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9300000050

第50章 《韩非子》作品(46)

应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吾不以龙蛇为不托于云雾之势也。虽然,夫释贤而专任势,足以为治乎?则吾未得见也。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龙蛇之材关之也。今云盛而蚓弗能乘也,雾酿而蚁不能游也,夫有盛云酿雾之势而不能乘游者,螾蚁之材薄也。今桀、纣南面而王天下,以天下之威为之云雾,而天下不免乎大乱者,桀、纣之材薄也。且其人以尧之势以治天下也,其势何以异桀之势也,乱天下者也?夫势者,非能必使贤者用己,而不肖者不用己也?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人之情性,贤者寡而不肖者众,而以威势之利济乱世之不肖人,则是以势乱天下者多矣,以势治天下者寡矣。夫势者,便治而利乱者也。故《周书》曰:‘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夫乘不肖人于势,是为虎傅翼也。桀、纣为高台深池以尽民力,为炮烙以伤民性,桀、纣得乘四行者,南面之威为之翼也。使桀、纣为匹夫,未始行一而身在刑戮矣。势者,养虎狼之心而成暴乱之事者也,此天下之大患也。势之于治乱,本末有位也,而语专言势之足以治天下者,则其智之所至者浅矣。夫良马固车,使臧获御之则为人笑,王良御之而日取千里,车马非异也,或至乎千里,或为人笑,则巧拙相去远矣。今以国位为车,以势为马,以号令为辔,以刑罚为鞭策,使尧、舜御之则天下治,桀、纣御之则天下乱,则贤不肖相去远矣。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夫尧舜亦治民之王良也。

复应之曰:其人以势为足恃以治官。客日“必待贤乃治”,则不然矣。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势必于自然,则无为言于势矣;吾所谓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今日“尧、舜得势而治,桀、纣得势而乱”,吾非以尧、舜为不然也。虽然,非一人之所得设也。夫尧、舜生而在上位,虽有十桀、纣不能乱者,则势治也;桀、纣亦生而在上位,虽有十尧、舜而亦不能治者,则势乱也。故曰:“势治则不可乱,而势乱则不可治也。”此自然之势也,非人之所得设也。若吾所言,谓人之所得设也;若吾所言,谓人之所得势也而已矣。贤何事焉!何以明其然也?客曰:“人有鬻矛与楯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以为不可陷之檑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夫贤之为势不可禁,而势之为道也无不禁,以不可禁之势与无不禁之道,此矛楯之说也。夫贤势之不相容亦明矣。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吾所以为言势者,中也。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为桀、纣,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今废势背法而待尧、舜,尧、舜至乃治,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抱法处势而待桀、纣,桀、纣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且夫治千而乱一,与治一而乱千也,是犹乘骥駬而分驰也,相去亦远矣。夫弃隐栝之法,去度量之数,使奚仲为车不能成一轮。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夫势之足用亦明矣,而日“必待贤”,则亦不然矣。且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活;今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夫曰:“良马固车,臧获御之则为人笑,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吾不以为然。夫待越人之善海游者以救中国之溺人,越人善游矣,而溺者不济矣。夫待古之王良以驭今之马,亦犹越人救溺之说也,不可亦明矣。夫良马固车,五十里而一置,使中手御之,追速致远,可以及也,而千里可日致也,何必待古之王良乎?且御非使王良也,则必使臧获败之;治非使尧、舜也,则必使桀、纣乱之。此味非饴蜜也,必苦菜亭历也。此则积辩累辞,离理失术,两未之议也,奚可以难夫道理之言乎哉!客议未及此论也。

【译文】

慎子说:“飞龙驾云,腾蛇游雾,云消雾散,龙蛇失去依托,就和蚯蚓、蚂蚁一样了。贤人屈从于无才无德的人,是因为权轻而位卑;无才无德的人能使贤人屈从,是因为权重而位尊。唐尧如果是一介平民,他连三个人都治服不了;而夏桀是天子,就能大乱天下。我根据这一点就知道权势、地位足以依靠,而贤良、才智是不足以羡慕的。弓弩力弱而箭高,是受风力激扬所致;本身无才无德而命令得以推行,是由于众人之力。唐尧教导奴仆,而百姓并不听从;等到称王统治天下的时候,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由此看来,贤良、才智是不足以制服众人的,而权势、地位却足以屈服贤人。”

