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9100000006

第6章 进攻波兰的口实是谁制造的(2)

张伯伦内阁作出如此冲动的决策的因素是什么?人们无法考证,也许是迫于当时群情激愤的压力和张伯伦自己内心的怒火,因为他觉得受到了希特勒的愚弄和自己在众人面前像个小丑而感到羞耻。但这种不顾后果的草率决策不但没有制止住纳粹德国侵略的意识,反而促使它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根据战后人们得到的一些资料显示,当时由于英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和步骤来取得苏联的支持,也没有事先征得波兰的同意,就突然地宣布要保护波兰的安全。波兰的贝克上校曾经说过,他是在两次弹去香烟灰的时间内就决定接受英国的保护的,他解释说,在他一个月前会晤希特勒时,对希特勒说必须归还但泽失地时的语气和态度实在难以承受,所以当英国的建议传达到他这里时,他认为这是还击希特勒耳光的好机会。

其实,在当时能够给予波兰直接支持,并可以避免战争的唯一机会是苏联对波兰的态度。如果苏联能够给予波兰直接的支持,那么,希特勒就不敢贸然出兵。但是,尽管情况是这样的紧迫,英国政府所采取的步骤还是拖拖拉拉,毫不认真。张伯伦对苏联具有强烈的厌恶心理,哈里法克斯也具有强烈的宗教性反感,他们两人对苏联的实力估计得太低,而对波兰当时的实力义估计得过高。

这时,希特勒已经感到英国人开始反对德国向东扩张,他害怕如果再耽误时间就有被阻止的危险,所以希特勒加快了其争取生存空间的行动。希特勒感觉到,英国人是头脑冷静、具有理智的,他们不会为了波兰而轻易投入战争的。同时,苏联是应该争取的对象。所以,希特勒决定暂时忍受对于共产主义的一切仇恨和恐惧,倾其全力来讨好苏联,使其保持中立。

希特勒这一着果然奏效。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给予苏联的冷遇,特别是当希特勒进军捷克之后,苏联再次提出建立联防同盟建议又受到冷遇之后,斯大林对西方自然心存怨恨。这一次英国政府和波兰政府单独达成安全保护后,不能不加深苏联对两人的疑虑和猜忌。有关人士当时分析说,一直倾向与西方合作以抵抗纳粹德国的苏联外长李维诺夫被解职,而接替他的人是宁愿和独裁者打交道的莫洛托夫,这已经向世人发出了警告。西方却没有作出相应的积极挽回的措施。

8月23日,德国外长李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接着德苏两国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这个条约的签订,必然增强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野心,也就很必然地有了“希姆莱作战计划”的出台以及对波兰的占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其《第二次大战回忆录》中对于英国的投入战争有很精辟的评述。他在叙述了英国如何容许德国再武装和如何容许德国吞并奥国和捷克,以及如何同时又拒绝苏联的联合行动建议之后,写道:

“当所有的一切援助和利益都已经丧失殆尽之后,英国才开始牵着法国一同要保护波兰的完整。如果说在1938年为捷克而战,那还是很合理的,当时德国陆军能用在西线上的精兵可能只有6个师,而法国兵力则有67个师,但是当时大家认为这种做法是鲁莽的,不合理的,缺乏近代化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五六年来,我们所采取的都是绥靖政策,现在却于一夜之间作了一个突然的和完全的转变,决心在远比过去恶劣的条件下,接受一次显然即将爆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战争,这种做法显然是难以如愿的。”

4.背叛希特勒

英国媒体最近披露了一个惊人内幕:备受希特勒信任的德国纳粹党卫军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曾经密谋背叛希特勒,率纳粹德国向盟军投降。希姆莱想背着希特勒与盟国达成和平协议,而且从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前8个月就着手策划此事。

1944年8月31日,英国军情六处的负责人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交上了一份截获的密码电报。这份电报是德国纳粹党卫军和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发出的。虽然这份电报没有保存到今天,但这一定是一份绝密级的电报,因为丘吉尔首相当时亲笔回复了军情六处,称“希姆莱的电报由我保管并负责销毁”。

在整个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看过多达14000份破译的密电,但这份电报是唯一由他保存并销毁的,而这份电报,也是唯一一份由德国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发出的。

