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300000040

第40章 尊号行动 (1)

自上次王莽当众贬抑傅太后,说她不能与王太后平起平坐时,到现在,这话还成了傅太后心头一块阴影。

尽管王莽被赶走了,傅太后仍然很不爽。她知道,什么与王太后享受同等待遇都是假的,如果不把她头上“定陶”那两个字摘掉,别人打心里都不会对你认帐。

于是,傅太后和刘欣密秘策划,决定实施一次尊号行动,彻底从封国太皇太后过度到中央太皇太后。

然而,要想行动顺利推进,首先要争取三个人的支持与同意。这三人,就是汉朝三公:丞相孔光,大司马师丹,大司空何武。可当刘欣反复揣摸着这三个名字,心里不由打了一个问号,这三只重量级筹码,最终会偏向皇帝吗?

想搞定他们,似乎有点悬。

一想到这,刘欣心里不踏实,傅太后心里也不踏实。这时刘欣不由想到,既然这样,不如下一步险棋——把另类外戚傅喜召回来,争取他的支持。

傅太后把傅喜打发回家后,挂名是养病,其则是让他面壁思过。所以,傅太后也没一棍子将傅喜否定,还给他保留着光禄大夫的工作。这招很高,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极为灵活自如。

不久,大司空何武主动上书,给刘欣分析罢免傅喜的害处:傅喜才学盖世,功德远扬,在傅氏外戚当中,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傅喜能否回朝,关系到傅氏外戚有限公司是否做大做强的问题。冲着这点,你就应该赶快把他召回来。

何武一翻话,似乎拨醒了沉睡中的刘欣。于是乎,刘欣又将傅喜回来上班。

傅喜是召回来了,那到底回心转意没,傅太后没底,刘欣也没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傅喜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刘欣认为,想傅喜强劲发声,让他替傅太后说话,就得先给挪个好位。就目前而言,最好的位置,当然就是大司马了。那么傅喜要挪上大司马,师丹往哪里摆?

其实这个问题,刘欣心里早就有底了。

汉朝自有大司马一职以来,从来都是由外戚垄断。大司马主管宫廷内务,这个工作由外戚来做,肯定要比外人顺手。但是傅喜总是不懂抬举,让傅太后不得不破了规矩,让师丹这个外人来担当。

然而刘欣想来想去,按师丹目前的身份和实力,最适合他的不是大司马,而是大司空。既然那样,那何武往哪里摆?刘欣是这样想的,他没有位置留给何武了。既然摆不上,只有退而求其次——让他提前退休。

换掉何武,刘欣早有此意。在他看来,何武这人,尽管被划归王莽集团,但他没有孔光的顽固,更没有王莽的骄傲。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像个狡猾的孩子,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事不该做,极为听话。

尽管如此,何武还是不能博得刘欣好感。在所有的博弈场中,往往强劲的对手,都是值得敬畏的。王莽值得敬畏,孔光值得敬畏,师丹值得敬畏,傅喜值得敬畏,就是何武不能让他有敬畏之心。

归根到底,不是刘欣问题,问题就在何武身上。这就是,何武才能不行,人气不旺,力量不强。

刘欣要弄这个他心中三不的人物,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在他手中,已经握有何武的有关黑材料,只要他把这些东西往外抖一抖,即可大功告成。

事情是这样的:何武有个继母住在蜀郡,有一天何武派人去迎她进京同住。迎接队伍才准备出发,突然听到刘骜驾崩的消息。于是,护送队伍担心强盗们趁机出动,伏道抢劫。所以为安全起见,就暂时停止出发。于是这个很正常的事,被人一路诈传,传到刘欣这里时,他就听成了何武不孝,竟然拒绝奉养继母。

在以孝治国的汉朝,一旦有人讹你不孝,那你也差不多混到头了。果然不久,刘欣动手了。首先,由刘欣一帮亲信告状,告何武不孝;接着,刘欣也不派人调查,即刻定罪,免除何武职务,派人送他回封国博望乡养老。

搞定何武后,刘欣下诏,封大司马师丹兼任大司空。封完以后,他就按兵不动了。

刘欣这个人事调整,让很多人看了都晕菜。王太后看不懂,王莽看不懂,连师丹也看不懂。根本就没人知道,刘欣到底想干什么。

想想师丹能教上刘欣这学生,实在三生有幸。因为刘欣,他得了两个汉朝第一。他是汉朝第一个不是外戚的人,担任了大司马;他是汉朝第一个,一人兼任两个重要职务的人。

于是,有人会不会想,刘欣会不会也把孔光赶走,让师丹一人兼职三公职位为一体?

