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4300000015

第15章 识人篇(15)

塔塔统阿说道:“自古以来,打天下要靠兵马,要靠武将,治理天下则要用文人呀。”

不久,两人决定用维吾尔文字母拼写蒙古语,维吾尔文只有二十一个字母,其余便在偏旁上凑成,终于创制了维吾尔字母的蒙古文。

成吉思汗又让他们两人担任教师,以此教育太子、诸王学习这种文字,这就是被人们称道的“维吾尔字书”。

从此以后,成吉思汗又下令召来其他一些深知维吾尔文字的人,让他们专门做各级官吏子弟的教师,由此便形成了一个传统,从蒙古大汗到万户、千户等都用维吾尔人掌管文书印信。

成吉思汗正式下令,要求用这种文字发布命令,登记户籍,编制文法等。

用人点拨

开明的管理者,不仅要有慧眼识才的本领,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敢于接受毛遂自荐者。而要能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的还是能慧眼识才。不能辨识人才的领导者,即使送上门来的人才都无法辨识,使用人才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元世祖用郭守敬治水

蒙古世祖中统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召见中书左丞相张文谦,商议兴修水利事宜,需要任用水利人才。张文谦推荐说:“要用熟悉水利,巧思绝人的智者。”接着他谈到了巡视河南、河北一带,带回了一名叫郭守敬的年轻人,此人知识渊博,精通地理,熟知天文,熟悉水利,思想精巧,超过常人,对所到之处的地形、水系都仔细勘查,了如指掌,提出的水利方案合情合理,令人赞叹不已,耳目一新,寡目相看。

元世祖说:“我听说郭荣有一个孙子,才智过人,器宇不凡,你将他带来,让我同他谈谈水利的事情。”

郭守敬,出生在天文水利世家,他聪明好学,年轻时学问已超过祖父郭荣。张文谦带着29岁的郭守敬觐见元世祖。元世祖让这位年轻人畅所欲言。

郭守敬说他近年来考察过北方水系,同时研究过他们的历史,有六件事情需要兴办:第一,从大都到通州之间开通一条运河,使大都和通州之间车船来往更加快捷、方便。第二,把顺德附近的达泉分三条支渠引经城中,可浇灌一大片农田。第三,疏浚旧沣河河道,把沣河引入滹沱河进而并入大运河,可通船运。第四,从磁州东北引水入沣,流经滏阳、邯郸等地,即可灌溉,又可分洪。第五,引怀河、孟河余水和丹河余水汇合,可浇灌武陟县两千多顷土地。第六,将黄河水从孟州西南引出一条渠,到温县南再疏入大河,可浇灌两千多顷土地。综上所述,治理河流,开设灌渠,发展农田灌溉和水运产业,都经过实地考察,是简便易行、快捷有效的方案。

世祖听后连连点头,对郭守敬为国为民干事业的精神非常敬佩,感慨地说:“如果所有的大臣官吏都能像郭守敬这样去做事情,百姓就有盼头了!”

于是,立即任命郭守敬为统管河渠事务的提举,决定予以采纳以上的六条建议,诸项付诸实施。第二年,又加封郭守敬为副河渠使。这时郭守敬才33岁。

郭守敬任职期间,除了主持完成了上述六项工程之外,还修整了宁夏一带沿黄河的八十多条古渠,勘察了黄淮平原的地势河通航水路,最早已海平面为测定陆地高度的标尺,也就是最早运用了“海拔”这一科学概念。

用人点拨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谈话是进行思想沟通、发现人才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谈话时要端正态度和把握一定的技巧。简言之,应做到以下“八忌:一忌“居高临下,要平等相处,切不可耍官腔,唱高调;二忌“盛气凌人,应心平气和,切不可自以为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是,出言不逊;三忌“急于求成,应有耐心,不怕麻烦,不可操之过急;四忌“回避矛盾,提出的问题要大胆表态,不能含糊其辞,躲躲闪闪;五忌“讽刺挖苦,要与人为善,不能无理挑剔,过于苛求;六忌“言不由衷,要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不可表里不一;七忌“一味迎合,必须坚持原则;八忌“文不对题,不可毫无目标,盲目张口。

