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5500000014

第14章 拒作“瘾型人”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行为心理学(3)

第一,有些人对自己的儿童时代非常留念,但是又不能再回到过去,所以他们就对儿童非常的关注。但是如果对儿童关注的行为和心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作为一种观念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并控制人的行为,便成了恋童癖患者。

第二,有些人因为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上不能很好地处理关系,总觉得人心难测,于是他们就把兴趣转到了儿童身上,因此他们就慢慢地形成一种性变态的思想。

第三,由于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不好,使之对成年人间的性生活失去兴趣,而把对象转向儿童,于是他们的性取向开始出现扭曲。

第四,性格方面,由于性格胆怯、懦弱,缺乏应付危机的能力,当他们遇到危机的时候,他们就希望自己能回到童年时代去,于是他们对童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发展到变态的地步。

相对于窥阴癖和露阴癖来说,恋童癖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因为有这种倾向的人严重地损害了儿童的利益。所以,有这种倾向的人应该及早接受治疗。

第一,厌恶疗法。当事者在接触儿童或儿童模型时候,以电流刺激其合谷穴、足三里,或者肌内注射催吐药,或者用橡皮圈进行刺激,目的都是为了造成身心上的痛苦。经过多次反复强化,可改变恋童癖的行为模式,纠正恋童异常行为。

第二,药物治疗。如用抗雄激素,能够限制男女恋童癖者的性欲。

此外,如果是因性功能障碍产生的恋童癖,就应尽早治好性功能障碍,让自己能够在正常的性行为中获得满足,重建自信心,以使自己不再幻想通过侵害儿童来获得性快感。其实,只要坚定信心,这种倾向是能够根治的。

心理学迷津

恋童癖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身心的摧残。所以,这种行为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国家在法令法规上对其都有明确地规定。

整形癖──幻丑症带来的强迫行为

周燕和老公都是河南安阳人,两人青梅竹马。自从结婚后,丈夫对她是疼爱有加,而她自己也因此幸福得像个天使似的。他的丈夫开了一家公司,两年之后,公司开始步入正轨,效益直线上升。于是生意越做越大,丈夫生意上的成功对于周燕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自从丈夫的生意做大后,对她便冷淡起来,随着吵架次数的增多,最后不得不走向离婚。反思离婚的原因,周燕认为是自己不够漂亮,没有拴住丈夫的心,因此,她决定通过整形来使自己变得漂亮一点,一方面能让前夫后悔,另一方面漂亮了,寻找另一半也会自信很多。

2006年5月开始,她到郑州先“尝试”了一下双眼皮。没想到朋友们说很好,自己看着精神了很多。于是,她又先后做了激光去痣、光子嫩肤等手术,脸色光亮了很多,此后更像是上了瘾一样,先后又做了垫高鼻梁、打瘦脸针、吸脂、美白牙齿、颌面整形等,听说上海、广州的技术高超,她还去上海做了隆胸手术。

3年下来,刘燕通过10次大小整形的手术,将能整的地方都整了个遍,花费了六七万元。而支持她不断整形的动力,就是想变漂亮,让抛弃她的老公后悔。如果身体允许的话,她还有可能再动刀。

周燕可以说是整形狂人。

网络上曾经也出现过一条帖子──“老婆狂爱整容,我要离婚”,发帖者称,周围人都觉得他老婆很漂亮,但他老婆自己却总觉得还不够完美,几年来陆续做了双眼皮、隆鼻等整形手术,现在又想整脸形。甚至下楼扔个垃圾也要看看头发乱了没、妆容整不整洁。这让他觉得妻子再也不是以前的她了,想离婚。

因为有了整形,所以这个世界上“美女”越来越多,但是美的同时,我们就要怀疑,这种美是真的吗?正像广告里说的,鼻子是假的,双眼皮是假的,胸是假的,连大腿也是被抽空了的。这样的人我们还有兴趣吗?这样的妻子我们还敢去娶吗?

其实,现在的美容医院之所以会这样的流行,就是因为有这些爱美的女性存在。为了这种人造美,她们可以反复地去修正自己的鼻子,可以反复地去垫高自己的鼻梁,为了自己的大腿能瘦一点,她们会反复地去抽脂。

而这种行为归结为一点──幻丑症。有幻丑证的女性害怕自己变老,因而她们反复地奔走于各大医院,为自己的美丽而一次一次地接受医生的手术刀改造,形成了一种“整形癖”。

所谓“幻丑症”就是整形者老是对自己的五官或其它部位不满意,总是想通过整形来改变它,即使是本来已很好看的容貌,也强迫自己不接受它。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

“幻丑症”患者认为自己长相丑陋,不停地奔波于各种美容医院做各种美容整形手术,以求有个理想的容貌,但总是不能达到自我满意的程度,于是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手术。这样的反反复复,把自己的身体部位一遍又一遍的交给美容医院医生的手术刀,并且有些人还不惜花重金、冒生命危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像周燕那样沉迷在其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就使这种爱美之心变成了一种心理疾病。据分析,常见的整形心理有四种:

