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1400000056

第56章 族群理论(22)

对村际地戏仪式的展演则存在村与村之间的相互制衡。每年屯堡村寨内部的地戏队都要进行互访,这既是一种友谊的互动,同时也是一种地戏展演技术和规范的互动。在这样的交往互动中,如果某村地戏作大的调整,不按规则出牌,族群内部的舆论会使之难以立足,屯堡人谓之“不懂礼数”“不懂规矩”。比如,如果有跳《岳传》的地戏队一改传统,突破以往《岳传》不跳“风波亭”的惯例,那将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因为屯堡人跳神是在展示“英雄”即“神”的丰功伟绩,而不愿看到“神”出现不好的遭遇。可以说,若干代人的延续与互动,屯堡人族群自成了一套普同性的评判准则,保证了地戏仪式功能正常的社会效应。

通过地戏队的互访,使屯堡村寨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比如,2006年正月苏吕堡地戏队到九溪来演出,通过“参桌子”,九溪出的六个题目都是苏吕堡地戏队《三国》中的内容,但苏吕堡地戏队回答不上,使他们了解到九溪的确是寨大人多,人才济济,不敢小视,回村以后还是要将《三国》这部书读精读熟,以后不要这么丢面子。这是一种村落之间的在同样话语下的竞赛,展示村落文化的实力,显示村落文化的优势和民间文化的修养。在这样一种机制下,人们还是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化”修养,既要熟悉本村的地戏本子,也要熟读别村的地戏文本。如此,使村与村之间通过交流注意保持文化实力上的大体均衡。

同时,安顺的屯堡村寨还经常举行“地戏会演”,评优长,定等次,这关系到一个村的荣誉,也没有哪个村会拿自己的荣誉去冒这个风险,在一些原则上的方面去进行改变。

通过这些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文化制衡机制,不仅保证了内容、技术的稳定性,而且保证了地戏所凸显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价值理念在整个族群的传播和渗透,进一步加强了族群的稳定性。

(七)村际地戏仪式与族内通婚

“只在屯堡人中开亲”,在屯堡做田野常常听到类似的话语,这说明了屯堡人“族内通婚”的特点,即屯堡人只在族群内部通婚,不与少数民族和汉族后移民缔结婚姻关系。据我们进行的“中国百村调查·九溪村”课题的研究成果《屯堡乡民社会》显示,九溪村的婚姻圈和屯堡地戏的仪式圈是基本重叠的。走访了其他一些屯堡村寨其婚姻圈和地戏仪式圈也基本是重叠的。可以说,村际地戏仪式为屯堡人族群内部通婚提供了保障,也强化了屯堡人族群内部通婚的制度。我们知道,族群内部的通婚要有一个基础条件,就是要有足够数量的人口,而屯堡具备了这一要件。屯堡人的总量具体有多少,没有见到官方的数字,但在上千平方公里而且又是良田好土集中的区域,这个数字不会低。就目前的说法,有说20多万人的,有说30多万人的,有说40万人的,甚至有说上百万人的。但不管怎样,人口总量不小这是事实,这为屯堡人的族群内部通婚创造了条件。

在以往交通、通信不畅通的年代,通过村际地戏仪式的展演,使各屯堡村寨之间交流了婚姻的信息,知道哪一村寨有什么样的男子,什么样的女子,对方是什么条件,我方是否合适,通过以后进一步的交流,使婚姻关系得到确立。我们在调查了解到,在以前不少人家的婚姻就是通过这一渠道促成的。当然,今天交通、通信已有较大的改善,婚姻信息的交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这种传统方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村际地戏仪式也强化了屯堡人之间形成的亲戚关系,也使屯堡村寨之间的“血亲”、“拟血亲”的关系更加巩固。地戏仪式展演的季节,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和七月,这正好是我国传统的春节和“中元节”期间,也是村民们的农闲时节。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地戏队的互访,使以往的亲戚关系更加巩固,使村寨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屯堡村寨与城市社会一个明显的不同,绝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屯堡人通常爱说“一人亲,亲一家;一家亲,亲一寨”,只要两家人开亲了,这两家人中的任何成员就是一种亲戚关系;同样,两个村寨之间有一家缔结了婚姻关系,两个村寨的人也相对于形成了一种亲戚关系。这种说法体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某某村寨的某一亲戚办酒(婚丧嫁娶、起房立屋、上学参军等等),与其有主要亲戚关系的人就要“约客”到有事的亲戚家走动。如此,在这样一个社会关系网络的编织下,支撑了他们操办的重要事情,也强化了村寨之间的情谊。因此,在屯堡村寨普遍有这样的说法,认为村际地戏仪式,“不是跳神,是跳亲”,这可说是屯堡人对地戏展演功能的一种理解。如此若干代人的互动往来,可以说地戏仪式对屯堡族群内部形成的纵贯历史、横跨族群的婚姻制度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屯堡社区形成了一个具有“血亲”、“拟血亲”关系的共同体,强化了族群的稳定性。

