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1600000040

第40章 重视习惯--好习惯可以成就你的一生(3)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时时刻刻发生着关系。当环境对我们的刺激超过一般水平时,我们就会出现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一般来讲是肌体能够承受、对健康没有损害的,也是人体必须面对的正常情况。但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下,或者外来紧张刺激过于突然、强烈,以至超过了个体的适应和应付能力,便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危及个人的身心健康,这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们健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面对压力,面对紧张刺激,应采取一种旨在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维护和增进健康的应付方式--积极应付。

积极应付是一种在主体身上发展起来的、针对紧张刺激可能出现结果的一种积极反应。同时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起来的、针对可能的对生命和健康产生的威胁的一种预见力,即"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这种"准备"之下去应付刺激和压力,并引导自己去努力消除这些刺激和压力的负面影响。

积极应付可以使人在应付压力成功后表现出较高的满足感、轻松感和达到目的感。当人们再次处于类似的情景下时,在主观上就不会有紧张的表现,客观上也查不出紧张的反应。积极应付主要通过预知、反馈和控制三个环节来实现。

培养积极应付的行为方式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注意接受多种刺激;第二,接受科学的教育;第三,努力提高个人的基本素质。

积极应对压力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只要你愿意这样做。

1.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

女人的焦虑往往超过男人。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66名已婚夫妇进行了6个星期的研究,发现了因为女人们更爱方方面面地考虑问题,所以女人们比男人更经常感到压力。她们会考虑自己的工作、体重,还有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等等。

2.每天集中精力几分钟

比如现在的工作就是把这份报告写好,其他的事情一概抛在脑后,不去想。在工作的间隙,你也可以花上20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仅仅是散步而不考虑你的工作,仅仅专注于你周围的一切,比如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觉到什么,闻到什么气味,等等。

3.说出或写出来你的担忧

记日记,或与朋友一起谈一谈,至少你不会感觉孤独而且无助。美国的医学专家曾经对一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气喘的人进行分组,一组人用敷衍塞责的方式记录他们每天做的事情;另外的一组被要求每天认真地写日记,包括他们的恐惧和疼痛。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后一组的人很少因为自己的病而感到担忧和焦虑。

4.不管你有多忙碌,一定要锻炼

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30分钟的踏脚踏车的锻炼后,被测试者的压力水平下降了25%。上健身房,快走30分钟,或者在起床时进行一些伸展练习都行。

5.享受按摩的乐趣

不只是传统的全身按摩,还包括足底按摩、修指甲或美容,这些都能让你的精神松弛下来。

6.放慢说话的速度

也许你每天的桌上摆满了要看的文件,你的右手在接听电话,左手还要翻看资料。你要应付形形色色的人,说各种各样的话。那么你一定要记住,尽量保持乐观的态度,放慢你说话的速度。

7.不要太严肃

不妨和朋友一起说个小笑话,大家哈哈一笑,气氛活跃了,自己也放松了。事实上,笑不仅能减轻紧张,还有增进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8.不要让否定的声音围绕自己而把自己逼疯

老板也许会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实际上自己也是有着许多优点的,只是老板没发现而已。

9.让自己彻底放松一天

读一篇小说,唱歌,啜茶,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坐在窗前发呆。这时候关键是你内心的体味,一种宁静,一种放松。

10.至少记住今天发生的一件好事情

不管你今天多辛苦,多不高兴,回到家里,都应该把今天的一件好事情同家人分享。

改掉坏习惯

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但有些坏习惯会成为你实现目标的障碍。这些坏习惯,虽然不像酗酒和吸毒那样具有非常明显的破坏性,但绝对会阻碍你取得事业的成功。所以你必须改掉那些坏习惯!

1.坏习惯可以改掉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一条宽阔的马路,车来车往,川流不息。马路中间的栏杆已经被人扒开了一个缺口,尽管往两侧走上200米各有一座过街天桥,但许多人还是图省事从这儿穿越马路。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从这里穿越而过。

终于有一天,随着刺耳的刹车声,一对手挽手的情侣倒在血泊之中……

这就是坏习惯惹的祸。坏习惯可以毁灭生命,也可能毁灭成功。必须改掉坏习惯,美国地产大亨欧文·亨利的经历告诉我们,坏习惯能够改掉。

欧文·亨利曾经是个瘾君子,嗜烟如命。有一次,他度假开车经过英国,开了几小时车后,有些累了,又值天下着雨,他就在一个小镇的旅馆停下来过夜。吃过晚饭,旅途的劳累使他很快入睡了。

