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2800000035

第35章

“你带着那东西上哪儿去?”

新到总督府的年轻卫兵用来复枪指了指布鲁伯格车里裹着的油画。

“我是来送货的。”

布鲁伯格知道他看起来不太像送货的:他已经几天没刮脸了,一路风尘,头发黏在一起,裹着沙子。

“那是什么?”

“给总督的画。你要不放我进去,他会不高兴的。”

“是吗?”

“听着,我知道他不在。他去大马士革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上帝呀。”

“打开看看。”

卫兵绕到车后。布鲁伯格解开裹着厚布袋的绳子,才露出画作右上角的棕红色,卫兵就拦住了他:“行了,够了。把画拿出来,留在门口。”

“不行。”

“那你就得带着你的画回家去,有了正规通行证再回来。”

布鲁伯格想说找你们的负责人来,什么通行证真是莫名其妙,但他没说出口。除了罗斯,他谁也不想见。他不确定是否还有人知道扫德的事,或听说了些什么,他可不想回答那些难堪的问题。

“你不想告诉我杰罗德爵士什么时候回来,对吧?”

卫兵就像没听见。

“我想你不会。”

“走开,别挡道。”

布鲁伯格的车后一辆车都没有,他只是妨碍了阳光照耀他身前阴影里的尘土。布鲁伯格倒车离开了。只好让弗雷迪·匹克再等几天了,福特车还不能还。

布鲁伯格回到塔皮奥特的家,将福特车停在花园门口附近,拿着画走到一棵盘根错节的老橄榄树旁,把画靠在树上。他回到车旁,取出扫德母亲给他的书。他不知道见到乔伊斯后该跟她说什么。开门没看到乔伊斯,他竟然松了口气。

房间和他离开时的样子差不多,凌乱无序:床没整,乔伊斯的衣服扔在地上。水池里有只没刷的盘子,椅子下两只空葡萄酒瓶。床边,布鲁伯格看到了第三只酒瓶,半空,他喝了一大口。布鲁伯格坐在床边,从兜里掏出德·格鲁特的信,他已经不知道读了四遍还是五遍了。布鲁伯格的眼睛扫过打印整齐的字迹,已几乎默识于心:“鉴于目前的状况,恳请您……复国主义者带到巴勒斯坦的武器,为了……希望尽快离开巴勒斯坦……时间紧迫……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必须说明此地的国王代表并不尊重我的意见……因此斗胆直书……收到此警告后不论您如何行动……必须告诉您耽搁越久事态越严重……从海法港运进的枪支,但我不知道……恳请您务必留意……您忠实的奴仆——”签名处是空白;估计德·格鲁特只在原件上签了字,毫无疑问,刺客劫走了原件。德·格鲁特知道有枪支运进来,知道激进的复国主义者们打算用这些枪支搞系列暗杀,接下去就是暴乱。他知道自己也是暗杀目标。

布鲁伯格把信放回兜里,心不在焉地拾起乔伊斯随手乱丢的衣服,堆在椅子上。他必须冷静下来,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但说时容易做时难。他在佩特拉不过待了几周,回到这里已感陌生,本来就方向感差的他更觉昏头昏脑。他环顾屋子,似乎这是个舞台布景,轻轻一推就会散架。刚从英国来的那几周,他觉得耶路撒冷的阳光很刺眼,如今和沙漠的炫目白光相比,隔窗而入的阳光和煦如春。行李和床之间的暗影里,布鲁伯格踉踉跄跄,瞎子似的摸索着。他的脸在发烧,头很痒。他绊了一下,跪倒在地;恍惚间,地板似乎不再坚固,晃动如沙,手脚都可能陷进去。他努力站起身,走到他放画板的屋角,掀开一幅画,三个月前才画完的一幅小作品,还算好,但不过如此。他对景色的观察很仔细,却没有捕捉到精髓。

他刚要出门拿进新作,就听到有人沿小路走来。门猛地被推开,布鲁伯格以为会是乔伊斯,来者却是个高大粗壮、一头浓密金发的男人。

“见鬼,什么人?”

