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3000000020

第20章 以良好心态与行动选择成功(3)

在美国硅谷的洛斯阿尔托斯镇的一间小小的汽车房里,沃兹奈克和乔切斯正在组装一台电器。原来是沃兹奈克需要一台计算机,但是又没有钱买到好的硬件,就请乔切斯买了一些便宜的元件,二人利用空余时间来到小汽车房,一块组装。

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这台小小的微机组装完毕,二人一试机,效果不错。

“成功了!成功了!”两位小伙子高兴地拥抱在一起。

第二天,两位年轻人带着自己组装的微机来到计算机资料公司,一位专家仔细地看了看,高兴地对他们说:“你们这个微机真不错,可以卖50美元。它的最大优点是便于程序设计。”

“啊!卖50美元?”两个年轻人瞪大了眼睛,因为他们买6502型芯片等元件只花了20美元。

“这么说可以有150%的赢利了。”在回家的路上,两个青年人做起了发财梦。

“乔切斯,我们卖卖看看有没有销路。”沃兹奈克说。

“行,如果有人买,我们可以继续组装。”乔切斯表示同意。

1976年6月的一天。乔切斯和沃兹奈克推开了当地贝蒂商店经理办公室的大门,请商店代为推销他们组装的第一台取名APPLE的微机。

五天后,乔切斯和沃兹奈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贝蒂商店。

大胡子的贝蒂经理手里拿着一张纸,说:“小伙子,这是你们的第一张订单,50台APM。”

乔切斯和沃兹奈克欢喜若狂。

50台产品上市销售一空。乔切斯和沃兹奈克便贷款购买厂房,扩大生产。贝蒂商店也随之生意兴隆,APPLE微机很快成为热门货,在美国各地畅销起来。

在新建的厂房里,乔切斯对沃兹奈克说:“要使我们的产品经久不衰,关键是还要给它配上软件。”

“对,我们继续开发软件。”

在新成立的APPLE公司,数名软件专家和业余爱好者应邀前来公司设计程序,经过半年多的攻关,一台带有拼写、计算、绘图程序和用于会计核算、文字处理程序的APPLE2型微机终于问世。

1977年4月,“西海岸计算机交易会”在美国的旧金山开幕了。公司的代表乔切斯带着APPLE2型微机参加了交易会的公开展销。

“喂,沃兹奈克吗?”乔切斯兴奋地给公司打电话:“告诉你一个惊人的喜讯,我们的APPLE2型微机刷新了交易会的微机销量纪录!”“太好了!”守在电话机旁的沃兹奈克高兴得跳了起来。

“你赶紧组织扩大生产,我尽快把订单带回去。”

随着公司厂房内的机器轰隆声,到1977年底,APPLE2型的销售额达到了250万美元。

1978年是美国微机销售停滞的一年,全美有几十家微机公司先后倒闭,而APPLE2型的销售额却升为1500万美元。此后几年的销售额更是直线上升:1979年是7000万美元;1980年是1.17亿美元;1981年是3.25亿美元;1982年是5.83亿美元。

1982年,APPLE公司跨进了美国工商界最著名的“幸福五百家”行列。在高大雄伟的APPLE公司大楼里,衣冠楚楚的乔切斯和沃兹奈克相对而坐,他们感慨万分,从在小汽车房里装配到组建公司批量生产,从着手设计软件到推出系列程序设计,从20美元本钱到亿万富翁,两个人仅仅用了6年时间。

软件设计原先是微机元件的外来客,但它因时而生,却成了主宰市场销售的主人。到1983年,APPLE机的程序已超过15万种,其中“文字明星”程序一直沿用至今,用户达30多万,每台单价升为495美元。“BASIC语言”还成为各国微机初学者使用最广的程序语言,更使APPLE的销售如虎添翼,飞向市场。

1983年,乔切斯和沃兹奈克创办的公司已有职工近4000人,其中有300人成了百万富翁。

石油大王的发家史

洛克菲勒是世界石油的无情垄断者,他所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是控制美国经济的十大财团之一,蓝色标志的石油如洪水猛兽独霸世界石油市场,就连当时闭关锁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未能幸免。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发家史却耐人寻味。

那是在1860年,在宾夕法尼亚洲产油河边的泥泞山路上,走来一位疲惫的年轻人,他背着来复枪,带着背包与毛毯,刚刚跨过俄亥俄州的边界。这是个阴雨连绵的季节,被地下原油污染的土地污黑肮脏,凌乱不堪。

年轻人一派绅士风度,细长的眼睛陷在棱角分明的眼窝里,冷峻而又睿智,他沉默寡言,时时在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并仔细观察产油的一切动静。

