耆及黔军将领刘显世、胡锦棠两军,佥谋先发制人。三月二日,我军各部队奉密令备战。次日拂晓,观风台炮队开炮击南厂,步兵第一大队四面包围,第二大队攻头桥,第三大队攻黔灵山,干部大队、骑兵队、机关枪队随司令部在螺丝山高阜预备应援。刘显世领新军围攻都督府,胡锦棠领团防军监守备城及街市,我军分一部分攻执法部。午前十时,南厂兵云南护国军重要人物会照。前排左起:李友勋、张子贞、任可澄、唐继尧、张耀曾、叶荃、庾恩汤。后排左起:陶凤堂、钱开甲、马为麟、赵世铭、蒋光亮、唐继禹。

匪多伤亡,余匪四五百名皆降。执法部兵匪伏不出,乃调观风台炮队自城头开炮击之始降。正午,城内肃清。黔灵山、头桥两处兵匪颇顽强抵抗,复调炮队攻之,亦降。赵、叶、蓝皆逃,军队投诚者无数。特会黔绅诛首恶数十人,余罔治。午后七时,一律肃清。黔民大悦,悬旗志庆。商民争以肴酒饷军,酬之钱不受,有感激泣下者。是役也,我军战死一人,伤六人。参谋长韩凤楼率步兵第三大队驻城镇慑,余归原宿营地。是晚,黔代表同耆老会复诣司令部会商善后事宜。初四日,改组军政府,公恳唐司令继尧为黔军都督。

黔军政府既改建,唐都督继尧通电南京暨各省。同日,黔省绅商军学界郭重光、刘显世、华之鸿、任可澄等电滇军府,表示谢忱。锷复电,谓唐司令器识恢宏,声望素著,滇中反正,厥功最伟。此次北伐,志在荡平胡虏,早定中原。适黔局不靖,屡经绅耆电请救援,复于沿途吁恳。滇黔唇齿,不忍坐视,乃允为戡乱,解此倒悬。至任黔都督一职,本非唐君初志。惟黔局甫定,喘息未安,不能不勉徇群情,暂资镇慑。一俟全境安堵,仍望将唐君还我。所冀诸公赞助,早复治安,不独黔省之幸。黔饷维艰,不敷散放,滇军驻黔饷糈,此间当源源量力筹济。滇省医疮剜肉,万难情形,亦诸君所同鉴。

现于无可如何之中,筹措五万金汇解云。滇之视黔,不分畛域矣。

黔,山国也。夙贫苦,复经赵、黄等俶扰之,公私赤立,财力尤窘,微邻省协济,几难自给。昔在满清咸、同间,湘军尝援黔矣,而王壬秋氏撰《湘军志》,其《援贵州篇》,至谓湘独受其祸,盖言糜饷劳师也。今滇之援黔,何独不然。自北伐军出发,以至平黔,已糜饷甚巨,又源源接济之,黔事赖以维持。然黔省财政既绌,吏治尤窳败,各地之匪,几遍黔中,隐患方兴未已。继尧以为非有绝大武力,痛加弥薙,万难彻底澄清,拯同胞于水火。顾现在兵力,颇形单薄,不敷分布,因请滇军府饬令援川军第二梯团顺道入黔,代清积匪,使贵州重见天日,谓此固人道主义所应尔,亦不负援黔之初心。此次分兵,乞令分三路,一由綦江达遵义;一由赤水经黔西抵安顺;一由毕节径赴盘州回滇。遵义、大定一带,得此雄师,不难戡定。锷韪之,谓我军甫靖黔乱,不能不增加援军,以为后盾。因饬旅长李鸿祥率支队入黔,剿遵义一路匪乱。时鸿祥军驻泸州,联长黄毓成、张子贞驻重庆,奉滇军府令,还师援黔。鸿祥率王秉钧赴大定,并檄张、黄两军克日起行。张联长率黄毓英、马为麟进军遵义、铜仁等处。四月八日,继尧复请调滇省东路游击军刘法坤赴黔助剿。盖是时黔垣及上游各处秩序已就恢复,惟下游一带匪势大张,而讹言亦因之以起。

