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10000000002

第2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一讲(2)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佛法之妙,妙在净土;净土之妙,妙在持名;持名之妙,最妙就莫过于《佛说阿弥陀经》里所开示的信愿专持名号。

念佛法门虽分为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四种。但按佛陀的本怀来说,希望众生能用最简易、最稳当的持名念佛方法。这部《阿弥陀经》是最独特的,从始至终都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无问自说,(在佛经的十二种体裁里属于无问自说)畅佛本怀。教人具足信愿,专持名号,在四种念佛法门里是最为简易、最为稳当的。

[至简易]是不必参究,不劳观想;简单易行,人人可修;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而行世法。非常简单,非常容易。虽执持一句阿弥陀佛,但成就非常迅速。

一般的凡夫众生难以理解净土法门,他认为这太简单了,念阿弥陀佛谁不会呀,随便一个不认识字的阿婆都会念,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

如果有一个人打坐能入定三天三夜,大家一定去赞叹、顶礼、供养。认为这很了不起,修行功夫很深。另外一个人一心一意在念阿弥陀佛,他就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但能入定三天三夜的人若不归心净土,他不一定能超出生死轮回,只是生到天道——色界天、无色界天而已。而旁边被你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人,他具足信愿,执持名号,就能顿出轮回。

凡夫众生是迷惑颠倒的,他看不清事实真相,所以此法门极为殊胜,特别简易。不要以为这个法门简单,我们也做得到,就看不起,不要去求玄妙,为什么?《大日经》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最方便而能迅速成就的法门才是最殊胜的法门。

比方有人生命垂危,你如果给他开个药方再去抓中药,还要熬。等到你搞好了,这人都可能死掉了。如果旁边另外有个人,有粒灵丹,马上给他服下去,这人马上病就好了,当然是这个方法最妙。此方法最简单、最直捷。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等于是阿伽陀药,是救众生法身慧命的灵丹。

[至稳当]其他法门是自力教,要仗自力的修持来断惑证真。要断见惑、思惑,易遭魔障,易成间断。因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断无始劫的见惑、思惑,那你还没有成就可能就命终了,所以易有隔胎之迷。

古来历来有一句话叫:“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第二世大富大贵的人在前生是有修行的,但他如果是修禅没有开悟,只是感得第二世的大富大贵而已。而这种大富大贵会让他迷失真性,所谓:“富贵学道难,贫穷布施难”。大富大贵之中他迷失真性,不知修行就会退堕,而且在高位之中也容易造恶业,下一辈子会堕落,所以这叫三世怨。而我们持名念佛,稳当成就。为什么能稳当成就,原因略说有三种:

第一种是念佛众生,有四十里光明烛身,常得阿弥陀佛光明照耀,常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所以不遭魔障。

第二种是念佛之人,一生精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可以免除隔胎之迷。修习其他法门,一生功行没有圆满的话,一经转胎,前生的愿力,前生求解脱的志向就会迷失。

第三种是念佛之人,只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纵使他一生念佛没有明心见性,也能往生净土。

正如永明延寿大师所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信愿持名是最稳当成就的法门。

“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这是蕅益大师在前面解说的基础之上特别来说《阿弥陀经》最为不可思议。佛法的最妙处在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四种念佛里最妙的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讲述得最透彻、最简捷的就是《阿弥陀经》。所以净土三经里古人最重视的是《阿弥陀经》,把她列为五堂功课之一。

因此蕅益大师说:“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的。”

净土三经中《无量寿经》是详细讲说阿弥陀佛因地做法藏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面前发四十八大愿,然后摄及二百一十亿佛净土的殊胜,以大愿大行来成就净土、以愿力成就极乐世界,接引十方众生往生成佛。

《无量寿经》对于净土法门的理论、境界、方法、事理、因果都有圆满的解说。当然特别地强调持名念佛,所以也称为大本弥陀经。

《观无量寿佛经》是佛陀应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讲说净土十六观,对于四种念佛法门都有阐述。在凡夫的眼中就会认为佛陀晚年还是遭遇了一些不如意的事:一是他两位最重要的国王护法都发生了变故,一位是憍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被他的儿子琉璃王发动宫廷政变,把王位夺去,波斯匿王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琉璃王又率兵攻打释迦佛的祖国——迦毗罗卫国,佛陀先后在树下打坐三次,让琉璃王退兵,但后来佛陀知道定业难转,就没有再去琉璃王进军的路上打坐。

