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8000000031

第31章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1)

一、陆九渊(陆象山)简介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汉族,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因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

五代末年,先祖避难至抚州金溪(今属江西)居延福乡之青田。陆氏为一方宗族大姓,迁至江西后二百年间,合族数千人聚居,族规严密。父陆贺,字道乡,究心典籍,重践履躬行,在州里颇有声望。时家道中衰,没有田产,一门之衣食,皆仰仗药肆供给。九渊兄弟六人,九渊最幼。大哥九思,字子强;二哥九叙,字子仪。三哥九皋,字子昭,力学成名,是为庸斋先生。四哥九韶,字子美,与朱熹论学,辩《太极图说》,这是理学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子美在梭山与学者讲学,称为梭山先生。五哥九龄,字子寿,登进士第,因斋名为“复”,称为复斋先生。他同子寿齐名,时人称为“二陆”先生。也有的将梭山列入,称为江西“三陆”。他们兄弟自相师友,讲学授徒,及门受业者数千,在东南有相当大的影响。三陆对心学的形成都有贡献,“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其中陆九渊成就最大。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后来他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学而》,就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读二程书,就发现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处。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登进士第,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的大义,故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又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

陆九渊任地方官时,清正廉明,政绩颇著;并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他在学宫内设讲席,宣讲理学,不分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陆九渊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大力改革税收弊端和不合理的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推荐或提拔下属,并不看重资历与出身;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但在任仅1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教育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能动性作用。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1145年4月,他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与态度。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

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象山学派流传不广、至明代陈献章、王守仁,始重新得到提倡。

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著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但朱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以“心即理”为核心,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能动性作用,成为中国古代“心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陆九渊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

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二、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1“明理、立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论

陆九渊从“心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一切皆是“理”的产物或表现。所谓“理”在他看来,即是“心”。“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即“明理”即是“明心”,为学即以“明理”、“明心”为根本。这在宋代理学教育中揭示了新的旗帜。

陆九渊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就人而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虽然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没有差异。他说:“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与程朱等人把“理”视为自然与社会最高的终极原则不同,陆九渊认为“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通过人“心”来证明,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体现。“心”是陆九渊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他的哲学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陆九渊宣称圣贤与我同心,人皆可以为尧舜,也给一些人带来某种安慰和希望。

陆九渊提出明理、立心、自作主宰,最后还是为了“做人”。“做人”,包含有两种意思。

一是做伦理道德的“完人”,即圣贤君子。“四端即是本心”。“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懂得怎么做人。

二是做独立的“超人”,即体现“天地之心”的“主宰者”。“塞宇宙一理耳”,“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做一个能驾驭万物之上的超然世俗的人。做人要做超人则反映了陆的教育目的论的鲜明的个性特色。从明理、自作主宰到做人,这是一个极力扩充主观自我的过程,反映了他的这一思想:要做人,要有人的乐趣,要表现人的创造力,表现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人之所以为人,并进而成为“超人”,这便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陆九渊的观点加重了人的责任感,把“人”当作自然和社会的核心,“皆吾分内事”,突出地强调了教育的主体性、个体的责任感和自我的做人意识。

2“切己自反”的道德教育论

陆九渊秉着儒学将道德放在首位的传统,他甚至将道德教育与修养当作唯一的教育内容。

有的学生问他:“先生之学当来自何处入?”他回答说:“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即通过反省来向善,这是他道德教育论的基本特点。

(1)存养

陆九渊认为,“穷理”即是“尽心”,“自存本心”是道德修养和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认识,让其深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中,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又称之为“简易工夫”。

(2)剥落

陆九渊认为本心在没有与“物”接触时都是清明、至善的,一旦接触了利益,其本良就被蒙蔽。他把发觉人心有蔽以后的修养手段称之为剥落工夫。“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

(3)减担

同类推荐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 巨变

    巨变

    本书又名《大转型》,最初于1944年出版。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的主要关切是:造成19世纪西方文明衰败的起因。波兰尼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 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本书描述了一位农村教育者眼中、手中、心中的中国农村教育,是一部真实的农村教育人的人生写真。
  •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6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按照省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和改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低、群众得实惠比较多的良好态势。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热门推荐
  • 灵媚系列之赤姬