盟军轰炸柏林今人对于二战后期德国纳粹内部分化的情况虽有所了解,但对详情知之甚少,而这份紧急电报,是英国的一个专家研究小组对刚刚发现的一份与希姆莱有关的新文件进行研究后,找到的唯一一点他可能想在战争后期背叛希特勒的新线索。关于希姆莱试图背叛希特勒的全貌,至今尚不得而知,但这份新证据表明,希姆莱在战争后期试图与盟军达成协议的急切程度,比一般想像的还要急。

战争后期,随着德国战败的结局越来越清晰,德国纳粹内部不团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其实,希姆莱一直在经营着自己的势力,构筑着通向最高权力之路。为此,他一手组建了纳粹党卫军,并亲自任首脑。要加入党卫军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个人要对纳粹德国绝对忠诚,而希姆莱为党卫军制定的座右铭是:“忠诚是我的荣誉。”不过,现在看起来,曾被希特勒骄傲地称为“忠诚的海因里希”的希姆莱,却比任何其他纳粹领导人都更不忠于希特勒,在纳粹德国存在的最后8个月中,他就一直在试图背叛希特勒,特别是在只是听说希特勒疯了的传闻后,更是公开地向盟军示意投降之心。这也导致希特勒在地堡中临死前的政治遗嘱中开除了希姆莱的党内外一切职务。

由于那份电报已经被丘吉尔销毁,现在世人只能对这份电报的内容进行猜测。不过,推断也是很有道理的。

在二战后期,德国军队全线败退,纳粹德国朝不保夕。在此情况下,作为纳粹德国二号头目的希姆莱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但最高领导人希特勒却仍试图作最后一搏。如果说希特勒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幻想的话,那么,在位置下面的人,包括希姆莱在内的德国高级将领,都已经感到,纳粹德国真的是大势已去了。于是,希姆莱决定背着希特勒,酝酿与盟军达成秘密协议,而这份电报,就是他向一位中间人发出的。希姆莱试图让后者代表他向英国提出试探性的和平建议。丘吉尔一直坚决反对与德国人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收到这份电报后,他一定急于澄清英国欲与纳粹德国达成和平协议的传言,因为这极有可能会破坏盟国与二战中最重要的盟友苏联的结盟。于是,丘吉尔自己毁掉了这份电报,他想确保德国人不再进行试探性接触,所有关于此事的线索也因之灰飞烟灭。

上述推断还有其他间接证据来做旁证。1944年8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已经暗示他们准备做中间人,让德国与苏联单独达成和平协议,日本驻柏林大使在9月初进见希特勒时,曾经直接提出了上述建议,但遭到了希特勒的当场拒绝。

希姆莱并不知道日本方面提出的德国向斯大林提出双边停战的建议,但他显然也已经意识到德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当年9月12日,他也与希特勒会面,讨论了向苏联或者英国提出试探性和平建议的想法,他当时想得更多的是与英国达成类似的和平协议。显然,他得到的是与日本大使一样的回答,因为希特勒对此根本不感兴趣。

希特勒一直认为,谈判只可能由实力占优的一方提出,德国现在的处境提出谈判只能是枉然。当时,他只想发动一次大的攻势,彻底扭转战争对德国不利的局面。他的想法是在地处法国北部、比利时东南部及卢森堡北部的阿登高地发动一次全面攻势,将英国与美国军队“赶进大西洋”,然后,用缴获的新武器,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

到了1944年秋天,盟军已经完成了对德国东西边界的合围,第三帝国的灭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与希特勒不同的是,希姆莱再也不准备抵抗下去了,他还想要自己的脑袋,还想领导后希特勒时代的德意志帝国,如果有可能,继续对布尔什维克主义作战。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希姆莱需要与西方的英国达成协议,正如那份8月份发出的电报所表明的,他已经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了。

只是,那时希特勒仍是纳粹德国的元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希姆莱每走一步都需要极为谨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一直扮演着两面派的角色,表面上,他仍是“忠诚的海因里希”,暗地里,他加紧了与盟国试探性的接触,以求达成秘密和平协议,然后“率众起义”,他不想自己与希特勒一起,走到自毁之路的尽头。

1944年12月,德军在阿登高地发动了一次很大的攻势,但这次战役并没有改变纳粹德国的命运,希特勒试图将英法盟军赶出欧洲大陆的如意算盘完全失败了。剩下的路已经没有了,只有顽抗到底。希特勒当时叫嚣着:“我们决不投降!我们可以失败,但我们将会让世界一起做陪葬!”