问话的是弗兰姆金。

“我还想问你呢。”

弗兰姆金打量了一下布鲁伯格不修边幅的外表以及晒黑的脸,“哦,天哪,你肯定是乔伊斯的丈夫。刚回来?”

“如果我是丈夫,你肯定是……”

“不,不,别想歪了。我是大都市电影公司的彼得·弗兰姆金。乔伊斯为我工作,负责道具。她很能干。要是在刚开机时遇到她就好了。半数员工都是无能之辈。你妻子真是天赐之福。”

“所以你才破门而入?”

“抱歉。你知道这里的习俗,礼仪已被弃之窗外,入乡随俗嘛。”

弗兰姆金环视房间,好像乔伊斯可能会藏在什么地方。他的目光落在床上摊开的几张纸上。布鲁伯格一时怔住,继而快走两步拿起德·格鲁特的信揣进兜。如果弗兰姆金注意到布鲁伯格举止有失方寸,他也装作没看到。

“乔伊斯快回来了吗?”

布鲁伯格耸了耸肩,“不知道。”

布鲁伯格的手一直插在兜里,把信揉成了一团。

主人没有让座,弗兰姆金那长身板便一头倒在床上,靠着枕头,两手交叉,胳膊伸过头顶。

“说说看,”他问,“你对圣地印象如何?”

布鲁伯格稍稍放松了些。

“我对这片土地感兴趣,对神圣没兴趣。”

“同感。会说希伯来语吗?”

“一个字都不会。”

“你得学,”弗兰姆金既想表现得事不关己,又想评头论足,“那可是这地方未来所使用的语言。”

“这么说你认为犹太人会得胜?”

“哦,”弗兰姆金坚决地说,“我们当然会赢。”

布鲁伯格笑了。

“啊,得了,没错。我是说的‘我们’。你们这些英国人真是不可理喻。你认不出我们,是吗?但我敢打赌你那些冷漠的岛屿朋友们两秒之内就能看出你是犹太人。”

“说得对。”

一架小飞机划过天空,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嗨,”弗兰姆金说,“你们夫妻俩碰到德·格鲁特那事可真够恶心的。城里谈论了好一阵。”

布鲁伯格尽量保持镇定。这个人真的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大大咧咧吗,还是有什么蹊跷?

“是吗?很高兴我还真没意识到我们成了公众人物。”

“他们抓到凶手了吗?”

“你应该比我清楚。”

弗兰姆金点点头。他从床上下来,指了指那一摞画。

“介意我看看吗?”

“请便。”

弗兰姆金蹲下身看画,一幅幅地掀开,就像在扒拉衣柜里的衣架。当他看到罗斯订的一幅早期作品时,停住了。

“没想到你还对教堂感兴趣。不过那个沉闷的地方让你画得还不错。苏格兰教堂旅店,对吧?你为什么不画你妻子?她可是个美女。”

布鲁伯格没理会。

弗兰姆金站起身,“好了,我得走了。有纸吗?我想给乔伊斯留张条。”

布鲁伯格下意识地攥紧口袋里揉皱的信纸,“跟我说好了,”他说,“我想她很快就会回来。”

突突突的引擎声响起。起初布鲁伯格以为又来了飞机,但声音越来越近。

“也许她回来了。”弗兰姆金说。

熄火声,两人都听见花园门被打开,传来两个人的说话声。

弗兰姆金迅速走到门口推开门。乔伊斯正和一名身着制服的英国军官走在小路上,却不是利普曼。

布鲁伯格从弗兰姆金身边挤过去,来到洒满阳光,草木葳蕤的花园。

“马可!”

