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5500000004

第4章 心理诊断——20几岁必须要真正认识自己(3)

失败是我们回避不了的问题,那我们何必去沮丧呢?何不认为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若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失败不也就是成功吗?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教训,这种“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都能助你走向成功。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认为,无论是谁,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尝试错误中学会的,经历的错误越多,人越能进步,这是因为他能从中学到许多经验。杜拉克甚至认为,没有犯过错误的人,绝不能将他升为主管。日本企业家本田先生也说: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

因为你的每一次失败都告诉你:此路不通。那么你就得为成功而转换方向,去寻找那一个带你走向成功的入口,要是你不能把一个一个失败的入口寻遍,你怎么会找到那个成功的入口呢?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

史泰龙在被电影公司拒绝了1855次之后终于有机会拍演自己的剧本,从此以后,一个国际巨星诞生了。桑德斯被人拒绝了整整1009次,可桑德斯上校却仍然继续努力着,没有放弃。在1010次成功了,从此,肯德基诞生了,一个新的产业诞生了。有多少人能承受这么多次的失败,又有多少人能在失败了1855次、1009次之后,还能继续努力下去……

因此,把成功看成是一种机会吧,这样的机会越多,你迈向成功的脚步会更坚定,排除了所有的失败,那么剩下来的也就是成功。

心理学迷津

不要刻意害怕失败而犹豫不决,害怕犯错而缩手缩脚,失败也是一个机会,更是一个可以比从成功中学到更多东西的机会。成功的人不会为失败而后悔,而是通过失败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很多东西。知道了这些东西,也就是把握了后来的机会。

鸟笼效应──防止惯性思维左右你

社会学家发现,人类具有一种奇怪的心理。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理很平衡,生活很稳定,而一旦得到了,反而开始不满足,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所以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历:外出购物时明明只想买一样东西,结果却买回了一大堆。比方说,出门时只想买一件衬衫,但买下衬衫之后,又觉得跟裤子不配套,于是又去买了一条新裤子。穿上裤子,又觉得皮鞋的式样不般配,只好又去买双皮鞋。回到家才发现,原本只想花百十块钱,最后却花了好几百。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鸟笼效应在起作用。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它说的是: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买一只鸟回来养。原因是这样的:即使这个主人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空鸟笼是怎么回事,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每次如此。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于是他只好买只鸟回来相配。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简单的说,鸟笼效应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理需求,促使他们不断配置与这件新物品相适应的其他物品,以达到物品之间的平衡。

所以鸟笼效应在一个人身上发挥作用的时候,那么就是这个人产生惯性思维的时候。

早在中国商朝时期,商王纣叫人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叔父箕子看到了十分担心,因为他觉得象牙筷子肯定不会和土制的器皿在一起使用,必然是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子。象牙筷子和玉杯也不可能会用来盛普通的豆蔬菜类,那么必然是用来盛山珍海味。既然吃的是山珍海味,肯定不会穿粗布短衣在茅屋下用餐,肯定是绫罗绸缎的衣服,高大堂皇的房子。箕子认为这样下去就会不得了,而结果五年后,纣果然像他预见的那样亡国了。

这样看来,鸟笼作用就没有积极作用了吗?也不能这么说,因为任何事物我们都得一分为二地去看,鸟笼作用也一样,它也有它的积极作用,就像2008年,北京城举办了奥运会,于是城市乃至周边的自然环境、城市内外的建设景观、城市人口的精神面貌、城市的开放包容和谐等文明程度,等等,必然得到配套发展,更上一层楼。这就是鸟笼效应的积极影响。

但是鸟笼作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多的是消极影响。我们买了一块劳力士的手表,那么我们就会买一辆宝马车,因为只有宝马车才能配得上那块劳力士的手表,一般的丰田、本田是配不上的。我们买了一件好看的外套,那么我们就会去买一件配得上的衬衣……这种惯性思维会让我们堕入一种为寻找某种“完美”而疲于奔命的情况,这对于自己来说,是有害而无益的。

张军住在上海黄浦区的弄堂里,前不久他买了一张新书桌,书桌搬回自家书屋后,张军发现陈旧的木椅与书桌一点也不搭配,于是张军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个舒服的皮质转椅。买了转椅之后,张军又发现书橱太旧了,得换一下才行,于是又花钱换了书橱。换了书橱之后,张军觉得书房的光线太暗了,于是他又打算把窗户换成落地窗……就为了一个书房,把张军折腾的不轻,而这一切的一切又都是由于那张书桌,何必呢?

