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8500000097

第97章 大江东去浪花横 洗尽铅华奔前程

这戚将军身手果真了得。

苏卫与之对抗还有点吃力,要不是仗着枪法高明,真就可能拿不下来。在打了十来回合,苏卫一招心口如一,逼退戚将军。

这招心口如一,是刀法与剑法演化成的枪法,以斩、削为主。

虽招势仍是枪法,但有长刀之技法,主要用于步战,刀招讲究沉猛,大开大阖,变化较少而威力不减。

这招要求心口合一,枪随心走,心与身合,身与气合,气与神合。

又过几招,苏卫一招世事洞明,长枪挑在戚将军的右手腕上,把长刀给挑落在地。苏卫退后五步,持枪看着戚将军,也不说话。

此时要取其性命,轻而易举。但人家曾是将军,也要讲个面子,行军打仗哪有百战百胜的。况且这戚将军败在自己手里,多是非战之败。

戚将军本来已做好必死的准备,又看自己亲手败在汉匪手里,又羞又愧。正准备抽出腰里的剑自刎时,眼神一憋,看到苏卫手里的银枪,在阳光下闪闪夺目,光耀四射。

心里一动,放下手中的剑,对苏卫说道:“你手中的银枪,可容借我一观?”

苏卫很诧异,但也点了点头,右手把枪持平,再双手托枪走了上去。后面的护卫一急,跑过来又是拦又是阻的,不让苏卫前去。苏卫笑道:“戚将军是这样的人吗?你让开,戚将军不是小人!”

护卫只得眼巴巴的看着苏卫走了上去。苏卫走到戚将军的面前,双手前伸,把枪递了过去。戚将军心里很是感动,听到苏卫说自己是君子,又亲自捧枪前来,也不怕自己算计,对其人品也是佩服。

先给苏卫作个揖,也伸出双手过来,捧过龙朱枪,细细的抚摸起来,嘴里不停的点评到:“好枪,好枪,真是好枪。”

又看了一眼白衣白甲的苏卫,又看着枪,好像想到一个问题,开口道:“将军是山东人?”

苏卫点了点头。

戚将军又看看苏卫,再看看枪,说道:“此枪原不是将军所持吧?”

苏卫眉头一跳,看着这戚将军,心里也是一跳,这人眼睛好毒啊!真不简单。

苏卫不作声,看着这戚将军,默认了此事。戚将军品完此枪,双手捧过枪来,还给苏卫时又问道:“将军是山东东平卫出身?”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自己早就跟官府作对了,再说也不怕你官军知道。苏卫点了点头,就准备往回走。

戚将军忙喊了一声:“将军,请留步。”

苏卫回过头看着这戚将军,问道还有何事。

戚将军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后面的死士,神色荒诞滑稽,又对苏卫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苏卫见他无话可说,径直退了回来。现在不是非要杀人立威,而是以打击官军的士气为主,这传说中的五百死士,也不过是用钱买来的,成不了气候。

从来打仗取得胜利,又有几次能用钱能买得来?那得靠拳头,用拳头说话。用钱都是作垂死挣扎,注定命运失败的人才会这样做。

以前自己还觉得这戚将军是个人才,没想今日一看,也不过尔尔,何必多说费话呢?难道自己看错了吗?

当自己得到消息,说戚将军被逼无奈,组建五百死士营,每人发十两安家费,当时心头一动,要试试这将军到底货色如何。

所以才故意撤退,给官军一个错误幻觉,觉得自己是怕了这五百死士。果然啊这官军都是一路货色,为了钱真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永康官军内部,居然为了这区区十两银子打了起来。

所以带队又回来,看这内讧不停的官军,如何对待自己。戚将军的五百死士倒是出来了,但也没有表现出誓死如归的死士样子。

一看戚将军让自己给打败了,有些人就开始逃跑了,这一逃引发了风潮,转眼间就逃得只有百十来个还站在那里,也不知是该选择逃跑呢还是留下来。

戚将军神色苍白,看着远去的苏卫,心里苍凉无比,往自己的阵前走去。看着这一百来人,稀稀拉拉的队伍,想了想,好似下定了决心,对这一百多人说道:“你们愿不愿意跟我去送死?如果愿意的请站在左手边,不愿意的站在右手边。”

