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5500000090

第90章 人类研究有怎样的欲求

无论人的需要多么丰富,按照其被赋予的重要程度,我们在理论上都可以把它简单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层次。

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有3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衣、食、住、行这是生存需要,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关于健康、感情等方面的需要是享受需要,而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自我价值的追求等则是恩格斯所言的发展需要。这是恩格斯的分类方法。对于人类需要研究更为彻底和详细的是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

马斯洛的基本原则

马斯洛第一次把“自我实现的人”和“人类潜力”的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他指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的最好典范,是“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他们精神健全,并充分开拓和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潜力。他们也有本能需要,但他们在充分享受这些需要的满足的同时,并没有成为这些需要的俘虏。马斯洛在对他所认为是优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精神状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记录之后,声称人类有着精神健康方面的共同特点。马斯洛心理学不仅充满了对人类的精神健康和发展的坚定信念,而且充满了对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信心。强调人类之爱是马斯洛心理学的又一重要特征。弗洛伊德认为,仇恨深藏于人与人之间所有友爱关系的背后,对一个对象的恨比对它的爱要古老得多,因此没有比爱邻人如同爱自己这一要求与人的天性更背道而驰的了。马斯洛明确反对这一观点。他认为,爱是一种健康的、感情的关系,是双方深深地理解和接受。对婴儿的实验证明,生活早期失去慈爱和感情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患者早期生活中缺乏爱是许多严重的精神病例的原因。这表明爱是人类的本能,我们需要爱就像我们需要碘和维生素一样。

人类两种性质的需要和本能

在以上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马斯洛分析认为,人类有两种性质的需要和本能:一类是沿着生物系谱上升方向逐步变弱的需要和本能,即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着生物进化而逐渐呈现和增强的潜能和需要,即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需要的5个层次: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其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就是对生存的需求。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性交、睡眠和氧气。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他就会无视或把所有其他需求都推到后面去。“如果一个人极度饥饿,那么,除了食物之外,他对其他东西会毫无兴趣。他梦见的是食物,记忆的是食物,想到的还是食物。他只对食物产生兴趣,也只感觉到食物,而且也只需要食物……这样的人真可谓单靠面包为生。”

也就是说,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而不是别的。如果所有的东西都不满足的话,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而其他的需要简直变得不存在了,或者退到隐蔽状态。这时,可以简单地用“饥饿”二字来反映整个有机体的特征,人的意识几乎完全被“饥饿”所优先支配。全部能量都置于满足实物的需要上,而这些能量的组织,也几乎完全被迫求食物这一目标所支配。现在,感受器官、反映器官,智力、记忆、习惯这一切简直都可以称为消除饥饿的工具。那些对于这个目标没有用处的能量,便处于暂停状态或退到豫蔽地位。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写诗的愿望、获得一辆汽车的愿望、对于历史的兴趣,则统统被忘记或退居第二位。对于一位极端饥饿的人来说,除了食物,没有别的兴趣。

一旦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要。而且,如同上述生理需要一样,它是客观存在的。同样,有机体可以完全受它们支配。它们几乎成了行为的唯一组织者,调动有机体的一切能量去工作。因此,此时我们可以说,整个有机体就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在健康、正常的成人身上,安全需要一般都得到了满足。一个和平、安定、良好的社会,常常使得它的成员感到很安全,不会有野兽、极冷极热的温度、犯罪、袭击、谋杀、专制等的威胁。因此,从实际意义上说,他不再有任何安全的需要,正如饱汉不知道饥饿一样,一个安全的人也不再感到危险。所以,我们想要直接地、清楚地看到安全的需要,只有去找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儿童心理学家和教师发现,儿童需要一个可以预料的世界,他们喜欢统一、公平和一定的规律,缺乏这些因素时,他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他们喜欢一定限度内的自由,但却不是放任自流。一般的小孩遇到新的、陌生的、难于控制的情况时,也常常会产生受到威胁和恐惧的反应。例如,看不到父母或暂时离开父母,见到陌生的面孔,碰见奇怪的不熟悉的或不能控制的事情,生病或死亡等。在这些时候,小孩会狂热地依恋父母,这就有力地证明,父母是在起着保护者的作用。在一般人身上,安全需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总是喜欢选择那些熟悉的而不是陌生的、已知的而不是未知的事情。