第一,改变缺陷心理,这一类人最多,这些人由于先天的或其它的原因造成了身体某部位或多部位的缺陷,需要通过整形来修补或改变,属于一种正常的美容行为。修补好原有的缺陷和不美,可大大的增强整形者的自信心。对这样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

第二,过于追求完美心理,这类人很明显的是不用一般的审美眼光来看待自己,本来不错的外形和容貌在他们眼里却不能接受,想借整形美容的手段来改变自己或使自己变得更美,并不惜以多次手术为代价。可整形毕竟是手术,反复的手术会带来心理上的变化。

第三,受他人影响,有些是受自己所崇拜的某个明星所影响,有些是受自己周围的人做过整形后变漂亮所影响,有些则是听信朋友、恋人之言而选择手术。这类人没有主观上的思考,对术后的生活影响很大,也许整形的鼻子是非常漂亮,可放在自己的脸上却显得有点不协调。

第四,为了自己的丈夫或男朋友。这种人有一种婚姻危机感或者感情危机感,她们怕自己的丈夫或男朋友嫌弃自己不够漂亮而离开自己,于是为了他们,而疯狂地去整形。

经调查,在有过整形经历的人当中,约5%至10%的人会上瘾。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会长姜乾金认为,喜欢整形的人当中有许多人其实是受到认知偏执的“幻丑症”影响造成的。

经了解,大部分做整形手术的人其实多数很漂亮,而且年龄集中在22至32岁。“去年来了一对姐妹,长得都还漂亮,但她们都要求做大‘整改’。”杭州某整形医院负责人说,妹妹是在校大学生,一次就做双眼皮、小眼开大、垫鼻梁、鼻翼缩窄、去下颌角等7项手术。姐姐也不甘示弱,把一些医生认为没必要整的部位都打理了一番。

因为经历过手术的整形者对整形的恐惧会消失,但对漂亮的憧憬会加强,而且感觉变漂亮很容易实现,所以一般整1~2次就漂亮了,但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还不够,继续做。根据调查发现,在所有整形者当中,做2次以上的约有20%至30%,做3次以上的可达5%至10%,这就成了十足的整形癖。

这在常人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可却确确实实的存在。而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整形癖呢?

第一,“幻丑症”就是上瘾的根源。因为这些美容者认为,自己不断地追求完美却永远觉得自己尚未实现追求的目标,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会长姜乾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一种典型的“幻丑症”。而这种“幻丑症”的出现,就是因为有些人的审美判断失常,因为她们对自身躯体的认识已经变形,比如周围人都觉得她的眼睛好看,可她自己却觉得眼睛不是双眼皮。

第二,认知行为的偏执。这种人具有一种偏执的心理障碍,她们对某些事物追求绝对的标准,但自己怎么努力却实现不了。所以,他们反复地去做美容,就是想让自己达到心中所希望的那个标准。

心理学迷津

“幻丑症”其实是一种心理性障碍,可通过心理开导配合药物治疗,但大部分“幻丑症”患者都是在认知行为上出现偏差,需从人格上予以疏导。

厌食症──美丽不等于幸福

玛加丽·阿梅迪是《魅力》、《时尚》等欧美著名流行杂志和时装杂志的封面模特,在常人开来,她的生活真是风光无限。但是人们无法想像在镜头前靓丽无比、顾盼生辉的玛加丽,却一直在崩溃的边缘挣扎。

玛加丽有一个童话般的童年。她生长在法国南部的尼斯,有一个温馨的家。像许多父母一样,她的父母鼓励她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一切事情。读书的时候,她不仅在班级里学习第一,最受欢迎,还会弹钢琴、表演、绘画,还学芭蕾和瑜珈。

可她14岁那年,她的父母的一句玩笑话改变了她的命运。他们说她有点胖。这可让玛加丽难过得要命,于是在她将近15岁时开始暴食和自我催吐。可也正是她的这一种行为,使得她拥有傲人的身材,于是她进入了模特这一行业。从此一位世界名模诞生了。

同类推荐
  •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人生的戒律(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将成长赋予深刻的社会性具有很强的意义,使人明白成长的存在就必须进行自我实现,就必须去创造成功,实现成长的价值,向着完美人性和健康成长的倾向发展。因此,为了完善我们的成长,谁不努力去自我实现呢?今天,我们的个人成长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发展,那么,我们个人的成长就必须更加具有社会性,使成长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为我们创造成功,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我们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成长理论中可以获得人生成长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 开心心理学600问

    开心心理学600问

    本书摒弃了以往心理学书籍中那些长篇大论,而是将心理学知识精妙地融汇在一道道题目中,通过答题的形式让你在开心问答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心理学知识。读完本书,你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了解人们每个行为的背后,究竟表达了什么意义。
  •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