四、结论和讨论

综上,笔者认为在地戏仪式对村落内部产生作用的基础上,在族群内部的仪式圈范围内,通过村际地戏仪式的连接而形成的一个纵贯历史、横跨族群的仪式网络,这一仪式网络使地戏仪式内蕴的主导价值实现了在屯堡人族群的普泛化,进而使族群认同一致化,族群记忆牢固化,族群规则(社会控制规范、族群内部通婚等)通行化,使屯堡人族群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关于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在本文的开始部分我们陈述了目前的研究有聚落优势说、文化优势说、自我封闭说或概述前说的综合说等观点。在这里,或许我们可以提出“仪式网络”这一概念,对这一问题就姑且叫做“仪式网络说”吧。仪式网络大体可这样界定:就是指在族群生存的空间里,作为族群组成部分的单位社区大都有某种同一类型的仪式行为,这些仪式行为除了周期性地在各自的单位社区内部展演之外,而且还通过仪式行为的流动将单位社区之间连接起来,形成了覆盖族群整体的文化网络,使族群价值观和族群规范趋于一致,从而对族群的稳定性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当然,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应该是多种因素着力的结果,除了地戏仪式之外,应该还有其他因素,如宗教、制度等等方面,但即便如此,像宗教仪式在屯堡村寨也会形成一个覆盖族群整体的仪式网络。

就仪式网络而言,笔者认为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在族群的生存空间里,作为族群组成部分的若干单位社区要有各自的仪式行为,且这些仪式行为是同一类型的,具有薪尽火传的内在生命力;二是单位社区与单位社区之间要有周期性的仪式行为流动,使族群内部不断地形成互动和进行调适;三是仪式行为能表达族群的主导价值并且将之普泛化,进而使族群认同一致化,族群记忆牢固化,族群规则通行化。

诚然,本文是对屯堡人族群稳定性的一种尝试性研究,由于受时间、水平、经费、资料等方面的限制,缺漏会有不少,有些方面尚需以后进一步地研究。比如:

1地戏仪式圈与婚姻圈、赶场圈、庙会圈、方言圈的关联及其对屯堡人族群稳定性的研究;

2族群边缘与屯堡中心区域地戏仪式的比较研究;

3黔中卫所制度的特殊性及其对屯堡人稳定性作用的研究;

4屯堡妇女的宗教仪式网络对屯堡人族群稳定性的作用研究。

诸如此类的不少问题,将待以时日或待以贤者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兆乾:《仪式性戏剧与观赏性戏剧》,载胡忌主编:《戏史辨》第二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2]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4]张云胜:《古代军队礼仪的文化内涵与教化功能》,《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5]周耀明:《族群岛:屯堡人的文化策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读》(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7]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读》(下),《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8]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

[9]汪晓云:《戏曲:神鬼人的共同在场》,《艺术探索》2003年第3期。

[10]王胜华:《关于中国仪式戏剧学说的简略回顾》,《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1]马敏:《政治仪式:对帝制中国政治的解读》,《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4期。

[12]段明:《仪式戏剧的理论建构》,《四川戏剧》2004年第2期。

[13]汪晓云:《从鬼到神:神的发生学研究》,《艺术探索》2005年第3期。

[14]汪晓云:《从仪式到艺术:中国戏剧发生学》,《艺术探索》2005年第4期。

[15]吴晓群、郭晓东:《论仪式学视角下儒家礼乐思想的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6]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7]张志伟:《从公共仪式到公共艺术》,《文化思考》2005年第8期。