另外一位护法是中印度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他晚年时也给其子阿阇世王子发动宫廷政变,把频婆娑罗王关起来,不给他食物,国王最终饿死。

频婆娑罗王的夫人——韦提希觉得非常难过,就非常至诚恳切地向释迦牟尼佛祈祷,觉得人世间充满太多的苦难,父子之间为了争夺王位,儿子会发动政变把父亲关起来,而且母亲韦提希夫人要给频婆娑罗王送饭,阿阇世王子不准,韦提希夫人没办法,就把面饼煎好以后贴在自己胸口。把喝的水、蜜、浆藏在璎珞里带进去,用这种方式让国王吃点东西,可阿阇世王子知道以后还非常生气,拿起剑要杀掉自己的母亲,给大臣制止了。

韦提希夫人觉得娑婆世界太苦了,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就请求佛陀开示有没有一个非常清净庄严、没有这些是非斗诤的净土能让我求生呢?在这样的因缘之下,佛陀应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讲了西方极乐世界,并讲了求生的方法——净土十六观,那个法门也是非常殊胜的。

频婆娑罗王虽然最后饿死了,但因为闻到佛和佛弟子为他说法,他死以前已证得初果。初果就是预流——预入圣人之流,最多再有七番生死就能得解脱。

《观无量寿经》也是非常殊胜的法门,我们专门讲过一本《迦陵仙音》,她讲的法门是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四种都有。善导法师的《观经四贴疏》是特别赞叹持名念佛,早期那些净土宗的大德大部分都修《观经》。庐山东林慧远法师、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等,很多既修持名念佛,也修净土十六观。

《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本来的名字应该叫做《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鸠摩罗什法师就知道中国人喜欢简单,直接把本经的心要提出来,名为《佛说阿弥陀经》。当下直截了当把本经的心髓法要——信愿持名彰显出来,而且这部经是一切诸佛通通都要讲的不可思议的法宝。因为十方诸佛都赞叹,在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里把她浓缩为六方诸佛赞叹。

可见诸佛都要说这部经,并且本经强调: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之中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因此古人极为推重,把她作为早晚功课之一。

可见持名念佛这一法是“普被三根,凡圣齐收”。上上根的等觉大菩萨全体能够承当,下下根的众生也可以依之而得度。

《净土圣贤录》里讲到一个业重的众生张善和,一辈子专门杀牛,但临终时恶业现前,那些牛来索命。他很害怕,可他宿世有善根,所以能得遇善知识,那时也能头脑很清醒,所以善知识跟他说:“你赶快念阿弥陀佛。”依靠临终念佛都能得佛接引,往生极乐。所以下下根也可依之而得度,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法门。

上上根比如等觉位的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都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文殊菩萨的发愿偈说:“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也可以看到普贤菩萨发愿偈,每一句都多两个字:“愿我临遇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可见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从《华严经》就可以看到,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有些人说:“念佛法门我看起来没什么奇特,为什么那些大菩萨都始终不离念佛呢?”凡夫都觉得这没有什么神奇,莲池大师有一个很巧妙的比方,说:“就好像你做高官、做宰相、做三省六部的尚书,天天都要见皇帝,向皇帝请示,但如果是个普通的人,距离京城很远,在一个山沟里面自已耕作,当然觉得见不见皇帝无所谓,事实上他也是见不到的。

这其实是比喻诸佛度众生有无量的方便,而最方便、最殊胜的就是依靠持名念佛来让我们超出轮回。所以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因为时时念佛就能迅速成佛。而薄地凡夫在六道里轮回,业深障重,反而不知念佛法门的妙处。

下下根的比方经常被引用的湖南衡阳王打铁,他每天都要打铁,觉得很辛苦,但不劳作生活费就没有着落。刚好有位法师经过,他就请教那位法师用什么方法可以不用如此辛苦。法师说:“你打一锤子就念一句佛号。”他觉得很开心,扎扎实实念了几年,因为心很专注,而且成就了。

