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1400000033

第33章 论坛纪实(7)

冯雪红博士(北方民族大学):就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我也以前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一个想法就是我想今天这个话题民族认同,可不可以叫做民族认同的中国话语,或者说民族认同的学术话语,或者说民族认同的中国学术话语,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我觉得就是刚刚受很多专家学者的这个启发,也有一点思考,就是说关于民族认同这个问题,我想是不是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他是一个如何界定的问题,我们就是说把他界定为相对,能够让大家相对可以认同的话,才能够来谈这个民族认同的问题,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他应该也是一个语境的问题,这个存在一个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理论层面我想我们应该需要一种主流的,主流话语的这个操纵权。现实层面呢就是存在于很多方面,像刚才陈(志明)老师提到的,他一再强调,就是说我是中华民族,但我不是中国人,国籍不是。这就是说他形式上不是中国人,但是在他心理上他自己是认同的,他认同他是中华民族。我认为呢,这是因为他有一种潜在的,或者说显性的一种需要,所以他才说他是中华民族。这个就我自身来说,我也有切身的体会,比如说像这个,在5.12地震问题出现的时候,3.14西藏事件出现的时候,还有奥运期间8月4号喀什暴乱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就我们所有的这个中国人来说的话,我想在这个时候我们强调更多可能,我们是中华民族,我们是中国人。这是从这个政治角度,或者说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我们所生,我们所处的社会制度来说,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更多的想到中华民族,我们想到更多的可能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华民族。当然要再举出更多的可能是强调这种一体,而且也是现实的一种需要。当然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从个体角度开说,当这个西藏问题,3.14事件西藏问题出现的时候,比如说,就我个人来说,我的家庭本来就说应该说,有三种民族成分,我是汉族,我的爱人是藏族,小孩严格来说应该是汉藏结合的,但实际上他入的是藏族。但是这个事情出现以后呢,我爱人他就有想法,他说把小孩民族改了,改成汉族,为什么要改汉族呢,因为这个小孩这个学校没法上了,他的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在学校,他是一初中生,因为学生都处于不成熟的这个心理和生理阶段,学生都说,全校就是我小孩一个藏族学生,说他是藏独,就是参加运动会的时候,往那跑道上一站,然后下面的学生都喊他时藏独,所以心理上受到很大的伤害,他马上就不想上学了,然后就存在一个问题说要不就把民族改了。但是我在这个时候,我自己是想无论有没有必要改,就是有没有改的需要,无论改不改,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环境当中我想我们三人应该是都是中华民族,这是不可否认的。

徐:好,谢谢,时间到了。

冯雪红:另外就是一个,最后我再简单提一下。

徐:再一分钟。

冯雪红:说这个民族认同应该是很有用,就是说,如何实用的问题,就是说从这个从政治层面上说应该是强调一下,而且有这种需要。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我们需要强调多元,强调多元我们才能够寻找到凝聚、认同的核心要素,我就谈这些。