有人反驳慎子说:“飞龙驾云,腾蛇游雾,我不是认为龙蛇不倚托云雾的势力。虽说如此,要放弃贤良而专任势力,就完全能够治理天下么?我看,不见得能行。有云雾的形势而且能够乘坐遨游,那是因为龙蛇的材质美。如今云盛而蚯蚓不能乘,雾浓而蚂蚁不能游,有盛云浓雾的形势而不能乘游,那是蚯蚓蚂蚁的材质薄。如今桀、纣以王位统治天下,以天下君主的威严造成云雾的形势,而天下不免大乱,那是桀、纣的材质薄。况且他认为以唐尧的权势治理天下,那权势和以夏桀的权势扰乱天下又有什么不同呢?按权势本身来说,不能使贤人一定使用权势,也不能使无德无才的人一定不使用权势。贤人使用它,天下就会得到治理;无德无才的人使用它,天下就会大乱。

按人的情况来说,贤人少而无德无才的人多,如果用权势帮助乱世的无德无才的人,即用势乱天下的就多了,用势治天下的就少了。就势来说,虽便于治理,但也对扰乱有利。所以《周书》上说:‘不要为虎添翼,添翼就会飞到城中,挑选人来吃。’给无德无才的人以权势,就是为虎添翼。夏桀、殷纣建高台深池耗尽民力,制作炮烙之刑来伤害百姓的身心,夏桀、殷纣之所以能恣意妄为,就是帝王的权势为虎添翼的缘故。如果桀、纣是一个普通百姓,不等他做一件事而已被砍头了。所谓势,是畜养虎狼之心的,而且助长暴乱之事,这是天下最大的祸害。势对于治乱,本是没有偏袒的,而有的人认为势完全可以治理天下,那么这人的知识程度过于浅薄了。宝马良车让奴婢去驾驭,就会被人嘲笑,让王良去驾驭就可以日行千里,车马并无不同,可是有的日行千里,有的被人嘲笑,这样的巧拙相差太远了。现在把国家作为车,把势作为马,把号令作为辔头,把刑罚作为鞭策,让唐尧、虞舜驾驭,天下就会得到治理,让桀、纣驾驭,就会大乱,这样贤与不肖相差太远了。

要想追速致远而不知道任用王良,要想得利除害而不知道任用贤能,这就叫做不懂得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祸患。所以说唐尧、虞舜也是治理百姓的王良。”

然而请问:慎到认为利用势就完全可以理事用人。而你却说“一定要有贤人,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么说就不对了。要说势,它的名字是一个,而它的变化用就无穷了。势,若一定要根据自然形势来说,那就没有必要讨论了;而我所说的势,是人为的势,即人所设的势。今天说的“唐尧、虞舜得势就能治理天下,桀、纣得势就能扰乱天下”,我不是说尧、舜不是这样。尽管如此,这并不是一个人就能设立的。如果尧、舜生下来就在上位,即使有十个桀、纣也无法扰乱,那是用势在治理天下;桀、纣生下来也在上位,即使有十个尧、舜也无法治理天下,那是用势在扰乱天下。所以说:“势治就无法扰乱,而势乱就无法治理。”这是自然之势,不是人为的即人所设的势。我说的,是人为的势即人所设的势;而你所说的是人所得到的势罢了。贤又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证明这个道理呢?有人说:“有个卖矛和盾牌的人,赞美他的盾牌之坚:‘没有能穿透它的。’不大一会儿又赞美他的矛说:‘我的矛锐利,没有刺不透的。’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牌,怎么样?’那人便无话可答。”认为没有能穿透的盾和没有刺不透的矛,作为判断来说是不可同时存在的。作为贤人来说,他所守的道,令不能行,禁不能止;而作为势来说,则令行禁止,用不可禁的贤和无不禁的势来比,这是矛盾的说法。由此看来,贤与势是不相容的,非常明显。