这一百多人互相看着,谁也不说话,自己本来就是为得这十两银子的,才来当死士,真心没想过去送死。

现在这百户大人叫自己选择,当然能活命最好,谁愿意去死啊。人群很快分开过来,站在左手的就只有三十来人。戚百户叫过这三十来人前来,说道:“跟我走吧。”

当头走了出去,来到阵中,俯身拾起地上的长刀,脸色潮红一片,看来心情也非常激动,迈着坚毅的步伐,直接走到苏卫面前,先把长刀朝地上一丢,接着的举动把苏卫和后面二十人也搞懵了。

原来这戚将军直接跪了下来,伏在地上叫道:“我戚孟元,今投降将军帐下,甘愿为将军执蹬扬鞭,万死不辞。”

后面的二十人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直接把兵器放在地上,跪了下来,喊道:“我等也愿意投降。”

苏卫赶紧走了前来,连把戚将军扶了起来,嘴里客气道:“将军客气了,俺也十分欣赏将军的才气,今汉军得将军相助,必能早日拿下这永康县。”并叫后面的卫士,去把那二十死士也去扶了,就一把挽住戚孟元手臂,哈哈大笑向大帐走去。

并命人设宴款待戚孟元和二十名勇士。席间苏卫才知道,这戚孟元是山东人氏,做官后一直在外地,很少回家。

直到几年前听说,山东出了一个东平卫,凭着一千人纵横山东,打得白莲教闻风丧胆,又听说是一位叫林寒的年轻人,手持一把亮银枪,打遍山东无敌手,但不知何故后来消失了。

直到袁大人遇害,山东更多混乱,自己的家乡也遭到兵祸,族人死伤无数,四散流离。心里也恨朝廷的无道,官府的无能,更恨白莲教的凶残。

没想到去年受朝廷诏书,奉命前来永康县任县军的指挥使。

上任第一仗就跟苏卫打。打得大败而归后,让朝廷官府追责,要不是散尽多年积蓄和家财,早就让官府给害死在大狱了。要不是汉军来攻打永康县,自己也没有出头之日。

直到组建死士营后,没想到汉军突然撤退,撤退得毫无征兆,让永康官军眼红这十两银子,发生冲突让自己人给包围,那时心就早凉了。

只等汉匪来,冲出去,以死证明自己。汉匪是又来了,但这一幕幕喜剧的上演,也让自己彻底死了心。

面对给自己带来一生耻辱的敌人,自己一心求死,也一心想杀了苏卫。直到看到那把枪,心里一动,问起缘由来,才明白自己败在东平卫亮银枪下,输得不冤。

自己本想借机以五百名死士,纳个头名状,投降给汉军,但那些人的表现令人太失望了,自己心里也失望。五百人最终就只有二十人跟着自己过来投降。

苏卫这时也是大笑起来,也说起了原由。说自己听城内传来消息,得知戚孟元用钱,组建五百死士要与自己拼命,心里也是一阵好笑。

找来杨五,讲道理,说原因,分析说永康军中这位戚孟元将军,还有是本事的,从上次交手来看,就是有大本事的人。

可惜他身在官场中,一定得不到善终,并说永康官军,绝对不会放过五百人。要是俺们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直接先撤退一步,他们内部就会因钱的事打起来。

杨五不信,还跟苏卫打赌。

但苏卫还是说服了杨五,决定先退一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自己也好奇苏卫说得对不对。

事实胜于雄辩,杨五硬是服了苏卫,问苏卫为什么会这样。苏卫说,要是官军不这样,你们五兄弟还能活到现在,还敢来攻打永康县?

