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10000000031

第31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十讲(4)

现在的南传佛教,也还是只承认释迦牟尼佛一尊佛,不承认有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他们修行最高地位也只到阿罗汉。有些同修可能去过泰国,泰国号称黄袍佛国,寺院多,佛像也很多,但所有的佛像都是释迦牟尼佛,没有第二尊佛,而且他们排斥大乘,认为大乘非佛所说,他们也不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不相信有阿弥陀佛,并且他们也不素食,而是托钵乞食。

寺院是不造饭的,人家布施什么吃什么。有些中国去的比丘跑去,他们也不承认中国的戒法,要求重新受戒,而且有些比丘过去要吃素,他们也认为吃素不对,就会呵斥说:“这是提婆达多。”

佛陀住世时,提婆达多为了标新立异,自己搞一个教团,也是吃素,而且不吃盐,修种种苦行,所以他们还是有一些隔阂。如果他们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能求愿往生,持名念佛,也能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佛陀也会随顺他们得往生以前在泰国所学的佛法,也会应机说法,先给他们说小乘,使其先断见思惑,作回心大阿罗汉,再尽断尘沙惑。

泰国有个小的派别,叫泰国华僧这一系,那个仁德法师是华僧大尊长,这都只是在华侨里面信仰,属于大乘佛法,主流社会是不相信大乘佛法的。可见小乘一回头,他具足信愿行就已经不是藏教和通教的根机了,若不是圆教的根性,起码也是别教的根性,所以他马上就提升。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不单单有那些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大阿罗汉,已经往生极乐世界的那些阿弥陀佛的声闻弟子,也是数量无量无边,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菩萨的数量无量无边,功德也是无穷无尽。

《无量寿经》中用了二十三个比方赞叹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功德:

一、智慧深广,犹如大海。

二、三昧不动,如须弥山。

三、慧光明净,超踰日光。

四、净法满足,犹如雪山。

五、平等如地,好恶普载。犹如大地,不管善人恶人都能普载。

六、清净如水,洗诸尘垢。

七、犹如火王,烧烦恼薪。

八、如风行世,普遍无碍。

九、犹如虚空,一切无著。

十、净如莲华,无有染污。

十一、犹如大乘,广能运载。

十二、如震法雷,警觉未觉。

十三、如雨甘露,滋润众生。

十四、如金刚山,魔外不动。

十五、如梵天王,诸善最上。

十六、如大树王,普覆一切。

十七、如优昙华,希有难遇。

十八、如金翅鸟,威伏外道。

十九、如众游禽,无所藏积。

二十、犹如牛王,无能胜故。

二十一、如大象王,善调服故。

二十二、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二十三、旷广若虚空,大慈等故。

极乐世界那些菩萨众,不单单是数量无量无边,而且功德浩瀚,有这二十三个比方也是说明非常不可思议。

接下来又作一个归纳:

(戊)二结示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前面是讲依报庄严,这里是讲成就正报、主伴的庄严,经文是一样:“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阿弥陀佛教化之主就是以光寿无量为庄严,是化主。化伴即声闻,都是回心大阿罗汉,菩萨具有无量无边的浩瀚功德,其数量都是无量无边,非是算数之所能知,以此为庄严。以这样无量功德和无量的声闻、菩萨、大众来为庄严。

佛及声闻、菩萨,若主若伴,都是阿弥陀佛因中愿行所成就、所庄严的。愿成就是《无量寿经》中法藏发愿说:“我作佛时,光明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及以蜎蠕,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这是光明随愿所成。

第十三愿说:“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这是寿命无量寿,随愿所成。

大本《无量寿经》中说:“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同目犍连神通,欲共计算彼国初会声闻,尽其神通,百分中不能知一。”又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智慧、辩才、相好、威德,悉皆如佛,今已成佛,所以都能随其所愿,这是大愿力所成就。

六度万行所成:“尔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广行教化,无量众生,发菩提心。”现在六度万行圆满了,成佛了,所以有如此的庄严。以大愿大行为因,为能庄严;光受无量,化伴无数为果,这是所庄严,合起来称之为“彼佛国土”成就如是的能庄严、所庄严、主庄严、伴庄严,其实都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之所成就。

[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也就是由阿弥陀佛大愿大行为因,成就阿弥陀佛无障碍的果。果上的一切种智是一现一切皆现,因此叫果上一成一切成。

现成化主,教化之主光寿无量的庄严,一切种智显现;化伴,算数难知的庄严,并且由于众生的心性也与弥陀无二无别,所以也是一成一切成。

上至等觉,下至地狱众生,能信、能愿肯念佛者,阿弥陀佛都接引他们往生极乐世界,到达极乐以后都能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果上得到不可思议的成就。所以在果上说是一成一切成,一成指阿弥陀佛,一切成是指大众。大众为什么也是一切成呢?因为仗承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一成一切成。