这个答案,恐怕只有刘欣知晓。

然而刘欣却拖了将近半年,才将答案公布。半年后,刘欣下诏,封光禄大夫傅喜为大司马,师丹为大司空,丞相由仍孔光担当。

到此,师丹才恍然大悟。半年来,刘欣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洗牌。而他洗牌,是为了接下来更好的出招。

刘欣以为,师丹是他的老师,傅喜是傅氏外戚,只要俩人愿意和他站在同一战壕,没有什么大事是没不成的。

大戏开场之前,总有敲锣的人。这次,替傅太后敲锣打鼓的人,是两个宫廷跑动的官员。一个是郎中令,一个是黄门郎。

此俩人给刘欣上了一道奏书,说道:“我们强烈建议,撤销傅太后及丁皇后头上的定陶两字,同时建议,傅太后及丁皇后的车马仪仗等,符合皇太后及皇后的身份,并请陛下为共皇刘康,在长安设立祭庙。”

一步到位,马到功成,多美妙的提议。刘欣把奏书下传各部门讨论,很快的,中央各部的意见就反馈回来了。众人的口径很一致,说,这意见提得真好,早就应该提了。

刘欣笑了,傅太后笑了。成功仿佛就在眼前了。

他们笑得太早了。

这时,最让他们无限担忧无限期望的,三个汉朝大腕出场了。结果大出刘欣意外,丞相孔光,大司马傅喜,大司空师丹,亦口径一致,说道:郎中令和黄门郎的提案,无法让我们通过。

刘欣的心情犹如黑云漫天,一下子阴沉起来。

要知道,他这个当皇帝的能将三公的牌洗成这样,那都是富有深意的。首先,孔光是顽固派,有啥说啥,至死不渝。但是他有个毛病,只负责提意见,至于上面采不采纳,与他无关,他不会拼老命跟你玩。就冲这点,刘欣让他稳坐丞相。

傅喜呢,前面都说了,他再怎么顽皮,也是傅家的人。经过傅太后前段时间的不断打击,他应该长点脑袋了。就算口头上要说反对,装装就可以了,不必较真。师丹就更好办了,刘欣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傅太后及刘欣对他是充满了无限的信任的。

但是,刘欣怎么也没想到,孔光顽固,傅喜也丝毫不为刘欣感动,仍然是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最最让刘欣郁闷的是,让他们信任的人,却是最不靠谱的人。反对以上提案最强烈的人,不是孔光和傅喜,而是他的老师师丹。

对提案有异议,那也是可以的。毕竟给傅太后升级这事,在汉朝后宫发展过程中,是个新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凡事好商量,只要彼此有诚意,可以将商量的成本降到最低。

然而,师丹却摆出一幅不容商量的姿态,独自上奏,陈述反对意见。师丹的奏书很长,简单说之,反对理由,主要有两条:

首先,傅太后连出行车马衣服都和王太后一样,那天下不是有两个皇太后了吗?天下至尊只有一个,这样的话,怎么体现天下至尊的大义。这是其一。

刘欣过继给刘骜,就必须遵守宗法制度。按照宗法制度,刘康只能享受封国诸侯王的待遇,不能在首都长安设庙。如果设庙,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后任皇帝一上台,肯定要把给刘康的庙撤了。既然如此不是长久之计,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这是其二。

以上一话,字字金刚,坚硬滚圆。老师说的句句在理,但是闷声挨训的刘欣,却突然生出一股强烈的不满。

这次,刘欣更加被动,眼看快要通过的提案就这样被搁浅了。这下子,刘欣总算看出来了,想要光明正大的赢得这盘棋,必须先搞掉师丹。

刘欣已经长大了。儿大不由娘,学生长了肯定也由不得老师了。刘欣决定师丹为他的说教付点代价,不然他还真以为,自己永远是那个思想受他洗礼的学生。

天下的政治斗争,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和套路。要想搞倒对手,必须抓住其把柄。把柄也叫搞黑材料,或者爆猛料。很不幸,师丹有一个相当猛的料,竟然被爆出来了。

情况是这样的:师丹每天都有很多公文需要处理,他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了秘书处理。问题就出现在秘书身上,秘书每代写一份奏书,总暗留原稿,并悄悄地传到外面。于是乎,师丹还没将公文上交,满长安的人都已经提前知道,并且传得沸沸扬扬。

凡是靠近皇城的地方,老百姓都特别关心政治。那时候,没有报纸,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能够满足市民偷窥欲的,只有从皇宫或者政府大院里,传出来的各种小道消息。

这下好了,师丹的公文竟然成了长安市民的,头版头条的口头新闻。刘欣好像得到了一块好料,他决定趁热打铁,把师丹赶出长安城。

有一天,刘欣召集中朝及外朝扩大会议,突然提问一个问题,就师丹不慎把公文外泄一事,大家怎么看。

众人一听,就知道刘欣想听什么了,都异口同声地说道:“师丹自以为是陛下老师,居功自傲,太不懂抬举了。陛下应该叫廷尉立案,立即把他拿下。”