希特勒孤注一掷的叫嚣也许会引起一般纳粹分子的共鸣,但希姆莱却已经不再狂热了,他对形势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德国完蛋了!1944年12月底,纳粹党卫军情报头子沃尔特·施伦贝格手下的一位联络官从上司那里听说,希姆莱正试图与盟国中的某国达成一项单独的和平协议。现在可以证实,这个“某国”其实就是英国。

但是,希姆莱如果想与盟国达成任何和平协议,他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声誉,要知道,他可是希特勒“最忠诚的党卫军战士”。为了取得西方盟国的信任,他开始频繁地露面表现自己,他要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

1945年1月,一位代表美国和加拿大犹太人的瑞士调解人在盟国和希姆莱之间进行游说和调解,希姆莱同意以25万美元为代价,在一个月内释放1400名犹太人。然而,到了2月份,1200名犹太人被释放,但他并没有要钱。不过,由于深知希特勒不会允许他这样做,希姆莱请美国和瑞士的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应突出希特勒的“人道主义姿态”。华盛顿当时也肯定准确判断出了希姆莱想要寻求达成和平协议的愿望。

尽管希姆莱在此事上做足了手脚,但当希特勒得知他一直想灭绝的犹太人被释放时,仍大发雷霆,并立下令:绝不能放走一个犹太人!这也是只有1200名犹太人,而不是1400名犹太人侥幸逃生的原因。事已至此,希姆莱的努力看来是白费了。1945年1月,他被希特勒贬到其他职位,当上了一名高级军事指挥官。希特勒将他另用的理由是利用了他的身体状况,称他因长期生病,已不适应现在的工作,而把他安排到柏林北部的一个党卫军医院休养。由此,希姆莱从内心感到他和元首之间的隔阂正在加深。一种背叛的心也就越来越强烈。希姆莱已经在计划自谋生路的方法。

希姆莱为了提高自己在西方盟国面前的发言权以及所谓的新形象,下决心同意与来自世界犹太人大会的一名代表在一个秘密地点会面。在这次会面中,他同意释放关押在拉文斯布里克的犹太妇女,这显然是与希特勒的旨意背道而驰的。

1945年2月到5月期间,希姆莱多次与瑞典红十字会副主席康特·弗尔克·贝纳多特会面,经过这些会谈,他所计划的德国向西方投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1945年4月22日,歇斯底里的希特勒公开承认德国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并表示自己将随第三帝国的消亡而消亡。第二天傍晚,当希姆莱再次与贝纳多特会面,并请求他向西方盟国转达德国愿意投降的意思时,希姆莱自己策划德国投降的计划,在盟国看来实际已经没有多少背叛的意味着。

希姆莱的最后提议晚了一步。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通过BBC向全世界发布消息说,希姆莱制定了向英和美国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并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无耻的背叛”。随后,希姆莱被希特勒剥夺了一切职务。对于希特勒来说,发现自己一直认为绝对忠诚的希姆莱竟然也背叛他,是对他最大的打击,他终于感到自己已经是四面楚歌,于是,他也准备了结自己的生命。果然,两天之后,他也死了,尽管现在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的传言。

希特勒死后,德国元帅邓尼茨接替他短暂地当了几天第二帝国的元首。他知道希姆莱是不可靠的,因此拒绝了希姆莱入阁的要求。想继续掌权的希姆莱美梦破灭后,刮了刮自己的胡子,戴上自己的独眼黑眼罩,穿上一名党卫军士兵的军服,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

但是,他并没有跑掉,两周后,他就落入了英国军队手中。1945年5月23日,他咬碎了镶在一颗假牙里的氰化物胶囊,自杀身亡。

关于希姆莱的死,历史上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当时希姆莱带着他的一帮亲信从弗伦斯堡逃向马恩。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十分辛苦。当一班人马疲惫不堪地来到易北河口时,面对滔滔的河水,他们不得不扔掉了汽车,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加入了逃亡者的行列。但是当他们来到布莱梅港口时,认真的英国士兵对他们产生了怀疑。英国士兵发现这些人的身份证非常新也非常好,按理说,像这样逃难的人员不应该有如此崭新的证件。于是,他们被带到了兵营里监禁了起来。希姆莱受不了监狱的生活,于是他撕下蒙在眼睛上的黑布,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英国士兵听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希姆莱,立刻向上级报告。蒙哥马利元帅立即派人赶到这里,对希姆莱进行了审问和搜查。当一名军医给希姆莱检查口腔时,发现牙齿中间有一个东西闪闪发亮,就命令希姆莱把口腔对着灯光。这时,希姆莱突然掉转头,合上嘴,牙齿用力一咬,只听见他的嘴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响声。希姆莱的身体抽动了几下,就不动了。他咬碎了藏在口腔内的毒药管。

