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2900000015

第15章 “伪义士”黄巢(1)

黄巢其人

机会来了

骷髅塔

屠戮公卿

去哪里搞军粮?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现在十分流行的网络语言,非常适合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

疯狂迷恋黄巢的人中就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宋江。《水浒传》中记录了宋江那首非常有名的反诗:“他日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很多人被宋江这句话,感动了好久,激动了好久,但是他们不知道,宋江此诗并非赞扬黄巢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义行,而是在崇拜黄巢曾经杀人无数,而且杀人的方法是那么的残忍。

宋江和他的兄弟非常忠实地做了黄巢的Fans,在《水浒传》的篇章中,我们多能看到这些所谓的正义英雄动辄就杀人全家,甚至屠城屠庄的行径。

我只能这么说,黄巢并非我们口口相传的义士,历史上的黄巢是一个甲级战犯,宋江无耻的样子颇有黄巢当年的风范。

黄巢其人

中国历史上真是到了活不下去才起义,后来又能够善待百姓,善始善终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

其他的所谓农民军起义领袖,穷苦出身的多无朱元璋的见识,有见识的却无朱元璋对于人民的那种朴素的感情。

黄巢属于后者。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贩卖私盐的家庭。要特别说明的是黄巢家中并不穷,而且可以称得上是小资。

《新唐书》上说他:“世鬻盐,富于赀。”

因为家族里干的就是犯法的买卖,所以黄巢家族实际是很有黑社会背景的,而且江湖地位比较显赫。黄巢自己,因为常要出去和那些不要命的盐贩打交道,还要时常和官府动刀子,所以黄巢的武功是很过硬的,弓刀马箭是样样精通。(《新唐书》:“善击剑骑射。”)

黄巢不仅武艺好,也颇爱读书。

黄巢很想把自己黑社会这个污点洗干净,而转作仕途,做个白道的人。所以他曾几次应试进士科,但是考完才发现,自己赖以自豪的那点文采,不足以为自己博得功名。

黄巢科第失败后,没有在自己身上来找原因,而是把这种心有不甘转化成了一种对唐王朝的愤怒,我黄巢文武双全,难道没有资格在你这里混上个一官半职吗?

此时,黄巢的一种报复的心理油然而生。他难以排解心中的郁闷,提笔写下一首名篇,被记录在了《全唐诗》中,而这首诗在一千多年后,还被大导演张艺谋引用了一次,大大忽悠了一把观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在黄巢写下这首诗篇之后,一个人已经彻底地转变了,他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极端中去,他要为报复而活着,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活着。

要让别人知道,我黄巢也能成功。

当然,要成功就要不惜一切。

机会来了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追求总要有动力,黄巢有了。但是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还要有机会,很幸运黄巢很快也等到了。

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当时的唐朝藩镇割据,战事不断,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苦。

一般的情况下,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另一个是碰上了百年一遇的大灾。

而唐僖宗两个条件都遇上了,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旱灾,河南省受灾最重。所以在河南出现了一位牛人,这就是王仙芝。

公元875年,以王仙芝等为首的上千人,于长垣揭竿而起。很快王仙芝等攻陷了濮州(今河南范县)、曹州,并击败了前来镇压的官军。

当时待在曹州家中非常郁闷的黄巢,看到了王仙芝的作为,兴奋极了。(《新唐书》:“巢喜乱。”)

乱世出英雄,这是无数“有志”青年心中的口号。

黄巢无数次地乞求上苍给自己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机会就摆在了他的眼前。

胆壮吃个够,胆小吃不着。

黄巢立即把族中的兄弟子侄召集来商量,结果大家一致赞成参加起义军,捞点实惠的。

唐末起义从此变了味道,因为黄巢等人根本不是什么要饿死的饥民,相反他们有吃有喝非常快活,其实这场起义只是他们的一次投机而已。

黄巢与族兄弟子侄黄存、黄揆、黄思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各地饥饿的农民争先加入起义军。数月之后,这支起义军已经达到了数万人。

起义军声势浩大,唐朝政府非常恐惧,诏令五路节度使出击义军。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天平节度使宋威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城下击败了义军,宋威失误,认为王仙芝被打死了(实际跑了),所以奏报贼乱已平。几路节度使就这样撤退了。