他自己预知时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说一首偈子:“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拿起锤子敲一下,念一句佛,站在那里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要知道临终时没有任何病苦,站着走一定是上品位。

你看一个普通的人以前没有闻过佛法,以后也没有怎么听过教理,他真正有善根、有信心,边打铁边念佛都能上品生。宋朝时《龙舒净土文》的作者王龙舒居士也是面西念佛,站着往生。

同类推荐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证严法师讲孝道

    证严法师讲孝道

    父母爱子女真如源远流长的河水啊!他们爱子女的心,就像水由高处往下流,非常的自然;而要求子女以同样的心孝顺父母,就像水由低处往上流般的困难!我常说父母疼爱子女是一辈子的事,直到自己的生命终了才停止;而子女爱父母的时间又有多长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抚养长大,大多数的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会说:“我自己有家庭要照顾,哪有办法再照顾到父母呢?”如果对自己的父母——给你很多亲情的人,你都不知道要去爱他们,你真的能去爱那些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吗?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好人是从尽孝开始。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顿悟开承地

    顿悟开承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创造了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驾齐驱、广传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学——禅学。
热门推荐
  • 你是我追不到的时光2

    你是我追不到的时光2

    如苏城一那般的天人我都爱不上,你凭什么以为和他长的一模一样就能住进我心里?这样想的苏半夏却逐渐陷进黎亚修的温柔中。而随着那封信的曝光,苏半夏的身世之谜再一次变得扑朔迷离。单郁助、黎亚修、苏半夏三个人的感情到底该何去何从?世界一片纯洁的洛卡卡,忽然接受到了来自外界的黑暗,当那些记忆铺天盖地而来,她和季初浩又该如何自处?
  • 惊鸿一面

    惊鸿一面

    有些人,一旦分开,兴许这辈子都难再见一面了。人生短短数十寒暑,记住心里珍藏的那些惊鸿一面,温情岁月,汹涌往事。
  • 澳洲之主

    澳洲之主

    获得历史大抽奖系统,看邱阳怎样从一个小屌丝蜕变成都市大佬,新书《历史大抽奖》已经发布,希望大家来支持,这次一定不太监。
  • 校园之他是我兄弟

    校园之他是我兄弟

    他们是一群热血叛逆的少年,一起打架一起游戏,6年的不离不弃,他们尽情燃烧着青春年少的热血,他们叛逆但是为了兄弟他们可以享受痛苦,他们嬉笑但是为了兄弟他们可以化身死神。这是一个兄弟文,不喜误入。主角不小白,不懦弱,轻松文。
  • 半山

    半山

    大陆承平五百年,修行界迎来第一次真正的高潮。天才修行者层出不穷,探索全新未知的修行境界。同样沉寂了五百年的极北雪族也人才辈出。这一次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中,谁能再笑五百年?
  • 妙手狂医:征服冰山女神

    妙手狂医:征服冰山女神

    美女:医生,我到底得了什么病?医生:感知功能缺失!美女:能不能不要说的这么专业?我听不懂!那个……我们还是专业一点吧!
  •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冰山大人的豪门妻

    立志要当商界女强人,一毕业却被老爸忙不迭地打包相亲送人,安雅欣不能忍。相亲的对象还是个冷心冷肺还情商低的面瘫男,她爸这是打算让两个工作机器人在家里两两相望?抵死不从还是被算计联姻,她本以为自己能冷漠对待这段婚姻,但还是落得一身伤痕。江逸辰,娶了我你还敢招惹别的女人,那就不要怪我狠。
  • 独霸天下:冷艳杀手王妃

    独霸天下:冷艳杀手王妃

    她剑指天下,只愿做他背后的一个女人!默默无名,纵然世人诽我,谤我,只要他明白此生无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恒之夜

    永恒之夜

    历史只会由胜利者谱写,而所谓正义,只不过是胜利者自以为的正义罢了!
  • 星能者

    星能者

    一个胆小普通的上班族,莫名其妙获得了来自异世的星能力。地球莫名其妙出现了异世者。而他,莫名其妙必须“保护”地球。“我宁愿平凡也不愿拥有这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