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8300000002

第2章 修德——修身之本(2)

管子①云:“斗斛满,则人概②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

【注释】①管子:?一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称管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相齐40年,春秋初期政治家。②概: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为刮平、削平。

【译文】管子说:“斗斛装满过头了,人就会用概在将它抹平;人如果盈满过头了,天就会用概来将它抹平。”我说天的概是无形的,它要借人的手来用。

【简析】人有权势时,不注重修德就会滋长贪婪之欲.这是人堕落的开始,走下去,必是万丈深渊。曾家当时到了这个十字路口,曾国藩能够“自概”,但他的沅弟却不注重修德,不能自概。于是他写信警告沅弟,若不自概,必会人概,一旦人概,就无缘自概了。人概意味着什么,凭曾国藩的阅历,自是有所掂量的;而沅弟年轻许多,而且平步青云,无法理解。作为兄长,曾国藩对他爱护有加,及时给予警告,用心何其良苦!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

【注释】诸弟:指曾国藩胞弟,即大弟国潢(1820-1886)派名传晋,字澄侯,排行第四,故称四弟;二弟国华(1822-1858)派名传谦,字温甫,排行第六,故称六弟;三弟国荃(1824-1890)派名传恒,字沅甫,排行第九,故称九弟;幼弟国葆(1828-1863)派名传履,字季洪。

【译文】我们家正处丰盈的时候,不要等到天来用概,别人来用概,我与各位弟弟想办法先来自己抹平。自己抹平的办法在哪里呢?也不外乎清、慎、勤三个字而已。

【简析】曾国藩不但一人自概,而且带领诸弟一起来自概,不仅说明自概的重要,而且指出自概的途径,鼓励和鞭策诸弟以清慎勤自概,并将清廉放在第一位,其针对性非常之强。

与诸弟及子侄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日“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有怕者,自然悠久矣。

【译文】与各位弟弟及子侄所能谨慎把守的,也只有两句话,即“有福不可以享尽,有势不可以用尽”而已。福分不多享受,故而总应该以俭字为主,少用仆俾,少花银钱,自然就惜福了。威势不多使用,就要做到少管闲事,少去断人家的是非,没有感谢的也没有害怕的,自然日子便悠闲长久。

【简析】“有福不尽享,有势不尽使”,无德者视为傻瓜,有德者则视为智慧。因为这是惜福之道,悠久之道。谁不应该惜福,谁不追求悠久?这就要修德律己,不要享尽使尽了。尤其是家属子女之辈,更不能有享尽使尽的贪念,否则在你还未享尽使尽之时,祸患就会降临。

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顺从,设法以诛锄异己者,权臣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吾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厉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译文】古人办事掣肘的地方,不顺人意的时候,世代都有,人人难以避免。讨厌不顺自己意愿的行为就一定想让他顺从,设法诛除异己,这是权臣的行径。听任别人不顺从自己还能隐忍脾性,委曲求全,并且因为没有敌国外患而不去忧虑的,这是圣贤的用心。我正可以凭借他人对自己的不顺从来磨砺自己的德性,这样才差不多。

【简析】对于不顺己意的掣肘之事,是对大权在握者的严峻考验,诛除之?磨砺之?这是无德与有德的试金石。有人以诛除掣肘者而沾沾自喜,殊不知,所诛除的不仅是他人的掣肘,也是自己的忠恕之德,磨砺之志。

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息。

【译文】众口铄金,不知它起自哪个地方,又终止在哪个地方。有才能的人对无缘无故的怀疑诽谤很愤怒,因而全然不顾,那么诽谤就会日益厉害;有贤德的人畏惧无缘无故的诽谤,因而埋头加强自己的修养,那么诽谤就会日益减弱。

【简析】在对待铄金的众口方面,无德者、有德者也是能见分晓之处。无才无德者人们一般不会诽谤,正是有才有德者才容易招致怀疑诽谤,但有才无德者与有才又有德者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这不是值得耐人寻味的吗?