朱元璋构筑人才工程

朱元璋广纳贤士,自己表现得很谦虚,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提意见。他并不自高自大,对许多儒生,他都亲自上门聘请。他知道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就是礼贤下士,不摆架子,爱才如命,才会有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能人辅佐,才得以鼎立于三国。

这一年,朱元璋率领队伍经过定远县妙山脚下,恰巧遇到了一批人马。这支队伍的首领是冯国用和冯国胜两兄弟。他们虽说没有见过朱元璋的面,但对他的为人和才干是知道的,早有投奔他的意思。当他们得知朱元璋的队伍要从这里经过时,就事先做好了准备。

朱元璋对冯氏兄弟的队伍是敬佩的,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冯氏兄弟有智有谋。兄长冯国用书生意气,处世颇具儒雅之风;兄弟冯国胜则善于武技,箭法精湛。在元朝统治下,整个社会已是儒道废弛,人不习文,而冯氏二兄弟却文武兼备,又善兵略。这对朱元璋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事。

他们谈得很投机,第二天,就一起上路了。

朱元璋有了冯国用兄弟的加入,愈发觉得缺乏将才,他认为队伍需要补充领导人才,以便加强管理,像冯国用这样言谈具有登高望远之妙,这样有见识的人,现在真的是太少了。他很高兴遇到了冯国用这样的儒生,内心深受感动,马上把冯氏兄弟留置于幕府。冯国用等人论述的平定天下之道,使朱元璋茅塞顿开。他初步看到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道路,也深刻认识到了读书人的重大作用。此后,注意网罗读书人,向他们垂询治道,请他们出谋划策,并逐步开始构筑他的“人才工程”,他将要对将领进行一次扩招。

至正埂四年七月,攻占滁州后,儒士范常到军门拜渴,朱元璋热情款待,留置幕下,有疑问就向他请教,范常也尽心尽责,凡有所问,必详加解答。龙凤元年六月渡江攻取太平后,儒生李习、陶安率父老山城迎接。

朱元璋第二天召见他们,谈论天下大事。陶安献策说:“当今四海翻腾,群雄并起,攻城夺邑,然皆好子女玉帛,无拨乱救民之心。将军您若能一反群雄所为,不烧杀掳掠,顺天应人,民心悦服,必能平定天下。”

朱元璋问:“我想攻取金陵,您认为如何?”

陶安回答:“金陵是古代帝王建都之所,龙蟠虎踞,又有长江为天然屏障,以为根据地,然后出兵四方,一定会战无不胜。”

朱元璋十分赞赏陶安的话,将他留在自己的幕府中,遇事就同他商量。

十几年后,当朱元璋帝业已成,还曾追念说:“劝我创建帝王基业的,是陶安啊。”

李习也受到重用,被任命为新建立的太平府的知府。

朱元璋做事就是这样的雷厉风行。紧接着,龙凤二年三月占据应天后,朱元璋马上宣布:“贤人君子有愿意跟随我建功立业的,我都尊礼重用。”

消息传开,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士前来谒见,朱元璋均加以录用。他听说曾担任元朝江南行台侍御史的洛阳名儒秦从龙隐居于镇江,在命徐达率军去攻打镇江时,特地嘱咐说:“镇江有一个秦从龙,才器老成,你要寻找到他,转达我希望见到他的心愿。”

徐达攻克镇江后访得秦从龙,朱元璋立即派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带着金银前去礼聘。秦从龙抵达应天时,朱元璋还亲自到城门外迎接。用人点拨作为管理者,要有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构建人才工程,才能成就事业。那么,靠什么来聚才呢?一靠美好的共同愿景。一个美好、光明、灿烂的共同愿景,往往可以起到强大的“磁场效应,为人才实现理想和抱负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对人才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二靠人格魅力。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士为知己者死等古训说的就是这一道理。可以说,人格魅力对人才的吸引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为此,管理者必须练就真才实学,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朱元璋南下徽州网罗人才