乔伊斯奔向布鲁伯格,久久地拥抱他。一年多了,他头一次感到可以真心地拥抱她。

埃希尔和弗兰姆金看着夫妻重逢,埃希尔有些许尴尬,弗兰姆金则越来越不自在。

看到布鲁伯格身后的弗兰姆金,乔伊斯松开了她丈夫。没等她开口,弗兰姆金抢先说道:“没什么大事,以后再说。”

乔伊斯怨恨地看着他。她想啐他一口,但她知道不能那么做,何况她的舌头重如磐石。

“我以为你要……”布鲁伯格说。

“没关系,”弗兰姆金断然说道,“我要去美国殖民地参加一个会议,已经晚了。他们想听听我对向游客销售影片的意见。”

他转向埃希尔,“你认识杰里·罗斯吗?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可是资助了‘支持耶路撒冷’项目的。就说大都会的彼得·弗兰姆金向他问好。”

埃希尔点点头,表情有些迷惑。

弗兰姆金朝门口走去。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听到点火声,他一定是把车停在了那片桉树丛,往坡下走大概一百码左右。

布鲁伯格看到乔伊斯的衣服很脏,眼睛通红,不知她是哭过,还是因为疲惫。乔伊斯一屁股坐在花园椅子里。

“好了,”埃希尔说,“该让你俩单独待会儿了。布鲁伯格先生,很高兴见到你。希望你的南方之旅收获颇丰。我是你的仰慕者。”他转而看着乔伊斯,“回头见。”

又回到了原点,荒草丛生的花园,附近阿拉伯村庄的清真寺飘来宣礼声。暮夏,夜凉如水,布鲁伯格从床上拿了一条毯子盖住乔伊斯的双肩。斜阳已沉,没有往日绚烂的终曲,也许只是他们没留意。布鲁伯格的画还靠在橄榄树旁。他从屋里拿来喝剩的葡萄酒,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呷着。乔伊斯一支接一支地抽着他的“卢布林人”烟,一整盒只剩了一支。他想把扫德和德·格鲁特的信的事告诉她,见她如此消沉,决定等等。打破沉默的是乔伊斯。

“罗伯特·克施遭到了枪击。”她说。

“是的,我知道。他在沙里齐迪克医院。不过没什么大碍。”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的堂妹去了沙漠,要知道,就像人们……”

乔伊斯笑了,连她自己都吃惊,她还以为她不会笑了呢。

“反正就是她去找我了,带给我耶路撒冷的消息。”

“我想找到他,”乔伊斯说,声音有些颤抖,“如果他还在这儿,我是说。他已经出院了,也许在回伦敦的路上。但我必须找到他。”

“啊,这么说一切都没变。”

“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爱他。”

“若是那样,倒是改变,因为我起初并不爱他,起初,甚至在你离开时都不爱他。”

“但你现在爱他。”

“不知道,”乔伊斯说,“如果我爱他,你会介意吗?”

“也许你不相信,”布鲁伯格说,“你有权利不相信,但我想我介意。”

乔伊斯哆嗦了一下,尽管披着毯子的是她。她觉得好像有人在密切监视她,虽然附近没有一个人影。

布鲁伯格站起身,走到他的画前,“明天早晨再给你看,”他说,“得在白天看。”

他把裹着布的画板搬进屋,靠在墙上。当他回到花园时,乔伊斯已经起来了,蹲在花园一角。他听到她撩起裙子,在花园地上尿尿的声音。

乔伊斯朝小平房走去,可以感到湿漉漉的裙裾碰着她的腿。

“我不在的时候,你都做了些什么?”布鲁伯格问,“除了坠入爱河,我是说。”

“什么都没做,”乔伊斯说,“没有。”

她走过来坐在他腿上,头靠着他的肩。他抱着她,在椅子里前后摇晃,嗅着她的皮肤散发出的杏仁味儿,抚摩着她的乱发。

“对不起,”他轻声说,“对不起。”

她的脸上挂着泪珠。

“别哭,”他说,却又突然意识到这泪水不是为他流,“我该早些离开,是吗?”

乔伊斯轻轻吻了一下他的额头,“不知道。”她说。

她离开他的怀抱,走进屋。布鲁伯格跟着她进了屋,看她点燃油灯。

“我知道是谁杀了德·格鲁特,”他说,“不是什么叫扫德的人,是犹太人。”

乔伊斯盯着他,似乎毫不吃惊。

“什么犹太人?”