况且尧、舜、桀、纣本是一千代才出现一次,就以为是摩肩接踵而生了;然而世代治理天下不断出现的却是中等之才,我所以要说的势,就是为了中等之才。所谓中等之才,对上不如尧、舜,对下也不作桀、纣。秉法依势就能治理天下,背法离势就会扰乱天下。如今废势背法而等待尧、舜,尧、舜出现天下才能太平,这就要一千世大乱而只有一代得到治理;秉法依势而等待桀、纣,桀、纣出现之后才会大乱,这就是一千世天下大治而只有一世大乱。由此看来,天下大治一千世而只有一世大乱,和天下大治只有一世而大乱千世,这就如同骑上千里马背道而驰,相距越来越远了。如果废弃矫正木材的工具,离开规矩尺度,让奚仲造车,他连一个车轮也造不出来。

没有奖赏作鼓励,没有刑罚的威严,弃势废法,即使让尧、舜去挨家挨户劝说,一个个去辩解,也无法治理三家。由此看来,势是完全够用的了,也是非常明显,反而说什么“一定要等待贤人”,这就不对了。况且一百天不吃饭去等待细粮大肉,挨饿的人就活不成;如今要等待尧、舜的贤明来治理当代的百姓,就如同等待细粮大肉去救挨饿的人的说法一样。还说“宝马良车,让奴婢去驾驭就会被人嘲笑,王良驾驭就会日行千里”,我是不以为然的。等待越地擅长在海里游泳的来救中原被淹的人,越人虽擅长游泳,可是被淹的却活不成。这就如同等待古时的王良来驾驭今天的马,这与让越人救中原被淹者同样,其行不通,是明摆着。如果是宝马良车,五十里设置一个驿站,让中等的人才驾驭,是可以追速致远的,即使是一千里一天也能赶到,何必去等待古时的王良呢?而且驾驭不是使用王良,就必定要让奴婢把它毁坏;治理天下不是使用尧、舜,就必定要使用桀、纣让天下大乱。这就等于吃的不是饴糖蜜果,就必定得是苦菜葶苈。如果这样辩论下去,积累说辞,背离道理,失去法度,纯属钻牛角尖之谈,怎么可以难倒合道人理的言论呢!你的争论不及此论高明。

问辩

【原文】

或问曰:“辩安生乎?”

对曰:“生于上之不明也。”

问者曰:“上之不明,因生辩也,何哉?”

对曰:“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若其无法令而可以接诈应变,生利揣事者,上必采其言而责其实,言当则有大利,不当则有重罪,是以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此所以无辩之故也。乱世则不然:主有令,而民以文学非之;官府有法,民以私行矫之,人主顾渐其法令而尊学者之智行,此世之所以多文学也。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夫砥砺杀矢而以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不可谓善射者,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逢蒙不能必中者,有常也。故有常则羿、逢蒙以五寸的为巧,无常,则以妄发之中秋毫为拙。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是以乱世之听言也,以难知为察,以博文为辩;其观行也,以离群为贤,以犯上为抗。人主者说辩察之言,尊贤抗之行,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是以儒服带剑者众而耕战之士寡,‘坚白、‘无厚’之词章而宪令之法息。故曰:上不明则辩生焉。”

【译文】

有人问:“争辩是怎样产生的呢?”

答:“是由于君主不明才产生的。”

问的人说:“君主不明,因而发生争辩,这是什么缘故呢?”