朱元璋是一个网罗人才的高手。他曾形象地比喻说:“锋利的宝剑可以刺穿犀牛和大象,但用它砍斫石头必会缺损;骐骥可以奔跑千里,但让它拉犁耕田必将趴倒。”

为了广揽人才,他命令文原吉等人到各地去访求人才,并且告诉他们:“天生人才,应当为世所用,然而人的才智有所不同。敏锐的人可能比较轻飘,敦厚的人可能比较迂缓,明辨的人可能行动跟不上,沉默的人可能德行有余。你们应该仔细鉴别。每个世代都有人才,我倒不愁天下没有人才,愁的是知人不易啊。”朱元璋要求大臣们要当好伯乐。

有一次,一名部下向朱元璋推荐了徽州名儒朱升。他是休宁人,后移民歙县,早年曾拜著名学者陈栎为师,刻苦好学。至正四年参加科举考试,乡贡进士第二名,曾出任地州学正,后见天下混乱,便弃官回到家乡,隐居于石门山,闭门著述。

朱元璋早就听说江南文人才子众多,渡江以来,一直留意访求人才,对朱升的名声已有所耳闻。听了邓愈的介绍,知道朱升有才学,便效仿刘备三顾茅庐的做法,微服从连岭出石门,登门拜访朱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大事,朱升虽身在山中,却时刻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心中有所谋划,他被朱元璋的诚意打动,遂进言三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有一次,朱元璋途径徽州,特意召见唐仲实、姚琏等人,询问民事得失,得知筑城给百姓带来很大困苦后,立即下令停工。他还询问汉刘邦、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统一天下的原因。唐仲实说:“这几位前代帝王都不乱杀人,所以才能平定天下。”

这年年底,他攻占婺州。这里是理学中心,有“小邹鲁”之称,拥有大批富有学问的儒士,把这些人收到身边,不仅有助于稳固当地的统治,也可以扩充自己的智囊团。

入城之后,朱元璋立刻召见了范祖干、叶仪,询以治道,接着又请这些人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并把范祖干、王冕、许瑷等纳入幕府,让他们参议军国人事。

朱元璋的这次徽州之行,使得他更想把民间的有才隐士都招于门下。中国历史上,许多有才之士,都无法实施自己的抱负而弃官归隐。刘基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为上司赏识,不能施展抱负,只好解甲归田,读书著述。朱元璋再三地邀请他,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刘基只好勉强答应。

许多归隐的人都足彼此心有灵犀,现在有一人出山,其他人一下就知道了。因此,在龙凤六年三月,叶深、章溢、宋濂等人到达应天。朱元璋高兴地说:“我为天下谢先生们了。”用人点拨布袋里的确放不住锥子,是人才早晚要显露出来;同时,不能不考虑到客观环境与人才发现之间的关系,锥在囊中,其颖立见。锥在木箱中、甚至铁皮箱中,是否也能“立见”呢?虽然靠着一些辅助手段,也能使锥尖显露,但毕竟加大了难度。所以要求领导者们要尽力为人才的显现创造良好的环境———囊状环境,不要等人才白了头时才发现,为时已晚,既误人才,更误事业。

朱元璋微服私访遇贤才

作为通过武力打下江山的一国之主,明太祖朱元璋自然知道人才对于他建立基业的重要性。因此他重视网罗人才,在执政初期,面对许多从元朝生活过来的知识分子的不肯效忠和不合作态度,他还是表现出一种宽容和大度。为做到礼贤下士,他专门发起了一次修元史、修礼书的活动,以吸引他所需要的知识分子,而且确实做到来者欢迎,去者欢送。对于完成自己的编写任务就调头离去而拒不接受其他职务或仍然招而不来的,他也能够容忍。

朱元璋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招募人才。招谕全国官民,以前隐居山林,或者被压在底层不为朝廷所知的贤才,现在都应举荐过来。朱元璋害怕下级的地方官员不把这个诏谕看在眼里,又专门下了一道圣谕,令各地的官员加紧寻访,不得有懒惰之心。