年轻人实地调查了全部的采油现场:大片丘陵上已没有林木,代之以林立的采油鹰架,临时搭制的小木屋,简陋的采油设备,到处都是黑色的原油,臭味扑面而来。

年轻人又绕道去了亚利加尼亚河畔的油城,察看那儿石油运输的现状:平底船,运货马车满载着黑绿色的原油,日夜不息地运往各地的炼油厂,车船都很简陋,渗漏的原油,不可估计。

年轻人住进石油中间商云集的美利坚饭店,不动声色地喝着咖啡,看着报纸。

这个年轻人就是21岁的洛克菲勒,那时他是一个谷物中间商,刚刚从谷物贸易中有了积蓄,宾州石油开发吸引着他敏锐的商业嗅觉。

考察完热闹非凡的宾州产油区,洛克菲勒却并不急于加入采油的行列,他对合伙人表示还要继续等待。他的话,让合伙人很不理解,那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宾州是一座黑色的金矿。

洛克菲勒的思索异于常人,他认为像目前这样盲目开采,油价会迅速下跌,无利可图。他说:“挖油的人全是笨蛋。”他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让数额庞大的笨蛋队伍中,再多出一位。

事实果然如洛克菲勒的预言,那个时代人们对石油的需求还很有限,运输和冶炼也跟不上,盲目开采很快使石油价格暴跌,并且长时间在很低的价格上浮动,加上运输中的浪费,其实已无利可图。

洛克菲勒后来又多次去产油区考察,每次回来都劝慰他急不可耐的合伙人再等待时机,此时,宾州的采油井正在成倍的增长。

时隔不久,《克利夫兰报》就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泰塔斯维油价大跌,3万桶原油在产地滞销。

泰塔斯维的人们一下子傻了眼,他们对市场的估计太乐观,玩命似的拼命钻井采油,没想到油价会跌至0.13元/加伦。

后来的市场更加无情,油价很快又一次暴跌,一加伦几乎连10分钱都卖不到,简直和清水一样贱。

然而运费却一如既往的昂贵,在法兰克林到匹兹堡的道路上,每天约有两万辆马车在奔驰,道路乌黑泥泞,不少马匹被埋在泥泞中死去。就在这时,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南部11个州与北部23个州公开宣战,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参与了这场战争,烽火硝烟遍及全美。

战争意味着对石油的无限制需求!这是上苍赐给洛克菲勒的时机,他的苦心等待终于获得了报偿,脸色苍白、沉默寡言的洛克菲勒要用他的全部财产来投资泰塔斯维原油了。这个决定使他的合伙人目瞪口呆,因为这时战争几乎中断了交通,产油地已几近瘫痪。

一旦做出决定,洛克菲勒便不顾一切地去实施。这一次当然不会例外,他没有用有限的资金买濒临破产的产油井,而是主动放弃采油主战场,把全部资本和热情投入石油精炼中。他称石油精炼为“下游工程”,把采油称为“上游工程”。他要在下游打个漂亮仗。

这个异乎寻常的决定,使他的合伙人终于分道扬镳了,合伙人觉得他是个不可理解的怪物。

洛克菲勒成了孤家寡人,但他并不气馁,这时,他已秘密结识了一位化学家:英国移民安德鲁斯,化学家最近才获得一项独创的石油冶炼技术,用亚硫酸来精炼石油,洛克菲勒凭借他的商业敏感立刻明白了化学家的重要,两人顿时一见如故,成了莫逆之交。

他在克利夫兰市南方大约2.4公里,古亚和加河支流堤岸的下方,建立了那里最大的石油精炼厂,而且靠着安德鲁斯的独有精炼技术,一步步打败了克利夫兰近50家炼油厂,独家包揽了石油的精炼和销售。于是上游宾州产油地无数的采油井、采油工,在不知不觉间,已成为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的工具,石油价格落于他的股掌之间。

没什么不可能

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将于次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黑奴宣言》。在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时就起草好了。可是他们都没有签署它。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回答:“可能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懊丧。”林肯说完匆匆走了,记者一直没弄明白林肯这番话的含义。

直到林肯去世后,记者才在他留下的一封信里找到了答案。在这封信里,林肯讲述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件事:“我父亲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西雅图的一处农场,地上有很多石头。有一天,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原来的农场主早就搬走了,也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那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进城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石头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搬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之中。”

这个故事很有启迪性。它告诉大家,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成某些事,不是因为他没这个能力,也不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他内心的自我想像首先限制了他,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事,自己想在某一个地方开一家饭店,但总怕没生意,迟迟不敢行动。这时有一个人捷足先登开了起来,生意居然很火,你可能会很后悔,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先做起来。类似的事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痛定思痛,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有了这样那样的后悔?