    灵媚系列之赤姬

    他曾是人人敬仰的上仙,只因为那个心爱之人,甘心沦为凡人,只愿能够与其相守一生;他曾是仙界最有才华之人,却甘愿为心爱之人,堕为人人得而诛之的魔鬼,只愿完成心爱毕生的心愿;她曾是最无忧无虑的妖精,却甘愿为心爱之人,修习仙法,千百年不变,只想早日化为神仙,与其相伴。他们都是有爱之人,却同时都是可怜人,追其一生,却终只换来一声嗟叹。
  • 梦中穿越之萌萌小王妃

    梦中穿越之萌萌小王妃

    一个大学生因失恋蒙头大睡,醒来时却穿了,一个异界大陆,看她如何收服冰冷王爷,玩转古代
  • 学会人际的运用

    学会人际的运用

    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
  • 强忍疼痛守护你

    强忍疼痛守护你

    只是法力低微的公主,院本只是玩玩却爱上了不优秀的男孩.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她无法控制内心的感受.还是愿意默默守护他.天和地只是隔着一段透明的距离,却怎么也无法触摸,即使在无数伤害中疼痛,也不愿放弃心中的他.当他回首看到她,也只是曲尽人皆散......
  • 理想透视

    理想透视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抹去的再见

    抹去的再见

    他和她在薰衣草花海中分手,她因此迷茫而颓废她再次来到薰衣草花海,想起他与她的点点滴滴不禁泪如雨下,她又想到朋友对她的不离不弃她领悟了,她在薰衣草花海潇洒的转身她会笑着和朋友说:“我会笑着度过没有他的每一天!”他最后回来了,带着满腔热血,满载而归。但归来的原因只因她。她和他在薰衣草花海一微笑着说:“我们不会分离了。”
  • 心海没有落日

    心海没有落日

    这是诗人洪三泰继他的一连四本诗集、一部中篇小说集、一部电影、两部长篇报告文学之后的第一本散文集。“心海没有落日”,太阳永远挂在心的海天,不管潮涨水落,雨打风吹,也不管天迁地变,斗转星移,阳光依然朗照晴空。这是颇有令人寻味的意境的。明显的时代色彩,浓烈的乡土气息,有效的辐射力和穿透力是三泰散文的特色。注视着时代、眷恋着故土、追求着艺术美感,这样的心灵少不得阳光。因而,“心海没有落日”,是一种美好的心态。
  • 那时汉朝(陆)

    那时汉朝(陆)

    第六部从刘秀起义写起,到名将窦宪彻底消灭与汉朝为敌三百年的北匈奴为止。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已经沦落为草根的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刘秀,随兄刘縯造反,昆阳城城下,一战成名,迅速拔起。然而兄刘縯麻痹大意被杀,革命果实落入他人之手。身处绝境的刘秀,忍辱负重,北渡黄河,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从此,狂扫北方,剿灭妖孽,兵指隗嚣、公孙述,统一天下,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 灵异校园:鬼瞳少女

    灵异校园:鬼瞳少女

    【新书《鬼眼娇妻,宠入骨》强势开更中~本书第二部在《冥妻V5:极品鬼夫宠上天》的番外】浑身被扎满针的尸体、寄宿厉鬼的半大孩子、燃烧的衣柜、双面的冤魂、天花板上血色的字迹……是谁,总在她耳畔呼吸?发丝纠缠成茧,孕育着怎样的腥风血雨,无形的录音机里又为什么总在半夜传来断断续续的哭泣?看似平淡无奇的校园里,鬼怪肆虐横行,黑影悄无声息,处处暗藏杀机,到底是阴阳失调的错位还是有人在背后悄然布局?
  •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穿越前,他是高富帅,她是白穷美。穿越后,他成了九五至尊的北魏皇帝,而她,则是他后宫中燕瘦环肥莺声燕语的众多女人之一。他少年聪慧,杀伐决断,冷情弃爱,谈笑间指点江山。她美丽依旧,顽皮依旧,桀骜依旧,媚笑中招蜂引蝶。他怒:你是我的女人,怎么可以如此的水性杨花?她不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为什么不可以三丈四夫?终有一天,她成了他墙上一抹蚊子血;而他,则成了她头上一只跳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