徐:好谢谢,我们的时间就到这里了。今天上午的圆桌论坛,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尤其是我们的王明珂先生最后终于赶到了会场,成为后半场的焦点人物,那么我们也用名副其实的海峡两岸,包括台湾的、包括香港的、包括我们大陆的学者、包括在座的所有的学者,完整的完成了这一次人类学高级论坛的讨论。但是,在这里可以说,过去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可能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下,所以很少去考虑,你是什么身份的人。所以我们比较强调,你什么是族,对不对?所以吴(晓萍)教授她就讲了与美国苗族认同的对话。其实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出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和外面的交流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的这个浪潮我们是不可避免的被卷进去啦!从来不出门的以前开拖拉机的现在都是富豪,他还要到非洲去做生意、要到这个美国去做生意、千方百计的打通美国的市场,他就有问题了,出去以后是什么?我到法国去考察过法国苗族,他们跟吴老师讲的美国苗族是同样的一个状态。啊!他现在已经入了法国籍了,骨子里跟我们讲还是中国人,他不讲是苗族,他是中国人。所以这种状态下,这个问题,中华民族就浮现了,就像抗日战争的时候,是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那肯定是不得了了,所以今天这个表达,包括我们个人的一个表达。今年,2008年,是大冰雪、大地震、北京奥运,还有其他的种种事情,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的每一个人可以讲是手挽手肩并肩的站在一起,汶川地震给我们多少感动的东西?北京奥运当然也使很多人感动是吧?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讨论不是刚刚有的教授说是徐老师找麻烦搞的,实际上我很欣赏庄孔韶老师讲的两个事情。第一,庄老师讲过,人类学其实很好玩的。为什么很好玩?因为,我们很开心啊,我们很开放啊,我们没什么顾忌,我们就想说什么我们就要就说什么,讨论,是吧。大家很开心的在一起,会朋友啊,交流啊,喝茶喝酒啊。第二,就是他讲的,人类学也很麻烦,为什么很麻烦呢?因为人类学它的眼光与别人不同,确实不同,眼光不同这点就是有时候看得明白一点,看得明白一点有的时候就跟别人就不同啦!不是讲人类学就是批判的吗?实际上,人类学就是在批判中不断前进的,再就是在不断的麻烦当中去前进的,我们这次又麻烦了一下,那,谢谢大家,到这里结束。

[录音整理/赵杨吴桂清]

视野、内涵与学术张力——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观察员评论纪实

徐杰舜孙九霞兰达居王明珂等

主持人徐杰舜教授: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就要闭幕了,下面我们进行观察员评论。首先请孙九霞博士发表评论。

孙九霞(中山大学):这次论坛不见了一些老面孔,但是增加了非常多的新面孔,我们的源流也越来越多,有人类学学者、民族学学者,还有社会学的、政治学的、历史学的,是一个多元学科汇融的一个队伍,我觉得是越来越好了。这是从论坛的历史来说。那第二个方面呢我觉得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也是发展得非常的快,那现在呢,我看到次参会的论文它的研究的领域非常的广泛。从理论到实践,从个案到历史等等,梳理得非常地清楚,那么回归到族群上的一个概念来说,它有族群的主观要素,比如说族群认同、族群意识,基于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血源、共同的体制下的一种社会记忆,或者是历史记忆等等这样一些主观要素的研究,还有一些客观的要素,包括族群的文化、族群的语言、族群的建筑服饰等等,非常丰富的一些领域都纳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是第二个感觉。这第三个呢,我想提一下,嗯,不是对在座的所有学者。因为我昨天参与了青年论坛这样一个环节,我只想对青年学者说,就是我们在研究族群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一些东西,族群研究在国内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一些进展。我希望年轻的学者,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前人的肩膀可以站,他们给我们搭了那么多台阶,大家要去踩,台阶是要我们踩的,是可以为我们垫脚的,要去搞清楚这些东西,不要在你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去谈为什么,这个还是有点危险的,要踏踏实实去做这样的事情。在这次论坛上,我觉得非常多的前辈,早期做族群研究的非常多的前辈,他们其实是没有把话语权紧紧抓在自己手里,他们给我们非常多的话语的空间,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觉得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缺乏跟他们对话的那种能力,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包括我自己。还有呢,我希望争论是好事,但同时应该是族群多元或者是文化多元这样一种精神。我昨天也说了一些话,就是,像文化的概念是非常非常广泛非常非常多的,全球目前有几百个概念在使用着,现在作为人类学者或者做为民族学者,已经不去争论哪个是一个法定的是一个规范的定义了,那这样的一个争论在其他学科。他们开会我参加过,他们是不停地在争,我们已经不争了,我们只知道在你的视角上的研究领域上去使用合理的解释,或者是可操作性的一些应用,这一个呢,其实是我们学者的共识,学术上的共识,我也希望在未来我们的族群研究上也能达到这样一个共识,这可能会实现一种学术繁荣。最后一点呢就是展望,因为这几届论坛,全部都是在西部地区,最多是到中部,武汉举办了一届,那我希望未来能不能有东部的这样一些单位来接手一下,因为在西部,民族的话语是非常非常强的,我们的民族政策或者民族区域自治等等这样一些国家政策体系下的这样一个体系一直在运用着,那么在东部呢,它们或许会稍微淡化,我们也可以深入到那里,换个场地,换个场地去探讨一下关于族群的问题,谢谢大家。