归根结底,恐怕是对自己的判断有怀疑。

希腊船王奥纳西斯1906年出生于土耳其西海岸的伊密尔,1922年全家避难到了希腊。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复苏阶段,很多人没有摸准市场的脉搏,拼命地扩大再生产。不久就出现了市场过剩,物价迅速下跌。很多人为了使自己的资金流动起来,特别是那些资金比较少的人,都纷纷将自己的产品降价销售。那些手里稍有积蓄的人,都在考虑买点儿什么不会赔钱的东西,以免自己手里的钞票贬值。在这种时期,善于经营之道的人却在研究干什么事情可以赚更多的钱。

奥纳西斯就是想赚更多的钱的人。他想,生产过剩、物价暴跌之后,经济必然再次繁荣,商品的价格一定回升,有的还会暴涨。毫无疑问,现在买进便宜的商品,到那个时候就会获得成倍的利润。

可是买什么呢?股票、房屋、黄金……这些东西,他都不买,他买的是经济危机之中最不景气的海上运输工具——轮船。他是这样分析的:世界经济一旦复苏,运输必须先行,他投入的钱就会像植物一样疯长,利润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有了这种认识,他马上把全部财产都抛了出去。

到哪里去买船呢?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加拿大国营运输业几乎破产殆尽,最后不得不拍卖家业,其中正好有6艘货船,10年前的造价是200万美元,而现在每艘的价格却是2万美元。这个消息传到奥纳西斯的耳朵里,他差点跳了起来。急忙赶到加拿大买下了这6艘货轮。

在此后的几年内,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奥纳西斯干了一件蠢事,而现在却都认为他是疯子。可是奥纳西斯却整天笑眯眯的,对自己的决定充满了信心。

奥纳西斯的运气终于来了,但不是因为经济复苏,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到处都需要美国的各种各样的物资。这时,谁有能力在太平洋、大西洋运输货物,谁就可以赚到大笔的钱。一时间,奥纳西斯的6艘货船成了6座浮动的金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奥纳西斯已经成了拥有希腊“制海权”的商业巨头之一。话得说回来,如果不是战争,奥纳西斯发财的速度不会这样快,但是,只要世界经济复苏,他是一定会发财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奥纳西斯预见到,经济的发展必然刺激石油运费的猛涨,运输石油必然带来超额利润。他把牙一咬:投巨资建油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油轮的载重量是1万吨,而到了1960年,就发展到10万吨了。1975年,奥纳西斯拥有油轮达45艘,其中20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油轮就有20艘。这一艘艘大大小小的油轮,就像一台台造钱的机器,源源不断地为奥纳西斯制造出大量的财富。

1975年,奥纳西斯去世,享年69岁,他的资产高达十几亿美元,拥有一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船队,创办了好几家造船厂,买下了爱奥尼亚海岛上的斯斜紫奥斯岛,兼营着一百多家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有办事处,他的矿山、土地等财产,没有人说得清楚……对于奥纳西斯的成功,很多人都归功于他惊人的魄力和精妙的思考力,认为他能够很好地适应他所遇到的每个人,和这些人友好地相处,因而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鼓励。

他的好友——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与奥纳西斯是无话不说的朋友。奥纳西斯曾对丘吉尔说过:“我是通过艰苦奋斗创下基业的,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惊人的本领,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您知道,每当上天风调雨顺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被动地接受大自然的恩赐,他们失去了主动权,他们失去了活力。与此相反,我们如果处在艰难的困境之中,为了生存下去,就会不断努力。经过不断的奋斗,我们就不断地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就会主动地去改变自己的环境,会花很大的力气去创造,去创业,去开拓新的领土。

“说实话,我就是在贫穷中发奋图强,我就是在困境中不断前进的。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会在轻轻松松中就可以取得胜利。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信心,我从来不怀疑自己的选择。一个人只有突破自己对自己的限制,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就是死里逃生!”

奥纳西斯依靠自己的积极态度和过人胆略,终于成就伟业。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择友要广亦要精

人的一生受到朋友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很多人因为朋友而成功。因为没有朋友,也就差不多无路可走,寂寞一生,即使你闭紧心扉,还是会有人来用力敲。当有人来敲你的心扉时,你应还是不应?应的话,可能那是个坏朋友,不应的话,可能失去一个好的朋友。

同类推荐
  • 当下的修行 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 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宽容》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对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淡定是一种心态,从容是一种境界,笑容背后是无奈,繁华过后是灰烬,常葆一颗从容的心,看云起云落;生活从容的人一定是最成功、最友善、最幸福的人。珍惜当下,把握自好自我的心灵,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 离固执远一点,离幸福近一点

    离固执远一点,离幸福近一点

    在成长中,妥协是等待与忍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在爱情中,妥协是理解与牺牲,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温暖;在交往中,妥协是宽容与谦逊,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洒脱;在对抗中,妥协是和谐与从容,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 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20几岁的年轻人,刚从学校步入社会,由一个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然有很多的不适,比如角色转变不顺、工作不顺、人际关系不顺,等等。而这些不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于他们的能力和学历背景,而在于他们的为人处世方面。本书主要从说话技巧方面来解决年轻人面临的上述问题,是一本20几岁年轻人不可多得的为人处世技巧书。书中有作者自己的经历,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理论,用真实的案例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
  • 演讲与口才应用知识大全