当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对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出现了。马斯洛说:“现在这个人会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他会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不遗余力。他会把这个看得高于世界任何一物,他甚至会忘了当初饥肠辘辘时曾把爱当作不切实际或不重要的东西而嗤之以鼻。”这时,他希望得到爱胜于其他东西。一般爱、情感以及人们在性欲方面的表示,是有着心理矛盾的,习惯上包括许多限制和禁忌。实际上,爱的需要贯穿人的整个生命里程。这里,马斯洛所说的爱和性是有区别的,他所言的爱远不止这种简单的情爱与性爱,在他看来,卡尔·罗杰斯是无比正确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爱的需要包括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所以,马斯洛认为,我们需要爱,我们必须能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否则,整个世界就会陷于敌意和嫉妒之中,最终必将导致人类的自我灭亡。

社会上的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别人的高度评价,需要自尊、自重,或者为他人所尊重。所以,在对尊重需要的分析中,马斯洛将其分成两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是不可分割的一对,只有他们的完美结合,一个人才能获得完整的对于尊重的满足。牢固的自尊心意味着建立在实际能力之上的成就和他人的尊重。这种需要可分成两类。第一,在面临的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和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第二,要求有名誉或威望、赏识、关心、重视和高度评价。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有自信的感情,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而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这些又会使人失去基本的信心。

即使以上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我们仍然可以说,通常的情况下新的需要又会产生,除非此人正在干称职的工作。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这种需要就是自我的需要。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发现人类有成长、发展和利用潜能的心理需要后,马斯洛把这种需要描述成“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能力的愿望”。当一个人对爱和尊重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出现了。对于具体的一个人而言,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可能就是关于成就大事业的理想。所谓大事业,是对于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创新、学术的昌明、人民的解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事业。在人的各种具体活动中,大事业反映了人类的高尚理想和追求,处于最高层次,而成就一番大事业就是人的最高境界。如我们平常所说的“好男儿志在四方”等等,就是这种思想的表述。

综上所述,无论是恩格斯的三层次论还是马斯洛的五层次论,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人的需求结构是逐层递进上升的,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每一层次,都不仅包含本身层次所需要的各种商品,而且包含所由递进的下一层次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人的需要的这一上升规律,决定了人的需要必然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先后次序排列组合成的系统性的有机结构。但实际上它也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刻板,确实许多人对照自己和其他人的现实已经发现,基本需要确实基本上遵循上面所说的那个顺序,但还是有许多例外。例如,有些人似乎把自尊看得比爱更为重要;另有一些人,特别是有天赋创造性的人,其创造性的内驱力似乎比其他任何相对的决定因素更为重要,他们的创造性可能不是由于获得基本满足后的自我实现的表露,尽管缺乏基本满足,他们仍有创造;而在某些人身上,抱负似乎与他毫无干系,就连一些简单的目标他也不愿意去努力实现,长期过着水平极低或长期失业的生活,只要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足够的食物,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对于需要层次性、一定规律性及其特殊性的把握会有助于我们分析人的抵御挫折的能力。因为,就一般人而言,最高需求所达到的层次越低,其忍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因为这样最容易。一个吃不饱的人力争填饱肚子的努力总不会超过一个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音乐家或政治精英,但绝不能忽略特例的存在。

同类推荐
  • 做一个会赚钱会处事的男人

    做一个会赚钱会处事的男人

    本书内容包括:规划:成功男人的一生是用心绘制出来的、自荐: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只“潜力股”、勤奋:老天从来不让“笨小孩”吃亏、诚信:信誉是跟随男人一辈子的资产、度量: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出来的等。
  • 双赢学(青年人生指南)

    双赢学(青年人生指南)

    双赢,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对现实的理智选择,尽管有时我们放弃一点自身的利益;向对方作出一点让步,多给对方一些实惠,但从全局和整体来看,这种少量的舍弃不仅给对方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且给自身也带来更大的利益,这就是“双赢”,是双赢理念的最好表现。本书介绍了双赢哲学、双赢法则和双赢艺术。包括:双赢的六大文化DNA密码:诚实互惠、忍让、合作和利他主义;生命科学的五大发展模式:相互关联、重新分配、互补、不确定性、改变。
  • 狗道:成为心腹重臣的职场法则

    狗道:成为心腹重臣的职场法则

    本书就“狗道”做出了深刻的描述,并以“狗道”的忠诚、服从给人以启迪,使你成为被老板,领导倚重的心腹重臣。
  • 成功就是和自己的较量:冯仑给年轻人的11堂成功课