身败之道有四,日: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

【译文】一个人身败名裂的途径有四条:骄横傲慢、恃才傲物的人必败;是非不明、放纵下属的人必败;贪婪苛刻、求全责备的人必败;反复无常、没有信誉的人必败。

【简析】修德者身立,失德者身败。如何防止身败,三德也好,四德也好,修一德,立一德,不断地修,不断地立,距“完人”就会日近,与“身败”就会日远。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

【译文】大抵对事情承担责任的人,断不能只有赞誉而没有诋毁,只有别人的感恩而没有怨恨.。注重自我修养的人,只须求得大道德上不越轨就可以了,不可因别人讥议就泄了自己的沉毅之气。

【简析】任事而有一定权力的人,是周围群众的话题人物,赞誉、感恩者有之,诋毁、怨恨者有之,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守住大闲,常保沉毅是修德之至要。

仁为德首

仁者,物我无间之谓也,一有自私之心,则小人矣。

【译文】所谓仁,是指物与我之间没有距离,一旦有自私之心,那就是小人了。

【简析】曾国藩将人与其他的一切甚至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称之为物我关系。人与物无间,就是亲近,就是仁,而有自私之心,则为不仁或小人。

四知之目即《论语》末章之知命、知礼、知言,而吾更加以知仁。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

【译文】四知包括《论语》末章的知命、知礼、知言,我又加上一条“知仁”。仁的意思是宽恕。“自己自立得让别人也能自立,自己想显贵得让别人也能显贵。”恕也是一条原则。立的事物应该是自己完全有能力立的;通达,四通八达没有阻碍,无论是周围的还是远方的人都信服你,心里都归服你。

【简析】曾国藩借孔子“三知”之说来推崇仁德,不是要修正孔学,而是倾诉自己学习孔子“三知”之说的新体会、新感受:人要知仁。至于“仁者,恕也”的阐释更未脱离孔子的思想,只是根据自己身负重任的体会,深感立人达人的重要。

我欲足以自立,则不可使人无以自立;我欲四达不悖,则不可使人一步不行,此立人达人之义也。

【译文】我想完完全全自立,就不能够使别人没法子自立;我想四方畅达没有阻碍,就不能使别人一步也不能行走。这就是立人达人的道理。

【简析】自立自达必须立人达人,立人达人才能自立自达,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人都希望自立自达,但都必须认识这个辩证关系。

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

【译文】孔子说“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孟子说“学习别人的长处,与别人友善相处”,这都是恕,都是仁。懂得这个道理就识大量大,不懂得这个道理就识小量小。

【简析】恕有两个方面,从正面讲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从反面讲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自然识大量大,人心归之,否则识小量小,人心去之。一般的人,学会了这种品德,就是一个仁者;做领导的人,学会了这种品德,就是一位君子。

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则为君子,夕而私利则为小人;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则为君子,转念私利则为小人。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所争只在几微。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一不如是,则流人小人而不自觉也。

【译文】同一天,早上处事公正就是君子,晚上为私利而忙就是小人。同一件事,起初的念头公正就算君子,转念为了私利就算小人。圣人一旦有了坏念头就成了狂人,狂人一旦克服了恶念就成了圣人,这中间所争的只是细微之间。

君子没有一顿饭长的时间违背仁,仓卒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旦不这样,就会进入了小人圈子自己还不知晓。

【简析】曾国藩提出君子是可变的,一改前人之说,极有新意。既然君子一有私心就会变成小人,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修仁乃时时刻刻之事,终身之任,这是曾国藩坚持终身学习和修身这一秘密的揭示。

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

【译文】追求仁义,就是要心存仁义滋养的天性,应用起来,都把百姓看作同胞,对万物也心存养护,像这样大公无私的人,人民自然会很乐意地跟随他。

【简析】变与不变的关键,还是在于私心与公心。一有私心,君子立即变为小人;常保公心,存心养性,就始终为君子。

将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

【译文】要想谋求幸福,先要去掉忮心,这就是所说的“人如果能充满着不想害别人的心,仁就会使用不尽”。……一个“忮”字如若不去掉,那么满肚子就都是一丛丛荆棘。

【简析】忮心即忌恨之心,也是私心的一种表现形式,仁恕的大敌。存仁必去忮,存忮则难仁,要想做不变的君子,就要时刻除去忮心。

义为德宗

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①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

【注释】①穿窬:穿洞,指偷窃。窬:(yu)门旁的小门洞。

【译文】打算提高自己的人品,先要去掉求心,这就是所说的“人如果没有盗窃的歹心,义就会使用不尽”。……一个“求”字如若不去掉,那么满肚子就一天天变得卑污。

【简析】义者宜也,它是一种合宜的道德。人在什么合宜的时候,做出什么合宜的事情,得到什么合宜的利益,都应有合宜的道理,违反这种合宜性,贪求得到非分的利益,就是“求”。多少“正人君子”败于贪求,历史上有许多血淋淋的惨重教训,现实中有许多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修义者不能不记取啊。

义者,无所为而为之谓也,一有自利之心,则小人矣。

【译文】所谓义,是指所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自己,一旦有为自己谋利之心,那就是小人了。