[18]李新华:《村落的“神”与“像”》,《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19]王铭铭:《威慑艺术:形象、仪式与“法”》,《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20]汪晓云:《是戏剧还是仪式——论戏剧与仪式的分界》,《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1]周莲红:《仪式与艺术的关系》,《东南文化》2007年第2期。

[22]蒋立松:《略论贵州屯堡人的族群认同及其表达途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8期。

[23]张定贵:《屯堡地戏的人类学解读》,《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论文集》,2007年。

[24]张定贵:《安顺地戏的社会文化解读》,载于张新民、李红毅主编:《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论丛》(二),巴蜀书社2008年版。

[25]沈福馨:《安顺地戏》,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6]沈福馨等:《安顺地戏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27]王秋桂、沈福馨:《贵州安顺地戏调查报告集》,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氏民族文化基金会1994年版。

[28]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29]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0]范增如:《明清安顺风物诗文注评》,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1]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33]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5]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36]翁家烈:《夜郎故地上的古汉族群落——屯堡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7]郑正强:《最后的屯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吴羽:《安顺屯堡史料类编》,“2002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题专著打印稿,未刊,2003年。

[39]贵州省安顺市政协宣教文卫体委员会编:《安顺文史资料》第二辑(屯堡文化专辑),内部资料。

[40]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1]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2]金方梅:《贵州喀斯特地区孤岛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以屯堡文化和军工文化对比研究为例》,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43]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4]俞宗尧、帅学剑、刘涛志:《屯堡文化研究与开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5]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西秀区大西桥镇志编委会:《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7]孙德忠:《社会记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8]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王明珂:《华夏边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0]阳贤:《面具下的教育——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地戏仪式的教育人类学分析》,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5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2]熊迅:《村落的仪式与变迁——一个屯堡村落中地戏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3]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4]张原:《在文明与乡野之间——贵州屯堡礼俗生活与历史感的人类学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55]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张定贵,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

论族群文化转型——以阳朔田家河村为例

冼奕

农民,这一族群的天职原本是从事与种地、渔猎和畜牧等相关的农业活动,以前,与农民有关的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也只是各地农民们的自我娱乐,“下里巴人”而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近几年来,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那“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漓江山水之间,有这么一群农民不再只是搞农业活动,他们也开始搞“艺术”,参与到以传统民族文化和原生态生活为基础的“现代”艺术表演当中,重新唤醒起那些尘封多年的遥远的记忆。

由张艺谋导演在广西桂林阳朔搭台并成为景区长期演出内容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自2003年10月试演、2004年3月20日正式演出以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赢得了不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丰富了桂林旅游文化产品。在这台“与自然同在”的演出中,张艺谋那惯用的有视觉冲击力的宏大场面自不必说,其中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数百名穿梭在像箭一样飞驰的竹排上,变魔术般快速地扯起藏在水里的红绸翩翩起舞的演员竟然都是来自当地的农民。他们在表演中所表现出来的训练有素和熟练自如,很难再让人把他们与“浑浑噩噩、表情呆滞麻木”的原初形象联系起来。

正因为《印象·刘三姐》的出现,使得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白天忙着种田做生意打工,晚上划着竹排踏着山歌来表演,一种全新的生产生活模式由此诞生。此外,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使得作为农民这一族群所秉持的传统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型。那么,转型过程中农民文化适应了什么?能否适应?适应的过程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笔者所关注的。今年6—8月间,笔者选择了参演村庄之一——田家河村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点,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分别从生存策略、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三大方面来考察一群“特殊农民”的文化转型。

一、田家河村及农民演职员概况

同类推荐
  • “新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新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问道新闻

    问道新闻

    王存政著的《问道新闻》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汇编了作者自2006年起至2015年12月这十年间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会议发言、为报刊的新栏目新专栏而写的开栏语、在会上的讲话、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还有部分论文和单位管理方面的文字。全书分为随谈、感言、唠叨、口传、论调、说道共六个大辑,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可以看到作者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行走在“新闻”这条路上的履痕。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热门推荐
  • 新复仇者