现在的官府官军就这德性,一切向钱看,什么礼义廉耻,忠孝仁爱早就抛得远远的。

苏卫又对杨五说,你如不信,俺们去把四门一堵,那些人又要去跪着哭着,求戚将军率领五百死士,出来攻打我们。

于是杨五带一千人把南门给堵上,并派人不时攻打北门和东门,就是要把这官军的丑恶面目暴露出来,这最终的结果,就跟苏卫说的一模一样。

杨五完全服了,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此苏卫说什么,自己只管就做就行。

戚将军又问起苏卫怎么来到这里,又怎么加入了汉军?苏卫又把前前后后的事情讲了。戚将军也是感慨一番,心里对官府官军的所作所为,真感到齿冷心寒。

于是就留在汉军中帮忙出谋划策,特别是对攻城作战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参考。

苏卫觉得还是要学武义县,不硬拼,如能兵不血刃拿下永康县,是最好的结局。戚孟元觉得这不可能实现。

苏卫摇了摇点,叫来何六对戚孟元说道:“戚将军,你带五百人去堵北门,最终如何你会看到,俺说能完整拿下就能拿下。”

戚孟元一听这话就跪下来,眼含热泪说:“谢苏尉卫的信任和不杀之恩,但败军之将,岂敢再领兵,我只愿做将军下面的一个马前卒就行了,万不可领兵出战……”

苏卫把他一把搀起来说道:“将军错矣,戚将军,你就不想证明给永康城里,让那群蠢物看看,是他们对不起你,而不是你对不起他们?

你就不想证明给他们看看,你戚将军到底是不是一位将军,是不是一位能打胜仗,敢洒热血的真正的铁血将军?”

戚将军一愣,心头热血奔涌,脸上如酒醉一样,又是发誓又是赌咒的,说了一番话后,由何六带着前去围堵北门。

杨五听到这消息就跑来问苏卫,怎么敢放心给他五百人,万一他与永康县的官军勾结,再反戈一击,那我们不是吃大亏了吗?

苏卫哈哈一笑,对杨五道:“放心,有何六在,这戚将军也翻不起浪来。再说俺相信这位戚将军。

如果换作是是你,受到官府的这么多屈辱与折磨,也会马上跳出来,转身就跟官府的对干的。你放心,这事出了问题全由俺负责。”

同类推荐
  • 万古丹神

    万古丹神

    叶辰曾是一名天才,却因一些原因,修为五年都未有丝毫进展。因此,天才瞬间成为废物,在无尽的嘲讽谩骂羞辱中,少年的心从未动摇过。无意间得到丹神传承,困扰自身修炼无法寸进的原因,也随之解决,少年重夺天才光环,展现自身妖孽天赋。
  • 江山送美人

    江山送美人

    皇上对着一个女子说:“我愿送你江山,得你一嫣然,只为,你是我的红颜。”自古美人嫁英雄,宝剑赠英雄,赤兔配吕布。可是我们要说得这位英雄是远古时期鸿锊国的皇上东方嬿起,这个国家至今无人走出国界,也就是说它大的出奇。这位英雄把自己的江山送给了一个女人,是心甘情愿的送,没有任何权谋。那么,她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是盗贼,只偷金银珠宝,奇花异草,石雕玉琢。她是美女,是那种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的美女,而且永远都不会衰老。她的个性是一个字,贪,贪,贪。她的真实身份上古时期遗落人间的仙胎,父母是谁?无从考证。在天山温泉里孕育而成人像,生来会飞,长到十八岁,从此再没变化,距今已活了三亿万年之久。
  • 三月七

    三月七

    有求必应阁,厢房。有求必应阁当然不是善男信女烧高香供奉泥菩萨的地方,可所有人都知道,它比慈眉善目的菩萨更值得人依赖,因为它有求必应。此刻,一个身着束身黑衣的人已站在厢房门口,左手握着一柄通体漆黑的剑,从身后望去,这个人全身上下都笼罩在一片黑色里,似乎随时准备着隐藏进黑暗中,只是走近了看,那束起的乌黑长发和细腻的肌肤无不在表明着这人的性别。这一次,她不是来求的,她是来被求。。。。。。
  • 凤临九州