这给了王仙芝、黄巢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王仙芝、黄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便转战河南,迅速攻占了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八县之地。接着,农民军又攻陷了汝州(今河南临汝),王仙芝杀其守将,汝州刺史也被迫逃走了,王仙芝、黄巢的声威大振,连洛阳都被震动了,这里的官员纷纷逃跑了。

请大家注意,从此处开始,因为占领了大城市,这些所谓的起义军已经有了底气,这场战争逐渐变了味道。

王仙芝、黄巢又攻破了阳武,胃口一下子大了起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郑州。

可是,郑州可不是这么容易打的,这里城墙高,兵马强。王仙芝和黄巢围攻了几个月都没有打下来郑州,这时候一个比较要命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粮食问题。

此时,这支农民军的本性开始显现出来,在郑州以东的诸多州县,都非常害怕起义军,因为打不破郑州,王仙芝和黄巢的手下开始纵兵抢掠。

从此,这支起义军也干起了杀人、放火的勾当,他们有多残忍呢?

《新唐书》用一句话描述了当时的情形:“残郢、复二州,所过焚剽,生人几尽。”

这两个州县的百姓,基本上被屠戮殆尽,而这样的杀戮并不是个案,在日后,这场战争中,所谓的起义军已经变成了屠戮无辜百姓的巨大杀人工具。

在久攻不克郑州的情况下,王仙芝和黄巢开始转变战略,把战线南移,接连进攻申、光、庐、寿、舒、通州等地,逼近扬州,淮南节度使多次向朝廷告急。

唐朝面对巨大的压力,开始使出了杀手锏,招安。

王仙芝动心了,朝廷能给自己官做,实在是不白大闹了一场。黄巢本来也想接受招安,因为,怎么说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当年考上了科举也就不过如此。可是当黄巢看到了那份封官的名单时,勃然大怒,恨得牙根痒痒,因为那上面只有王仙芝的名字,却没有自己的。(《新唐书》:“巢恨赏不及己。”)

他恨的不是别的,原来朝廷只知道有个王仙芝,却不知道,我黄巢也是号人物。

黄巢开始质问王仙芝:“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然后,黄巢举起了拳头重重地打在了王仙芝的脸上。

本来可以平息的战争在黄巢的一句话和这一拳下,没能成功。

王仙芝害怕犯了众怒,所以没敢接受朝廷的官职。

此时的黄巢认清了一个道理,再也不能跟着王仙芝混了,当马仔没有啥前途。所以此时黄巢拉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队,自己开始单独跟朝廷做对了。

当然黄巢和王仙芝的合作还是比较亲密的,两个人分分合合打了很多仗。但是,王仙芝的心又动摇了,因为朝廷又对他抛来了橄榄枝,王仙芝身边这次可没有了麻烦的黄巢,所以非常欣然地接受了官职。

可是这次朝廷可没这么宽容,招安是假的,是障眼法,趁着王仙芝放松警惕之际,官军偷袭了王仙芝,王仙芝知道上当了大怒,遂进兵荆南,不久在黄梅兵败战死,手下五万余人被斩首。

王仙芝手下的残余势力大部分归于了黄巢。从此,黄巢总算有了出头之日,走进了历史的中心舞台,属于他的时代开始了。

骷髅塔

纵观史书,从《旧唐书》、《新唐书》再到后来的《资治通鉴》,没有一本书说过黄巢一句好话,因为这个人确实没有好的地方。

在人品上,他从不坚定,时不时地就像唐朝乞降,几乎一年一次,而当唐朝为他开出不错的价码后,他又公然反悔。

在他的心里,有王仙芝的例子在前,所以他不敢放下手中的武器。他只能通过乞降的方式来为他的下一步赢取充裕的准备时间。

黄巢已经洞悉了当时的形势,北方虽然遭遇旱灾,但是北方人素来民风彪悍,士兵也颇为勇敢。所以在河南一带活动,并不会有多大的益处,所以他把目标定在了南方。

说干就干,黄巢率军南下与王仙芝旧部王重隐会合,接连攻下了虔、吉、饶、信等州。八月,黄巢军进攻宣州,在南陵为官军所败,于是又进入浙东,经婺州至衢州(浙江),然后披荆斩棘,开山路七百里,攻入福建。

福建的大城市福州危在旦夕,此时,黄巢军中,流传了一个口号,那就是“逢儒则肉,师必覆”,意思是说遇到儒者则杀,军队必然要覆灭。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三月,福州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而逃。