英国医生和士兵急忙给希姆莱灌进了大量的呕吐剂,并进行洗胃,但希姆莱还是一命呜呼了。

同类推荐
  • 63个结点

    63个结点

    本书采取特殊写法,第一次将二战根据战役分为63个小阶段写来,所谓结点,即有助于推动战略全局发生转折的关键点,这种写法,使得二战全貌更完整,更清晰,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大约58万字,配有千幅珍贵历史照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近年解密的,许多读者闻所未闻。
  • 我是大海盗

    我是大海盗

    微风吹过,海面上少有的一丝平静。这个时候,隐约看到海面上有一斑点浮动!渐渐的靠近着,酝酿着罪恶!海战,强势的威胁,军队,强大的后盾。厌倦海盗的同时,又不得不为之卖命!(本故事纯属虚构。)
  • 我把青春献给祖国

    我把青春献给祖国

    青春献给祖国,汗水划破长空,在我们的天空里,有那么一群人,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下)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类地行星征服战

    类地行星征服战

    太空“大航海时代”,人类终于发现了与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一名中国特种兵由此开始了充满机智、血腥、与众多女性爱恋缠绵的漫漫征途。他救黎民、救美女、救王子,又篡权、又平叛、又盗国,抗击日本强盗,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勘称人生辉煌史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热门推荐
  • 开启智慧之门的寓言故事

    开启智慧之门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 The Ancien Regime

    The Ancien Reg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弃妃记:纨绔王爷潇洒妃

    弃妃记:纨绔王爷潇洒妃

    她无缘无故的来到古代,成了丞相府的千金。一道圣旨,冷酷暴戾的四王爷娶她为妃,她原本平淡的生活,风波不断。为何他已有心爱之人,却还要娶她?是阴谋?还是复仇?她恨他,恨他的残暴无情,恨他的高傲自大。他对于她的只有无尽的羞辱与掠夺。她一次次的逃离,都被他抓了回来。但是她离开的决心,永远不会改变!他带给她的折磨与伤害,让她不假思索的投向另一个男子的怀中。因为那是她最相信的人,是她心中的温暖!
  • 黑蝙蝠行动

    黑蝙蝠行动

    一六四四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起义军打开国库,库内仅存少许银两。十多万大军断了粮草,如待哺婴孩嗷嗷直叫。李自成下诏,追赃助饷。
  • 汤周山

    汤周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果当初,没有以后

    如果当初,没有以后

    她带着倔强和痛苦,“从遇见你就是一场错误,再次相遇只是将错误加注成了灾难。”他看着她,扔下“如你所愿”四字,消失在夜幕里。他依旧是那个气质清寒的神秘公子,万花丛中片叶不沾。她荡漾在边口,等待他的救赎。“你身边到底有多少女人?”他苦笑“能有多少,不就你一个。”
  • King Solomon's Mines

    King Solomon's Min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日光明

    末日光明

    怪病袭来,有着强烈危机感的林音早早做好准备。一个爱酒的女人进入她的生活,俩人并肩作战,带领众人在末世中寻找一片绿洲。意外的身世之谜让她们知道这场危机的来源与解决方法。。。
  •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嫡女复仇:重生之步步为营

    嫡女复仇:重生之步步为营

    红颜乱,醉舞倾城一曲红豆南国美人恩,笑乱天下托君心欲将真心付,奈佳人无情一盏鸩相赠,权当化作相思仇两清--------------------------------前世,豪门嫡女,众星捧月,皆是幻想真像就是白痴小孤女给一群粉红骷髅白骨蚀骨削肉上天怜悯,生死轮回,又给了她个迷像今世,丫鬟薄命,再世青楼,桃花依旧。新人老人,两世交隔,步步迭起?只能说争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