【简析】义者与非义者的关键仍然是自私与否,修义的过程就是不断去除私心的过程。

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

【译文】君子能慎独,他的心遇到实事时,已经能剖析公私的区别;他的心在联系道理时,又完全能够精辟地研究它的得失。那么对于善事应当做,不善的坏毛病应该去掉。早已经形象鲜明地认识到了。而那些小人,却不能有实在的见识,去实行他所知道该做的事。

【简析】曾国藩修身,每每能推到一个至深之处。修义就修到独处之时,接触实事之际,能断公私,能明得失,该做的必做,不该做的必不做。这是需要很高的智商与情商的。

《易》①之道,当随时变易以处中,当变而守此不变,则贞②而吝矣。凡行之而过,无论其非义也,即尽善之举,盛德之事,稍过则吝随之。

【注释】①《易》:即《周易》,包括《易经》、《易传》两部分,相传为孔子编著。②贞:坚定。

【译文】《易经》里所要阐明的处世之道,就应随时变化而达到处中的状态,应当变化而死守不变,那么属于坚定却又泥执了。凡是行事过了头,不去说他的不义,即便是非常好有着盛德的事情,稍微过头,祸患也就会随之而来。

【简析】曾国藩读《易》,就是学《易》的最高智慧:处中。儒家是主张变化的,但又主张变适其中。过与不及都不可取。义是适宜之德之理,守住义,就要处中。

存心则缉熙①光明,如日之升;修容则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内外交养,敬义夹持,何患无上达?

【注释】①缉熙:和乐光明。

【译文】存心达到光明磊落,就如同初升的太阳;修身达到端庄凝重,就如同镇住大地的铜鼎。内心与外表交相培养,敬与义相互夹持,何愁不能进到高明的境界?

【简析】修义要表里同修,里修其心,表修其容,内外交养,才能达到高明境界。这实际上是为修义者指出了明确的途径和方向。

士大夫处大事决大疑,但当熟思是非,不必泥于往事之成败,以迁就一时之利害也。

【译文】士大夫处置大事,决释大疑,只应当仔细思考是非,不必拘泥于往事的成败,从而迁就一时的利害。

【简析】职位愈高,责任愈大,“义”的把握则愈显重要。是者,非者,皆以适宜为准,要做到无过无不及,非“熟思”不可。这是自我鞭策,当然也是对历史的总结,对他人的告诫。

道微俗薄,举世方尚中庸之说,闻激烈之行,则訾①其过中,或以罔济尼之。其果不济,则大快奸者之口。夫忠臣孝子,岂必一一求有济哉?势穷计迫,义不返顾,效死而已矣。其济,天也;不济,于吾心无憾焉耳。

【注释】①訾:(zi)指责,非议。

【译文】道德式微风俗浇薄,举世正推尚中庸之说,一听说有激烈行为.就指责这种行为不符合中庸,或者以于事不济来阻止。到时果然不济,那么奸滑之徒大为快乐。对忠臣孝子来说,哪里想求得每一件事都有济呢?形势急迫,义不返顾,效法前人一死而已。于事有济,这是天意;于事无济,我的心里也就没有遗憾了。

【简析】中庸是行事之法,不是非议之柄。世上总有人借中庸为柄一味非议行义者。这是一种悲哀。但行义者义不返顾,心中无憾,则是一种幸运。曾国藩一生求仁追义,饱受非议之苦,但他却无憾意,实是修义到了很成熟的地步。荷道以躬,舆之以言。

【译文】肩负道义亲身实行,借助文章晓喻世人。

【简析】这是曾国藩《五箴》之一《立志箴》中的两句。他要以亲身去肩担大义,以亲言使大义晓立于世人。其弘义之志可谓壮矣。

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日强制,日强恕,日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责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译文】顽强坚毅的品性绝对不能无没有,但顽强坚毅与刚愎有区别。古语说:“战胜自己的叫做强”,说“强行制止”,说“强行宽恕”,说“强行为善”,都是指战胜自己的意思。……不习惯持之以恒,却勉强自己坚定有恒心。这就是毅的意思。舍掉这些却用虚骄来胜人,那就是刚愎而已。两种品性初看起来相似,但发展下去却有天地之别,不可不明察,不可不谨慎。

【简析】义者宜也,毅也。古代汉语中多有音同义通之训。宜,在于选择适宜之理。毅,在于坚持这适宜之理。毅实际是宜的延续。刚毅与刚愎之所以相去霄壤,正在于前者为宜,后者不宜之理。