凌晨3点钟,欧文·亨利突然醒来,很想抽烟。打开灯去找烟,不料烟盒空了。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搜遍了,也没发现一支烟,而他确实很难受。这时候,旅馆的服务厅已经关门,大街上的商店肯定也早关门了。估计只有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了。

但这时烟瘾上来,的确很难忍耐。他感觉这时自己非吸上一支不可,哪怕就一支。当穿好了出门的衣服,拿雨衣准备出发的时候,他停住了。他想:我这是在做什么啊?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自以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却要在半夜三更冒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吸一支烟。这是一个很恶劣的习惯,但这个习惯的力量怎么这么强大呢?我要抵制住这个习惯势力。过了一会儿,亨利终于下定决心,回到床上睡觉了。当时他就有一种战胜困难的感觉。

这次以后,欧文·亨利真的戒掉了吸烟这个习惯。

也许你认为这些生活中的小习惯很难改掉。其实,当你对这个习惯的认识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当你充分认识这种习惯的影响时,你可能就会想办法改掉它。其实改掉这类坏习惯也很简单,你可以制订一个计划,想一些简单的办法。下面就是改掉抽烟习惯的方法。

你首先花一些时间想想自己为什么抽烟。也许你说从小就抽,没什么原因,或者由于好奇,不管是什么原因,你都要找出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你可以用类似下面的一些激励性的语言:

只有笨蛋才吸烟。

我恨透了吸烟。

烟正在谋杀我。

我正在慢性自杀。

坏习惯该结束了。

不要再花钱自掘坟墓了。

你可以选择用其他食品或者零食代替吸烟,这个方法据说很有效。

当然你也不必为了改变而和自己作战。只做你想做的,只要保持一天三次温习你制订的计划,每次花些时间去体验那种戒掉烟的感觉,就是重新塑造自己了。

2.像戒烟一样戒掉坏习惯

习惯就仿佛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好习惯是通向成功的助推器,坏习惯则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教育家认为: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而坏习惯一旦成为一种需要,那就是很可怕的事情了。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经过8年的奋斗,冉终于在北京买了自己的新房,刚刚装修完毕,感到无比的轻松。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可以搬进新家了,告别租房的生活。

搬家那天,一只蟑螂也进了他的新家,并且在那里安居了。没过多久,冉就发现自己的新家简直成了蟑螂的天下。蟑螂的繁殖能力真是惊人啊,冉不由得惊叹。

蟑螂们常聚集躲藏在房间缝隙角落、厨房、餐厅的柜橱、抽屉及杂物堆里,它们在食物上到处乱爬、啃咬衣物、书画,真是到处都会出现它的踪影。它不仅传播疾病,还会使人造成过敏反应,如皮炎等。

简直太可怕,太令人生厌了。

冉开始想办法来消灭它们,他开始喷药,投放灭蟑饵剂,还把水管里的水排空,灌入滚烫的开水,把那些可恶的蟑螂烫死。也根据同事告诉他的办法,据说这个办法是最好的灭蟑方法,那就是堵住排水管的两头,灌入灭蟑螂的杀虫剂,这样蟑螂就会彻底完蛋。

但冉几乎采取了所有能想到的手段,还是没能彻底消灭家中的蟑螂。

据说蟑螂在地球上居住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可以说比人类还要早来到这个世界。蟑螂之所以能延续到现在,而没被灭绝,是因为它们有极强的生命力。一旦生存环境较好,它们就会迅速繁殖。一颗卵可以产生40~50只的蟑螂,而一只蟑螂一次可以排无数的卵,其繁殖的速度,实在是惊人。

你的坏习惯就像蟑螂一样,也是一种很难根除的慢性虫害。一个人要立大业成大事,都必须从改变和培养习惯开始,因为成功始于习惯。如果你想成功,好吧,现在就开始研究分析一下自己的习惯,看看你自身有哪些要不得的坏习惯,一旦存在一些坏习惯,你就要立即行动,像戒烟一样赶紧把它戒掉。

