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300000036

第36章 她扑向卡车(1)

蓝蓝的天空彩云游/微微的花香随风飘/宽阔的田野绿油油/潺潺的溪水田里流/远方的朋友你可知……

秦榕死了,留下一个四岁的女儿,和一首长诗,或者叫顺口溜,记载了她苦闷的心情。虽然她出生在中国的大城市,这个顺口溜体现的却是一个农妇的思维和习惯。她为什么不用更直接的话语写下她的心情?她写了,她的日记本上断断续续地记载了她经历的事,她也许写烦了,想试着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于是,一个不会写诗的人,在她生命结束之前的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前(我们不得而知),写了那首诗,可以想象,她就是念叨着这些混乱的诗句走在公路上,结束了她的一生。

2001年年初,清晨,在日本岐阜县某村的山坡上,一位女性早早地来到公路上,徘徊着,衣着整洁,目光在找寻着什么。突然间,她飞身扑向急驰而来的汽车,结束了她疲惫的生命,死时只有三十五岁。

我来到村子,看着她的尸体,由于遭到撞击,她的面容惨不忍睹。

我很想知道她生前是什么样子,可是没有她近几年的照片,只有结婚时的照片,穿着白底绣花的和服,脸上、嘴唇上夸张地抹着红色;圆脸上是一双较深陷的大眼睛,不算很漂亮;身体在宽大的和服下也显得纤弱。然而喜悦的神情却让人感觉到她神采飞扬。

看着她的尸体和冬天的衰景,想到她的诗,我的大脑里想起的却总是另外一首诗句:“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如果她的灵魂不死,此时她一定想见她在国内的家人,但他们还没有来,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来得了。

她到日本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通过对她的朋友,以及她的丈夫石井大介的采访,加上她的日记,我写下了这样的故事——

秦榕出生在湖南长沙,后来到了深圳,在一家幼儿园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穿着白色的、蓝色的、红色的、五颜六色的裙子,与孩子们跳舞。下了班,喜欢逛商场,试穿各种新衣。只是因手上拮据,难得买上一件。当然,她有娇小的体形,所以可以不去买减肥茶。夜晚,她也会为电视里的离别伤感偷偷落泪,并期待着爱情的降临。总之,她与其他年轻女人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由于打工的紧张、辛苦,她需要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归宿。嫁到外国去,也是一种好的选择,为此她努力了。

1989年下半年,通过国际婚姻介绍所,她认识了比她大十几岁的日本厨师石井大介。他们通过书信和电话开始了交流,虽然语言文字不通,凭借着他人的翻译,却也懂得主要意思。对方始终话不多、字不多,更没有什么甜言蜜语,也没有告诉她他有房屋成行、良田三千。虽然有些遗憾,但她感觉到对方是一个老实人,这就够了,找的男人可靠也是条件之一,否则什么都是枉然的。她很快决定结束这种遥远的期待,与对方结婚。

1990年,石井来到了中国,到了她家。他一身西装,打扮起来还像一些样子,看上去也不老,与照片上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不过,似乎老实得有些过分,他见人就一个劲地鞠深躬,脸上的肌肉也总是皱着,嘴半张着,一付很小心、腼腆、不敢见人的样子。

不过,她爹妈给亲友们介绍时,都会说:“他不懂中文,就更不爱说话,日本人就是这个样子。”她一家人之前没有与日本人打过一次交道,还真认为日本人就是这个样子。

那是3月,是初春的季节,长沙的四季如春。他们租借了婚礼车队,在长沙的街道上整整开了两小时,才在布置宾馆里的新房里结婚。

秦榕随后以“日本人配偶者”的身份去了日本。石井大介带着她回到了他的老家,一个边远的小乡村,一个真正贫穷的家庭——让人怀疑世界经济第二的日本也有这样的贫苦家庭,好在他们并不生活在这里。来这里,只是石井大介家要为他们补办一个日式婚礼,同时她也有了新的名字,叫石井美惠。

他们重新回到了城里。石井大介就如中国乡下到城里打工的农民工。他是厨师,这一行当在日本是低收入职业,月收入还不到二十五万日元。

石井在城里租住的房子不宽,不过,每天她都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做好饭菜等丈夫石井大介工作回来,石井大介对她也不挑剔什么。

她也很快认识了几个中国人,大抵也是嫁到日本去的,抽个空,逛逛街,买一些食品,却也经常能见见面,说说闲话,说说自己的忧虑。不过,生活不就是这样?遗憾之中也有一些满足,随后就要说说人生,再练习一下日语,却也不太孤独、寂寞了。

这样的日子也不能长久,她到日本后不久,丈夫石井大介工作的那家日本料理店便倒闭关门了。石井大介苦恼了几天,就想带着她回老家。秦榕一直生活在中国热闹的城市,贫苦的农村怎么待得下来?其实就是富裕的农村,日本年轻人也难有愿意住的。

她还没有学会多少日语,凑合着对石井大介说:“你另外找份工吧?”