黄巢军队,冲进了福州,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我们教科书里那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抗争的军队了,而是变成了一支野兽军团,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情景恐怖之极。

他们唯一放过的是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因为这些人虽然好杀,但却比较迷信,他们害怕杀了大儒,会遭到灭顶之灾的报应。

黄巢占领福州后,又开始向南运动,包围了广州。

在此期间,黄巢曾致书浙东观察使崔璆、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要求朝廷封自己为天平节度使。二人惧怕黄巢威势,极力申奏,但朝廷不许,黄巢不甘心又自己上书,求为广州节度使,朝廷这次只授予了他府率的官职。

黄巢一辈子最恨别人看不起自己,老子要说都是当皇上的料,找你要个节度使都不行,好吧,那我就把广州攻下来给你们看看。

同年九月,广州失守。

因为唐朝,并不像后来明清那样闭关锁国,所以像广州这样濒临南海的港口城市,有着非常多的跨国商人和外国传教士。

黄巢攻陷广州后,发现这是一个不同于中原的世界,这里再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这里充满了富庶,且有着外夷文化的冲击,各种宗教更是在这个城市中,交互错杂。

黄巢连番血战,粮草早已殆尽。所以,又一番新的抢掠开始了,黄巢军见人就杀,看到值钱的就抢来,不值钱的便一把火烧掉。

而各国在广州的教会,也没有幸免。回教、基督教、犹太教皆被黄巢视为邪教,黄巢命令将成千上万的教徒统统杀死,也就是说在广州城内,除非你信奉儒学,有其他信仰的人一律杀光,无论国籍。

当黄巢的军队到达了广州的港口后,黄巢傻眼了,因为大批的外国商船停靠于此,船上的货物不计其数。还有很多是唐朝要出使外国的商船,这些船上也装着中国最好的特产。

黄巢立即下令,把这些商船上的货物全部收缴充当军费。可以说黄巢是大大发了一笔横财,可是码头的水手和各国的商人们却遭了殃。黄巢下令无论他们反抗与否,都全部杀死。

一时间,广州码头的尸体堆积如山,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据某些学者推测,广州屠城,保守估计有十二万人被杀,其中包括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及平民。

这件事情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唐僖宗听闻大怒,一向自由、开放、和平的唐王朝形象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唐僖宗此时恨透了黄巢,从太宗皇帝到现在,唐朝威仪一直广播世界,但是这时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唐僖宗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除掉黄巢这个败类。

黄巢率军离开广州,向西北进发,攻取了桂州(今广西桂林),恰遇湘江水暴涨,黄巢军便乘数十只大木筏顺流而下,经永州(今湖南零陵)、衡州(今湖南衡阳),攻占了潭州(今湖南长沙)。之后,又转而进攻饶、信、池、宣、歙、杭等十五州。这时黄巢军又得以发展,黄巢军此时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

唐僖宗此时派出了淮南节度使高骈,来攻打黄巢。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三月,高骈遣其猛将张璘渡江南下。

不可一世的黄巢终于遇到了可与之抗衡的宿敌,黄巢且战且败,退守饶州(今江西波阳)。张璘又乘胜进军,黄巢无奈退守信州(今江西上饶)。

此时,各地节度使的援军已经赶到,眼看着黄巢的军队就会土崩瓦解,彻底烟消云散。可是此时黄巢又使出了无耻的伎俩,第一是贿赂,第二是“投降”。

贿赂当然是真的,但是投降是假的。张璘和高骈减慢了进攻的速度,缓了缓节奏。这给了黄巢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黄巢利用这个空隙迅速北渡淮河。然后偷袭张璘部,张璘战死。

此时,各路节度使都已经以为黄巢被高骈所灭,也已散去。听闻黄巢又死灰复燃,再来围剿已无可能,而且各藩镇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所以都不愿再来和黄巢较量。

黄巢正是抓住了这一个机会,把下一个进攻的目标定在唐朝的东都洛阳。

这时朝廷乱作一团,大宦官田令孜自请率两神策军弓弩手去守潼关,更多人则认为黄巢军拥有六十万之众,潼关又无重兵,难以坚守。

潼关是首都长安的大门,一旦失守,长安城必然不保。唐僖宗衡量利弊,还是决定让田令孜率兵东守潼关,以保护长安城。

十一月十七日,黄巢大军进抵洛阳城下,唐将齐克让退守潼关,东都留守刘允章则率众出城迎接黄巢入城,洛阳失守。

黄巢军进占洛阳不几日,即向关中挺进。

当黄巢走到潼关时,面对潼关上早已吓得发抖的军士,黄巢心中无限的得意 :“吾道淮南,逐高骈如鼠走穴,尔无拒我!”