同类推荐
  •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

    宽心做人,舍得做事是一种境界,以一颗宽容之心来面对人事的纷纷扰扰,不计付出,舍己为人,更能体现出一个人胸怀的宽广;舍得是一种智慧,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体现出明朗大气的做事风格;舍得是一种心态,无争无求,低调淡泊,体现出坦荡洒脱的人生追求。但舍得做事的前提是宽心做人,如果不能宽心做人,心胸就无法放开,当然也就无法坦然的面对人生的得和失,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懂得取舍,首先是要做到宽心,在宽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舍”,在适当的“舍”的基础上才会有所“得”。宽心做人,舍得做事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
  • 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成长,是首特别的歌,从懵懂无知到情窦初开,从青涩少年到学有所成,一路走来,成长,带给我们多少感动与回忆,激情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当岁月流沙般泻过,当昨天已成为过去,多少如歌的感动在我们的心底徘徊,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最受读者喜爱的成长故事,以成长感悟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回味,有所感动……
  • 激励成长

    激励成长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咬定”目标。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分析“内方外圆”之道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新见不少,又非常实用。相信,一定能够点活你的做人与做事之道。
  • 多长本事,少长脾气

    多长本事,少长脾气

    俗话说“和气生财”,一个人脾气大了不仅对自己的身体不好,而且会让你的人际关系陷人困境,所有朋友都会躲得远远的。因为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别人,哪怕对方是一个远远不如你本事大的人,也会让他对你产生厌烦心理。所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光靠聪明才智,踏实肯干是不够的,还要有人缘。这就要求我们遇事做人学会宽容,学会隐忍,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阻住自己的路。总之,做人要想成功必须“多长本事,少长脾气”。
热门推荐
  • 有狐雪冥

    有狐雪冥

    《有狐雪冥》是国漫《秦时明月》同人文,【秦时背景,架空历史】。作者狐狸家=洛阳音书绝这篇文总共打算写六卷,每卷20章。第一卷主凤歌青尘:彼岸花开,死灵垂泪第二卷主卫庄青尘:庄生蝶梦,蝶舞翩跹第三卷主白凤泠雪:谁争天命,生爱别离第四卷主张良啊寒:阴阳两隔,情断凌虚第五卷主萧何黎清:百里路遥,山长水阔第六卷主卫庄赤练:相濡以沫,相忘江湖
  • 红尘泪——明宫遗梦

    红尘泪——明宫遗梦

    红尘缘,静寒怨。一生痴恋,穿越百年,梦已千年。多少事,如在梦中,亦如梦里还说梦。而今,已分不清是梦是醒……彼岸红尘,静散如烟。红尘旧事,梦里飘散。前世的情,来生的梦,化作今生的缘,一场曲折动人的故事在时光轮回里上演,演绎着那些伤感的美丽,那些美丽的伤感。我们本不属于这个年代,既然不能离开,那就只有尽快结束……本是大一的学生,因为机缘巧合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没想到,竟在古代见到了自己的同学,然而这一切,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同学和自己都被赋予了另外一种身份,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种身份,才有了最后那个凄美的结局……
  • 乱世情缘之桃花酿

    乱世情缘之桃花酿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平凡小女生,一朝穿越成了邶国将军之女。时逢乱世,三国争霸,战乱不休;父母失踪,身世成迷,暗潮涌动。美男云集的邶国皇宫,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桃花树下一世的许诺,是否只是年少轻狂的玩笑?十年风雨,再相见时,故人是否安好?乱世战场,只剑单骑,且看她如何翻云覆雨,倾负天下。
  • 假王子的璀璨花园

    假王子的璀璨花园

    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考上这种私立高中不知道是喜是忧。误打误撞女扮男装,入选校草行列。进去了为贵族而立的后花园。在这里,度过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顾浅璃静静的看着照片,笑着流出了泪水。眼泪无疑是苦涩的,却又像是一种解脱。“我连唯一能给你的一辈子都没有了。”笑也罢,哭也罢。即使不能在一起,至少我还爱过。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人团

    五人团

    为利益断送朋友的金,策划着鹬蚌相争而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五个人办起公司后的现状。没有刚开始那么的如出一辙,那么的并肩作战,而是事成落定后宴席尽散,各收各的悲欢。
  • 救赎非常美少女

    救赎非常美少女

    天气极于太阴,日月缩运,九气改度,吞噬一个个美少女消失,不留下一点点痕迹。
  • 倾世毒妃:风流古代

    倾世毒妃:风流古代

    她,是21世纪的最强测灵师,通知天文地理:是21世纪的最强佣兵,无所不能:狡猾如她,天真如她,妩媚如她。却一朝穿越,穿越到一个身份不低的人身上,且看她如何风流成性,且看她如何笑看江湖,且看她如何咸鱼大翻身!
  • 观自在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销伏毒害陀罗尼经

    观自在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销伏毒害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8)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8)

    本书收录中国经济学家2008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文章,内容包括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