    理智向左 疯狂向右

    他们是如何成为连环杀手的?为什么他们认为杀人是在“替天行道”?他们的很多变态心理和行为同样出现在普通人身上,为什么偏偏只有他们成了凶手?正常人和变态的界限在哪里?为了应对连环杀手的威胁,FBI发展出一套心理侧写的技术。这种心理分析术为什么能够准确推测出凶手的年龄、职业、体型、习惯甚至长相?对于越来越不安全的世界,“超感警探”们给我提出了哪些建议?3000年连环谋杀史从古罗马时代到21世纪,连环谋杀在历史上从未中断,那些吸血鬼、狼人的传说很多都是连环谋杀的另类演绎。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在现代职场中,人与人的竞争与角逐,已经不仅仅是能力之争,同时也是心理之争。为什么有的人智力超群却不能够笑傲职场?为什么有的人埋头苦干却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为什么有的人在攻克工作中的一个个难关之后却突然垮下去了呢?这些职场中人,都是在心理上出了问题,患上了职场“心病”。
热门推荐
  • 灭心1

    灭心1

    自古修真之人都想参透那天地造化,更有甚者竟利用上古神器打算逆天而行。一个孩子因为一场巨大的阴谋而出生,看似真切的事情到头来却是被人设计好的,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他的亲生母亲……当他看清世间的一幕幕,太多的心酸,太多的痛苦,眼睁睁看着亲近之人一个个死去,少年终于被仇恨所控制,误入歧途,越走越远……谁能把他拉出仇恨的深渊?谁能看清这世间的一切一切?原来,那最可怕的东西就是人心!!!
  • 诛国

    诛国

    害至亲者,我必杀!乱家国者,我必诛!人挡杀人!神挡杀神!任你是一镇强藩,亦或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照杀不误!争地盘,夺天下?又有何不可!
  • 蒙界传说

    蒙界传说

    天幽国太子牧分追寻父亲惨死之谜,创立出堪与八国抗衡的杀楼,逐渐接近真相,却也不断迷失自己。不敬神,不拜天,却成就不死神体,仅凭一缕神识历千万劫难重临魔躯。不灭神袛重临世间,洪荒古神跨界重生,混沌妖兽妄图重布天地格局。布局天下却成为他人棋子,天道之下皆是蝼蚁!且看牧分如何凭一己之力,破画界,创冥界,合三界,并六道,与众神重开天地。
  • 国产无赖

    国产无赖

    当别人说你是无赖的时候,不要辩解,不要生气,你只要看着他,耸耸肩,面带微笑的说一句“我就是无赖,你能咋的?”记住,无赖不可恨,可恨的没素质。想想,虽然同样是无赖,可为啥咱就这么招人喜欢呢?没办法,谁让咱都是有素质的无赖呢!
  • 落难公主流浪记

    落难公主流浪记

    女儿都岁了的逃妻逃了整整年,依然不肯乖乖回家,莫柄承不得不使出杀手锏。老爸要娶个跟自己年纪相当的姑娘做后母,莫菲菲离家出走表示抗议,网上那个男人答应要带她一起私奔的啦,所以一下飞机便直接投靠了他,哪里知道这个男人居然有个未婚妻,安舜不知道自己上辈子遭了什么罪,让他遇到了这么个女魔头,天天霸占住自己的床位不说,还四处游说自己是他的爱滋病女友,而且乱搞男女关系,为了钱简直就是不择手段。
  • 肾病食疗菜谱

    肾病食疗菜谱

    《肾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肾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堂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肾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材料简单,烹调方法易学,配料多样,为你呈上适合于肾病患者的美味。
  • 揭秘羊皮卷 解剖狼图腾

    揭秘羊皮卷 解剖狼图腾

    让羊皮卷引领你走向成功和幸福,用探索的精神揭秘其中所不为人知的成功奥秘。相信它,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狼图腾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种懂得团结合作、共同进退的精神,它们决不放弃任何可以获取猎物的机会,即使猎.物非常庞大。他们绝不会向任何敌人屈服。哪怕死去,也要死得悲壮、死得骄傲。
  • 妖魅记

    妖魅记

    林遥诞生了……万劫不灭,那就做一个绝世妖孽,踏向人生巅峰!
  • 全宋文

    全宋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弃妃

    逆天弃妃

    一袭变故让她从天堂降到地狱,雪地里的那一巴掌,扇醒了谁的黄粱美梦。“来人,把这个废物给赶出去!”冷清的声音伴随着她的心碎。呵呵,五年夫妻,抵不过一声轻笑,生死相依抵不过一个皇位。她错了,真的错了,原来,这世间,早就没有了情。你给我等着,等着五年后我再来取你项上人头!“嫣儿,我错了,饶了我吧!”只是这一句求饶的话,为何,她却有些动摇,那些苦,那些屈辱,真的不能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