徐:好,我们下面接第二位,蓝达居教授。

同类推荐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热门推荐
  • 赤炎剑者

    赤炎剑者

    秦炎五行大陆的一个天才,为报父仇而走上强者的道路.无意间得到神器赤炎剑,在五行大陆闯下赫赫威名。
  • 都市小道

    都市小道

    我叫林九,我父亲叫林八,爷爷叫林七,祖爷爷叫林六....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样的名字很可笑,但事实就是这样,自从我的祖先林正一偶遇九世鬼主第一世,并将其消灭之后,我林家就与鬼主结下了恩怨,为了提醒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这才取了这样的名字。我的父母临死前如祖先一般将道行都传给了我,我也从小励志努力修道,将来消灭鬼主。可是作为一个孤儿的我也需要生活,于是我开始了混迹都市生活。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 有事您来事务所

    有事您来事务所

    “有事您来”事务所,现承接重生+换魂超值优惠大套餐,买一送一,安全无痛。有事您来啊~
  • 任务流三国

    任务流三国

    游戏宅男穿越三国,附身荀彧,从此开始三国的旅途。在梦境之中,主角发现居然有无数个任务等待自己,根据任务最后的结果主角将获得不同的奖励点数,点数可以增加自己的五围。属性达到一定的点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技能,主角是让荀彧继续成为三国第一政治家?还是让荀彧变成三国第一武将?甚至是三国第一军事家?
  • 未来特种在都市

    未来特种在都市

    安逸,服役于未来特种部队,身为王牌,他在整个联盟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尊贵地位。然而,他现在却不得不解决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安逸不得不屈居尊驾,去三千年前的一家公司,应聘当保安。什么,老总指名点姓让我去给一个刁蛮女,当贴身保安?安逸痛苦大叫:憋屈死了,我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了!
  • 情陷男上司

    情陷男上司

    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郑涵在进入一家公司后,遇到了英气逼人的老板于毅。因为一直缺少父爱,她把于毅当做自己的长辈一样,贪恋他的关怀。后来在一次旅行中,郑涵遇见了已经有未婚妻的陆成,她只是看了他一眼,便把一辈子的思念留给了他。在旅行结束后,郑涵回到公司发现新来的领导竟然是陆成,于是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开始展开。一个是为了爱毫无保留又以死相拼的人,一个是见色起意的花花公子,他们之间究竟会是怎样?最后又是谁的故事?
  • 旧念莫相忘

    旧念莫相忘

    讲述娄东历史文化名人,其文化流派是吴文化的汇集与一脉相传。如吴梅村创始的娄东诗派、王时敏等“四王”为代表的娄东画派赋予精致的古典高雅文化;以郑和为代表的江海文化赋予通融的开放胸怀;以江南丝竹、滚灯、龙狮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具有一份“安和”的生活情致。
  • 魅惑君心:仙妃太难宠

    魅惑君心:仙妃太难宠

    千年前,他们真心相爱,却因此犯下天规,红尘路上,他们约定来世再续情缘……千年后,他君临天下,是令她国破家亡的刽子手。她被人利用,失去记忆,入宫为妃,一步步陷入他温柔的爱恋之中。月光下,当他们许下今生不负的誓言时,她恢复记忆,……那夜苍凉的国破家亡。他对她爱入骨髓,她对他爱恨交织。在国恨和阴谋之间,他们能否尘缘再续?
  • 卫相府高冷日常

    卫相府高冷日常

    当今大周朝说起卫相,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句“两袖清风,高风亮节”。说起卫相府,不明真相的群众更是一脸钦佩——那一家子,可都是清贵的人啊!而作为相爷的嫡女,卫昭只想说一声——我呸!这相府是披着高冷的皮,其实住了一群神经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