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走进了一家小酒馆,遇到二位国子生。当时座位已满,朱元璋见一个供奉土地神的桌子旁边有两把椅子,便把土地神移到地上,子生对面而坐地交谈,当他得知这位国子生是四川重庆人,便出一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国子生应声对曰:“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元璋见他才思敏捷,十分高兴,又指着神龛下的小木让他赋诗。国子生略加沉思,诵道:“寸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间治不平。”

朱元璋觉得此人胸怀大志,第二天,便召他入朝陛见,国子生见昨天与自己对饮的竟是大明天子,连忙叩头谢罪。

朱元璋说:“你不是想登台端吗?今天就遂了你的心愿。只是你要真的为人间治不平才好,朕任命你为按察使。”用人点拨容才是现代管理者重要的心理品质。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容才的雅量,才能真正做到用好人才。美国心理学家威斯尔特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完全放松、一点也不紧张,没有杂念的状态下工作,就能发挥他所应有的能力。欲使人才进入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固然要靠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自控能力,但是管理者使其增扩心理容量,为其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也至关重要。

刘基知人又自知刘基是明朝开国功臣和朱元璋的主要谋士。明朝建立之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朱元璋许多重要事务尤其是用人问题经常找刘基谋划。

明初,丞相李善长多次受到太祖朱元璋的责备,有被罢用的可能。刘基对朱元璋说:“李善长是有功勋的旧臣,他能够协调好诸位将军之间的关系。”

朱元璋说:“这个人几次说你坏话,欲加害于你,你还维护他吗?我想要你做丞相呢。”

刘基叩头,一边拒绝一边解释:“更换丞相有如更换房柱,必须用大木,如果用一束束细木条捆绑一起替代,房子顷刻就会倒坍。”

不久,李善长罢相,朱元璋准备以杨宪为相,杨宪与刘基过从甚密,朱元璋以为会得到刘基的支持。不料,刘基力言不可,说:“杨宪这个人难以做到像水那样公平,以义理为评判是非的标准。”

朱元璋问:“任命汪广洋为相,可以吗?”刘基说:“这个人器量狭小浅薄,比杨宪还过之无不及。”朱元璋问:“任命胡惟庸为相,可以吗?”刘基说:“这就犹如一匹驾车的马,臣非常担心他可能会把车驾翻了。”朱元璋想了想说:“我选相才,实在没有人能超过你的。”

刘基说,“我这个人嫉恶如仇,性情太刚,又缺乏处理繁杂事务的耐心,让我任丞相会有负皇帝的恩宠,天下何患无才,唯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汪广洋、胡惟庸都得到不同程度重用,胡惟庸还任丞相8年,但都相继败亡了,原因正如刘基早年预言的那样。用人点拨刘基是一个智者,十分善于辨识人才,对于几位丞相人选的才德洞察是十分深刻的。但他又有自知之明,并不认为自己是丞相的合适人选,对人对己把握得准确而公正,这是很不容易的。

古人说:“白石似玉,奸佞似贤”,“不有百炼火,熟知寸金精”。只有建立在广泛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正确的用人思想和用人政策,古代是这样,现代更是如此。辨识人才,不能用片面眼光,要进行较长时间、较为全面地考察。

张居正识人重实绩

同类推荐
  •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是借助计算机通讯以及数字交互媒体来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模式。互联网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更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营销不仅仅是WEB2.0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观念风暴。而揭秘这些网络营销的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就成了营销人员的责任。在这种情势下,本书随着网络营销的浪潮应运而生。
  • 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本书记录了一群平凡的小人物的发家史,讲述了他们创业的经历。内容包括:何春锐:推销牙刷与推销自己;侯连斌:小车不倒只管推等。
  •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研究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研究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是国内外国有企业治理变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研究—产权契约分析的视角》从产权契约视角分析一般公司治理本质人手,研究国内外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 如何打造旺铺名店