初,黔乱平后,张匪百麟逃至粤,其党有张泽均者逃至湘,沿途鼓动,遍播流言。于是旅居外省黔人,不悉黔省真相者,多附和之。武昌黎副总统亦有电至滇,谓宜严肃军纪,免召不韪。继尧爰将会匪乱黔真相十二端,通电宣告。同时黔人周沆、戴戡、刘春霖、郭重光、刘显世暨绅商学界,亦谓黔自反正后,张、黄、赵、蓝、叶诸匪涂炭全省,爰请命滇军府代平祸乱,黔局粗定,即拟遄行。黔人以匪党根蒂已深,非滇军留黔难资镇慑。又以和议已成,无须北伐,公恳唐司令任黔都督。前后二十日,治乱迥殊,商旅四通,妇孺欢忭,黔人感激,有同再造。乃昨见川督通电,有滇军借名援陕,冀图经过成都,乘机夺取,如占领贵阳情事。云云。阅之骇异。夫滇、黔同是中国领土,即同是中国人民,既非列国战争,何得辄言占领。黔省当张、黄肆虐时,糜烂已极,使滇军府稍存畛域,黔事必不可收拾,岂惟牵动西南,实将贻误大局。

凡此苦衷,应为直省所共谅。而川督通告,似不免妄用猜疑,黔人虽至愚暗,宁肯自取覆亡。况中央已定统一之局,各省必无分立之理,救灾恤邻,自是通谊。倘必深闭固拒,酖毒自甘,则是盗入其室,而拒乡邻之救援,非惟不情,抑亦不智。且滇军驻黔,所有粮糈,概由滇支给,滇何利而为此,当可不辨自明。又据侦探报告,谓川省公口亦盛行,故黔中溃兵散匪,大半逃往川边,则滇军占领贵阳之说,必出于匪徒捏造。川督不察,遂至误听。窃惟中国必当统一,一发或动全身,诚不宜如列国纷争,妄生猜忌。事关大局,缄默难安,用特通电缕陈。时元年四月七日也。四月十日,前都督杨荩诚自武昌来电,谓已得孙大总统拨饷助械,加给委任状,促令归黔。全省震动,佥谓杨若回黔,黔必无幸,通电阻之。荩诚乃复以黔人名义,捏词宣布滇军罪状。黔人通电驳之,谓其诋斥滇军,全乖事实。

五月十日,中央袁大总统正式委任唐继尧为黔都督。次日,由省议会及耆老商学各界举行庆祝。初,继尧定乱后,重违父老之请,因留督黔。嗣省议会成立,复有请给委任状之举。继尧方与各界志士力谋进行,不图川督煽惑,谓出侵略,匪党含沙,尤肆污蔑。滇军劳师糜饷,而竟蒙此恶声,用是电中央政府转饬全黔人民,勿再挽留,俾得振旅还滇。时滇军府亦特电国务院,谓黔事渐平,滇军援黔义务已尽,且劳师久戍,饷糈万难久持,拟将滇军撤还,请大总统派员主持黔事。然是时,黔人全体已将黔乱始末及滇军状况,一再电请中央任唐继尧为黔都督,并饬杨勿庸回黔,免致争个人私利,蹂躏数百万生灵。大总统因正式委任焉。乃杨荩诚抗不奉命,所部席正铭等复捏词宣布滇军罪状。在滇军仍决意还滇,以避嫌疑。而在黔人,则群情愤激,由议会议决,一面泣恳唐都督勿以小嫌萌退志,一面公推耆绅刘春霖为全黔代表驻师铜、镇,安置杨部黔军。

自陈开钊等扰乱下游一带,黔民苦之。继尧以刘联长法坤为东路巡按使,黄联长毓成为东路游击总司令。法坤克复铜仁,杨部席正铭复纳陈开钊为先锋,率匪万人来攻扑,激战多次。黄、刘两军竭力击毙陈匪,席正铭败走,江口、松桃以次收复。黔军周旅长申儒单骑入铜仁,与黄联长接洽,遂率师还滇。下游底定,兼借援川军回滇之便,取道黔中,代廓清各处积匪,黔省平。所可悼者,黄大队长毓英师还次于思南,遭伏匪逸出,狙击以死(毓英别有传)。铜仁之役,副官尹盛德、参谋张开甲、朱中尉光藻并战死。署松桃厅李有崧,城陷遇害,死尤惨。故或谓滇军之援黔也,既糜我巨饷,复歼我壮士,时贤犹或訾之。然滇军府初以北伐为重,迨南北议和成,乃援黔以敉定西南大局。当世讥评,非所计矣。

(李东平整理:《云南光复纪要》,第121~127页)

援藏篇[10]

(第一章)西征之原起

(第一节)滇藏之关系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那一世的风情

    那一世的风情

    本书记述了沈从文、叶浅予、罗家伦、邵洵美四位民国才子的爱情故事和生平事迹。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热门推荐
  • 宠妃凶猛