    成功就是和自己的较量:冯仑给年轻人的11堂成功课

    本书通过对冯仑创业经历的梳理,提炼出冯仑成功的经验;通过对冯仑语录的摘录,给人以最真实的创业启示;通过对冯仑事例的延伸解读,提示人们对自身经历的深思与警醒;通过其他企业家的事例与冯仑事例的对比,总结出成功企业家的共性,让人们可以从更多的企业家的经历中,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成功方式。
  •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以轻松、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哈佛面试中会考察到的学生必备的智力、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让申请哈佛的学子和有志青年在通过一系列试题的训练中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有目标地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
热门推荐
  • 致命恐怖

    致命恐怖

    你我所面对的世界是否真的真实。每一天行尸走肉的生活黑幕下,流动着扭曲身躯隐藏在阴影的生物。就在你身边,而你毫无察觉。不知死亡将近。而我们不断活着。不断死去。所有信仰和理想都化作干枯和腐朽的尘末。———谨以此文致敬《致命武力》和《无限恐怖》的创作开端。聊以纪念Z·太监和兔姑娘的故事。
  • 末世危途

    末世危途

    2012,生化危机爆发,人类的末日。唐欢,一名身在美国的中国特工,怀有特殊的使命。且看以唐欢为首的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是怎样在这个末世守望相助,为了自己更为了人类的将来而苦苦奋斗的。本书不会出现异能,变形,修真等情节,就是一群普通人的奋斗历程。喜欢本书麻烦收藏,推荐一下,谢谢了!!!另:现在是看球时间,世界杯结束后,更新将会稳定,呵呵。
  • 羽化物语

    羽化物语

    现代,一个海贼大姐头死了,古代,一个生在宰相家,却因为未婚先孕而受尽欺凌的可怜女子复活了,斗恶奴,打贱婢,杀姨娘,统帅绿林三军踩皇城!这是一个只能用一个“帅”字贯穿一生的女人带着她的魂淡萌宝打家劫舍,亡命天涯的故事
  • 霸鬼

    霸鬼

    他冷血,他无情,他是魔鬼,但是他是一个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为了自己想保护的为了自己想要的,他可以做下任何事,哪怕与天下人为敌,也在所不惜。
  • 诱妻成婚,总裁好手段

    诱妻成婚,总裁好手段

    为了报仇,她不择手段把傅家搞得天翻地覆,却出乎意料之外把自己也牵扯其中。他千方百计带她去领了证,又想法设法让她折服在他的威逼之下结了婚还怀孕。“傅御南,你竟然骗我去领证,你活腻了是吧!”“是,那又怎样?有本事来找我麻烦啊!”“你……”萧云婵被傅御南气得直冒烟火,为了父母她只有委屈求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路人甲姑娘

    我的路人甲姑娘

    “喂,你还好吗?”“不好。”“你还爱我吗?”“爱。”“那回到我身边吧!”“好啊!”路人甲姑娘站在喧闹的街头,对我微笑着应道,她的笑容没变,还是那个味道......
  • 极品邪后:打个江山做嫁妆

    极品邪后:打个江山做嫁妆

    前世站在食物链最高层的恐怖组织二号首脑居然穿越到贫穷农家!好吧,其实这样平淡的日子也挺好的。可是那个大人物不是自己前世的未婚夫吗?我的东西谁也别想抢走!既然身份不配,那便打下个江山当嫁妆。可是接连而来的这些忠犬是怎么回事?
  • 家有恶霸

    家有恶霸

    “你、你想干什么?”许世豪没说话,很严肃地看着方澄,像在思考什么哲学问题,下一秒却探头啄了一下她的唇。方澄懵了,是她有错觉吗?她还没反应过来,许世豪又探头再啄了一下。然后又啄了一下。再啄了一下。“方澄,我决定了。”方澄眨了眨眼,茫然地抬头,耳边响起许世豪斩钉截铁的宣告──“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女人!”
  • 财色王道

    财色王道

    你有幻想过浑金如土的刹那么?你有羡慕过左拥右抱的人生么?这是王的待遇。你想成为王么?
  •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走近英雄、接近名人,令人感慨颇多:他们天赋的秉性令人称羡不已;他们顽强的意志令人啧啧称奇。打开这本《中外名人故事》,就像走进了先贤们的心灵世界;阅读名人的故事,就像与先贤对话。它能使我们洞察人生,丰富阅历,从名人的人生道路中获得珍贵的人生启示,从而激励我们学习和继承名人优秀的品质。本书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名人的人生、讲述名人在一生中经历的风风雨雨,重点剖析名人的成败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