[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是他心中之自,所以自即非自。“他”是自心中之他,所以说他亦非他。

[自他不二]就是生佛不二,声闻、菩萨是阿弥陀佛心内的众生,阿弥陀佛是声闻、菩萨心内的佛,佛心内的众生,所以说全众生即是佛;众生心内的佛,所以全佛即众生。生佛一体,自他不二,所以都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所显现,成就如是的功德庄严。

“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这就把信愿行里的第一大部分——用依报正报的庄严来启发信心讲圆满了,要知道,我们现在能以依正妙果作为本质境、作为增上缘,能让信愿持名的众生念念如是信,念念如是愿持,自然也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二:初揭示无上因缘、二特劝。

“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法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

此地就是特别强调这一科的重要,这一科就是能发挥本经不可思议的力用(本经的力用是往生不退),为什么能往生不退?因为他信愿具足,所以特别地劝我们要求往生以发愿。

前面已经听闻了极乐世界依报和正报的殊胜庄严,生起了深信,要依信而发愿。并且净土法门能带业往生、可以横超三界生死,这是其他一切法门所没有的,并且在同居净土之中就能横具上三土、能开显藏通别圆四教法门,一生同居就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个是圆净四土。圆见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的菩萨非常多。

这是讲这一科的殊胜及重要。先是揭示无上因缘,无上因缘其实就是往生不退、一生成佛。

(丙)今初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佛果地的一切种智名为萨婆若。心心流入一切种智海,念念都归向无上菩提,这是念不退。

[阿鞞跋致]译为中文就是不退转。讲了三种不退,大师非常简洁地开示我们,位不退,就是不再退堕到凡夫;行不退,不再退到二乘;念不退,就是不退转无上菩提,念念归向无上菩提。

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就是预入圣人之流,不会退堕到凡夫地位,一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圣人,哪怕在此土是一只鹦鹉、一只八哥鸟,哪怕在此土很愚痴,只要它能念佛往生就已经是圣人,这是不可思议的。

在娑婆世界修行要什么时候才可以?小乘来说要初果须陀洹果,要断见惑,预流(预入圣人之流)才可以;在大乘来说要入圣人之流;在别教来说是初地菩萨;在圆教来说也是初住菩萨。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到极乐世界就很容易,一生他就是圣人。

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能修大乘,恒常利益教化众生,不会退堕到二乘(声闻、缘觉乘),就是说哪怕他以前学小乘,后来回小向大,念弥陀得生极乐,他也已经是别教和圆教的根机了,不同于二乘。

三、念不退就是心心流入到一切种智海,不落空有二边,全归中道,流入如来果觉的智慧大海。

下一段就是约土:

“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

这段开示我们,如果在娑婆世界要证位不退就不容易了,接下来讲在什么程度才是行不退呢?

“通菩萨,别十行,圆十信,名行不退。初别地,圆初住,名念不退。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这就体现净土法门是圆修圆证,而且超胜一切法门,不是自我吹嘘超出一切法门,因为有事实依据在,本经不可思议的力用就在于此。净土法门,哪怕是五逆十恶的人,只要他能回心向善,得善知识接引,临终十念往生极乐,一生都是圣人、一生就超过此界。此界你要证位不退,要超凡入圣,要做圣人,那是很难的事情。

我们先略解释五逆:出佛身血、弑阿罗汉、弑父、弑母、破和合僧。十恶:身犯杀盗、邪淫;口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就是贪瞋痴。哪怕是造这些种种恶法的这一类业障重的众生,他要回心念佛,都能往生极乐。

《观无量寿经》下品往生章说:“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于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十念成就,带业往生。

虽是下品下生,但他已经能与一生补处的大菩萨俱会一处,就已经能圆证三不退,圆见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一生可以圆成佛果。这种殊胜特异,唯有净土法门独有,所以特别地开示出来。

净土带业往生,很多人都有怀疑,不理解这个带业。大藏经里有一部《那先比丘经》,是当时贵霜王朝的皇帝问一位叫那先比丘的法师:“念佛带业往生这个事情难以相信。”那先比丘就打个比方:“大王啊,这块大石头,你放在水里会不会沉啊?肯定沉,如果把它放在大船上,会不会沉?不会沉。”那先比丘就告诉皇帝说:“若仗他力,自可不沉。”国王就领悟过来了,原来念佛的众生仗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能出离苦海,往生到极乐净土。