    宠妃凶猛

    前世她何清茗身为相府嫡女,被渣男恶女以及庶妹联手害死,可怜她腹中七个月的孩子,未见天日便死于非命,她发誓若有来生必要喝其血蚀其骨,报此生之仇。再睁眼回到七年前,她何清茗决心要让一切悲剧不再发生,前世温柔善良方才被渣男恶女庶妹姨娘联手相害,既然重生那就不如蛇蝎一回。渣男伪善爱慕荣华,那就坏他前程,毁他名利,让他一无所有。庶妹善妒心有诡计,便要坏她姻缘,毁她富贵,让她诸所不容。只是这个前世今生青梅竹马,对她百般宠爱诸多保护的王爷,却叫她何清茗头疼的很。[已有百万完结文《倾世凰妃》坑品有保证~勾搭群:151100717,渣浪微博:荧惑葵音-箫葵]
  • 心湖的涟漪

    心湖的涟漪

    本书就学校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与保护和利用等各项规章制度,及文书、教师学生、财务等各类档案进行全面介绍。
  • 承帝欢:宠妃不得宠

    承帝欢:宠妃不得宠

    “你是个妖精!我一定要得到你,一定要囚禁你!”她直勾勾看他,眼神越发魅惑:“如此甚好。只是不知,你要如何囚禁我?”她,天下第一花魁,魅惑人心的妖精。与皇子暧昧不清,与娘娘争风吃醋。世人道她红颜祸水,无心无情,可谁知金银交易之下,只为掩藏破碎的真心!
  • 无限之幻想乡

    无限之幻想乡

    一个无聊的男人和许多更加无聊的男人或许还有个女人??抛弃现世的一切然后新生
  • 星魂大陆

    星魂大陆

    一个广博的星魂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境……强者可以站在黑色巨龙的头顶遨游天际,恐怖的星力可以力拔山河,可以席卷八荒……这里究竟是强者的天堂,还是弱者的地狱?且看穿越到异世的星羿如何在异世只手舞风云,谱写一段铿锵热血的传奇史诗!
  • 无冕战帝

    无冕战帝

    老天很残酷,天赐三修,灵修、体修、魂修,是福也是祸,是天才!也是废材!这是龙战的真实写照,但他不服输,十年如一日。他人的嘲笑、欺辱、看衰,龙战不在乎,默默坚守本心。为在乎自己的人而活,只为值得的人提供守护。据说要成为战帝,必须三修,缺一不可。他刚好符合,何不拼一把。将炎罗大陆当做自己的后花园,多好。五千年前,第一代战帝,炎罗大大就是这样搞的。从这之后,战帝之位,五百年一轮,风水轮流坐,今年到我家。想远了,现在的他正被退婚又退位,还是被东阳帮恐吓所致,这家族也足够极品无耻无情……
  • 冷后入怀之暴君妖娆

    冷后入怀之暴君妖娆

    他是残暴狠戾,安忍无亲,跋扈恣睢的大圣朝皇子夙君笙;超然卓绝,暴戾无常,为保幼弟双手沾满鲜血,视人命为蝼蚁;回首却是胞弟陷害,众叛亲离,身死悬崖;她是冷情凉心,恬淡安然,生性凉薄的丞相之女顾淼然;自小爹不亲娘不爱,受尽冷眼,从此看透世间冷暖,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却独独对他一见倾心,只匆匆一瞥,便惊鸿在心,以命相待;重活一世,他步步为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论心机,凭计谋,谁人与之争锋;谁说美人江山不可兼得?他偏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反重生之星光易暖

    反重生之星光易暖

    重生女配甲:我不是花瓶,我是影后!重生女配乙:沐然是我的,叶暖暖滚粗!重生女配丙丁:暖暖女神,我爱你,求抱大腿~叶暖暖:该是我的,永远是我的,你们就算重生一万遍也没用!
  • 独孤求个菜

    独孤求个菜

    故事发生在一个似乎与世无争的地方:翡翠小镇。这里有且只有两座酒楼,一座辉煌灿烂,是达官贵人的销金窟,一座残败破落,是苦力脚夫的果腹所。两座酒楼,看似毫不相干,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渊源关系。厨师作为最显赫的职业,位列“厨、士、农、工、商”五民之首,世间但有一技之长者,无不趋之若鹜,更是贫寒子弟鲤鱼跳龙门的必由之路。江湖四大家,西门尝、慕容藏、傅家刀、陆家笑,远交近攻,千年缠斗,维持着美食江湖的微妙平衡。一代食宗,独孤求败,以一已之力,打破四大家族垄断,在食界建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却又性格怪僻,不愿开山立派,落得后世凋零,声望日薄。平静多年的美食江湖,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