“那些想让他死的犹太人。”

他从兜里掏出纸团,在床上展开。

“你来看。”他说。

乔伊斯似乎不情愿地拿起信纸,凑近油灯。

“犹太人暗杀犹太人,”她边读,布鲁伯格边说,“不应该,对吧?”

乔伊斯捏着信纸一角,凑近油灯上方。

“你在干什么?”布鲁伯格问。

她拿着信凑到火苗上,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放弃了。

“你打算怎么办?”她问。

“等罗斯回来交给他,连同这个。”

他从兜里掏出银纽扣,递给乔伊斯。

“德·格鲁特从凶手的制服上扯下来的。扫德在我们的花园里捡到的。”

乔伊斯接过纽扣,放在手心,稍后,连同信一起还给布鲁伯格。布鲁伯格不确定她刚才是否是想把信烧了。

乔伊斯坐在床上,油灯火苗在她背后的墙上投下跳跃的暗影。

“你能帮我找到罗伯特·克施吗?求你了,马可,我不知道该问谁。但这很重要。”

布鲁伯格思忖片刻;从地上捡起一张旧报纸,《巴勒斯坦通讯》,是他用来擦画刷的。布鲁伯格举起粘着颜料的报纸,灯光打在上面。

“丈夫寻找妻子失踪的情人。”他念道。

他俩都是和衣而睡,只在午夜梦回,一阵狂热做爱时才扯掉了衣服。而待黎明时分,他们却都以为那不过是场清晰的梦。布鲁伯格不知道相隔这许多月,第一次和妻子做爱,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他们做爱时,如同陌路之人,绝望而兴奋,互相撕扯着头发,狂乱的唇与爱液,似乎舔舐与嘬吮,就可彼此相忘。汗水将他们粘在一起,乔伊斯将头靠在布鲁伯格的胸前,他用脸贴着她的乳房。天快亮时,布鲁伯格拉过一条薄毯盖在他俩身上,睡梦中的乔伊斯翻了个身,背冲着布鲁伯格,他贴着她的身子,温柔地吻着她的后背与脖颈。

猛烈的敲门声惊醒了他们。布鲁伯格穿上短裤,踏着房间里黄色小鸟般的阳光。

又是埃希尔,还有两名警察。

“抱歉,”他对马可说,“我们必须带布鲁伯格夫人去警察局问几个问题。请合作。希望不会耽误你们太长时间。”

“关于什么的问题,能问问吗?”

乔伊斯坐在床上,裹着被单,“我去。”她说,好像松了口气。

埃希尔把他的人带到外面,好让乔伊斯穿衣服。

“告诉我,”布鲁伯格说,“快告诉我出了什么事。”

“不行,”她说,糊里糊涂地又穿上昨天弄脏的白衣服,“去找罗伯特·克施。求你了,马可,我知道他能帮我,而且我有事跟他说。”

“你为什么需要帮助?你做了什么?”

埃希尔敲了敲门,打开一条缝。“准备好了吗,布鲁伯格夫人?”

乔伊斯吻了一下布鲁伯格的唇。

“找到他。”她说,几乎是跑出了门,到了她的护送者那里。

布鲁伯格跟着他们来到小路上,乔伊斯快步向汽车走去,警察则在后面磨磨蹭蹭;搞不清是谁来带走谁,颇有些喜剧性。布鲁伯格冲她喊了几声,她没理会。于是他转向埃希尔,想推开挡在面前的那两位身材魁梧的警察。

“你怎么敢!你他妈的以为你在干什么?乔伊斯!乔伊斯!操你们这帮杂种!”