连高骈这样的猛人都怕了我,你们这帮鼠辈还要在这抵挡我的大军吗?这是黄巢一生中说的最有底气,也最有气概的一句话,此时他心中所受的委屈,全部在这一刻得到了巨大的释放。

潼关之上的士兵都是神策军,这本来是一支由长安豪富子弟组成的军队,他们只是为了厚得供给和赏赐才贿赂宦官挂名军籍的,平日高车大马,悠然自得,未尝经历战阵。

听说出征,吓得他们抱头痛哭,为了逃避战事,他们以金帛雇商贩与贫民代自己去镇守潼关。

同类推荐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伊斯兰文化史略

    伊斯兰文化史略

    本书从文学、教育、科技、宗教哲学等方面简明而又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各个时期穆斯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热门推荐
  •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正是一部湘西南农村的现代异闻录,其中令人咋舌的异人、通灵的师公、让很多女子甘愿委身的“洞神”等异端,还有鲁班术、梅山法等这些湘西南人历代崇奉的巫术,无不让人惊异、惑乱。世代相传的与自然神灵紧密连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模式在现代文明的激荡下渐趋化甚至消亡……
  • 惊艳穿越:被追杀的王妃

    惊艳穿越:被追杀的王妃

    (本文已签约繁体出版)她穿越成冷漠高贵的九王爷的侧妃,可是却因一场莫名其妙的情变,蒙受奇耻大辱的九王爷要置她于死地。仓皇逃离千里之外,遇到权倾一方俊美绝伦的安平王。在他一步一步的柔情攻势下,她终于卸下防备,敞开心扉。然而,婚礼举行在即,邪魅腹黑的九王爷却再一次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 三国梦之吕布

    三国梦之吕布

    内容介绍:【愿回溯时光到公元一八四年】【摘方天画戟在群雄逐鹿之前】【看斜阳余辉洒落汉末帝王殿】【看赤兔在虎牢内外惊世绝艳】【走过严馨蔡琰貂婵三女身边】【在众人面前垂下虔诚的双眼】【许下生生世世不了的钟情缘】当人中吕布,不光拥有着天下最快的赤兔,天下最利的画戟,还拥有了二千年后的见识。那么,曹操!还会是他的敌手吗?
  • 千古真帝

    千古真帝

    东学西渐,石国风雨飘摇!世事炎凉,生活处处难行!乱世豪杰,治世奸雄,当此之时,才是好男儿崛起之时!且看张浩如何从草莽之中一飞冲天!
  • 玉箓资度午朝仪

    玉箓资度午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之语

    月之语

    “这个世界即将毁灭,必须从其他世界寻找能够拯救这个世界以及我的存在。”希尔娜沉睡之前,用掉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希望能够找到那个人,可是事情的真相远远地超出的她的想象,想要拯救这个世界并没有如此简单。
  • 假如世界没有童话

    假如世界没有童话

    是幸福还是噩耗?嘉敏竟然跟自己暗恋已久的男神“同居”?!对手是IQ200的高材生!怎么可能喜欢嘉敏?看看他们怎么冤家怎么修成正果。
  • 哈佛记忆课2

    哈佛记忆课2

    《哈佛记忆课2》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籍,它向人们讲授了许多极具成效的记忆训练方法。作者从记忆的机制出发,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权威可靠的记忆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提高记忆力。人类的任何潜能都需要激发才得以展现,记忆力也不例外,开发记忆的潜能亦是有法可循的。除了学习,记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一些简单易掌握的快速记忆法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此外,作者还提供了方便可行的记忆测验,记忆力训练的成效可以随时接受检验。
  • 宫锁迷途

    宫锁迷途

    这部剧严肃的来说是宫2,续写晴川和八阿哥到现实中的种种生活和八阿哥惹出不断的笑料。在一次考古事件中,八阿哥与晴川在考古基地中失散,不小心再度穿越,两人同时穿越到乾隆年间-雍正年间。但发现……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合作完成。封面署名的排列顺序,以各位教师所撰写的《作品导读》的字数多少为依据。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师,大多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具备学术研究的深厚实力。同时又都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骨干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本教材的篇目编选和导读写作等方面,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