“没有人介绍。”

“你原来不是也在城里干?”

“那是有人介绍的。”

秦榕这下才真正感觉到,石井大介是一棍子打不出三个屁来的农民。在日本,脑子不灵、守旧,同样不好过。于是,秦榕只好打电话给她的中国朋友。可是,她们又能认识几个人?

他们又住了一个星期,手上的钱一天天减少,石井大介急了,老实人总是能算计着花钱,他会算到十天后、三个月后的日子。秦榕又能说什么?只有希望以后石井大介经人介绍后,在城里重新找到工作了。她只能与他一起,把大包小包的东西装上了车。再没有用的东西,他也不想扔。他们就这样回到了乡下。

回到石井大介家,也许她真要居住在这里了,才仔细观察了这里。这里四周除了一幢低矮、陈旧的农舍,就是田地和青山,不看这些农舍和零乱的院落,这里的风景还是不错的——秦榕诗中写到的花香、青松、田野、溪水、彩云都有。然而也与那些富裕人家一样,每家都相隔得很远,不同的是周围的田地并不是石井大介家的,他家只有寥寥几块在山上的田地,也没有什么机械化农具。连接这些邻居的是一些田埂和弯曲的山路,很远才有一条通向外界的柏油路,与中国边远、贫穷的农家相比,唯一不同的是,房子里勉强有一个简易的卫生间。

石井大介是长男,弟妹或是搬进城里去了,或是嫁出去了,家里就是一个老母,她与石井大介一样,也是一位没见过世面、甚至有些怕见陌生人的人。

秦榕开始了农村生活,她主要是忙家务,也时不时干一些农活。她慢慢地学会了挤奶、撒油菜籽,甚至能在城里人到乡村收农作物时,与别人比划几下,讨价还价。不过,石井大介还算心疼她,不让她干重活。但是石井家的土地不够种,还经常受人雇用去做一些零星的农活,他也把她带上了。

她偶尔对石井大介有些怨言也是善意的,比如她对石井大介这样说:“你为什么不多养一些奶牛,如小野家一样,买一辆小货车给城里人送奶,这样就会好过一些了。”

石井大介会抬起手,指指远处的邻居咕哝:“养牛的人家很多,出那么多奶卖给谁?我有一次还看到小野家往地里倒奶。”

秦榕也指了指远处的奶加工厂说:“多余的奶可以买给加工厂,虽然便宜了一些,也不会浪费。就算小野家偶尔倒一次奶,他家的日子不是也比我们好多了?”

石井大介不说什么了。其实,让他干这些事也是太勉强他了。

秦榕还能说什么?说多了也累,她在日本城市里待的时间很短,在这样的乡村,与人沟通的机会很少,与丈夫的对话,也仅仅是简单的生活用语,加上手势和情绪。与这样一位丈夫说话,似乎也不需要更复杂的语句,她不必用日语表达“人生”、“理想”——事实上,慢慢地,她对用汉语表达这些意思也失去了兴趣,她对她的中国朋友说到的事只有埋怨,和一点点期待。

然而她的忍耐力已经让记者不解了。秦榕当初敢于从长沙到深圳打工,敢于嫁到日本,自然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她就不想离开这里到城市去,或者回国?或者离开他?

事后我问石井大介:“秦榕经常埋怨你,并且与你经常吵架吗?”

石井大介看着我没有说话,他似乎已经不记得秦榕是谁了。当我纠正这一“错误”,改称石井美惠后,他才说:“没有说什么。”

于是,我与秦榕的一位朋友聊天时说到这件事,我们是在秦榕的葬礼上认识的。

“哪里不会有怨言呢?没有入籍啊,只有将就过了吧。”她嫁到日本已经有十多年,也才刚刚入籍。

“没有入籍就不能离开?我说的是,”我对她的回答感觉很意外,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的意思,“那她入了籍,就准备离开这乡村,离开石井大介了?况且她至少有长期驻留的。”

“她也说了一些话,但她好像不是那种敢做的人,她似乎更像甘心与石井大介过一辈子的人。”

“那她……”

她笑了笑,似乎也有与我一样的不解,说:“她到深圳、到日本不也是别人介绍的?其实,她是一个独立能力很差的人。”

“那她可以回国的吧。”

她叹了一口气,才说了下面的事——

她到日本的第三年,怀孕了,挺着肚子,还与石井大介回了一次国,给家里人买了许多东西,串门,与同学们、朋友们喜笑颜开见面。然而暗地里却与家人诉说了她的苦闷。

“在日本受穷,还不如回中国来受穷,况且我还可以打工,日子会一天天改变的。”是的,如果她曾经没有机会离开石井大介,那她此时不是最好的机会吗?

