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000000031

第31章 过去,现在,未来 (2)

王卫尉一席话,犹如排浪倒海,不可辩驳。这个道理,刘邦当然听得明白,可是他心里还是很不高兴啊。就算萧何真为国家百姓,可是我的面子呢,萧何不给我面子,这教我怎么高兴得起来?

听完王卫尉的话,刘邦只是默不作声,独自回宫去了。

然而,当天就有使者持节来到监狱释放萧何。

原来,刘邦究竟还是想通了。

对于萧何来说,这些日的蹲监,让他深深地懂得了什么叫政治。所谓政治,先过君政之关,其次才是民治。不赢得领导的欢心和支持,一切民治理想及美梦,通通是狗屎。

那怎么才能赢得领导赏识呢?那就是谦虚,谦虚,再谦虚。正如刘邦前头所说的,有好处,归领导;有坏处,自捂盖。

于是,本来做事谦虚谨慎的萧何,出狱之后变得更像一只胆小的老鼠。他连刘邦曾经赐予他的入朝配剑不趋的待遇都放下不管了,直接光脚跑进皇宫向刘邦请罪。

当刘邦看到萧何这一幕时,不胜唏嘘。十几年的老革命啊,其实我也不想逮你入狱。只是不惩罚你嘛,我那个年老而脆弱的心又不踏实。起来吧,国相。这事是你错一,我错二。既然这样,咱们就扯平了吧。

于是,刘邦就给萧何说了一堆释和之话。君臣两人,重归于好。

经过这次致命的打击后,萧何再也不敢向上面提任何意见。他已经老了,不愿再折腾了。他终于明白,在他这一生当中,所有豪情壮志的建功立业理想和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像一盏油灯一般,静静地等待着油尽灯熄,而不是任由狂风泯灭。

以静养心,天之道也。萧何这一等待,刘邦最终还是熬不过他,先行一步到天堂报到。其实,像萧何活到这份上,多活一年,或少活一年,都是无关紧要之事。人生的帷幕,正像早春的雾气一样,弥漫在长安的上空。

孝惠二年(公元前193年),春,正月。

这个春天来得有些蹊跷。首先,东方的兰陵(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一个平民家的水井中,竟然出现了两条龙。紧跟着,陇西(甘肃省临洮县)发生地震。再接着,夏天一场大干旱像阴霾一般笼罩在汉朝大地。

在古人看来,大自然一切不祥的征兆,与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一股内在的联系。果然,这年夏天,以落跑闻名天下的刘仲先薨。紧跟着,萧何大病在床,奄奄一息,只剩下了一口气。

这时,刘盈闻知萧何病重,前来探望。刘盈当然不仅是黑发送白发来的,更重要的是,他要来看看萧何要留什么遗嘱。

刘盈问萧何:“君即百年后,谁可代君者?”

如果用不严肃的现代文翻译刘盈这句话,它的意思就是:您死后,谁可接您的班啊。

其实,刘盈问这话似乎更多的成分是客套。关于汉朝接班人问题,刘邦在死前已向吕雉交代得很清楚。萧何之后,必曹参接之。这个道理,从开国论功时,就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第一名死了,不是第二名接班,难道留给后面的吗?

所以说,曹参当接班人,这是板上钉钉,不容置疑。然而,萧何没有直接回答刘盈,他反而像踢皮球一样地对刘盈说道:“知臣者莫如主。”

萧何当然是说,您刘盈是最了解的人,答案就不用我多说。

是啊,不要说刘盈,答案恐怕在满朝大臣心里都是认可的。于是,刘盈也不客套了,直接问道:“您觉得曹参怎么样?”

刘盈话语刚落,只见萧何像只老鸡似的,在枕头上不停地叩头道:“皇上你可找对人了,我死而无憾啊!”

刘盈默立无声,一室无语。

萧规曹随

初秋,七月五日。萧何薨。

此时,曹参正在齐国当丞相。当他闻听萧何薨,第一个反应就是对其舍人说道,赶快收拾行李,我要调回中央接班当相国了。果然不久,中央就派使者召回曹参,提他为汉朝新相国。

对于这一天,曹参等得太久了。一直以来,曹参和萧何做的都是一样的工作,那就是当管家。级别相同,都是相国;待遇相同,都是二千石。略为不同的是,一个在中央,当的是刘邦的管家;一个在地方,当的是齐国刘肥的管家。当然了,中央听起来比地方两个字还是有些重量的。

这就是曹参一直对萧何耿耿于怀的地方。初,两人相相叛秦起义;再,两人各任其职,一个当文官,一个当武将;后,天下平定,刘邦却将萧何定义为功人,曹参为功狗。于是两人高低,泾渭分明。

须不知,刘邦这一划,犹如一条三八线,从此在曹参和萧何的心里都留下了阴影。于是,两人的友谊从此破灭。各奉各的主,各干各的活,奇怪的是他们互不斗嘴干架,亦不往来问候,大有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式。

其实多年来,两人在心底的深处还是互相认可和尊重的。萧何了解曹参,犹如曹参了解萧何一样。正因为如此,曹参调进中央之后,并没有对萧何的治国措施进行大刀阔斧修改,反而是全盘保留,原班不动。

难道曹参是因为偷懒而不想和萧何过不去?