    演讲与口才应用知识大全

    人生在世,说话到底难不难?如果说难,两三岁的孩子,还没学会拿筷子吃饭,就会咿咿呀呀说话了,谁记得儿时说话费过什么气力,好像自然而然就会了。如果说不难,为什么许多人登上讲台,面对众人,开口就为难呢?言谈和游泳不同。游泳,不会就是不会,下水就往下沉;而言谈之便,人所共知,凡是健康的人,哪个不会开口说话?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许多人对说话不大在意,以为用不着讲究。然而,公众演讲有别于日常会话,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学习演讲知识,掌握演讲技巧,不但为公众演讲所必需,而且能为日常会话增添底气和风采。
热门推荐
  • 杰克·伦敦(名人传记丛书)

    杰克·伦敦(名人传记丛书)

    杰克·伦敦来自社会最底层,幼年的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爱与家庭幸福,他因贫困而辍学,做过苦力、当过船员,甚至一度沦为小混混。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本书生动地叙述了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曲折的一生,把他人生的每一个精彩转变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了解并学习杰克·伦敦不凡的经历和勇于搏斗的精神。
  •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书那些屁事

    读书那些屁事

    未走进大学的人向往大学,走进了大学的人向往社会,想知道大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就听我讲个故事吧。
  • 焱轮回

    焱轮回

    一战轮回空,二战六道崩。史上最强高手回归,征战天下,九天十地,唯我独尊,将会掀起一片怎样的血雨腥风呢?拭目以待吧,go→——————每天三更!qq群:450934541。
  • 哈代爱情小说

    哈代爱情小说

    啊,是你在我坟上刨坑么,是我的情郎?难道他在种植悔恨?不,昨天他已经再续新欢,新娘从小生长在富家豪门。他说:‘如今不会叫她伤感了,尽管我不再对她忠贞。那么是谁在我坟上刨坑?是我最亲的亲人么?啊,不。他们****沉思着:这有何用?栽上鲜花又有哪点好处?任何守墓人都无能为力,把她的英魂从死神的陷阱中放出。’但是,的确有人在我坟上刨坑,是我的敌人么?是她在偷偷地刺我?“不,当她得知您早已步入那扇终将封闭一切肉体的大门,在她看来,您葬身何地真用不着多虑,因为,您再也不值得她去仇恨。
  • 替身小姐萌萌哒

    替身小姐萌萌哒

    超有爱系列第二部爆笑来袭。【第一部】萌比大小姐【第二部】替身小姐,萌萌哒
  • 听见花开的季节

    听见花开的季节

    有没有体会过,你丰富多彩的世界骤然变得无声,你原本拥有的不得已要放弃,你引以为傲的,终于失去。在那段空白晦暗的年月,我遇见你,听见了花开。我拥有你,从此我的生命,胜过原来的缤纷。我爱你,用我的残躯。至死不渝。
  • 嫡女有毒,别惹三小姐

    嫡女有毒,别惹三小姐

    三小姐的奇葩,远近闻名,传闻她傻,她笨,她丑……据说她六岁不识字,八岁不吟诗,十岁不认路……却偏偏得了王爷的宠,他宠她嚣张狂傲,他宠她阴狠毒辣。她从不拒绝,依然笑得潇洒坦荡,浴火重生,物竞天择,她配得上他的宠。她娇蛮跋扈,奸诈狡猾,却步步为营,因他为她一手遮天。一代奸妃问世,看她满朝翻云覆雨,人前披着羊皮,人后磨着狼爪……她本是聪明绝顶,却装作痴傻愚笨,她本有惊天才华,却装作大字不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缘来选了你

    缘来选了你

    18岁生日,苏乔迎来了人生第一个转折点难以抗拒——继兄的深情告白难以接受——亲友的无情背叛缘份自有天注定,奇缘遇上陆长宁恩怨是非两代人,缘来选你挽狂澜
  • 强势夺婚:首席老公追妻成瘾

    强势夺婚:首席老公追妻成瘾

    先是撞见丈夫和妹妹在家里公然混在一起,然后发现一不小心睡了的男人成了丈夫的小叔,还扬言娶她!一夜纠缠,早让他食髓知味不肯放她离开,她不愿意,却在与他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他权势滔天,强势霸道,将她禁锢于身侧,最终使她无处可逃,“你如何能放了我?”他笑,“当初是你找上了我,你当然要对我负责!”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禁欲男摇身一变当猛虎,小白兔潜移默化成腹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