埃希尔对一名警察耳语了几句,警察停下拦住扑过来的布鲁伯格,其他人则上了车。最后,警察把布鲁伯格推倒在地,跳上副驾座。

埃希尔的福特车掉头开走了。布鲁伯格站起身狂追,微跛的他绊倒在小路边的蒿草里,他能做的反抗不过是抓起一块大石头扔向汽车扬起的尘土。他立即上了自己的车,点着火。引擎突突两声,熄火了。一时间,头脑混沌的他只能坐在那里喘粗气。乔伊斯会做了什么?有什么事情就在他眼皮底下,他却没注意到?她和克施的恋情难道使她做出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他从工具箱里拿出启动摇把走到车前,迅速拧了三下;引擎发出长长的呼噜声,睡着了。十分钟后,布鲁伯格才意识到没油了。

大约两小时后,布鲁伯格才到警署,他几乎是一路走到了市中心;大汗淋漓,嗓子冒烟。等候室里有一群人正在用三种语言争吵;一个个火冒三丈,指责谩骂,犹太人、阿拉伯人都一样比比画画,或拍着桌子怒声呵斥,或眼泪汪汪乞怜求恤。他们摇晃着手中的纸张,叫嚷着他们的诉求。布鲁伯格几乎无法听到自己的声音。他好不容易挤到前台中士面前,中士愠怒而漠然地说,他没听说乔伊斯来了这里,也不知道她在哪儿,让布鲁伯格自己去外面找找埃希尔的车。布鲁伯格没看到埃希尔的车,又回到那一片嘈杂中,再次挤到前面。

“克施警长在哪儿?至少告诉我他在哪儿。”

“克施?不知道。他不在犹太医院吗?”

一个英国口音隔着老远在屋子那头喊:“嗨,马修斯,周一忙活得怎么样?”

前台中士冲着说话者方向不耐烦地竖起中指和食指。

“这里有谁知道他在哪儿吗?或者我妻子可能在哪儿?”

马修斯假装恼怒,冲着刚进屋的警察喊:“查理,知道我们亲爱的克施警长去哪儿了吗?”

“听说他跟一个漂亮护士去塞浦路斯了。”

“消息可靠吗?”

“这鬼地方?”

马修斯转向布鲁伯格。

“好了,你都听到了,”他冲布鲁伯格挤了挤眼,“有时吃颗枪子儿还是划得来的。”

压在他背上的人将胳膊从布鲁伯格的腋下伸出,把一张纸交给中士。人群攒动,一时间,布鲁伯格活像条章鱼,周围的陌生人摇摆请求的胳膊就是他的触角。

他从人群中抽身而出,挤到外面。他们把乔伊斯带到哪儿去了?也许他们很快就放她走了,不过是个误会;当他跛着腿从北塔皮奥特往城里去时,她已经往家走了。但难道她在路上没看见他吗?他不记得见到有车通过。布鲁伯格头昏脑涨地走在雅法路上,不知自己要去哪里,莫名其妙地闯入了一个户外绘画课堂。二十多个学生支着画板,男人们穿着卡其布及膝短裤,白色敞领衬衫,女人们穿着棉布连衣裙。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们的画居然会让他分心:从这些壮志凌云的艺术家们当中穿过,他竟然想停下来,这里改一笔,那里调整一下。真是疯了。雅法路边,他在摊儿上买了支果冰,稍事休息,整理思路。对面墙上的宣传画有些破损了,画上两位拓荒者面带微笑,男的拿耙子,女的拿镐头。男人穿得挺时髦,仿佛周日在英国乡村散步的绅士,女人穿上衣、及膝裙,头戴围巾。他们身后是起伏的农田,一片葱绿中或点缀着整齐的田垄,或夹杂着片片玉米地。远处的小村庄偎依在山谷间,雪白的墙壁。宣传画的标题一目了然:重建以色列大地。布鲁伯格到巴勒斯坦来,原本就是受命画这个主题的;马路对面那些严肃的学生们会怎么看他?

他正在想下一步怎么办,埃希尔坐在了他身边。“很高兴找到你,”他说,“今天早晨我本不想搞成那个样子。”

“她在哪儿?”

