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8100000114

第114章 师传

六腑之中,胃为水谷之海,凡颊部肌肉丰满,颈部粗壮,胸部开阔的,说明胃容纳水谷的量很大。

本篇要点

一、首先说明在问诊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喜爱”,从而有助于诊断。

二、其次用举例的方法,说明在临床上遇到“胃欲寒饮,

肠欲热饮”的复杂病候,加之“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的情况,医者必须加强说明教育,以取得病者与医生的合作,从而提高疗效。

三、最后叙述了“从外知内”的诊断机理,即根据肢体、五官的形态及功能改变,来测候内脏的大小、强弱和预后吉凶等,以说明望诊的重要性。

黄帝问:使病人觉得适宜该怎样做呢?岐伯说:由热而致多食易饥的消渴病人,适宜于寒的治法;属于寒邪内侵一类的病证,就适宜于热的治法。胃里有热,就会很快地消化谷物,叫人心似悬挂,总有饥饿感。脐以上的皮肤有热感,说明肠中有热,就会排出像糜粥一样的粪便。觉得脐以下的皮肤寒冷,就表明肠中有寒,会产生肠鸣飧泄的症状。如胃中有寒,肠中有热,就会导致胀满泄泻;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就会引起易于饥饿、而小腹胀痛。

黄帝说:胃热宜食寒物,肠寒宜食热物,寒热两者性质相反,应该怎样治疗呢?尤其那些王公大人,肉食之君,都是性情骄傲恣意妄行轻视别人的,无法劝阻他们,且劝阻就算违背他们的意志,但如顺着他们的意志,就会加重病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顺适其宜?治疗时又应先从哪里着手呢?岐伯说:人没有不怕死的,谁不喜欢活着?如果医生告诉他哪些对身体有害,哪些对人身体有益,并指导他怎样做,那么虽有不太懂情理的人,哪里还有不听劝告的呢?

黄帝问:怎样治疗呢?岐伯说:春夏时节,应先治在外的标病,后治在内的本病;秋冬之季,应先治在内的本病,后治在外的标病。

黄帝问:对那种习惯与病情相矛盾的又如何使其适宜呢?

岐伯说:顺应这样的病人,但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使他寒温适中。天冷时,要加厚衣服,不要使他冻得发抖;天热时,要减少衣服,不要使他热得出汗。在饮食方面,也不要吃过热过凉的食物。这样寒温适中,真气就能内守,邪气也就无法侵入人体而致病了。

黄帝说:《本脏》篇认为,根据人的形体、四肢、关节、肌肉等情况,可以测知五脏六腑的形态大小。但对于王公大人,他们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医生又不能随便检查,该怎么回答呢?岐伯说:人的身形肢节,覆盖在五脏六腑的外部,观察它们也能了解内脏情况,但它不像望面色那样简单。

黄帝说:五脏精气的情况,可以由人的面部观察得知,我已经懂得了这些道理。但从肢节而察知内脏的情况,该怎样观察呢?岐伯说:五脏六腑中,肺所处的部位最高,如伞盖一样。根据肩的上下动态和咽喉的高突或凹陷情况,就能测知肺脏是怎样的。五脏六腑,心是主宰。以缺盆作为血脉的通道,观察两肩端骨距离的远近,再结合胸骨剑突的长短等,就可测知缺盆骨的部位,从而了解心脏的大小脆坚。肝在五脏中,像位将军,开窍于目,要从外面测知肝是否坚固,就应观察眼睛的大小。脾脏捍卫全身,接受水谷的精微,并输送到身体各部。所以了解唇舌味口的好坏,就可知道脾病的吉凶。肾脏主水液,观察耳的听力的强弱,可以测知肾脏的虚实。

同类推荐
  • 孔子大智慧(全集)

    孔子大智慧(全集)

    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亚洲共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里,当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其魅力是世界性的。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贾岛集

    贾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文观止下(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古文观止下(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热门推荐
  • 罪孽神路

    罪孽神路

    绝世强者,征讨天下,骁勇无敌,却突然发现,自己认贼作父,他效忠的王朝就是自己的敌人。偿还罪孽,血洗宗门,六亲不认,成就一世杀神!妻儿兄妹,都成了陌路!经过不同世界的傲游畅快,让他内心的仁慈押过了仇恨!当末日来临,吞噬罪孽,净化人间,成就一代情神……
  • 三世情缘:痴情世子傲娇妃

    三世情缘:痴情世子傲娇妃

    她是丞相府不受宠的千金,他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王府世子,命运让两个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人相遇……“为什么?”面对他的不解,她只丢给他一句话:“你不是我!”然后转身而去。“好!你不告诉我我就自己去寻找答案!”面对她离开的背影,他暗下决心。“我爱你!”面对他的表白,她仍然只有四个字:“爱?你懂吗?”“我会让时间会告诉你答案,只是,你不许逃!”在她转身的时候,他拉住了她的手。最后,时间究竟会让两人谱写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 仙侠世界之云中三子

    仙侠世界之云中三子

    上古时期,仙魔大战,令人界死伤无数,人王伏羲为阻止这场战争,放出五神器,在人间设下封印,仙魔大战过后,仙界长华仙人在人间创立“昆仑派”。千年过去,群雄并起,昆仑派已成为人间最强盛的仙派之一,现任掌门伏阳真人座下有三大弟子,大弟子“甯剑星”,二弟子“祁笑天”,三弟子“百里皓轩”,三人各怀绝技,在天下留下无数佳话,故被人尊称为“云中三子”。而我要讲的,便是他们守卫天下苍生,维护人间正道的故事!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盛世婚宠:豪门绝恋

    盛世婚宠:豪门绝恋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玄堂

    玄堂

    万族林立,稳中求胜!我,将一步步登上顶峰。这是信仰也是决心!
  • 欲仙焚天录

    欲仙焚天录

    一个少年,一把断剑,一声响彻天地的怒吼……摆脱轮回,踏出五行,却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我欲成仙,只为自己掌握命运,谁欲阻我,我便斩仙焚天………
  • 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客观之命的著作,主要分为珍惜生命和时空经穴文选这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了: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本义——变化和延续、生命的表现形式和状态、生命的力量、养生的真义等。
  • 无限神僵

    无限神僵

    无限流,刘文得到抽奖能力,茅山道士和僵尸强化,爽文
  • 诡陵怪谈

    诡陵怪谈

    昔年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永统天下,成就万世不朽之霸业,于是派遣徐福、侯生和卢生等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不久后,传闻侯生与卢生等人寻药未果,谩骂秦始皇而逃之夭夭。可是真相谁也不知道,他们真的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吗?还是说谁故意隐瞒了这个消息。几千年后的今天,五枚拥有神秘力量的玉佩问世,它们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五个玉佩的佩戴者被神秘的命运聚合在一起,杀手、盗墓人、神秘人...他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长生不老药”。这个故事从我被招魂复活后开始...(本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