词气宜和婉,意思宜肫诚,不可误认简傲为风骨。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

【译文】说话口气要和婉,用意要诚恳,不可将简略傲慢误认为是风骨。所谓风骨,指的是内心自立、对外无所求,不是说的傲慢。

【简析】刚毅还应与简傲相区别。内刚外柔,以柔至刚,其诚则能为人所接受,其风骨则能为人所钦佩。

诚为德源

骄、惰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以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

同类推荐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 道德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

    在本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花开,陌陌向阳

    花开,陌陌向阳

    追逐和逃跑的游戏终究太累,总有人要来结束,执手一生或者散落天涯。安静的面对晨辉,坐着慢慢等风暖,草薰,花开,阳光再倾城。攀岩、徒步旅行,不断学习、坚持梦想,寻找灵魂的皈依之所。那里陌陌向阳。
  • 修仙魔玉:异界邪魅仙尊

    修仙魔玉:异界邪魅仙尊

    一个被逼无奈的世界,一个渴望成仙的少年,还有一块神秘的魔皇玉,以及几个神秘的朋友,一起纵横在这片宇宙之中,穿梭在几个大世界之间,演绎一段仙人佛魔妖的恩怨纠葛!
  • 手腕:进退自如的领导兵法

    手腕:进退自如的领导兵法

    领导者“进”与“退”的艺术,在于它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为。它的产生和运用,既不是领导者的主观冲动也不是领导者的无能失控,恰恰相反,它是领导者全盘把握,合理控制的高超策略及审时势的能力,管理行为上的集中反应.“进”与“退”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到宏观决策,小至一次谈话长到几年,短至几分钟,甚至某一瞬间的几十秒钟都有可能成为“进”与“退”充分应用时空。
  • 血战留殇

    血战留殇

    战。为何而战,漫天血海中,只留下了殇。青史无名,岁月无情。
  • 贵族学院:非凡特优生

    贵族学院:非凡特优生

    满怀着梦想的美丽女孩颜依沫,靠着自己的努力,还有天生的好头脑,考进自己梦寐以求的贵族学院圣彼兰卡。在圣彼兰卡学院,他结识了新的好朋友夏晚晴,还有学院的三大王子(凌哲夜,颜雨泽,夏洛辰)……不仅如此,她在学院中,心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和他情感逐渐升温的那个学院三大王子之一的凌哲夜………在学院的生活中,一些事情也浮出水面……她其实还有不为人知的身份?她的身份的的是什么?那个莫名感到亲切的颜雨泽又和她有什么关系呢?当爱情就要开花的时候,又怎么会插进来一个未婚妻?颜依沫的爱情就要破灭了吗?敬请期待吧~!
  • 霸天

    霸天

    叶磊因厌倦了杀手生涯而逃出组织,被集团追杀而无路可走之时,天无绝人之境,他竟然得到外星的文明科技,并外星主脑看中,对他进行强力改造,从此,他的命运彻底改变,且看强大的叶磊如何笑傲江湖,称霸世界!
  • 世界其实很小,哪里都是你的身影

    世界其实很小,哪里都是你的身影

    世界这么大,那里不是容身之所?何必待在一隅之地,苟且偷生,孤独终老?她想要飞向外面的世界,无论过程怎样,无论结局如何,只要遵从自己的心,那就是好的。这是一个关于外表强大,内心自卑的小女孩的故事。
  • 魔女的专属温柔

    魔女的专属温柔

    她是魔族的小公主——而他是许多少女中的王子——因为一次偶遇,他们相识了......(本书作者会尽量写好滴,亲,收藏呗,给个赞呗)
  • 少爷们的专属女仆

    少爷们的专属女仆

    高中少女因缘际会结识了私人贵族高校的风云少爷五人组,各个美男魅力四射却逼她成为专属女仆?!从原本的抗拒,到由衷的爱上这个工作,其中有过伤情更有触动,欢喜伴随着激情,冷傲宇文,温柔南宫,花心却只对她专情的花少爷,不知哪位才有本事真正俘获她心?
  • 灵落星辰

    灵落星辰

    布泽兰恩大陆因为十二灵神下落凡间,掉落了器灵中的顶级瑰宝十二灵鉴,渐渐大陆各地有了灵气,于是大陆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身份——灵术师,在灵术师之中,有着一群天赋出众的人,是风火水雷地五大帝国的灵爵。他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器灵,灵兽和天赋。而惨遭家族被屠的少年溪尘,在走向成神复仇的道路之上,被无形之间牵扯入五大帝国帝王之间诺大的阴谋之中……