“在总督府。她很好。我们不想像对待普通犯人那样待她。哦,我是弗朗西斯·埃希尔。”

绘画课的学生们在洗画刷,将用具装进木箱。他们的模特是位瘦高个的女子,黑色短发,她放松下来,手臂伸向天空伸了个懒腰。如果能回到他们中间,布鲁伯格愿意放弃一切:重新开始。

“你为什么抓她?”

“我们认为她涉嫌帮助复国主义者运送枪支。”

布鲁伯格忍住笑,“乔伊斯?你疯了。”

“如果她肯合作,相信我们能有所收获。我们要抓大鱼,不是你妻子。”

“你们有什么证据说我妻子涉嫌运枪支?”

“目前还没有对她指控,但我建议你考虑给她找个律师。”

“我不会仅仅找个律师。我现在就去找杰罗德·罗斯爵士,让他放了她。”

“就是杰罗德爵士命我盯着布鲁伯格夫人。”

随着一声叹息,布鲁伯格咽下了这条消息,就像吸进了烟雾,一阵剧烈咳嗽。埃希尔给他倒了杯水。

“你看到了什么?”布鲁伯格问。

埃希尔再次拒绝回答。

“放她走,”布鲁伯格说,“真是荒唐。”

“除非杰罗德爵士下令,否则我不能放人。”

“他在大马士革。”

“已经离开了。”

“这么说他回来了?”

“没有,杰罗德接着就去了塞浦路斯。那里有事情需要他处理。”

“是的,”布鲁伯格说,“我听说了。他要去那儿做总督了。”

埃希尔皱了皱眉,但决定不追问布鲁伯格的消息来源。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布鲁伯格接着问。

“一周后。别担心,你妻子在押期间不会有事。问些问题而已。”

全都对不上。有没有可能,你自以为很了解一个人其实根本就一无所知?乔伊斯在伦敦:他们所住的公寓离铁轨不远,铁轨那边是菜地,旁边生着一丛丛的小火堆;而记忆的碎片就如秋日从火堆上冉冉飘起的青烟,似幻如梦;她偶然提及的那些似有耳闻的名字,她的朋友们,犹太活动家、思想家、作家,她的旅行,周一晚的外出,以及她对复国主义的一腔热忱(只是不对他说!),在他看来,她的热忱是愚蠢的,但他并没有当回事。如果她真的运送了武器,他是该为她骄傲,还是惭愧?无论怎样,他都没有看透她;她的性格,他以为他了如指掌,其实根本没看透——但怎么可能不是这样?多年来,他的注意力只在自己身上。

布鲁伯格迷狂地看着来往车辆挑战狭窄的雅法路:马、推车、汽车,还有公交车;一辆马车上堆满西芹,成捆成堆的绿菜就像摇摆的树冠,赶车人鞭打着戴眼罩的瘦马,马儿步履沉重地走向前方市场。信息太多,已经阻塞了布鲁伯格的大脑:乔伊斯和德·格鲁特,枪支与谋杀。他听到自己的手枪啪地响起,对疼痛的记忆让他心里一紧,脚趾裂到骨头,血渗出袜子,壕沟里粪便与死亡的味道。两个男人躺在他身边,毫无生气,如两颗门钉。

“她今天早晨对你说,‘找到他’,”埃希尔说,“她指谁?”

“罗伯特·克施。”布鲁伯格喃喃道,回归了现在。

“对,我们去医院找过他,他不在。你妻子认为他能帮她?”