错矣。曹参这招就叫,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当然不是曹参一时心血来潮想出来的。要想探究他的这个治国理论,还得追溯至他任齐相期间。那时,刘肥正当年富力强,他从老爹那里接过齐国这片全国最肥的土地后,整天就想出招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就把这个光荣的使命交给了曹参。

治国就像盖楼一样,得先划好蓝图,才能动工。于是,曹参就把齐国的知识精英召集起来,开了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研讨会。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邓小平同志说,解放思想是个好东西啊。不解放思想,说不定我们还在窝里斗呢。可是两千多年前的曹参却说,解放思想未必就是真好啊。一讨论解放思想,结果不但把大家搞糊涂了,连我这个掌舵的也迷失方向了。

那么,有没有一个既符合齐国国情,又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治国理念呢?

要回答曹参这个伟大的问题,还得请教高人。恰好,当时胶西就住着一位号称精通黄老之术的老家伙,不妨请来问问。于是,曹参派人担着厚礼前往贵地请高人。这个传说中的高人就叫盖公。盖公一见到曹参,首先提出了一套前卫的治国理论:治理国家贵在清静无为,让百姓自行定安。

任何理论,不贵在动听漂亮和省事,而在于实用。老实说,盖公所言的黄老之术,还真的适合了当时齐国国情。不要说齐国,其推而广之,在整个汉朝初期都是实用的。

所谓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其代表作品有《黄帝四经》。老子,则是先秦时期早于孔子出名的大哲家,其代表作品有《道德经》。两人因阴阳之理及其他理论相似,于是被时人合称黄老。但必须指出的是,所谓黄老之学,它是诸子百家杂交的混合物,兼有道家、法家、儒家,甚至是墨家等而形成的全新思想,它和原本的道家已是两种面貌,不可同日而语。

在先秦时代,不管是老子,还是孔子,他们都深深地认为,真正的高人不是写书留世,而是述而不作。这正如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这也就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可以说出来的思想和理念,都将不是永恒的。

于是,他们为了追求思想境界的永恒,让我们差点读不到他们的经典著作了。幸好,孔子的弟子利用记忆,写了与孔子的对话,名曰《论语》;老子刚是因为想出关,被守关人逼迫交易,才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源头,皆出于这两本书。

在治国方面,儒道两家提出了不同理论。孔子认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是针对当时混乱的春秋时局提出来的。他的意思就是说,我知道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就是明明知道不可能办成功,也要努力坚持到最后。于是,后人把孔子这等执著的理想追求,称为积极入世。

老子则跟孔子唱反调道:无为,而无所不为。老子的本义是说,我什么都不做,等于我什么都做了。老子这话,如果不联系实践,肯定让人读来不知所云。春秋乱世,弱肉强食。当时,每个所谓有为的霸主,都想做一番利天下的大事。但是,天下要想得到太平,唯有以战止战。结果是,战争长年累月,百姓流离失所。不论是霸主,还是谋士,他们本想有为,却换得天下不得安宁的局面。

于是,老子认为,如果大家都安守本分,回归自然,那么天下不是无事了吗?天下无事,这不等于我做了一件于天下有利的大事吗?

其实,无论是儒家,或是道家,他们的思想都不容于春秋时世。任何思想和理论,唯有合宜的政治时机和土壤,才能培育出正果。春秋时世,人心不古,没有一个君主相信孔子的仁政,亦不信老子的清静无为。在诸多先哲思想中,唯有几家被诸侯们看好,那就是兵家、纵横家及法家。最后,秦始皇靠着法家做为治国理念,完成了天下统一。