同类推荐
  •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贾平凹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和符号,他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贾平凹以独特的文学风格,旺盛的创作活力,轰动的社会效应,一次又一次地证实着他在中国文坛的巨大影响。他的长篇小说《浮躁》和《废都》,不仅在国内引起诸多关注和争议,而且得到世界文坛的赞誉和肯定。
  • 陆游文集2

    陆游文集2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早些年,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使出了霹雳手段。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此书以蘅塘退士所选《唐诗三百首》为基础,从诵读实际出发,调整下少量长诗,增添一些孙选所没有的脍炙人口的短章。分体编排。入选作者,均对其诗歌的内容倾向艺术风貌作扼要介绍。为帮助顺利诵读,对一些语词作必要的简注。照顾到今人习惯,对孙选中“乐府”类按实际体式分别归入律、绝、古体。每体之中,各以作者生年为序。总之,一切设计都从方便诵读着眼。如果说普及唐诗的大型选本是丰盛的筵席,赏析专书是别味的自助餐,那末这个小型吟诵选本算是精致的名小吃荟萃,品种齐全,份量适中,清香可口,营养实惠。
热门推荐
  • 地下生活

    地下生活

    人,在社会上所寻找的,究其根本无非名与利而真正所能依靠的也无非情感与信任忠诚,信任,荣誉,倘若都变得虚幻我们该依靠什么生活下去幻觉,越来越深的幻觉
  • 我爱你,最好只到这里

    我爱你,最好只到这里

    30岁,杜律以为什么都不可能再失去的时候。他却又重新出现在她的生命里。“我也是人。也有我自己的生活。求求你放过我好不好,沈司?”“放你和王润之结婚?哼。”沈司冷冷道。她的人生,浑浑噩噩的过。可是,她还有自己,还有他的在乎。在男人眼里,爱情和事业,永远没有可比性。生活永远都是残酷的。如果当你懂了这个道理,恭喜你,长大了。
  • The Seven Against Thebes

    The Seven Against Theb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死道长

    不死道长

    风水格局蜻蜓点水,连点七口水塘,大汗陵墓,诡机重重,怎样逃出升天,黄沙弥漫,沙墙里的鬼兵,海中的荒岛,那是大蛇还是大龙,葬活人发福,葬死人发凶的生龙口,传说中的人胎鬼仔,六件神器在哪?神秘的戴十个戒指的降头师到底是谁?十年一界的斗法大会。古墓僵尸派的不如死前辈,和他的两个儿子生离和死别。让他们共同来讲这个传奇!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愁城纪

    愁城纪

    愁城纪由十个城市的爱情故事组成,分别发生在十个不同的背景下十个动人的故事。香港的离愁,北京的无奈,深圳的铭心刻骨或者济南的苍凉。这是一本关于空间和情感的小说集,不同的城市下空,上演着差不多的爱与恨。有的爱很茫然,有的爱很无奈,但是爱总是支撑希望的根本,那些纠缠的情节,在扑朔迷离的文字下,显得异常地动人,这本小说集,将带着我们穿越城市的界限,共同感受爱情的真味。
  • 十面埋伏:本王不悔

    十面埋伏:本王不悔

    穿越到初唐,太子,秦王,齐王。因为知道历史的走势,靠近秦王本是最佳选择,没想到这个历史上仇名卓著的齐王李元吉,死缠烂打。你这个好色之徒,我的心是秦王的,有了唐太宗的庇佑你能耐我何?怎么又跟江湖扯上关系,一下子又要去丝绸之路。李元吉你还不是一般能作死?居然有这些历史书上不曾有秘密身份,你还有啥能耐,都使出来啊?心脏病?这就晕了!不,不,别死,你还能参加玄武门之变不……
  • 延平答问

    延平答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战遍七界

    重生之战遍七界

    一个被自己的亲人所害而惨死的少年,带着滔天的怨气重生在了阿修罗之界,因为怨气的影响,他的性格变得冷傲无比,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为了阿修罗之界的第一高手,不过,他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为了族人的出路而开始转战各界。
  • 极品俏房客

    极品俏房客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可是事实上真的有那么简单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生活亦难别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