又比方一个小孩子,一天走不了几里路,但如果他有机缘能上到转轮圣王的金轮宝,就能一昼夜之间巡游四天下,这不是他的力量,而是金轮王轮宝的力量。同样,我们具足信愿念佛,也能与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力感应道交,得生极乐。明天再详细说带业往生,横出三界。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本书包括:绪论、现代思潮与东亚佛教的“人间化”、当代中国佛教思潮、人间佛教的诞生与太虚思想、人间佛教的崛起与印顺思想等11章内容。
热门推荐
  • 祸世绝凤:邪妃逆倾城

    祸世绝凤:邪妃逆倾城

    魂穿异世,附身废材?忍了。人尽可欺可辱?忍了。父不爱姐妹害?也忍了。什么,敢欺负她的人?真是忍无可忍!老虎不发威,当她是HelloKitty吗?闹皇宫,“没到程度,不够!”傲御风,“实力不足,再来!”祸四国,“我偏要祸世,怎样!”灭世家,“宝贝多真不错,搬走!”他揉着她的头,轻笑,“他们欠收拾,全部剁了。”毁血族,捣魔界,游仙界,霸神界,她搅个天翻地覆,她就要天下跪倒!而他拥着她,妖孽的脸上尽显猖狂,“你要愿意,天地相覆,何难何妨?”逆天种种世现,凤一逆绝倾城,前生之缘今生延,他只愿与她,坐拥笑看风云,此生便足矣!【本文鬼儿自己构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群号:183437615】
  • 大清鬼才

    大清鬼才

    明末清初,满汉之争。幽冥鬼府,不死男婴如何还阳?遗物玉召,鬼界凶器接连现世。救红颜,封帝师,一马平川定江山;入地狱,悔杀孽,力挽狂澜震鬼界。
  • 王俊凯,你可安好

    王俊凯,你可安好

    王俊凯,你是一个耀眼的明星,而我,却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你的出现,让我心动,却又让我泪流。你说你相信一见钟情,我也相信,可是一见钟情的爱情真的能走到最后吗?
  • 飘渺之修神

    飘渺之修神

    一位强得不能再强的强者之旅。一笑风雷震,一怒沧海寒;一手破苍穹,一剑舞长天!一人一剑,傲世九重天!
  • 妃比寻常:帝女丑皇后

    妃比寻常:帝女丑皇后

    他,富甲一方,有六个老婆她,奇丑无比,人称母夜叉一遭相遇,一场赌局,他必须娶她为正妻,于是乎嫁鸡随鸡还是娶狗随狗?他,出身皇族,肩负江山,却一心想要仗剑走天涯她,神出鬼没,劫富济贫,一直视行侠仗义为己任他俩一相遇就如子期与伯牙,千载知音最难觅,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穆妍嫦顶着从芈唐少爷处威逼利诱得来的纱笠,目光绞着那个褐衣身影,晃着肩膀冷笑道:“你道我白顶了母夜叉这个名头,不出点招谅你们不知道姑奶奶还有个外号‘必胜客’。”芈唐少爷将簸箕正了正,遮住更多的脸面,奇道:“原来你还有这么个名头,不曾听你提过。”穆妍嫦:“现起的。”“……”刘下惠沉思一番道:“嗯,丑点好,免得贼惦记。”
  • 七神之王

    七神之王

    七神之王,陨落于凡,重生开始,注定不凡!众神之王,因一场神魔大战而陨落凡间,且看神王无敌扫天下!
  • 阵之道

    阵之道

    身负前世血仇,真灵转世之后以武入道。武之一道,有大生死、大造化。且看林封如何纵横各大玄域,成就仙人之境。
  • 军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军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花田之恋

    花田之恋

    “聪明的雨曦,可爱的雨曦,……”啧啧啧,“你喜欢我么?”“当然。”“你喜欢我哪一点呢?”无力的翻翻白眼,“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苏雨曦,洛雨沫,舒梁雅——圣光校园的三个才女,我能说她们后来分裂了吗?又出来几个第三者,哎,命运多舛。殊不知,她们的座右铭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十倍奉还。那些想要欺负她们的,有的苦吃啦……连黑帮都出来帮忙了,坏女人,哪里逃?!帅帅的男生们出来啦!温柔的、清冷的、急躁的,等等等等。最后几对几对呦,读者再也不用担心是悲剧啦!花田内。一生有他,足矣。一生有她,足矣。
  • 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

    《榜样的力量·像他们那样:成长·学习·创新》主要内容包括成长篇、学习篇、创新篇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与成长、学习、创新有关的名人故事。比如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成吉思汗,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信念的松下幸之助,通过不断学习,最终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竺可桢,还有坚持创新,不断演绎传奇神话的史蒂夫·乔布斯……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新颖。鼓励、引导青少年以他们为榜样,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