    新复仇者

    华夏李氏家族第三代子弟、轩辕黄帝传人、天界首领、复仇者联盟创始人···这么多霸气的身份却隐藏在一个平凡人家的孩子身上。他只是一个小人物,本想平凡一生,却没想到现实将他推向风口浪尖之上!为了家族,为了亿万同胞,为了使四界和平,无奈他走向了王者复仇之路!一个崭新的复仇者时代,崛起的‘复仇者联盟’是否能一统天下?他是新复仇者的领路人,他的代号是战狼,他究竟会成为超级英雄还是魔鬼先锋?
  • 跟着中医学养生

    跟着中医学养生

    本书共分四个章节,从人体元气入手,进而谈到心理健康和古人称之为“后天之本”的肠胃养生,最后以养身收尾。
  • 网游之地精工程师(下)

    网游之地精工程师(下)

    一个胖子,一个地精,崛起的故事!故事历程搞笑,恶搞,希望大家喜欢!
  • 如果再爱一次

    如果再爱一次

    我只想知道,如果再有一次,你会不会让我离开。我们过了5年平静的生活,在如今的天翻地覆之后,我知道我只是想与你相守。这是个两个男女找到自己,找到他们之间真正爱情的故事。
  • 逆世魂主

    逆世魂主

    世界,其实已经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变了个样子。一次兼职遭遇的意外,让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叶凡接触到了那个已经改变的世界。异能,感染,冷眼,排挤。叶凡的生活彻彻底底的被改变了。察千人魂灵,洞万物先机。无法回头的他决定凭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不合理的世界……
  •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

    本书配有光盘,光盘中整合了本书的源程序、素材、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学习课件及网络课程平台系统。本书适合中小学各科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师范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各师范类专业学生使用;可以作为教材,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学习和教学参考资料。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 豪门弃爱,傲娇萌妻别想逃

    豪门弃爱,傲娇萌妻别想逃

    十八岁那年,在一个雨天里,欧阳宝儿遇见了二十岁的冷漠男子慕容睿。那一刻,他们都触动了对方早已冰冷的心,重新感受到了心跳的节奏。那一年,他向她表明心意,因为心里的那些秘密,她不想和他有太多的接触,可却舍不得他带给她的温暖。他以为他们会永远在一起,因为他爱她,她也爱他!她以为她们会永远在一起,因为她爱他,他也爱她!可是当她的秘密被揭开时,他才知道原来他爱上的人竟然是……而她早就知道他们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他问自己,心还会再跳吗?“就当我慕容睿瞎了眼,遇上了你,爱上了你。以后只当我不曾认识过你。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 步步为营:修罗世子慵懒妃

    步步为营:修罗世子慵懒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苏家三姑娘,无良之父宠妾灭妻断绝了她们母女的生计并将其赶回娘家。他是王朝世子,无情的战场修罗,别人敬他,惧他,她却“天真”的将他当成话本子上的肥羊痛宰,窃走他象征身份的玉佩换银,事后一场大火,毁尸灭迹,消失无影,事隔数年再遇,他方知,天真二次,与此女无缘,而她,在得知他后,不但未在躲,反而使劲的将他当着肥羊继续宰着。俩个无情之人,世人都道此他们是有情,却不知,不过缘深情浅。片段一:天不公,咱便不靠天,娘傻,咱便不犯傻,五爷无情,咱便别对他用情,祖父教子无方”她面瘫的说“咱谨记住,以后莫犯就是了。”
  • 异世无敌修炼

    异世无敌修炼

    被爱人背叛之后,魂穿异世,本来想靠着从现代世界带来的眼光和知识,混个权贵或富商的,谁曾想,这该死的世界居然是实力之上的修仙界。“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废材流?”韩奇仰天长叹。一枚神奇的戒指,一枚能不断产出丹药的神奇戒指,改变了他的命运。根基不好?没事,我有筑基丹。修炼速度慢?没事,我有聚灵丸。你是美女?那又怎么样?我随便一颗养颜丹,那些公主仙女什么的,求着喊着让我抱。一般美女我还真不稀罕。
  • 仙盗之王

    仙盗之王

    在这浩浩大军中,唯独一人,他的目标虽然是为了成为新一届的仙盗之王,却还有另外一个滑稽可笑的目标,这目标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到了目的地,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