答:“在英明君主的国家,君令,是最为贵重的言词;国法,是最为适宜的行事依据。讲话不能双方都贵重,国法不能双方都适宜,所以言行不符合法令的一定要禁止。如果没有法令依据,又能应付巧诈机变,产生利益而又能推断事理的,君主若一定采纳这种意见就得责求实效,讲的正确就有重赏,不正确的就有重罪,以此愚昧的人畏罪而不敢讲话,明智的人也没有必要争辩。这就是没有争辩的原因。乱世就不是这样了:君主发布命令,而百姓就用儒家的经典来诽谤;官府颁发法令,而百姓就用自己的行动来违反,人君反倒收回法令而尊重儒者的智行,因此世上儒者增多。所谓言行,是以功用为目的的。磨利打猎的箭头而随便发射,那箭头所中未尝不是细微之处;然而不能称之为善射,是因为没有固定的目标。设置一个五寸的目标,拉开十步远的距离,不是羿、逢蒙就不能全部射中,这是因为有固定的目标。所以有固定的目标则羿、逢蒙以射中五寸箭靶的靶心为巧,无固定目标,胡乱发射而射中秋毫为拙。如今听言观行不用功用作为衡量的标准,话尽管讲得非常精明,行为尽管非常坚定,也是随意妄发的一类。因此乱世的君主听言,以高深莫测为高明,以广通典籍、言辞华丽为善辩;观察人们的行为,以脱离人群为圣贤,以抗上为清高。君主喜欢能言善辩的言论,尊重清高抗上的行为,所以创制权术的人制定行为的规范,辨别争论的是非,然而没有人给予肯定。于是穿着儒服而佩戴刀剑的人多而耕田参战的人少,‘坚白’、‘无厚’的言论显荣,则君主的宪章法令却销声匿迹。所以说:君主不明争辩就产生了。”

问田

【原文】

徐渠问田鸠曰:“臣闻智士不袭下而遇君,圣人不见功而接上。今阳成义渠,明将也,而措于毛伯一;公孙亶回,圣相也,而关于州部,何哉?”田鸠曰:“此无他故异物,主有度,上有术之故也。且足下独不闻楚将宋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二君者驱于声词,眩乎辩说,不试于毛伯,不关乎州部,故有失政亡国之患。由是观之,夫无毛伯之试,州部之关,岂明主之备哉!”

堂谿公谓韩子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今先生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何以效之?所闻先生术曰:‘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二子之言已当矣,然而吴起支解而商君车裂者,不逢世遇主之患也。逢遇不可必也,患祸不可斥也。夫舍乎全遂之道而肆盼乎危殆之行,窃为先生无取焉。”韩子曰:“臣明先生之言矣。夫治天下之柄,齐民萌之度,甚未易处也。然所以废先王之教,而行贱臣之所取者,窃以为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故不惮乱主暗上之患祸,而必思以齐民萌之资利者,仁智之行也。惮乱主暗上之患祸,而避乎死亡之害,知明夫身而不见民萌之资利者,贪鄙之为也。臣不忍向贪鄙之为,不敢伤仁智之行,先王有幸臣之意,然有大伤臣之实。”

【译文】

同类推荐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精选了60个非常女性。没有特定选择的标准,主要是感觉她们是否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或她们的传奇是否让人难忘。因此我们选的不单有正面人物和名人,还有反面人物和知名度不高但有特点的女性角色。
  • 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豪)

    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豪)

    莎士比亚是位最伟大的戏剧家,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是位举足轻重的巨人。然而,他生前并不知道他将会成为文学史上的大家。但,这又是必然的。他超群的智力,惊人的才华,敏锐的观察力,倚马可待的天分,泉涌流畅的文思,以及由切身感受而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想,恰合乎时代的节拍,必将成为一位应潮流而生的巨人。
热门推荐
  • 浮城探影

    浮城探影

    你想倾听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的悸动吗?你想俯视广州、香港两地的叠影吗?世间炎凉,人世沧桑是个解不完的迷。小说将告诉你珠江之畔邓、区两家,广州、香港两片船主为生存和创业所展开的相互激烈争斗,几对男女的婚恋自在其中,当地强悍民风所生成的武打伴随其中,美貌的船发阿彩的颠沛命运及数十个男女的生死存亡,无不告诉人们:人生艰辛!
  • 英雄联盟之我的天使凯尔