这就陷入了一种循环,自己拥有了一种东西,要是不购买配套的东西,心理就会觉得过意不去,就算心里过意得去,而当朋友把这种不相配指出来之后,自己的心里也会有压力,于是自己不得不陷入鸟笼效应的惯性思维中不能自拔。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消除鸟笼作用的消极作用呢?让我们去学学苏格拉底吧。

苏格拉底的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他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如果能有苏格拉底这样的心态,那么我们离幸福生活也就近了。

心理学迷津

追求完美,是每个生命乃至整个大自然的本能属性。面对个性、事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中明显的不足和缺陷,我们必须努力改进,有时甚至值得为改变这个世界而献身。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这种完美而陷入鸟笼效应的惯性思维中去,要是我们受惯性思维的左右,我们哪还会有创造性。

自我知觉──做你最适合的事

我们看过《百万英镑》,看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些经典的作品就出自一个人──马克·吐温──之手。

关于马克·吐温,我们都知道他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又是幽默大师和演说家,关于他的幽默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马克·吐温曾经还想当商人。

马克·吐温成名之后曾有过两次经商的经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结果因受人欺骗而赔了19万美元。第二次他和朋友合伙办了一家出版公司,但是因为自己和朋友都是不懂经营的人,结果又赔了近10万美元。这两次经商失败后,马克·吐温不仅把自己多年呕心沥血换来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人家一屁股债。

但是马克·吐温却没有灰心,他想去再进行第三次投资,想和别人一起去开一家书店。但是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却已经看出他不是经商的料,不过丈夫的文学天赋实在无人能及,于是她就劝马克·吐温放弃经商的想法,重新振作精神,走创作之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马克·吐温最终认为自己应该当一名作家,于是一部部幽默诙谐的作品从他的笔下流淌而出,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老子《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就是一个人既要正确地认识别人,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就能了解别人,进而了解这个世界。认识自己就能了解自己,进而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马克·吐温想去经商,想成为一名商人,但是他失败了,这就是因为他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后来他放弃了经商的想法,而走上了创作之路,这是马克·吐温最适合做的事,于是他成功了。

自己具有怎样的能力?自己能做怎样的事情?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心中明了的,这种明了就是一种自我知觉。

同类推荐
  • FBI心理洞察术

    FBI心理洞察术

    心理洞察是一门学问,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形体动 作、语言、表情、情绪变化、谈话的逻辑性、眼神来推断他人的心态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洞察他人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主动权。 FBI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已经掌握总结出这个世界上最卓有成效的心理洞察术。让我们翻阅《FBI心理洞察术》,跟着FBI一起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一定能够运用心理战术轻松驾驭他人的想法,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大赢家 。《FBI心理洞察术》由姬小安编著。
  • 心理孙权

    心理孙权

    碧眼紫髯、生性谨慎,在豪迈奔放的孙氏儿郎中他是异类;临危即位、枭雄环伺,父兄留下的大业在他肩上分外沉重;知人善任,示弱克强,终于赢来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胜利——孙权是三国时代是最好命的君主,但有谁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恐惧?
  • 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

    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

    为什么同样在一个公司,有的人受到上司的赏识,成为公司的骨干,有的人却被企业解雇,四处找工作?为什么同样的能力在工作几年后会有不同的结果?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企业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差异?这就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本书是一本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让孩子摆脱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指导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今的孩子面临着学习、身体、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严重的压力还是来自心理方面。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全身心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轻松的面对一切压力。
  • 朦胧青春没有雾

    朦胧青春没有雾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邪武苍穹

    邪武苍穹

    有一片土地,可以包容万物;有一个世界,可以无所不能;有一种故事,心中一念,宇宙即成。有一个废材少年,一步步超越自我,走向邪道,独尊万古的传说……
  • 失忆总裁明星妻