廷尉动作很快,果然上书弹劾师丹。他们给师丹挂了一条罪名:大不敬。

什么叫大不敬?通俗地说,就是不懂事,得罪皇帝啦。得罪皇帝没关系,重要的是,这是条死罪。

刘欣出手了。接着,他又下了一道诏书,派人去给师丹传达。诏书的意思,大约如下:“老师您位居高官,不懂体谅皇帝辛苦,却屡屡口出不逊,误导国家。说真的,我都替您感到婉惜了。”

同类推荐
  • 乱离

    乱离

    乱离人莫如太平犬,个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潮汐下,永远渺小的不见丝毫影踪。安平十三年,这是一个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找不到的年号,当然,它也像所有好或坏的年代一样,并不如他的名字一般安稳平和,总的来说,安平十三年,放在漫长而不见源头的历史洪流之中,也不过如其他年代一样,渺小的看不到影子。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春花秋月,也没有那么多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更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那般潇洒,如果,真的非要形容这个年景,那么还是那个说书人说烂了的老话,这,又他娘的是个乱世
  • 三国群英谁为王

    三国群英谁为王

    一个隐世家族的天才通过重重考验得以出世,正值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看我主角如何在中混得风生水起,如何力挫群雄。如何登上这时代之巅。看我如何拳打曹操,脚踢刘备,横扫孙权。三国群英谁为王,唯我唐函。
  • 红衣少年末日漫游记

    红衣少年末日漫游记

    末日到来前夕,一个对人类失望的艺术家为了寻找值得人类为之延续的希望而走上漫游的道路。在漫游的途中他遭遇到各种离奇而令人悲哀的经历,终于对人类绝望,隐居到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
  • 窃海

    窃海

    新书【孤峰】已经上传。书号1026194新书【孤峰】已经上传。书号1026194新书【孤峰】已经上传。书号1026194
  •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中国近代史是复杂和精彩的,有时又是颠覆的,这里的讲述,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一般历史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作者挖掘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故事再次拥有震撼人心的温度与力量。本书不仅彰显了历史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对于读者更有激发思考、助力当今的实际意义。
热门推荐
  • 从战士到将军

    从战士到将军

    平凡,从零做起,无敌,热血,名门,烈女,爱情,友情,机遇,高节,励志,无一不体现,QQ群246497672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似梦千年之三世缘

    似梦千年之三世缘

    作者太监了,勿看手术台上,本以为自己会命丧于此,哪料再次睁眼竟是另一片大陆,身藏身世之谜,小小身体竟有如此之多的秘密,一梦千万年,似梦似幻,且看她如何破红尘,续前缘。
  • 律苑事规

    律苑事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整整三天,他强势索取,她默默承受。他滚热的气息洒在她耳际:“记着你是我的女人!永远都只能是我的玩物!”他用最残忍的方法折磨她,也用最甜蜜的方式宠爱她。她以为,高高在上的亿万总裁爱上了她这个小小女佣。她珠胎暗结之时,他却一声令下:孩子打掉!这个女人,让她在这个世界消失……
  • 海岛算经

    海岛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颜祸水:我本倾城

    红颜祸水:我本倾城

    这么老套的事我许颜雨竟然遇上了!出了场车祸就来到了这个空间时空!哎哟,还是有点良心的让我遇见了我家帅比师傅~为了与他白头偕老我只好入宫当一名贤妻良母的妃子,什么?皇上残暴冷血不把一切放在眼里?嗯哼,遇见我许颜雨算你倒霉看我怎么整顿后宫!一路桃花运不断啊,让小女子如何是好呢?立正,下面我点到谁我要嫁给谁!
  • 偏偏不说我爱你

    偏偏不说我爱你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挣扎在律政、金融、投资领域,与各路精英过招的世界里,爱到底是什么?男神的拥抱和吻来的那么突然,然终究是空梦一场;生命中难解的冤家成为一生中的挚爱,却抵不过另一个人编织的情网,我愿意沉醉在你编织的情网里,一生一世。“我只要你的真心!”从三个男子的口中说出,而我却偏偏双唇紧闭,“我爱你”这三个字太过于沉重,无法启齿,让我用我的一生去承诺,让我用一辈子的真情来填补这三个字的空白。
  • 那一年,情也殁

    那一年,情也殁

    素来缘浅,奈何情深,面对历史的注定,爱情的结局。我不知道他究竟会不会为了我负了那江山,我不奢望荣华富贵,我只求爱我的人能陪在我的身边,一辈子。这一生,缘起缘灭都在那一年,那份情。
  • 剑怨缘

    剑怨缘

    千百年的积淀,隐世仙门——天剑门,仙门中,有一方孤矮的石碑,石碑后是小小的山路,便是天剑门重地,剑冢。天剑门历代门人飞升或身死后,他们的长剑便自往剑冢,而新一代的弟子,筑基后,需自行进入,得到一把古剑的认可,即使是残剑,也必珍视。第一代掌门遗训“得剑缘者事半功倍,得剑怨者止步不前,得剑怨缘者,其名只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