    凤临九州

    九州有凤,名曰南宫。九州之上,人皇问鼎。五大道庭,三大剑地,诸子百家,共襄盛举。
  • 葬天图

    葬天图

    一个十六岁少年的葬天之旅~~~~~“问世间可有仙乎?渺渺而无踪。问苍天可成仙乎?遥遥而无途……”当仙已经成了遥远的记忆,修道又是为了什么?(书友群:44102048,喜欢的道友请多多【收藏】、多多投【推荐票】,命魂拜谢~~)
热门推荐
  • 白色樱花

    白色樱花

    那些轻盈的樱花,那些剥落的时间,那些青春画面里的牵挂,怎么全部汇集成我无边无涯的悲痛?......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ab日记

    ab日记

    当内向而特例独行的畅销书作家遇上固执且性格坚毅的编辑,又岂止是火星人对上金星人这么简单……
  • 横行无忌闯三国

    横行无忌闯三国

    新书《拔山河》已经上传,下面有直通车,欢迎收藏!===================主角重生到了一段岔路的历史,成为了当朝第一权臣的外孙,却倒霉的遇到了满门抄斩……侥幸活下来,避世十二年,终于得到平反,重回中原,势要恢复昔年家族荣耀!王朝交替,正是英雄用武之时!皇帝灭我满门,我便取你江山社稷!力拔山兮气盖世!敬请期待馋虫2011年新作《拔山河》!馋虫已有三本完本作品,完本率百分百,没有不良记录,这是第四本了,这次馋虫重回历史写架空,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瓷器

    瓷器

    他,受人白眼,受人歧视,受人欺凌。命运的不公使他饱含挫折,泪水的交织一触即发。他,无法改变命运,乘坐着痛苦的轮船,航行在冰冷的水中,暴风雨的漩涡使他无法透气。正当他被爱的力量所感化时,刹那间发现,这一切还没有结束……
  • 走宁夏

    走宁夏

    在中华大地的西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里,鄂尔多斯台地与绿色盆地共存,浩浩大漠与滔滔黄河同在,水乡景色与边塞风光交相辉映,西夏文化、阿拉伯文化与华夏文化同放异彩……这,就是被人们誉为“塞上明珠”的宁夏。
  • 像水一样柔软

    像水一样柔软

    罗盘掏完自家烟囱后,正好发现了不务正业、早已离婚的侯夏和年方18的少女王丫混在了一起。罗盘本着对王丫负责的态度将此事告诉了王丫的父亲王宝生,并建议王宝生当场捉奸以免侯夏抵赖。侯夏被捉后没有抵赖,但几天后和王丫私奔了。王宝生用实际的行动感化着罗盘,罗盘只好答应替他寻找私奔的侯夏、王丫。一次不经意的窥视,却换来变卖家产、远走他乡的终生寻找。
  • 一世宠溺

    一世宠溺

    他是君临天下的王者,她是声如黄鹂的娇女,三世奇缘的朦胧记忆令他们如疯子般狂缠在了一起,难离难弃。然,江山美人,宛如鱼和熊掌,向来不可兼得。面对痴狂下引起的江山云涌,百姓万苦,他们,又将做出如何的选择,是依旧痴狂,还是为江山而舍下私欲,将绊牵千年的情缘就此抛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为了有效地帮助有些家长解决孩子不听话问题,我们组织多年研究家庭教育问题的专家,在对大量案例跟踪分析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本书深刻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现象的种种原因,精辟论述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对孩子不听话的多种表现进行了严肃而认真的透视,为父母正确地应对孩子不听话行为,提出了各种实用而有效的对策与技巧,是专为广大家长解除心病、为孩子送来欢乐的一本简明、有益、方便、科学的家教读物,希望它能对广大家长教子成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