一代有一代治国理念。秦国靠法家思想发家,亦因法家而葬国。没有人不意识到,秦始皇的严刑苛法对天下苍生来说,那是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于是,陈胜的振臂呼声,代表了天下的呼声。他们受不了旧皇朝的压迫,唯有推翻重建。好了,汉朝已经建立起来了,必须有新的治国理念支撑起来。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国家意识形态,适应汉初经济条件的,不是什么别的思想,而是道家。因为,天下打打杀杀这么多年了,国家生产力严重衰退,首当任务就是振兴经济。然而对刘邦来说,儒家对祖先崇拜的法古思想是要不得的。道家倒是很适应他。道家所主张的不扰民,清静无为的理念不但合他疲惫及偷懒的心,更是符合了汉初基本国情。

于是,一片求清静无事的呼声中,黄老之术应运而生,被广泛认同。曹参就是在这么一个合适的时机,做了一件合适的事,实施无为治国理念。

同类推荐
  • 给你的世界

    给你的世界

    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政权摇摇欲坠下的时代王爷,长史,逆贼,少女。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我奋不顾身来到你的世界,你却在别人的世界里笑靥如花。那就把我的世界全部给你,成全你的。哪怕城破焚身。你以为这是个爱情故事?你错了。你以为这是个历史故事?你也错了。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世界不过如此。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什么美帝,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
  • 用钱砸死你

    用钱砸死你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乐正然喃喃自语。“在你眼中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可在众生眼中呢?”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婉转动听的女声:“众生眼中,你是个深谋远虑,凶狠霸道的枭雄,所以你才能活到现在,才能继续做她心中的英雄。”
  • 我为夏桀

    我为夏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揭开层层迷纱,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同于史书的话题。谁真?谁假?臭名昭著的桀,也许并非传说中那般荒淫无度,也许并非史官书写的残暴凶恶?换了胜利者,历史就得改写!
  •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曹操雄霸、孙权贤能、刘备仁德、刘峰……一个小人物铸造的历史新篇。
热门推荐
  • 称霸球场之绝对无敌

    称霸球场之绝对无敌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没有绝对无敌。但如果你的球技远远超过场上的五个对手,再拥有四名可信的队友,或许你能够绝对无敌!“我现在只想认真打篮球,至于恋爱,我不打算在这方面浪费多少时间!”——林浩辰
  • 苍澜叹

    苍澜叹

    本书的宗旨是弘扬自由,平等,人人如龙。英雄者,头顶苍穹、脚踏厚土,匡扶正义,为民争命;英雄者,大无畏,虽千万人,吾独往,直面重重磨难,挑战一切邪恶;英雄者,敢为梦想勇往直前,粉身啐骨在所不惜;英雄者,直面真爱,勇于承担;英雄者,行出所想,言出所言;英雄者,一诺千金,守信轻命;英雄者,弘扬自由,教化世人。三尺青峰,九步天阶,漫漫血雨,仗剑、杀人,逆天而上,无所谓正与邪,只有愿不愿;一柄大刀,横扫八方,纵横四阖,踏着尸山血海,洒下赤红血雨,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只为一诺,纵与世间为敌,化身为魔,亦所不惜。
  •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是心灵的栖息,是感情的慰藉,是精神的享受,是淡淡忧伤中的喜悦,是温馨中的片刻孤寂。思念是流淌在心灵深处一首无字的歌,隽永,悠长,有人值得你默默地思念,是幸福的;你能让远方的人默默地思念,是欣慰的。思念是孤独中开放的花,带着几分忧伤,几分惆怅,甚至还有几滴晶莹的泪滴……
  • 星座学院

    星座学院

    写天秤星公主夕蓝希梦、水瓶星公主真诚艾乐和双子星公主上宫缨雪三人在星座学院发生的怪事、趣事等。
  • 眯眯眼不懂人心

    眯眯眼不懂人心

    我叫雾岛慧。我的妹妹叫逢坂大河。…………还不够吗?
  • 逍遥天师

    逍遥天师

    小道士栖身青楼,身陷红尘迷帐,寻旧爱,斗仙狐,猎艳妇,戏玉女,夺得神兵斩邪魅,万缕情丝难割舍。
  • Our Androcentric Culture

    Our Androcentric Cul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染卿颜:三生劫

    墨染卿颜:三生劫

    她身负诅咒转世重生。她受尽情殇,却探不破那一丝眷恋。直到她手中的末世王权刺进他的胸口。
  •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糖果女生

    糖果女生

    你是不是也在喜欢一个人?是不是也被一个人喜欢着?是不是也喜欢看那些江湖、武侠、两肋插刀的豪情?是不是也曾经有过好兄弟亦或好姐妹?是不是也曾帮着最好的死党追求他的一生所爱?是不是也有过被喜欢的人当作妹妹的经历?是否想起,吃到某人为自己做的早餐,舌尖泛起薄薄的甜?又是否记得,曾有喜欢自己的人喜欢了别人,心头的那一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