“是的。”

“也许你该去找他。”

“我会的。”布鲁伯格说。

同类推荐
  • 算计爱

    算计爱

    单纯女林秋菲只想拥有一份天长地久的爱情,男友却跪倒在女上司的石榴裙下;娶了上司的功利男昊然以为可以仰头挺胸做男人,却不料,一时为下属,永远为下属;豪爽女阮缤纷为爱付出一切,爱情却死在了房子上,男友的临婚叛逃成为一生的耻辱;功利女于悦萱活得无比通透,八面玲珑的她不断向豪门进发,梦想着靠婚姻改变命运;痴情男许云泽为爱痴狂,最终以玉碎的方式挽留住受功利诱惑的女友,却发现自己再也爱不动了……
  • 红屋骑士

    红屋骑士

    这是大仲马又一部艺术性、可读性都很高的长篇佳作。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个悲壮凄婉的爱情故事。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党抓住后判处死刑,王后的崇拜者红屋骑士莫朗在朋友的帮助下几度冒死营救,总是功亏一篑。最后王后处死,骑士殉情。
  • 奇谭怪事录

    奇谭怪事录

    最有看头的志怪短文,最包罗万象的奇谭怪事。燕垒生最耐看短篇集,说尽奇闻怪事,奇人怪事,奇事怪事。
  • 酒鬼的故事

    酒鬼的故事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人性禁岛2:海魔号

    人性禁岛2:海魔号

    一个暴雨的夜晚,岛岸上出现一艘神秘的大船。这并未给追马和女人们带来幸运,而是生存下去的更大危机。卑格米人、狐猴和可怕的搁浅, 再度将船上的人们推进深渊。杀戮机器重新启动,妄图带女人们逃出生天 。然而,血腥之路一再延伸下去,却通往了另一个更大的秘密—— 海魔号到底为何而来?让海盗们虎视眈眈的宝藏又是什么?潮湿的丛林里,死神的喘息步步紧逼,一个男人带着四十个手无寸铁的女人,将怎么篡改他们的死亡名册?
热门推荐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天涯亡命鸟

    天涯亡命鸟

    一朵残落的花将向何处?一杯酒能解心中几多乱愁?一身的伤痕又能多少体会?这是一个关于江湖情义和一个父亲对儿子的那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情感
  • 第一盗贼:皇后弱弱弱

    第一盗贼:皇后弱弱弱

    她是个蹩脚的盗贼,一个没有前途的盗贼。是的,乔娜是个魔武废柴,天生的。乔娜有无数的苦水和冤屈,成为老师的弟子,那是一个一点也不美丽的错误!本领微弱,个性懦弱,体能薄弱,处处都是弱弱弱。到底她什么比他好了?哪里能让他看上眼了?
  • 艾泽拉斯畅想记

    艾泽拉斯畅想记

    感谢陪伴这么多年的魔兽世界。这是不同于正史的艾泽拉斯。如果,游戏中的角色都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游戏中的生命都是脆弱的;如果,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如果,这不是一个游戏;……那么,艾泽拉斯,还会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名字。
  • 门当户对之亿万老公

    门当户对之亿万老公

    他们是青梅竹马,他们是门当户对。六岁初见,她胖胖的像个猪宝宝,他对她说——婉婉,减肥吧!于是,她有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她大学毕业,他迫不及待的给她套上钻戒,还威胁到:“你若不嫁我,后果很严重!”他就是毓哲,香港地产大亨之子,既是富二代也是创业之王。
  • 都市狂仙

    都市狂仙

    性命攸关之时,得仙子相救,功法传承,医术传承应有尽有……从此之后,屌丝逆袭,纵横天下,金钱,权利……且看一个小人物如何攀登巅峰,成就无上霸业。
  • 驸马大多爱争宠

    驸马大多爱争宠

    五个驸马?这个公主可真是重口味!穿越而来就面对着在洞房之夜被谋杀?玩大了吧!什么?平天下之合格?太俗套了吧?难不成是潇洒女的命格?咳,既然如此!姐也不好意思不收纳过来!哈哈,附马爷们,来吧,给姐十八般武艺都上来!
  • 九转狂神

    九转狂神

    八世修行皆无果,牛人星辰子附身成为纨绔少爷萧辰,以八世修行的经验入武,诛强敌弑对手。我狂故我在,篡天改命,皆有我定!
  • 靖乱录

    靖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海屠龙记

    北海屠龙记

    在那样的一个年代,舍身取义,侠骨柔肠的人们,发生着一段曲折动人,高潮不断的故事,它会让您对就北海屠龙记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