    英雄联盟之我的天使凯尔

    “你们两个上单!我一个人去中路!”“半夜三更的打什么雷,唉唉唉?这猴子从哪冒出来的了?我去!拖住亚索!快,别让他接上!我去,你是猪么?机器人的E不会用么?”辰风一边焦急的大骂一边操纵着自己手上的角色,窗外风起云涌,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谁能想象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场游戏?如梦似幻般的场景再一次在他脑海中浮现,同样的危机感,同样的无力感,同样的......咦?这是什么?手感不错啊?辰风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的一张羞愤涨红的美丽脸颊,心中惊叹不已,这莫非就是就有在小说和电视里才能看得见的......传说中的双峰?
  • 风流云散

    风流云散

    小说以主人公王英俊六十寿庆个人演唱会为轴线,通过十八首歌曲,串联起他六十年的风雨人生和心路历程。特别是通过他与几个女人的爱情纠葛和恩怨情谊,表现出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经历和人生际遇。
  • 极品萧遥

    极品萧遥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从大山里走出,怀着不治的绝症,冒着重重的杀机,寻找自己的身世,物欲横流的都市里,流传着他无尽的传说,他,叫萧遥!
  • 明月过客

    明月过客

    校园与社会,青春与世俗,不同命运的人,述说者精彩的故事。你我本是彼此生命中最普通的过客,但也是彼此生命中最珍贵的稀客,如若不惜,但求别过。一轮明月当空照,你我在同一天空下抬头仰望,往事浮现脑海,有谁还在叹息?深受多重磨难的两人能否终成眷属,山西的穷孩子能否追到他心仪的女孩?蓝色天空下的过客,明月下的你我。
  • 双神之子

    双神之子

    我叫天威·龙吗?还是叫做龙圣炫?它是九尾狐,可是却又是地狱三头犬……但,为什么它也是龙?十多载生活,创传奇。因为再世重生,走一条前无古人的路。这个杀手组织叫做虹盖,掌控大陆,但你既然毁灭了我爷爷的宗门,那么我将会毁灭你!天威·龙说过一句话:“龙有逆鳞,触之则怒!”龙圣炫也说过一句话:“一怒则千里血流成河!”冲天赤狐说过一句话:“任何招惹大哥的人,最终都会后悔……”他是人族,却有龙族血脉。双神之子,这个双,是天下无双!群:23525849193865005
  • 灵傲羽凡

    灵傲羽凡

    你绝不会知道另一个世界?一个名为灵界的地方。主角天生孤儿,窘迫少年,上天给了他什么?爱的怜惜,王的决斗,友人的背叛,亲情的难舍,神使逐一击破,那最后的面纱是什么?是生?是死?灵界之上,依稀的虫族,古老的龙族,嗜血的血族,自立清高的神族,神秘的魔族,古老的蛮荒圣兽‘’‘’‘一起见证他的一步步···············
  • 垫脚石

    垫脚石

    你所经历的一切,是你的绊脚石,还是你的垫脚石?她出生在一个缺钱的家庭,但她从小就有一颗不甘现状的心,16岁的她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她一直把自己从里到外都粉刷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以优秀的姿态和自己想要的男生相亲相爱一辈子。陈温文尔雅,成熟。她说他永远知道我在想什么,我甚至只需要和他用眼神就能沟通。卓阳光帅气,青春洋溢。她只要站在他20米内,就能受他影响,感受到开心,好像什么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的良人?她最终能活成她想要的样子了吗?
  • 千叶红芙蓉

    千叶红芙蓉

    卑贱的孤女,无父可怙无母可恃,唯一的只有收养她的婆婆相依为命,十四载平淡而知足的日子,因为她好奇的围观“罪人贩卖市场”而结束。同时,开启了她不寻常身世的探秘,西沧王朝的风云剧变因她而起,因她而终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轩语昔

    轩语昔

    尚语昔无意中拾到一块石头,得知是天界的灵石,奉天帝之命来完成任务,需要找到四方神兽之主,集齐十大神器,制止阿修罗出世,自己就是南方神兽之主,而恰巧选定的出逃之日就是尚语昔的新婚之日。而新郎官邵轩语竟是东方神兽之主。因为性格不合,尚语昔与邵轩语斗嘴便是家常便饭。就这样,两位欢喜冤家与一块石头,还有一位心理年龄只有六岁的尚羽阳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