    失忆总裁明星妻

    她是不受宠的苏家二小姐,他是权势滔天的明氏冷酷总裁。婚礼上的一杯酒,她迷迷糊糊的走入新房,他被迫娶了不爱的女人。她心心念念想要他记起过往,他却处心积虑想要摆脱她。“苏谨笑,离婚吧!我们没有爱。”他冷冷的对待她,一次次将她伤的遍体鳞伤。她绝望时,他的心里一片刺痛。四年后带着小公主回来,他又穷追不舍,屋内软语相哄,屋外她手指交握。她和孩子又该何去何从。
  • 混沌皇尊

    混沌皇尊

    是命运的轮回?还是宿命的安排?九州远古神族为何会于异宇宙扎根?陨落的千古人杰为何会异世重生?这一切是梦幻般地巧合?还是有着至高无上的操纵?这一切的一切静等你揭开神秘面纱?
  • 百变俏萌妃:王爷,来嘛

    百变俏萌妃:王爷,来嘛

    她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奇女子,性格多变,可以呆萌的可爱,可以冷血的无情,还可以逗比的娇羞;耍宝是她的必杀招,毒舌是她的隐藏属性,看起来疯疯癫癫的她,内心始终是脆弱的,她只不过想找一个能让自己依靠的肩膀。他是血蔷薇组织首领遗失多年的儿子,也是万俟家族未来的接班人,更是外姓王爷,手中掌握着滔天权利,冷情冷血的他碰到她后一切都变了,为她冒险,奋不顾身的跳下悬崖只为救她一命;为她破了一次又一次的底线,只有对她,他才是无限宽容的。可是,江湖的风波,皇宫的争斗,却始终不让他们安心的在一起,温馨儿笑的奇异,手中的鞭子猎猎作响:“夫君,走,我们烧了皇宫!”陌流书宠溺的摸摸她的头,“我多带点油去。”
  • 生来沸腾

    生来沸腾

    我们的青春,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直到我们已经不再年轻,觉察到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我们仍然只是那个美好的小孩子,只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坚强、责任、爱与被爱。
  • 第一财妃

    第一财妃

    一人一狗悲催穿越,却陷入了欲壑难填的异世大陆。意外得来的宝物,更加让她处在了王权争霸,天朝削藩的斗争当中,为了得到她手中至宝,阴谋诡计连接不断,空有异能,她却看不透人心险恶,为了自保,为了她在意的人,她终于放下了与人为善的初衷,蜕变成一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名震天下的第一财妃!
  • 凤舞九天:魔后太嚣张

    凤舞九天:魔后太嚣张

    最优秀的紫晶级特工穿越,竟成了祸国妖孽加废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毁之!说她没有属性?她全属性加传说中的无级!说她废材?她把人们口中的天才打的他娘都认不出来!说她没有坐骑?哈,真是巧了,龙族女王不小心被她契约了!杀姨母,打嫡姐,骂公主,毁家族...抱歉,她无聊啊!夺矮人族神器,人家咬牙说:“咱惹不起”;抢人鱼王皇冠,人家温柔道:“没关系,还有呢!”;拿妖精族圣水泡澡,人家激动感叹:“此乃我妖精族之幸啊!”。。。“本尊的女人,谁敢动!”九天之上,霸气尊贵的男人睥睨天下道。
  •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反奉战争起后,S市华界的居民,大半因着前次战争所遗留的深刻的印象,对于自己的生命,以及细微的家具,都感觉绝大的危险,稍拥资产的都纷纷向租界移去;因此,城北仁义弄第二十号的房子也在这时空了,只有住在灶披间的两个寒酸学生没搬走。
  • 幼科发挥

    幼科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教主的小丫鬟

    穿越之教主的小丫鬟

    “朱小浅,起来!”某位教主将床上睡得香喷喷的人儿揪起来。朱小浅自穿越来第一次睡的安稳觉,将教主的床霸占不说,竟把教主一脚踢下床。某一日,“玄冥,将朱小浅的全部私房钱充公。”某女紧抱面前如小山的包袱,挥泪如雨,“大银,这素偶滴心血,求放过。”某教主青筋暴起,大怒,“朱小浅,你还真是一只猪,好吃懒做,将本殿的令牌都能给卖了。”她一次次的错,由他承担;一次次的怨,由他来受。……“小“猪”,过来。”“不要。”“这里有你喜欢喝的美酒,陈酿了30年。”“好呀,其实早就想和大人回去了。”某小“猪”擦着口水道。…………看“面瘫”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