    如何打造旺铺名店

    虽然竞争者很多,但是只要经营有方,经营者依然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从现在开始,投资一家旺铺,是创业者功成名就梦想的开始。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做成的,何况是经营一家旺铺,而且许多投资者属于初次创业,没有任何经营经验、实力。本书正是为这些初次创业,并打算投资一家旺铺的投资者编撰的。 本书作者亦经营私人公司多年,根据个人创业经历、经验、结合多次深入的市场考察,为投资者提供了诸多打造名店旺铺的宝贵经验。比如如何进行项目选择、投资;如何选择店铺地址;如何进行市场考察;如何为自己打好广告;如何营造关系网;如何实行店铺内部管理等等。
  •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

    本书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借鉴企业合约理论和产权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理论框架。
热门推荐
  • 白垩时代

    白垩时代

    从地质历史上看,地球目前处于冰、温室气候交替出现时期,这本适合于人类生存,但科技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地球提前走向温室气候时期,这一切最终引发二次白垩纪爆发:恐龙降临,被子植物大量繁殖……一块远古时代的神秘玉石,一次跨次元全球进化,开启了神奇的白垩时代之旅,面对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能否再重夺地球霸主之位?让我们拭目以待!
  • :曲终人散

    :曲终人散

    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繁杂的文字,这只是个短小的真实的故事。
  • 燕过无痕自飘零

    燕过无痕自飘零

    是谁说的一旦穿越就桃花朵朵开,美男遍天下,是谁说的一旦穿越就重权在握,佛挡杀佛,又是谁说的一旦穿越定是阿哥王子惟命是从,王爷皇上当猴耍的,怎么到了她竟是穿成了史上第一荡妇,第一艳后,遗臭万年的红颜祸水——赵飞燕。她不要做飞燕,于是改名字,誓不起舞,可是……却依旧躲不掉她的宿命!?……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红颜不悔,谁亦甘当祸水?她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婴儿,一朝穿越却已命定妖异。前途舛舛,再世为人的她只愿做一只自由飞翔的燕子,而不是帝王嘻戏的掌中燕,一朝错信,遭来一场骗局,一场买卖,她心力交瘁,不再信爱。周旋后宫,逼死皇后,残害皇子,淫乱后宫,种种劣迹,却依然有痴心人相随,一颗心再难动涟漪,是搅乱这个天下还是执手天涯??……她说:爱是什么?不过一场笑话!他说:此生相随,永不相负!
  • 求生征途
  • 城市隐狼

    城市隐狼

    一次秘密任务,战友全部牺牲,只剩自己一个人活着,心伤退出军队,回归都市。本意平静安度余生,无奈处处危情。大丈夫,当仁不让;为了自己的爱人、朋友、兄弟和平静的生活。既然是浑水,就让他越来越浑吧。
  • 青春是绝版电影

    青春是绝版电影

    总以为我们几个姐妹可以永远在一起,可是到头来却还是分散了。等多年以后猛然觉醒,才发现我们与当初的约定走远了,时光不老我们不变。夏之墓碑,记载着我们当年许多的事情,待下一个夏天,我们还是不后悔相遇。我们暂时的离别只是让灵魂回归到原来的地方。“我很怀念以前!”“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 ballads lyrics and poems of old france

    ballads lyrics and poems of old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老故事

    本书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心选编,值得品读,在每篇文章后设有“心灵悟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心灵的距离,因而使得本书更富有人文气息和启发性。
  • 豪门童养媳:hello,总裁大人

    豪门童养媳:hello,总裁大人

    傅止言这男人卖相好、智商高,唯一的缺点大概是外界盛传他不举。第一次见面,韩小野就用番茄酱当血浆,堂堂总裁救助不成反被绑在床上强行为艺术献了身!她花了一年,她死皮赖脸缠着他,好不容易追上了高冷男人。万万没想到,一夜之间,未来老公成了嫡亲的……“为什么要跑?”她推开他,痞气吹了声口哨。下一秒,她被丢到了床上。屁股揍开了花。【宠文、1对1,霸道总裁VS野性童养媳】
  • 地水风火

    地水风火

    现代一个年轻人在意外死亡后,灵魂跨越万年之后,重生在元素时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